首页 理论教育 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发展历史

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发展历史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到了17、18世纪,随着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职业分工与印刷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西方职业记者的发展。这一天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的日子。中国历史上的纸张发明者蔡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都可以说是记者发展史上的技术先驱。

媒介融合背景下记者发展历史

曾经,人们对于记者的认知并不够全面,更多的是停留在狭义的新闻记者领域。记者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隐藏着丰富的内涵,有悠久的历史

(一)记者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记者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采诗官。这是一群专门从事采集诗歌的官员,他们受皇帝派遣,到全国各地巡游,采集民间歌谣,并且整理成集,上报朝廷,使皇帝“不出户牖而知天下事”。虽然采诗官采集诗歌的初衷是体察民俗风情,为统治者探寻政治得失,并不完全同于今天意义上的记者“采访”,但也具备了“下情上达”“下流上通上下泰”作用,同时,采访的方式与今天的记者也几近相同。因此,认为采诗官是中国记者的“鼻祖”是有依据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即被认为是采诗官采集整理而成。

采诗官的行为在后世被更多人发扬光大。从周朝到隋朝,“十代采诗官”均有设置。唐代,采访的职责被分散到不同的官职,比如太长卿专随天子巡游采诗;风俗使则深入民间观风采俗、收集歌谣,还有进奏官(也称“抵使”)汇集编写朝廷政事及各项消息,形成最早的新闻报纸—— 邸报。除了官方的行为,文人对于民间故事、歌谣、风俗、奇闻异谈的采集整编,也是记者采访的一种表现,更类似于今天的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活动。比如唐代文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记录了丰富的各地信息,有自然现象、文籍典故、社会民情、地产资源、草木虫鱼、方术医药、佛家故事、中外文化、物产交流等,其中一些奇闻逸事的记录更是开启了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之风。

现代意义上的记者职业产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16世纪,随着商业活动的活跃,意大利威尼斯的手抄报及商业信息采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后成立的“新闻记者公会”,标志着世界上职业记者及采访活动的正式诞生。而到了17、18世纪,随着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职业分工与印刷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西方职业记者的发展。

中国近代也产生了职业意义上的记者。1815年,跟着外国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的印刷工学徒梁发以“学业”为名为《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撰稿,成为我国近代报刊史上最早的记者。1872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到了20世纪初,许多报刊以“本社访员”“本社特派员”“访事员”“通讯员”等署名,标志着对采访者身份的正式确认。1925年,一些报馆把外出人员正式冠以“记者”头衔,以区别内勤人员。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者协会《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这一天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成立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由范长江朱明等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创建,第二年3月在汉口召开了成立大会。而在这之前,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记者们就已经为争取自己的地位与权利而倡议建立记者节。记者节的正式确立,是中国记者几十年来为自己职业理想和职业地位努力奋斗的结果,也赋予了记者重大的职业责任,明确了职业道德要求。

纵观记者诞生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记者并非一开始就是新闻采访报道的一种职业。从广义上理解记者,可以说记者最初是街头巷尾的“跑腿儿”与“包打听”,是印刷工人或者学徒,是知识的宣传者,是民间信息的收罗者与撰文者。同时,记者在其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既是为一种政治服务的必需品,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也是文化发展的结果,逐渐成为社会中一种谋生手段。

(二)记者的职业化发展

记者成为一个确定职业后,其群体地位得以提升,个人学识得以丰富,记者行业也得以不断壮大,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影响力量,记者在不同的领域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

1. 记者是技术的先驱者(www.xing528.com)

记者作为新锐信息的采集传递者,必然受益于信息技术的先驱们,也正是由于技术的带动,才使记者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强大的社会力量。中国历史上的纸张发明者蔡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都可以说是记者发展史上的技术先驱。尤其是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的传递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大大增强了记者工作的效果。国际社会的两位技术先驱虽不是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但却是将其广泛应用并迅速传播的最早者。德国古登堡被认为是第一位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欧洲人,他的发明引发了一次媒介革命,这次革命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国际某知名媒体的“千年人物”评选中,古登堡名列第一位。同时期的威廉·卡特斯顿是英国第一个印刷商,他一共印刷出版了约100本书,其中包括《坎特伯雷故事集》《特洛伊勒斯与克里希达》《罗宾汉故事小唱》等著名的文学作品。这些印刷术的发明者与推广应用者都因功勋赫然被载入世界新闻史册以及记者历史。

2. 记者是文人与作者

印刷时代,记者通常是有着书生情结的文人。换句话说,记者是勤于笔耕的写手,是能妙笔生花、用文字抒写大情怀的作者。记者之所以可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往往离不开他们突出的书写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他们用严密的逻辑将零散的信息加以整合组织,用动人的笔调将枯燥干瘪的事实加以润色,用独立的思维将看似肤浅的现象加以深度挖掘,因此记者是能够变腐朽为神奇的创造者。

3. 记者是社会经济的助推者

广义上的记者也是媒体的经营者,是关注市场的商人,是商业社会中传媒行业的资金支持者与经济推动者。记者成为正式职业,是商业社会的需求;因此,进入近现代社会,信息采集与传播要成为一种事业,也必然与商业、市场息息相关。商业的渗入是记者这个行业成熟壮大的必然条件,商人通过资金的投入使有限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普及,产业化运营使信息传播从小众走向大众。世界新闻史上著名传媒大亨约瑟夫·普利策凭借其聪明的商业头脑将多份报纸推向大众消费的市场,真正开启新闻信息传播的大众化之门。1882年,普利策以34.6万美元收购的《纽约世界报》,该报销数达10万份,改变了报业的销售情况;并且开创了“黄色新闻”的创作浪潮。普利策被公认是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新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以其名字命名的新闻大奖更是成为全球记者无比向往的专业荣誉。

4. 记者是社会进步的革命者

记者往往心系天下,关注社会发展,是社会自由的捍卫者,是理想主义者,是憧憬人类美好未来的执着者。记者除了承载着先进技术的发展,还是一个有着社会使命感的群体,肩负着社会的责任与革命的使命。在社会变革时期,记者往往担任着推波助澜的先锋角色,他们不仅收集各方信息,宣传并佐证革命思想,并且利用自己广泛的见闻与知识直抒胸臆,发表见解。英国约翰·弥尔顿在1644年创作出版的《论出版自由》抒写了其一生为争取言论自由而付出的努力,该书成为国际新闻历史上的重要书籍。记者除了拥有技术经验和丰富文化知识,更应该有正直的品性和心系社会的良心。

5. 记者也是时政界的先锋

记者始终关注本国乃至全世界的时事政治。当然除了职业工作者,不少积极推动国家发展的政治事业参与者或决策者也会通过媒体报道表明政治主张。心系社会的先进政治家在积累了更广泛的社会阅历、储备了更加广阔的知识与视野之后,会选择开办报社来引导革命。中国戊戌变法的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是当时有着新锐革命思想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引导了中国政治发展进程,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必然成为新闻史上的万古流芳者。

从历史上记者身份的多样性表现,可以看出记者是拥有多种社会角色的特殊职业者,需要有时政敏感、经济头脑、思想信念、文化修养以及必要的技术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