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筝传承方式的思考
1.乐谱
乐谱是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挖掘、研究和整理。陕西不仅是古筝的发祥地,而且长安又是十三朝古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秦筝来自民间,是我国民乐中最富有感染力的器乐之一,筝与谱相互依存,有大量的秦筝乐谱散落民间,我们要广泛收集民间乐谱或地方小曲。同时,要和考古界经常沟通,因为,对秦筝界来说,考古难度非常之大。所以,对他们重要的考古发现要及时到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再者,可到文化馆、博物馆、历史馆、艺术馆等收集、复制乐谱,把收集到的东西,加以梳理面世,古为今用。总之,乐谱是秦筝传承的一个方面,不可缺少。
2.乐社
乐社是民间音乐社会团体,是传播音乐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秦筝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乐社”这个重要场所,如何利用好这块肥沃的土地,值得我们思考。其一,要鼓励更多音乐爱好者开办“筝行”“琴行”等。他们可以从技术上支持,定期或不定期到现场进行免费指导;也可以定期为这些举办者进行免费短期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音乐知识,便于传播和普及。其二,利用各级秦筝学会的优势,联合开办或独立开办民间音乐(秦筝)学校,开设初级、中级、高级班,传授秦筝知识,既培养了秦筝人才,又获得了经济效益,达到以“校”养“会”、以“会”促“校”之目的。
3.乐师
乐师是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没有老师,传承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筝的表演艺术手法是通过演奏把作者的内心世界、情感或场景、场面表达出来,也就是把曲子的创作背景反映出来。因此,筝师应具备两个方面才能:一方面有能力创作筝曲,另一方面有演奏技艺。但就目前情况看,能具备这两个方面才能的筝师并不多,大多数筝师不会创作筝曲,只是教授筝技,有的甚至不知道曲目的创作背景。这在民间是经常见到的,这样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诸如曲目作者的意图不能很好地、完整地表达出来,也会给学生产生一些误导。因此,在筝师的培养上,在抓好筝技的同时,要传授一些曲目创作知识或改编技艺,使他们更能胜任筝师职责,肩负起秦筝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4.乐曲
筝曲是秦筝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筝曲,无从弹筝。筝曲的传承与发展,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原创,二是改编。利用秦筝学会、分会及音乐院校的优势,组建一批专业秦筝曲目的创作队伍,专司创作、改编之职责。要克服清苦、辛苦的创作环境,大力创作、改编、挖掘、整理出版一批带有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曲目作品,推广到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笔者相信,经过几代筝人的共同努力,秦筝曲目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越来越精,为秦筝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乐器
乐器的传承要在筝本身结构上有所变化。首先要从选材上下功夫,使其更具弹性、共振性和过滤性。其次在“出音口”上下功夫,目前,古筝大都是三个出音口,能否变为四个、五个……甚至更多,出音口的大小能否变化,等等。再次在弦上下功夫,把传统的十二弦、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秦筝复制面世,让更多的人去弹奏,去领略秦筝的发展变化史。同时,也应去研发二十三弦、二十四弦、二十五弦……秦筝,使其具备系列性。必要时可在陕西秦筝学会设立秦筝展览馆,让更多的人了解秦筝的发展史,更好地把秦筝乐器传承下去。
(二)当代秦筝的传承方式
古筝被称为“民族乐器之王”,有“东方钢琴”的美誉,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代表,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秦筝是中华民族乐器中优秀代表性器乐之一,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秦筝艺人不懈的努力,逐步演变、发展至今日。(www.xing528.com)
今后如何传承和发展秦筝艺术?
其一,要创造秦筝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一要经常通过新闻媒体大造舆论,讲解秦筝艺术,使三秦大地的人民熟知秦筝、了解秦筝,唤起大家对秦筝发展的渴望。二要在音乐学院、综合性大学开设秦筝专业,设立多所秦筝职业高中或中专,普及秦筝知识。三要经常举办有关秦筝方面的大型活动,拓宽大家对秦筝的认识。四要充分发挥陕西秦筝学会的带头作用,在三秦各地建立分会或研究会,组建一批研究队伍、创作队伍,不仅传播秦筝艺术,更重要的是研究秦筝的发展方向。
其二,要继续做好“秦筝归秦”工作。笔者认为“秦筝归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大力发展秦筝,二是借鉴和吸收其他筝派长处来丰富秦筝的演奏风格。因此,做好“秦筝归秦”工作,必须加强与其他筝派的交流,不能一味地研究秦筝艺术,毕竟各派之间存在很多相同的地方,只不过各派都融进了地域的环境特色,出现了演奏方面的变化。同时也不能出现“拿来我用”思想,要切合秦筝演奏技艺自身特点。为此,要定期举办“秦筝节” “秦筝研讨会”“秦筝大赛”等,邀请其他筝派的领军人物参加,真正做到“秦筝归秦”。
其三,要在秦筝演奏技艺上有所突破。秦筝艺术在表演上不是炫耀技法,而是以情韵来表现内涵,表达方式委婉含蓄、韵味悠长。演奏就是要把曲目所要表达的内涵最大限度地、最完美地表现出来。秦筝要想传承、要想发展,不仅要借鉴其他各筝派演奏技艺,而且要借鉴其他弦乐器的演奏技艺,同时,要和秦腔、信天游、碗碗腔等艺术的发展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其四,要在秦筝曲目创作上有所创新。秦筝的演奏重要,但筝曲的创作更为重要,没有好的曲目,再好的演奏家也很难奏出好的效果。筝曲是古朴典雅的华夏民族文化的掠影,通过其如歌般流动的音乐织体,塑造出生动的音乐形象。民间是各种、各类器乐的发祥地,是中国音乐发展的母体。现在不仅要对母体曲目进行很好的发掘和整理,而且要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地域特色的秦筝曲目。《秦桑曲》《香山射鼓》等都是最好的例证。
其五,要树立全局性、世界性的观念。所谓“全局性”就是要高瞻远瞩,把秦筝派(陕西派)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筝派,在全国筝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领军派,三秦大地毕竟是中国古筝的发祥地。所谓“世界性”就是在保持传统演奏技艺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借鉴西洋键盘、管弦乐器及钢琴的弹奏特点,更加丰富秦筝的艺术表现力,使秦筝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树立更好的形象,使秦筝走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的人去领略秦筝的艺术魅力。
相信再经过几代秦筝艺人的不断努力和不懈追求,一定能让秦筝这朵古老的艺术奇葩开得更鲜艳、更美好。
(三)对秦筝传承的认识
秦筝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正是传统特色的保存和继承,才有了当今的蓬勃发展。地域性和民族性是秦筝艺术发展的根源,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交流中汲取其他民族和其他艺术形态的艺术养分,又不丧失秦筝艺术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本质,才能保证秦筝有更好的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辈任重而道远。秦筝传统艺术理论和实践怎样结合与体现,秦筝在未来将历经怎样的传承之路,有待众多秦筝艺人的共同探索和努力。
在秦筝的传承复兴中,秦筝艺人在“秦筝归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的秦筝不仅具有大量优秀的曲目,而且包含老、中、青年龄阶段的优秀演奏、创作和理论研究队伍,特别是提炼出了有其显著特点的秦筝风格和演奏技巧。秦筝流派成功传承复兴的经验证明,民间音乐滋养民族艺术,走立足民间、发展特色的道路是繁荣和发展民族音乐的宝贵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