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采访与写作”是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这一基础新闻实践技能的继承与延伸。它并不是否定或替换传统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而是在新媒体语境下由现实的实践范式倒逼产生的学理现象,本书在表述上称其为“创新采访与写作”,目的是打破“新闻(报刊)采访与写作”“电视采访与写作”“广播采访与写作”“网络新闻采集与编辑”等基于媒介介质所做的分类。
(一)创新采访与写作的现实条件
创新采访与写作的提出是基于“媒介融合”的实践与发展。“媒介融合”在西方一经提出就与新闻相结合,产生了“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概念以及实践产品。因此,“融合新闻”仍可以从广义上解释为新闻媒介之间的融合,这是一种理念上的理解。但为了区别“融合新闻”与“媒介融合”,人们通常更倾向于将前者理解为一种“媒介融合”下的实践方式及产品,即:从实践新闻学的视角,将其理解为一种多媒体组合的创新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方式下的新闻产品也可以称为“融媒体新闻”。美国学者简·史蒂文认为“融合新闻是文本、照片、视频段落、音响、图表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它以非线性结构呈现在网站上,各种媒介的内容相互补充而不重复”[6],因此也被称为“多媒体新闻报道”(Multimedia Story)。
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新闻界率先拉开了融合新闻的序幕。这种最微观层面的产物使媒介融合走向新闻传播最基层的实践应用环节,国外主流媒体纷纷践行,建立“新新闻编辑室”;“多媒体新闻报道”也在“普利策奖”中崭露头角。21世纪初,融合新闻生产从业界走进高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设立了首个“融合新闻”专业,培养媒介融合下的新型新闻人才。
在全球新闻传媒业的融合趋势推动下,中国也在21世纪初迎来了媒介融合的发展。2005年以前,国内对于新闻业的媒介融合仍处于理念引进阶段,2005年之后逐渐进入实践环节;2010年前后,传统媒体纷纷开辟网络内容生产的渠道与终端,开始了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加速融合;2015年后,短视频、音频等媒介产品逐渐火热,使国内的融合新闻生产进入全面成熟阶段;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基层县市的“融媒体新闻中心”也逐渐步入广泛建设时期。
国内外的新闻生产实践纷纷迈入创新改革时期,这为创新的新闻报道形式、新闻生产过程,以及微观的采访与写作方式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与充分的现实条件。而在层出不穷的新案例中,如何探索与发现新的采访与写作方法,总结与归纳创新实践的规律,重塑新的新闻专业边界,也是现实赋予新闻工作者与研究者的时代任务。
(二)创新采访与写作的认知前提
要在采访与写作环节实现创新,必须赋予传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刻板认知与定向解释以新的内涵,构建学理上的创新条件。
1. 从“新闻传播”到“信息服务”(www.xing528.com)
新闻的定义从早年“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坚定的“报道说”发展到今天,在经历了多轮的旧题新解之后,反而进入一个概念模糊的时期,其主要原因正是媒介技术更新带来了新闻生态变革。在多种概念变迁中,最突出的就是“信息说”。新闻的“信息说”始于童兵教授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7],这成为后来一个重要的新闻定义学说。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不再是由信息中的某一部分组成,而是不断扩充内容和边界,并逐渐与信息的边界接近。“信息”由于“可以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而极具包容性,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关于“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的提出证明了信息也有求证、求真的性质。因此,新闻与信息具有相融的前提条件。当前,新闻的“信息化转变”更加成为一个不争事实,而与新闻信息化同时发生的,还有信息产品化、产品服务化。早前新闻的“信息说”界定,把“新闻”从行业“报道”转向“信息”定位,而“新闻信息化,信息产品化,产品服务化”的理念与现实真正把“新闻”从狭隘的专业空间中解放出来,走向具有包容性的信息领域。“新闻与信息传播”一词已被广泛接纳,一些高校新闻学的院系也以此为名。
除了“新闻”向“信息”的拓展,还有“传播”向“服务”的改变。媒介融合下的媒体运营已不仅仅局限于“传播”这一行为,“服务”是包含了“传播”的更广泛的表达。信息产品传播出去之后,还需要关注传播效果、用户反馈、后续维护、再次消费等一系列问题,而“服务”正好包含这些内容。这一变化,一方面体现了互联网思维下“以传者为中心”的意识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传播”内涵的丰富,即从单一的传递、送达向大传播方向发展。
2. 从“行业技能”到“大众素养”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行业的业务技能,也是新闻从业者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培养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它一直是新闻工作者引以为傲的专业素质。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下的自媒体崛起,人人皆可以成为信息内容的发布者,传统“新闻”的影响力受到多元共生的“信息”的强大冲击。新闻向信息化迈进的同时,也将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行业技能普及到大众之中,使之成为一种普通媒体用户能掌握的能力。“人人成为信息发布者”的趋势不可逆转,但是仅仅在技术层面上允许的“人人皆媒”如果缺少基本的媒介素养支撑,只会造成媒介空间的混乱与繁杂,理想状态中自由共享的传媒生态的效用会因人们的素质低下而大打折扣。因此,类似于采访与写作这样的新闻专业技能,不仅是专业人才需要不断精进提升的能力,也是需要推向普通大众,让人人都能具备的能力与素养,这是互联网媒体环境良性发展的必然需求。
3. 从“简单环节”到“整体流程”
媒介融合下,传统新闻传播的工作升级为新闻信息产品服务的工作,因此,一方面,采访与写作成为多媒体复合性的信息产品制作;另一方面,除了狭义的采访、写作等任务,还需要增加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整合、包装、发布,以及信息发布之后的跟踪、调查、服务等任务。这强调了信息综合传播与管理的工作升级,也使采访与写作有了更广泛的拓展空间。而这种过去局限在新闻学专业里的技能,也必须结合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加以丰富。
同时,这也证明“采访”与“写作”已经不再简单地指涉新闻报道的两个环节与步骤,还指代一个整体的信息产品的生产流程。媒介融合下的创新采访与写作正是基于这种跨越学科、融汇知识的理念,突破狭义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界线,面向更多元的新闻信息产品,探讨其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