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筝的历史发展及唐代筝乐艺术的最高水平

古筝的历史发展及唐代筝乐艺术的最高水平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汉一统天下以后,文化艺术得到了大的发展。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一些和筝曲关系十分密切的信息存在。(二)唐朝时期的筝乐发展隋唐时华夏领土大一统。宫廷教坊之中有大量的艺人云集,他们的技艺经过专门的培训之后,代表了当时唐代筝乐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就筝而言,可以说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对筝乐艺术的理解和表现较为充分的一位诗人。

古筝的历史发展及唐代筝乐艺术的最高水平

秦汉一统天下以后,文化艺术得到了大的发展。先秦时期的颂瑟与民间的秦筝在汉朝时期已经开始交流。东汉中期的许慎在永元到建光年间(89—121)写了《说文解字》,书中对“筝”字的定义还是“五弦筑身”。

经过长时期的文化交流,筝乐到东汉末期已经逐渐臻于成熟融合。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六朝四百余年的时间内,筝乐逐渐走向繁荣昌盛。

(一)汉魏时期的筝乐发展

先秦到东汉前期,筝乐还处于一种默默无闻的状态;而到了东汉后期,筝乐却已经大放异彩。这是如何实现的?根据《筝赋》所描述的状况,汉魏六朝时期的筝乐是十分成熟的,而且还具有非常高的文化含量,它好像完全属于一种高雅音乐。实际上并非如此。筝乐从这个时期起,就具备了典型的雅俗共赏文化品格

1.汉乐府与清商乐的筝乐

(1)汉乐府中的筝乐

汉代乐府音乐存在着很多种类别,其中水平最高的应该要数《相和歌》。尤其是“相和大曲”,它起源于汉初的“安世房中歌”,后有来源于民间的“赵、代、秦、楚之讴”,也有文人所撰写的歌词。曲式比较复杂,规模十分宏大。其乐队中都有筝。

(2)清商乐中用筝

北方的战乱使华夏文化遭到摧残,东晋建都金陵(今南京)以后,相对安定的南方各朝,又延续着乐府的生命。

清商乐中主要有吴声(出于江浙地区)、西曲(出于荆楚地区)。清商曲曲式新颖,风格柔丽,在音乐史上影响也很大。

2.社会各阶层用筝

(1)贵族文人与官员用筝

这一时期,贵族文人和官员中出现了弹筝的名家,最能够充分说明筝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如三国时的曹丕(187—226),曹操之子,后来做了皇帝,即魏文帝。

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晋孝武帝时人,官至大司马。他具有很高的音乐才能,时称“江左第一”。他最擅长笛子演奏,曾经对王徽之吹《三弄》曲目。《晋书·桓伊本传》也有关于他弹筝的一段记载。

(2)隐居林下的文人

魏晋六朝时期还有很多文人是不愿意做官的,所以他们隐居林泉,表现出一种特立独行的“魏晋风度”,音乐往往都成为这个时期他们张扬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他们其中大多是以善琴闻名,如嵇康;有的则是以琵琶(后来的月琴)而称于世,如阮咸;以筝名者,有辛宣仲。

除此之外,不在记载范围内的人应该还有很多。很多文人都非常热爱筝乐,他们创作的诗歌中咏筝者也非常多。一些作品尽管不是以“咏筝”为题,但是经常出现“移柱”“玉柱”“促弦”“急弦”等词语,都关乎“移柱应律”和“用指弹拨”,可以看作当时使用筝的直接表现。

(3)军营中的筝

根据《英雄记》中的记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吕布投奔袁绍,袁绍派兵去迎接吕布,事实上也是顾忌吕布,阴谋夜间杀害吕布,使吕布卧在帐边。吕布发觉了袁绍的阴谋之后,便“使于帐中鼓筝。诸兵卧,布出帐去,兵不觉也”。(一说是袁绍令士兵鼓筝,比较合乎情理。)这也是汉魏军乐中非常难得的和筝有关的文字记载。

3.汉魏时期的筝曲

依据《乐府杂录》等历史资料的记载,相和曲和清商乐中的筝,大多是器乐合奏的形式,即便是筝独奏过的也并非全部是专门的筝曲,因此流传下来的可以称作筝曲的作品并不太多。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一些和筝曲关系十分密切的信息存在。

《乐府诗集》中收录了《上声歌》八首,标明是“晋宋梁辞”。试举其二:

郎作上声曲,柱促使弦哀。譬如秋风急,触遇伤侬怀。

初歌子夜曲,改调促鸣筝。四座暂寂静,听我歌《上声》。

《别鹤》又叫《别鹤操》,本来是一首琴曲,属于中国古代四大琴曲之一。主要表达的是古代时期一位已嫁女子由于没有孩子,丈夫要另外娶亲时的悲哀情绪。据崔豹在《古今注》一书中介绍,周时曾经有一位名为商陵牧子的人,娶妻五年还是没有生育儿女。他的父母以及兄长于是决定给牧子另外娶妻室。牧子妻子在得知这一决定之后,彻夜难眠,半夜起床,站在大门口悲痛地啼哭。牧子在得知妻子悲哀的心情之后也十分悲伤,就拿起琴边弹边唱。

(二)唐朝时期的筝乐发展

隋唐时华夏领土大一统。隋朝的时间非常的短暂,文化繁荣主要集中在唐朝时期。盛唐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十分繁荣,社会生活以及文化思潮也相对较为开放。科举制度使很多下层文人逐渐进入社会的上层,进一步改变了贵贱等级森严的情况,进而唤醒了人文意识。在这种社会发展大背景之下,诗歌和世俗音乐呈现出极大的繁荣,成为大唐盛世主要的标志之一。

1.古筝的使用

雅乐:唐朝时期的思想十分开放,不是十分重视雅乐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礼仪,雅乐在这个时期还是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新、旧《唐书·乐志》都有记载,唐朝时期的雅乐器中主要有十二弦的杂乐筝(即清乐筝)、轧筝、卧筝等。

宫廷燕乐: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十分重视音乐的发展,他设立了内外教坊。宫廷教坊之中有大量的艺人云集,他们的技艺经过专门的培训之后,代表了当时唐代筝乐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文人宴集:唐朝时期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大批中下层文人逐渐进入社会文化圈内,他们相互交游宴集,社会活动非常活跃。很多社交场合中都会出现歌舞活动,其中筝乐基本上是必备的。往往是主人的家伎在宴会上演奏,与会文人诗兴大发,一起写诗赞美这些表演,借此表示对主人的感谢。

2.唐代的筝曲

唐朝时期的筝曲数量非常大,其中大部分都是教坊大曲。多种乐器之间进行合奏,其中有筝,如在咏到筝乐的时候就被提到《霓裳羽衣曲》。特别是《伊州》《凉州》,在千年之后的明清时期,咏筝时也常常会被提到。

《升天行》:前代已经出现了该乐曲。本来是乐府“杂曲歌辞”,大多是表达出对人寿不永的感叹,也有借此题写求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春日行》,写盛唐皇宫中演奏筝曲《升天行》就是写求仙的。

《秋风曲》:东晋时就有此曲,著名音乐家谢尚(仁祖)曾经为大司马桓温演奏。大约是一首表现秋风中离愁别绪的乐曲。到明中叶此曲尚存,明筝人李节善弹此曲,著名文学家何元朗《赠李节弹筝》中有“愁中为鼓秋风曲”之句。

潇湘送神曲》: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有“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夜招晦叔》诗中有“为君更奏湘神曲”之句。

3.唐筝的主要代表人物

白居易不仅是著名诗人,还是大音乐家,他的诗吟咏过琴、琵琶、胡笳、筝等。就筝而言,可以说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对筝乐艺术的理解和表现较为充分的一位诗人。在《白氏长庆集》中收有咏筝和与筝乐相关的诗十多首,这在历代诗人中都很少见。从他的咏筝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他怎样理解和欣赏筝乐艺术,还可以从中解读出许多有关音乐文化、有关艺术的真谛。

(1)对筝的热爱

白居易所有的咏筝诗,都能表现他对筝的热爱,其中有一个与筝有关的有趣故事值得注意。当时他的友人牛僧孺是在扬州,白居易在洛阳。白居易知道扬州的筝制作质量很好,不远千里,请牛僧孺从扬州替他觅取一台。两人为此诗歌往来多首。因为当时白居易奉佛,牛僧孺寄去筝的同时,还寄了一首有谐谑意味的诗,说:“但愁封寄去,魔物或惊禅。”

(2)对筝乐艺术的诗意描绘

审美属于主观层面的意识。同样一首乐曲,欣赏者音乐的素养完全不同的话,对它的主观感觉往往也是非常不同的。又因为音乐的形象比较抽象,很难使用文字进行表达。而白居易不仅对音乐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还可以用文学的形象与诗的语言加以表达。

(3)正确理解与对待雅俗观

我们知道,文化艺术的雅俗之分,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琴属于高雅音乐,往往曲高和寡;筝则雅俗共赏,以通俗为主,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对这个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命题,白居易有多处涉及。在《邓鲂张彻落第》诗中,白居易写道,“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而大多数人却是在“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

(三)宋朝筝乐的发展

1.雅乐、宫廷音乐及民间筝乐

(1)雅乐

宋代是一个非常看重雅乐的时期,甚至还有皇帝亲自去过问雅乐的建设,很多文臣都参与制定雅乐相关制度与具体工程,指导思想主要是复古。对筝是否有资格进入雅乐乐队之中,有过很多次反复的争论,曾经还有人主张雅乐乐队中取消筝、筑、阮三种乐器,而以瑟取而代之,但是好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

(2)教坊乐

尽管筝的地位在雅乐中受到正统雅乐派的严峻挑战,但是宋朝宫中的教坊仍然还有筝。在最初教坊的四部乐中,主要的大曲部、法曲部都有筝色(筝艺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一记录了南宋一些宫廷活动,在进酒的仪式中有“筝独奏”,曲目有《会群仙》《月中仙慢》等。筝色主要有陈仪、豪辅文、吴宣、豪俊贤、徐显祖、张广等。德寿宫就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乐官,职务为“中训郎”。

(3)民间进宫艺人

宋代宫廷主要的文艺活动并没有局限在教坊艺人之中,还常常吸收了民间的艺术表演,其中也包括了筝。民间的艺人进宫进行演出,进一步促进了民间艺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4)皇室成员

宋代宫廷不仅艺人演奏筝乐,皇室成员也演奏筝乐。根据《宋史》记载:孝明王皇后是太祖赵匡胤的继配,她是邠州新平人,彰德军节度使王饶第三女。赵匡胤原配贺氏去世后,建隆元年立她为皇后,她则善弹筝鼓瑟,孝敬婆婆杜太后时,不仅饮食起居照顾得好,而且经常弹筝给太后听,所以得到太后的欢心。

(5)勾栏瓦舍中的筝乐

宋代城市,尤其是北宋的汴梁和南宋的杭州,十分繁荣,民间通俗文艺在城市中的“勾栏瓦舍”中兴起,出现了许多说唱、表演形式,如词唱、唱赚、转踏、诸宫调等,器乐也随之丰富发展起来。筝在这些通俗音乐中是不可或缺的。

2.宋词中的筝乐

宋代词的快速兴起,进一步取代了诗的部分功能。宋诗咏筝比起唐诗减少了很多,而词中则出现了非常多和筝有关的作品。在宋代的文人观念之中,诗词功能各有所擅:诗言志,词传情。诗多言理,甚至以文为诗。词文体主要是在酒席歌宴等场合中出现,大多表现的是文人世俗生活与闲适风雅的情趣。酒席歌宴往往都离不开音乐伴随,筝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乐器,因此在词中频频出现。

(1)晏殊与晏几道

晏殊与晏几道是宋朝初年文坛上十分重要的人物,并称为“二晏”。他们创作的词作中和筝有关的内容比其他的词作家要更多,充分反映出了宋初筝乐在上层社会中的地位。

“二晏”虽然是父子关系,时代也大致相同,生活的环境自然也相当一致,但是词作中对于筝的表现却有所不同。

晏殊是宋初重要词人,宋初与晚唐五代相承接。晚唐词风香艳柔靡,格调卑下,晏殊在改变词风方面起过很大作用。但是宋初天下承平,贵族文人词的内容还是离不开风花雪月、金樽檀板。尤其是晏殊,他功名仕途顺遂,历任要职,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人称其为“太平宰相”。他富贵显达,过的是“未尝一日不宴饮”“日以诗赋饮酒为乐”的日子。他的词往往只是游宴佳会时的消遣之作,虽然娴雅蕴藉,却缺少个性和激情。音乐,无论歌管弦板,包括筝,都只是他生活和词作中的点缀,很少引起他的心潮澎湃。他的《珠玉词》今存130首左右,近十分之一有“筝”“繁弦”“琼柱”等和筝有关的词语出现,但是都仅仅是提到而已,对筝的形象、音乐、演奏者等都缺少必要的表现。也许他对音乐并不太懂,更多的则和当时的词风有关。

晏几道,字叔原。虽然他是晏殊的儿子,但是却没有父亲那样显赫的政治地位。生活过程中的得失交错,造成了他在情感上的不断起伏与词的内容真实感。《小山词》存世的有300余首,并且没有专门的咏筝词,仅仅是在一些不同的题材作品中涉及了筝。尽管如此,一旦写到了筝,就可以和全词融汇在一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

晏几道对筝乐的特殊关注点,与一位弹筝女有关。虽然这段爱情故事至今还不很清晰,但还是有踪迹可寻。晏几道词中有多首写到一位弹筝人“小莲”——有时称“阿莲”。他有几首词写到对她的怀念。

(2)欧阳修、曹勋咏筝诗词

欧阳修的诗中有一首《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是一首少有的咏筝的作品。诗前有小序云:

余少时尝闻一钧容老乐工筝声,与时人所弹绝异。云是前朝教坊旧声,其后不复闻。至此始复一闻也。

钧容是宋代军乐。弹筝者是一位当年军乐队伍中的艺人,后来因为年老流落民间。欧阳修听了演奏感慨涕零,特别是提到所奏是前朝传下来的旧曲,引发他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幻的感触。诗的风格近白居易,在宋人咏筝诗中颇为难得。

宋人诗词涉及筝乐的虽不少,但多是稍作点染,真正可以算得上全篇描绘筝乐主题的很少。

3.苏轼与筝乐

苏轼《听贤师定慧琴》中有“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从前筝笛耳”之句,以文学手法夸张了筝乐之“俗”。他还有一首和琴、筝相关的诗《观宋复古画》,从哲理高度阐说琴、筝二者关系。

虽然苏轼有“一洗筝笛耳”的偏激说法,但这是诗人的语言,并非学术论断。从另一些作品看,苏轼对筝的态度正如白居易,推崇琴的同时,也很喜欢筝乐,如《减字木兰花》。

银筝旋品,不用缠头千尺锦。妙思如泉,一洗闲愁十五年。为公少止,起舞舞公公莫起。风里银山,震撼鱼龙我自闲。

这首词应该是苏轼晚年离开官场以后所作。他一生因直陈政见几次遭贬,受尽屈辱和苦难。现在他终于得到解脱,筝乐成了他获得自由后快乐心情的寄托。

4.爱国词人写“哀筝”

北宋后期到南宋时期,民族矛盾逐渐加剧,出现了很多的爱国诗人、词人。他们没有歌舞逍遥,单纯咏筝的作品很少。但在他们一些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中也会出现筝乐。有的受朝廷主和派的打击排挤,报国无门,只能在一些游览中发思古之幽情的时候寄托爱国情怀。其中写到筝乐,往往都用“哀筝”,以表达他们的悲愤之情。

如爱国词人张孝祥的《菩萨蛮》:

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月明天更清。匆匆莺语啭,待寓《昭君怨》。寄语莫重弹,有人愁倚栏。

词的前面写筝乐《新水令》与月明风清的景色契合,是多么安静悠闲的境界!可是后面却说:请不要再弹,因为有人“愁倚栏”。为什么愁?没有说。可是《昭君怨》这个尽人皆知的曲子,来自汉朝向北方的匈奴妥协造成的一个悲剧故事,言外之意十分明显。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稼轩词》中没有专门咏筝的作品,但是在他涉及筝乐的作品中几乎也无一例外的是“哀筝”。比如《满江红·和杨民瞻送佑之弟还侍浮梁》中:(www.xing528.com)

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

又《蝶恋花》中:

何物能令公怒喜,山要人来人要山无意。恰似哀筝弦下齿。

词是辛弃疾晚年居江西铅山时写的。他的朋友赵兼善当时也在铅山,并在东山建东园,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典故,在园中建小鲁亭。辛弃疾虽然已经被排斥,但时刻不忘抗金事业。

(四)辽金元时期的筝乐发展

1.辽代筝乐发展

(1)雅乐、宴乐

在几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中,对雅乐及宫廷宴乐比较重视的是辽代。他们在庆典上演奏大乐,其中有几个程序有“筝独弹”,见于《辽史·乐志》。

(2)宫中筝人

《辽史》中有一个著名的与筝有关的故事:辽道宗皇后萧观音很有文学才能,又善筝与琵琶。后来因为道宗冷落她,她创作了十首《回心院》词,其中有一首是:

张鸣筝,恰恰语娇莺。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她把这十首曲交给宫中的伶官赵惟一用筝演奏。另外宫中有一个宫婢单登,是因家人犯罪罚入宫中的,也善弹筝和琵琶。

2.金代筝乐发展

《金史·乐志》中所列乐器数十种,其中基本没有弦乐,当然也没有筝。

金代和筝有关的文学作品以及史料都比较少,这和朝代的短暂以及文化发展较为落后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金代大诗人元好问的《中州集》中,仍然有十余首和筝有关的诗。在元好问辑的《中州乐府》集中刘龙山、李献能等少数作家作品涉及筝,不过没有一个较有分量且有特色的咏筝作品。

3.元代筝乐和《白翎雀》

(1)元代宫廷音乐用筝

元朝统治不到一百年,但它的音乐很有特色。强悍的蒙古民族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还未取得天下时,成吉思汗就指示,要建立自己的礼乐制度,音乐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统一中原以前时各种礼仪用本民族的音乐为多,部分继承西夏与金的宫廷音乐。

西夏与金的宫廷礼乐制度和礼仪等,也是从汉族学习而来的。统一全国之前充分吸收了一些来源于南宋时期的汉族古老文化观念和制度,引进了一些汉族的乐器。到1271年建立大元后,世祖忽必烈任用汉族文人刘秉忠制定朝仪,包括宫廷礼乐、燕乐乐制。

元人对筝很重视,《元明事类钞》记载元仁宗时,曾下诏造轧筝,筝的岳、柱、龙龈及边缘尽用桐梓木,并且用金玉镶嵌。有一乐师名张淳,善筝,仁宗皇帝对他的演奏很满意,特地将宫廷制作的这种筝赐给他。

元代许多仪式中乐队都有筝,筝人数量也不少。《元史·礼乐志》中记载宫廷乐队有上千人,大量使用筝和筝类的另一品种——蓁。

元宫廷仪仗中有“天乐”一部,乐器有琵琶、箜篌、筝、胡琴、笙等,还有蒙古族的和必斯、龙笛等,服饰则是蒙古族的“弓角凤翅,金花幞头,红锦济逊袄,镀金束带花靴”,展现出鲜明的汉、蒙融合的特色。

(2)元代筝曲《白翎雀》

元代最具有影响的乐要属《白翎雀》,很多文献都记载了《白翎雀》,很多的诗歌吟咏了《白翎雀》,《白翎雀》是一首具有典型蒙古民族命运象征意义的乐曲,在元代时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白翎雀》本名“答剌”,原是一首蒙古族歌舞大曲。《南村辍耕录》介绍“答剌”时又说:

谓之《白翎雀》,双手弹。

明代方以智《通雅》说,“元有《白翎雀》,大曲也。张思廉歌曰:‘一十四弦喑一抹’,盖与秦琵琶合奏也”。

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知道《白翎雀》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它是奉元世祖忽必烈钦命制作的一首乐曲。作者是著名宫廷艺人硕德闾。我国对于乐曲作者向来不重视,这首曲特意记载其作者,可见其地位和意义的不寻常。

第二,《白翎雀》的题材有特殊意义。白翎雀是百灵鸟的一种,是乌桓一带特有的飞禽。其特性一是雌雄相伴,不离不弃;二是固守北方,与同样也是北方飞禽的鸿雁不同,它不随气候南北迁徙,所以被蒙古族人看成忠诚的象征。

第三,忽必烈对《白翎雀》的批评“末有怨怒衰嫠之音”,即结尾部不够平和,有衰颓不祥的意味。这一点被当时或后来的人接受,将乐曲看作元朝命运之谶。

第四,《白翎雀》曲的艺术水平很高,受到各个阶层人士和大众欢迎。所以尽管忽必烈有所批判,乐曲却早已流传开来,无法修改了。后来有关《白翎雀》的记载和咏《白翎雀》的诗歌如此之多,并且作为咏史题材赋予政治寓意,与它的艺术魅力之强也有关。

第五,《白翎雀》成为筝独奏的名曲。《白翎雀》艺术风格十分鲜明,激昂慷慨,非常适合弹弦乐器演奏。从现存记载和诗歌看,琵琶、箜篌都曾用于演奏《白翎雀》,而以筝独奏为多。

《白翎雀》不仅在音乐演奏中成为经典曲目,也成为诗人笔下常常出现的物象。元诗人张宪作诗《白翎雀》(《玉笥集》卷三),所咏可能是卧箜篌的演奏,但它对乐曲音乐内涵的艺术描写最为充分,全诗30余句。

另一位诗人张昱的乐府诗《白翎雀歌》,是元亡以后在一次宴会上听筝演奏这首《白翎雀》,不免唤起座中人对元朝灭亡的感慨:

朝弹暮弹《白翎雀》,贵人听之以为乐。变化春光指顾间,万蕊千花动弦索。只今萧条河水边,宫廷毁尽沙依然。伤哉不闻《白翎雀》,但见落日生寒烟。

直到明朝中叶,人们听《白翎雀》,还有感慨兴亡的情怀。

(3)其他元人咏筝诗词

除了有关《白翎雀》的诗词之外,元代的诗词咏筝者有特点的还可以举数例:

蒙古族诗人萨都剌的《赠弹筝者》。萨都剌(1308—?),蒙古族人。以进士入官,后寄情山水。诗词曲兼擅。作为少有的蒙古族作家咏筝,已属难得。诗人的情感和诗的风格,与汉族人无别。其诗《赠弹筝者》写的是“五十弦”,如果不是版本有误,应该是瑟。可见筝、瑟是非常相近的。

杨维桢《谢元镇惠古制筝》。元代著名的画家倪瓒,字元镇。他不但擅长绘画,而且是书画、文物收藏家。他将自己收藏的一张古代筝赠送给好友杨维桢,杨维桢写《谢元镇惠古制筝》以表谢意:

神弦泣断三千年,秦声铮铮十三弦。莫凭小姜写哀烈,中有长城窟水鸣呜咽。长城将军制犹昨,何处孤桐有遗斫……

这首诗是至今很少看到的作为文物的古代筝出现在作品或文献记载中,其中说筝是蒙恬所造,并与长城联系起来,也很少见。

4.元代北曲和筝乐

元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品种——曲,主要包括散曲和杂剧两个类型。同时也是在北方的音乐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因此又称之为北曲。北曲主要兴盛于元朝,和元代的文人地位存在着十分特殊的密切关系。

散曲和杂剧都是以唱为主的通俗文艺,伴奏则以弦乐器为主,有琵琶、胡琴和筝等,因此也称之为“弦索”。散曲、杂剧中和筝有关的作品非常多。

(1)曲的通俗性和筝的关系

中国的诗歌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体制。大体上可以说主要是由诗—词—曲(散曲)的过程组成,但是每一种体制又都有其自身的发展源头——民间,之后才正式走向了上层社会与文人阶层,进而才不断地雅化,雅化以后的作品通常都被留在了案头,脱离了歌场舞榭,不再是娱乐品或者具有娱乐色彩。除诗歌外,杂剧也是元代时期快速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杂剧和散曲一样,演唱的往往都是文人所制作的北曲,只是更加通俗而已,而通俗性与娱乐性往往也是筝乐之长,这就是筝乐和元代的文人、特别是北曲作家关系十分密切的社会文化背景。

(2)和筝有关的曲作家

元散曲大多出现于歌舞宴席等一些典型的娱乐场合之中,主要的伴奏乐器包括筝。和筝有关的作品非常多,难以备述,其中有几位作家及作品是值得注意的。

①张可久

张可久是元散曲的大家,存世的散曲作品主要有855首小令、套数9套,他是元人散曲作品流传下来最多的人。其中和筝有关的主要有20多首,小令大多是陪伴宴席的歌妓演唱的形式,有的则是临时应歌者的邀请而创作的。其中有一首《凭栏人》曾经出现于一个十分特殊的场合,意义非凡。

建文二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其弟宁王朱权参与其中。三年后朱棣在南京即位。永乐元年,改封宁王朱权于南昌。三月初,朱权前往南昌就藩,携随从多人由南京乘船溯江而上,途中夜经鄱阳湖,泊船湖岸,船上一位王府中的歌手蒋康之在船上唱歌,唱的就是张可久的这首《凭栏人》小令。

②班惟志

班惟志创作的套曲《北南吕·一枝花》《秋夜闻筝》,是元曲的典型代表。

元曲中提到筝乐尽管很多,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咏筝”的并不是太多,而班惟志的这个套曲,则是由《一枝花》《梁州》和《尾声》三曲所组成的。

首曲《一枝花》渲染秋夜气氛,叙述了远处飘来筝乐,使人如入仙境的感受。过曲《梁州》则充分运用赋的手法,对筝乐做了细致描绘与铺排。

(五)明清时期的筝乐发展

1.少数民族筝——雅托噶

清朝官修的《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四十《音乐·准噶尔部》中,提到了一种少数民族乐器——雅托噶。

雅托噶,筝也……通体以桐木为之……十四弦,或六弦,以丝为之。

雅托噶是流行于蒙古族的分支准噶尔族的一种乐器,有十四弦、六弦的形制。和其他少数民族乐器如胡笳、火不思等一起进行合奏的时候,用来为上层社会宴饮活动伴奏,在民间当时也十分流行。雅托噶到现在仍然还存在,被称为蒙古筝。

2.明清文人咏筝

明清时期,文人以音乐佐觞已经成为一个传统,明代时期的南北曲非常盛行,清朝时期仍有余绪。筝属于唱曲十分重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因此明朝时期的文人咏筝以及筝人的作品有很多,但是总体上来看,筝乐在明清时期没有取得太大的发展,需要特别进行叙说的作品很少。

(1)咏筝以感慨前朝

如前所述,筝乐在元代曾经特别辉煌,留给后人印象深刻,所以明人在诗中往往联想起元朝。如明朱有燉(1379—1439)的《元宫词》。

朱有墩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孙。他用宫词推想元朝宫廷生活,就想到了元宫中必定有弹筝,而且还“文殊指拨太分明”——有自己典型的民族特点。

明朝前期的著名学者与传奇作家邱浚(1418—1495)参加的一次宴会上有筝乐,弹的就是《白翎雀》,引起座中人对前朝兴亡的感慨而议论纷纷。邱浚即席吟诗,诗题便作《座中有搊筝者作白翎雀曲因话及元事口占此诗》。

(2)明诗人咏筝人李节

大量咏弹筝女诗词曲作品中,我们得到更多的是对于其容色的欣赏和身心的娱乐。但男性筝人在诗人笔下,更多是对其技艺的评价和乐曲内涵的领悟,以及作者与艺人间的友谊以至感时伤世等。明中后期的一位教坊弹筝者李节是文人评价很高的一位艺人。他与文人交往甚密,不少名士有诗咏赞他的筝艺。

李节是明朝陪都南京的教坊艺人。盛时泰、文嘉、何良俊等都客居在金陵(南京),他们是经常听李节弹筝的。一次相聚听李节弹筝——其中有《秋风曲》,大家即席吟诗和韵。座中盛时泰《听李节弹筝》诗云:

酒清香蔼夜掏筝,弦上凉生六月冰。但许风流擅南馆,不教飞梦绕西陵。

最称为李节知音的应该是何良俊。据《元明事类钞》载:“李节筝,元朗(何良俊)品为第一。”他还有《乙卯八月余觞客青溪之上坐有李节鸣筝质山咏二绝句次其韵》《春日花前听李节筝歌作张王屋黄质山海夸余以歌馆之乐书贻之并要和篇戏呈紫冈兄》等。

3.明清筝乐

从前面的一系列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筝的历史发展,是一个由俗趋雅,又由雅趋俗的过程,体现了筝乐自身雅俗共赏的特性。但这些雅和俗,都体现在宫廷和知识阶层——文人中,最多是城市文化中,并没有看到它在广大农村的状况。这与筝器自身特点——制作比较繁难,特别是体形庞大、乡村演出不便携带有关,也与筝乐的文化性质有关。

明清以后,城市经济产生了大量的市民,他们审美趣味更加趋俗,一些市井俗曲更适合他们的口味。

清朝时期,用“弦索声中韵最清”给筝做了总体评价,而当时(清末)筝乐的现状呢?现实中“金粟柱头”“真响”已“绝”,没有曾经的繁荣昌盛,没有大家名家,热爱筝乐的人们只能“神往薛琼琼”了,不免有些怅惘。

值得高兴的是,筝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它以自己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在民间流传,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焕发出它的生命力,现在它的蓬勃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但那需要用更高的立足点,更宽阔的视野去观察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