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为筝源”说
提起“筑”这种乐器,普通的读者往往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有关筑的历史故事,或许很多人在史书或者文学作品中都曾经读到过,如在影视作品中的《高渐离击筑》。高渐离是荆轲的好朋友,二人在易水依依惜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击节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杀秦王失败,高渐离就更名改姓到了秦庭,虽被秦王发现被熏瞎了双眼,他仍然企图使用共鸣箱内填上铅块的筑杀死秦王嬴政。
汉应劭编写的《风俗通义》释“筝”说:“筝,五弦筑身也。”这句话实际上透露出了两条关键的信息,一是早期的筝有五根弦,二是它的形状好像筑一样。
刘熙在《释名》中说道:“筑,以竹鼓之也,如筝,细项。”而在林谦三编写的《东亚乐器考》中则说道:“古时的筝、筑都不像后世的筝样,而可能是个棒状的东西,或是将圆竹筒剖为两半的形状。”
上述的论述都讲的是一种小型的、有一个细颈能够用手握(持)的五弦筑。演奏的时候一头放在地下,演奏者一手持筑颈,一手执竹片击弦。
关于筑和早期筝在制作材料方面的应用,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林谦三猜想“可能是个棒状的东西,或是将圆竹筒剖为两半的形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筑与早期的筝,主要是以竹作为主体的管状琴或者半管状琴,之后才改竹为木的。
很多人都认为筝原来是竹制的,主要是基于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以竹曲五弦之乐也。”黄翔鹏先生也曾经在《秦汉相和乐器“筑”的首次发现及意义》一文中,对关于筑的文献刊物做出解释,他认为注解《说文解字》的清代学者段玉裁指出的“以竹曲不可通”极有道理,原来的“以竹曲”三字,实际上主要是“似筝”二字之讹。“似”讹作“以”,“筝”字误将它分拆为“竹曲”二字。由此,应该改为:“筑,似筝,五弦之乐也。”
筝是采用的竹筒管状或者半管状的乐器,还是一开始就是型制像琴瑟木制的乐器,主要是源于筑还是起源于琴瑟,不妨进行深度的考证、讨论,但是筑和筝同样也是柱码乐器,历来都是一弦一音的,而琴则不然,这一区分是非常明显的。筝和筑的不同就是筑有一个细颈,用竹片进行击弦,筝主要是用手进行弹拨的,正和陈旸编写的《乐书》中所提到的“筝以指弹,筑以筋击,大同小异”一样。
筝和筑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接近的亲缘关系,但是筝主要是起源于筑,还是一开始两样乐器就并存的呢?因为筑早在战国之后就渐渐失传了,靠当前有限的资料,想要弄明白它们之间的渊源,也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争(分)瑟为筝”说
当我们读古诗《锦瑟》时,往往会将筝和瑟下意识地等同,尽管唐代筝,甚至近代筝在型制方面和古代的瑟比较相似,但是不可以据此断定瑟和筝是同源的,有可能是筝在发展、改革的进程之中参照了琴瑟的型制,因此才引起了同源的误解或者是想当然的推断,“争(分)瑟为筝”的传闻或许就是由此产生的。
“争(分)瑟为筝”出自古人的一些文字记载,这些文字的记载并不全部都是信史,只可以作为民间传闻来看。
唐人赵璘写的笔记《因话录》中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
宋朝时期的《集韵》中记载:“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
17世纪的日本元禄年间,著名宫廷乐师冈昌名所撰写的《乐道类集》中记载,“……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假如“争(分)瑟为筝”成立的话,那么从弦数层面进行观察,从多到少,又由少回到多,这才是真正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在古今中外器乐发展史上,好像还没有先例可循(图1-1)。(www.xing528.com)
图1-1 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的锦瑟
(三)历史名人造筝说
查阅历史资料可知,秦朝时期的大将蒙恬的祖父叫蒙骜,《资治通鉴》记载的秦庄襄王元年、二年、三年时,就有他曾经攻韩、伐赵、取魏获大胜并攻城置郡记载。秦始皇时期,也是他平定了晋阳的反叛。而蒙恬和他的祖父一样,可谓是战功赫赫。除战功外,相传秦筝为蒙恬所制。《资治通鉴》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乃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伐匈奴”。秦始皇三十三年则又有“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图地形,用制险塞。……威震匈奴”的记载。蒙恬的确是一个历史名人,如果筝也是他创造的话,自然是有名人效应的。
对筝的发展源流和秦筝的说法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则认为:秦筝属于一种流派,一种典型的风格,是流而并非源。秦征服各地强国,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其后直到隋唐时期,秦地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显要的历史地位,才使秦筝的说法逐渐凸现了出来,这就是说,秦筝的兴起存在着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古筝属于多弦弹拨乐器,外观上呈现出上拱下平的扁长形状,筝身为一种典型的中空共鸣箱,主要是由边框、面板、底板构成的。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弹筝、习筝的人大多使用的是21弦S型的新型筝。这种新型的筝,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1958年),上海民族乐器厂依据现代浙派筝创始人王巽之先生的构想创作的,并且还在王巽之的亲自指导之下研制成功(图1-2)。
图1-2 现代筝
(四)其他起源说
1.“后夔创制,子野考成”说
这一说法出现比较晚,来自一位女性——晋朝陶融的妻子陈窈,人称陈夫人。她有一篇《筝赋》,其中有“后夔创制,子野考成”这句话。“夔”(“后”是对他的尊称)是传说中大舜时代的一位乐官。“子野”是春秋时代晋国乐师即著名的琴家师旷。师旷,字子野。“考成”即完成之意。“赋”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尤其是赋,它的艺术特点之一就是铺排夸张,所以“赋”这种文体一般不可以当作史料引用,除非有其他史料为印证。比如这篇赋中还有“牙氏攘袂而奋手,钟期倾耳以静听”的句子,把众所周知的伯牙弹琴、子期听琴的故事移来说筝,完全是文学手法。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对“赋”不能完全弃而不用,但必须取慎重态度,不能全都信为史实。当然从陈窈和其他一些《筝赋》的夸张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和她那一时代的人,对筝这种乐器的推崇。
2.“起源于古越”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有两处出土文物,被一些古筝界人士认为是筝,因其系在我国东南的古越地出土,还曾被称为“越筝”。其中两件是1979年在江西贵溪崖墓出土的,另一件是1991年在江苏吴桥出土的。有的文章曾将这两处出土文物用作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十三弦筝存在的证据。如江西古筝家黄成元先生就有文章《公元前500年的古筝——贵溪崖墓出土乐器考》(《中国音乐》1987年3期)。盛秧文先生《浙派筝的历史渊源及名称界定》(《秦筝》2005年1期)也持类似说法。此说法如果能够证实,这就是最早的十三弦筝的物证了。但如果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这样成熟的筝,应该见于相关记载,可是至今没有发现这样的记载。同时这一说法也没有得到当代考古工作者的认可。在当地博物馆,都称之为“木琴”。按我们的观察,这些出土乐器都没有发现“柱”的残留物或曾经有柱的痕迹,而“柱”是筝器必备的要件。没有柱,就不能认定为筝。随着科学的进步,考古事业的发展,我们期待有关筝的更多实物的出现。
上面种种说法,都不是筝的起源的确切说法。但是它们代表了数千年来人们对筝的起源的关注和研究过程。这些说法有一定的背景和因由,对我们认识筝的起源都有一定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