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州古镇余西熊公馆:千年龙城,商企名人张謇墨宝遗憾失落

通州古镇余西熊公馆:千年龙城,商企名人张謇墨宝遗憾失落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熊公馆现为通州文物保护单位。熊公馆内过去存有的翁相和张謇墨宝早已不知下落,令人遗憾。丁松斋、丁润斋清光绪年间,通州东部的二甲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颇具规模,各业兴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人如潮涌。丁润斋女儿生小孩时,张謇特意派人送了几斤西洋参,以示关怀。读之令人唏嘘不已。上仓以经商为主,故有“瞿家五福桥半条街”之说。

通州古镇余西熊公馆:千年龙城,商企名人张謇墨宝遗憾失落

袁灶“首富”熊兆元

袁灶“首富”熊兆元,人称“熊半街”,为清同治年间举人,与常熟清末重臣,一品大员,两朝帝师,曾任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及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职的翁同龢为姻亲。熊公馆位于袁灶西街,建于清同治年间,四关厢七进五堂大院,熊公馆坐北朝南宅基地面积2 000多平方米,有房屋50多间,缘于熊家与翁家的姻亲,建熊公馆时房屋按翁府式样建筑,历时两年之久方才落成。屋内有京剧三国演义折子戏砖雕木雕,均请江南能工巧匠精雕巧琢而成。熊公馆现为通州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熊兆元为张謇恩师翁同龢之姻亲,又为举人、富商,故与张謇关系甚好。张謇去袁灶,必住熊家,这在《张謇日记》中均有记载。翁同龢每去袁灶熊家,张謇定在百忙中抽身去熊公馆恭迎,以尽弟子本分及地主之谊。熊公馆内过去存有的翁相和张謇墨宝早已不知下落,令人遗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熊兆元先生为“百年老校”袁灶小学首任校长,这也成为袁灶历史文化上的一段佳话。

“富甲一方”朱晋元

朱晋元(1855—1925),清末民初通州余西场人,当地富商,“富甲一方”。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理治同志的同族长辈。始为猪行老板,后相继经营粮行、木行、盐业、典当等。

朱晋元故宅位于余西古镇老街和中街的交叉口西北侧。该建筑群现存朝东建筑一座,倒座和当铺。朝东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六界硬山建筑,结构为四界穿斗前后札牵,东面檐廊,廊下轩梁雕刻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山墙为观音兜。建筑高大,四阶台基,室内地面为进口地砖。临街部分为当铺和店铺。

丁松斋、丁润斋

清光绪年间,通州东部的二甲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颇具规模,各业兴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人如潮涌。而在各行业中,又以土布、粮食、油坊、棉花四个行业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支柱。作为镇上屈指可数的大户之一的丁家,在上述四个行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祖籍镇江的丁氏,清道光年间迁来二甲镇,后在此开设了“丁裕大”花布行,其址在今二甲镇南首。丁家之盛,始于丁松斋、丁润斋这一代。清光绪年间,丁润斋曾任通州盐运分司。“丁裕大”花布行前的虎头牌系御赐之物,亦称“部贴”。有了此牌,可免纳税,且有独家经营之特权,故该行生意兴隆。丁家在镇上的西坝开办了“丁裕兴盛”过坝行,对来往船只收取过坝费。丁家还开设有两家粮行,字号为“丁大丰”“丁贞记”。在镇东南定兴桥开设了“鼎隆”油坊。丁家不仅与官府声气相通,而且与张謇的关系密切。丁润斋的女儿是张謇的干女儿。这样,两家便成了亲戚,此后两家往来不绝。丁润斋女儿生小孩时,张謇特意派人送了几斤西洋参,以示关怀。1910年11月,丁润斋去世,张謇特作挽联悼念:“溯川载交亲,适馆授餐,曾共补经敦夙好;愿诸郎继述,傧笾饫酒,无忘易篑有遗言。”这副挽联回顾了张謇与丁润斋之间三十年亲密无间的交往,展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痛惜盛溢于言表。对丁家年轻子弟的谆谆嘱托,殷殷之情跃然纸上。读之令人唏嘘不已。另外,老通吕公路原定路线不经过二甲镇,因了张謇与丁家的关系,老通吕公路路线改经二甲,使二甲成了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经济更为繁荣,贸易愈益兴盛。

清光绪末年,丁氏家族中的丁子贞(名志清,以字行),原在阜宁县任知县,为了显示丁姓的声望,就在二甲镇南首盖了一所别墅,称之为“南安小筑”。这一带原名“南安镇”(因运盐河北不太平,其地位于运盐河南较安定而得名,故取名“南安”)。南安小筑为四关厢房屋,类似北方的“四合院”,进门为一照壁,坐北朝南三大间为正棣,朝西、朝北也各为三大间,共有房屋12大间(包括大门堂),东边砌有围墙,据说围墙所用砖头是通州的旧城砖,这也是因了张謇的关系。

1925年,丁子贞的儿子丁鹤亭(曾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回国后在原南通医学院任过教)就南安小筑内开设私人医院,名“潜庵医院”,院名系韩紫石老人所题,其书法以颜骨而兼欧法,握笔有挺秀圆润之致。

20世纪20年代的二甲镇,医药卫生事业比较落后,镇上虽有几家药店及私人开设的中医馆,但设施简陋,医药费高昂,一般患者无力负担,部分人处于贫病交迫之际,只能求神问卦,听从命运的安排。丁鹤亭学的是西医,且医学高明,为患者治病从不乱收费,故镇上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他为人随和,不摆架子,有时晚上还打着灯笼出诊,至今尤为镇上一些耄耋老人津津乐道。1949年后,南安小筑的房屋被改建为工厂,人们在老屋内还能看到张謇题写的匾额,可惜在“文革”中被付之一炬。以后,随着工厂的迁建,丁家老屋也被拆掉,已无从寻觅当年的模样,围墙上的旧城砖更是不知所踪。 (王士明)

瞿 氏

原籍苏南常熟,清代举家迁来二甲镇定居经商。瞿家先祖瞿旭堂带领三子十孙,先是经营油坊,其地址在二甲镇北运盐河畔。瞿家在经营油坊30余年,发家致富后,遂大量购买廉价的荡田,经营土地业。为经营方便,出资在镇北运盐河上建了一座五福桥,在此开设顺德药材铺,又经营砖瓦行、石灰行等,其范围自运盐河北至遥望港,方圆数十里。到了20世纪20年代,瞿家已拥有土地20平方千米,自夸从二甲向北走10千米,踏不到别人家的土地。(www.xing528.com)

清末民初,瞿家通过经营土地建起了大粮仓,其规模在当时的南通县(今通州区)内可算是数一数二的了。瞿家仓分上、中、下三仓,共有房屋近千间。

上仓在二甲镇北运盐河边的五福桥一带,仅用作住宅的房屋就有500多间。上仓以经商为主,故有“瞿家五福桥半条街”之说。主要有“顺德药材铺”九架梁三间门面,还有砖瓦行、石灰行等七八间门面,都是在清代末年开办的,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关闭。

中仓在必觉镇南(原忠义乡境内,现属三余镇),拥有一些土地,还开设油坊,规模较大,有百余间房屋。后来这家油坊于1943—1944年间迁至二甲,不久即闭歇。

下仓是三仓中拥有土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仓房,其址在拖灶庙南(现三余镇湾头镇村)。该仓房外有园沟两层,仓内有两套宅基,房子有二三百间,土地近13.3平方千米,设有大粮仓。后来瞿家为了扩大经营,在运盐河桥南用石块铺设了南北长200多米的竖街与二甲镇区联合,还用石块铺设了东西长2 500多米的横街,与古镇余西相通,由此,这里曾一度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五福桥镇”。

瞿家在经营土地和商业的同时,也兴办了一些教育、慈善事业。瞿家办有小学两所,一所在五福桥附近,一所在必觉镇附近。五福桥附近的这所学校创办于清宣统二年(1910)三月,称为“余西市立初等小学”,1915年8月改称为“余西市第四国民学校”。校长为瞿名山(即瞿仰之,瞿炮堂之长孙,曾任省议员),有教员两人,学生26人,为初等小学,实行复式教学。1926年学生增至68人,1928年并入二甲小学。

瞿家还独资兴办了育婴堂,其址在五福桥南,为四关厢结构,有十几间房屋,1949年后收归公有,现在都住了居民。

二甲镇北运盐河上的“五福桥”就是瞿家建造的。瞿家在当时的余西范围内,还建造和维修了数十座小型桥梁

瞿家开设的药店也曾对一些无钱治病的人助医施药过。瞿家油坊内经常停放着十多种棺木,间或施舍给一些无钱殓葬的人家。另外,还办过三架救火用的“水龙”,以助地方消防事业。还兴办过其他一些地方公益事业。

20世纪40年代末,瞿家经营的油坊、店铺,或歇业,或关闭,其所有的土地,经过土地改革,也都分给了贫苦农民。曾经在通东地区显赫一时,历经百年沧桑的瞿家,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王士明)

季 氏

季氏大部分集居在北团镇,古北团镇面积约3 300平

方米。东西街朝南门面依次有季氏粮行、季家酒店、棉花行、南货杂店、药店两爿;朝北门面有茶食加工场及店面,还有一爿理发店。南北街有五六间的大木行及其他杂店。街北还有一所私塾学堂。当地俗云:“东社秤、余西斗、北潭酒。”季家酒坊祖传酿造“老薄酒”,醇香扑鼻,方圆十里闻名。逢时过节,买酒的百姓特别多,常常在店前排起长龙。季家茶食加工坊制作的“寸糖”“大麻糕”“大云糕”亦是可口食品,其店面生意十分兴旺。

(曹甫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