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筝乐艺术的代表作品

中国传统筝乐艺术的代表作品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老六板》《老六板》改编自江南丝竹同名传统曲,是一首在我国江南地区长期、广泛流传的民间乐曲。例3-38四合如意浙江民间乐曲王巽之 传谱孙文妍 整理(下略)(三)《林冲夜奔》《林冲夜奔》是陆修棠、王巽之先生充分运用浙派筝的演奏技法所编创的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浙派筝曲。《宝剑记》是明代剧作家李开先的作品,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这一段落刻画了林冲夜奔途中巨大的情感震荡。第三部分暴风雪,散板。

中国传统筝乐艺术的代表作品

(一)《老六板》

《老六板》(例3-37)改编自江南丝竹同名传统曲,是一首在我国江南地区长期、广泛流传的民间乐曲。这首筝曲包含了古筝演奏最基本的技法:“托”“抹”“勾”和它们的组合以及简单的左手揉奏技巧。在弹奏时切记身体要自然放松,保持正确的左、右手演奏手型与触弦点的位置,使乐曲优美、流畅。

例3-37

老六板

江南民间乐曲

潘妙兴 订谱

(二)《四合如意

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又名《桥儿四合如意》(即“桥”)。《四合如意》由民间乐曲《四合锣鼓》衍变而成,该曲是一首多段曲牌连缀而成的大套曲,《四合如意》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故称“桥儿”(“儿”杭州方言中的儿化尾音)。乐曲大量运用四点技法,从明净的行板开始,逐渐发展为小快板、快板,并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例3-38

四合如意

浙江民间乐曲

王巽之 传谱

孙文妍 整理

(下略)

(三)《林冲夜奔》

《林冲夜奔》(例3-38)是陆修棠、王巽之先生充分运用浙派筝的演奏技法所编创的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优秀浙派筝曲。(www.xing528.com)

乐曲是以昆曲《宝剑记·夜奔》为素材改编的。《宝剑记》是明代剧作家李开先的作品,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中林冲的故事。林冲原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为受高俅陷害,沦为阶下之囚,被发配充军,直至“火烧草料场”后,走投无路,不得不投奔梁山。《宝剑记·夜奔》一折,是昆曲长演不衰的保留剧目,被人认为是昆曲浩瀚遗存珠玑中极为璀璨的一枚。它使用的是北套曲中“健捷激袅”的“双调”,生动地刻画了林冲遭受迫害,走投无路,被迫反叛朝廷,冒着大风雪,投奔梁山的复杂心理。

筝曲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慢板,节奏自由。左手由弱渐强的刮奏,模拟凄厉的暴风雪;右手密集的摇指,则描写了林冲被权奸高俅父子所迫害,急奔梁山的场景。

第二部分夜奔,小快板。这一段落刻画了林冲夜奔途中巨大的情感震荡。林冲是悲剧性人物,他原本是一位满怀忠君报国志向的“忠臣”,却被逼上梁山成了“强盗”。他是在内心激烈挣扎中叛逃的,这种大幅度的、回肠百转的反复、起落情绪,演奏者要很好地体味才能贴切地把握。

第三部分暴风雪,散板。这一部分模拟暴风雪,需要一气呵成。

第四部分急进,快板。描述林冲摆脱情感的挣扎和束缚,直奔梁山。

例3-38

林冲夜奔

陆修棠、王巽之 曲

(下略)

【注释】

[1]“摊簧”有两种:一种原属坐唱戏曲,有“南词”之称,为南词摊簧(南词:浙江的平湖调,说唱故事的一种);另一种原系民间唱说,为说唱摊簧。

[2]孙文研.王巽之先生传略[J].东方古筝研究会会刊,1991,21(5).

[3]郭雪君.王巽之和浙派古筝[J].中国音乐,1993(2).

[4]陈洁,郑琳.从浙江筝派的成功看现代筝乐的发展[J].作家,201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