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城河里砖头也有翻身时
矮子里头拔将军
矮子肚里疙瘩多
八败星
把死猫儿说成活猫儿
没有一点斑麻破相
扳死桩子
半爿人脸,半爿鬼脸
办酒容易邀客难
驴子面前送把草
背后戳壁脚
壁滑旺亮
不死也要脱层皮
不要气,只要记
茶八酒十
撑硬头篙子
大伙马儿大伙骑
大熟年成隔壁荒
大眼瞪小眼,小眼翻白眼
胆大吓煞胆小
当方土地当方灵
倒八辈子霉
颠过来葫芦拆开来瓢
僵尸鬼搽脸
跌个跟斗抓把泥
钉头碰铁头
屙屎离他三尺
饿狗抢屎吃
二姑娘倒贴
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
夫妻没有隔夜仇
耕不到耙也耙到
工钱十五,饭钱十六
锅里不开铁罐里开
经一道手,剥一层皮
过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好狗不挡路
好马也跑折脚
横竖横,拆牛棚
红眉毛绿眼睛
嗓子里打坝
胡头乱,困猪圈
黄龙朝嘴里流,顺个
闷钝猫儿捉好老鼠
磨子不回牛
拿客气,当福气
年过半百,头发花白
牛系在桩子里也要老
脓头早晚要破
碰鼻子转弯
破归破,苏州货
七翘八裂
牵丝攀藤
清明送百虫,一送影无踪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穷不与富比,民不与官争
稻怕秋枯,人怕老苦
人无过头之力
人有人朋友,鬼有鬼朋友
人越戏越懒,嘴越吃越馋
人情出于往来
认帮穷,不帮侯
认断不弯
日里说到夜里
菩萨还在庙里
肉多嫌肥,瓜多脱皮
山东驴子学马叫
上通州,弯吕四
上面放个屁,下面跑断气
烧了裤子要烧膀
蛇配花子捉,马配相公骑
生铁补锅,手段拿钱
声不做,气不透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一分行情一分货
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
一家丫头,不吃两家茶叶
一口大话,一把小钱
一钱不落虚空地
有钱陪丫头,无钱卖丫头
有福吃福,无福吃力
鱼到酒止
鱼落猫儿口
鱼死眼不闭
圆子说成扁子
月大不怪怪三十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青虫碍棵菜
好起来头碰头,不好起来拳头揎拳头
硬的地方拖锹过,软的地方插一锹
有钱楼上楼,无钱楼下搬砖头
(周 忠 曹甫成 黄锦芳)
谚语
家有千口,主管一人
吃豆腐,报肉账
吃光用光,好上西方
吃家饭,屙野屎
吃也三扁担,不吃扁担三
痴婆娘看堆作
痴头怪脑
赤豆里榨不出油来
假充人儿墩
重孙有理告太公
出门带根绳,省得求教人
除了狼山还有庙
船头里吵架船艄里和
春雪烂麦根
从小一看,到老一半
从小属嗲,到老属嗲
回炉烧饼不香
床里面火朝外烧
嫁出去的丫头泼出去的水
拣日不如撞日
见眼儿生情
大拇脚趾头朝外(www.xing528.com)
酒是水做的,阎罗王是鬼做的
开场锣好敲,压台戏难唱
开饭店不怕肚子大
看着脚趾头走路
癞和尚做不出好斋事
癞巴不吃人,架子难看
郎不郎,秀不秀
痨病鬼儿开药店
冻天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连头带尾,夹尿夹屎
脸放在裤裆里
临到享福,鼻子头儿对北
六月里鲜鱼得价就卖
砻糠圆子搓不拢
麻雀儿落烟囱,有命也无毛
麻花儿雨也湿身
蛮斫三斧头
满嘴仁义道德,一肚灭门绝户
慢人有慢福
慢而稳,不走滚
没有家鬼不死人
没尾巴鹞子
十七八,快手娘娘杀只鸭
锯树捉老鸦
说大话,用小钱
说起来神,做起来浑
塌皮烂骨,鼻塌嘴歪
添客不杀鸡
田鸡要命蛇要饱
铁嘴豆腐脚
头顶磨子,不知轻重
推死人过界
脱头落襻
为人不怕衣裳破,就怕肚里没有货
文不像秀才武不像兵
先进庙门为师傅
先下河,先湿脚
话越盘越多,果子越盘越少
乡下龙灯乡下舞
小八辣子
心重不得过海
新相公划一字
虚花盖顶
老酒炖炖,吃吃困困
丫头大过娘
盐多菜苦,儿多母苦
阎罗王也怕拼命鬼
眼睛长在额角头上
野豁豁
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
一步三个谎
眼睛靠鼻子,早不见晚见
阵阵不离穆桂英
侄子算半子
只有修桥补路,没有断桥绝路
皱皮打裥
猪八戒过河,不带嘴拱
猪头三脾气
桌子板凳一样高
自己屙屎自己吃
做官也要想想情
做贼心虚,放屁脸红
穿裤头着袜子,脱空一老截
困到娘头说娘好,困到爷头说爷好
买了便宜草,烧了夹底锅
状元三年出一个,老卵一天出三个
(周 忠 曹甫成 黄锦芳)
曹秀升打官司—认输
盲人买扁担—寻皵疤
扁担搁在裤裆里—抬卵托屁
膝头盘上搓圆子—一手一脚
道士老儿帽子—前低后高
蚊子叮菩萨—认错人
吃了早饭做豆腐—中作
乡下人吃海参—第一回
老太婆吃海蜇—不响
瘸子过缺口—出把劲 (黄锦芳 曹甫成)
二甲方言词汇
做阵头 戏脚 活宝
乌云黑暴 上半天 痨病鬼儿
太阳恶 黄昏头 人物头儿
麻花儿雨 将天亮 老哥台
下露水 年脚下 老雀儿
消好天 暖天 少豪
还潮天 明后朝 少死鬼
阵头雨 明年子 好角色
闪霍闪 清早起 小刁码子
喷小雨 腊月心里 养偷侯
明星亮月 一复时 面糊盆
落雨搭煞 天王老子
瘟牲 连裆码子
今朝子 神气码子 掮旗打伞
五忙六月 痴子、痴候 赶骚雄鸡
夜心里 痴伢儿
皮舞痢子 没脚蟹 没尾巴鹞子
化生候 细伢儿 白脚猫儿
拖身货 赌钱鬼儿 老辈里
拖尾巴蛆 土佬儿 侯娃
讨汉精 猪胎
三时末节 酒漏斗 郎丈两个
陈年里 麻雀儿瘟 瘪奶儿
陈年八代 寡嘴 嗓子嗄
春三二月 哭泡精 (周 忠 曹甫成)
沙里方言及避讳语
通甲路南为沙里人,全部是外地迁居过来的,有来垦荒的农民,也有来煮盐的盐民,更有不同时期来这逃难的难民。方言也繁多复杂,有源自吴语的沙里话;有江淮口音的南通话,也就是卷舌的南通话;还有江北话、通东话等。这里因为濒临海门、启东,当地人大部分说启海话又叫沙里话。吴语是汉语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方言之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 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启海话隶属吴语,承载了很多历史文化的遗存,至今仍然保存着一些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已经消失的古汉语特点,说来都是文绉绉的。如把“爱人”称作“娘子”,称“自己”为“吾”,称“他(她)”为“伊”,称“不”为“弗”,称“找”为“寻”,称“父母”为“爷娘”,称未出嫁的年轻女子为“小娘”,将“脸盆”称作“面锣”,将学生交的“学费”称作“学钿”,将“穿衣服”称作“着衣裳”,等等。启海话有着古文的精练。“不要”是“拗”,“不要吃”就是“拗吃”,“不要说”就是“拗话”,“不要开”就是“拗开”(听起来像英语中的OK),喝酒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在讨论是否再开酒时,凡启海人都会警觉,这是最能锻炼人的听力的。根据语言学家对声母、韵母、声调的分析,用启海话来诵读古诗文,在平仄的掌控和押韵的协调上更臻美满,尤其是仄声中入声字的处理,颇有吟唱文化的特质。
凡文化底蕴深厚的方言,莫不以生动形象为特征。启海话中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用法,很值得玩味。如启海人将跑得很快,说成是“跳出来跑”。试想,还有什么能比跳起来离开地面跑得更快的?启海人称“小孩”为“小官”,称“新郎”为“新小官”。“小官”是人生的起点,“新小官”是结婚后在人生旅途上的另一个起点,可见启海人对于婚姻的重视程度。再比如,启海人称“男孩”为“猴子”。男孩,好动而顽皮,这与猴子的习性相似,这一借喻手法的运用,将男孩的特征表现得入木三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将人身上的“积垢”称为“黑漆”,将“闪电”称作“忽闪”,将事情“没有进展”说成是“蟹沫无气”,将“打嗝”叫作“打急勾”,将“去年”叫作“旧年头”,把“明年”叫作“开年头”,将“干爹”和“干妈”称作“寄爷”“寄娘”,将“碰巧”称作“当当碰了恰恰上”,等等。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注脚,如果对启海话加以仔细考察,我们从中还颇能听出些文化来。比如在农村,常称“种地”为“种花地”。有人对“种花地”这种说法不甚理解,原因海门素有“江滨乐土、粮棉故里”的美誉,在经济作物中以棉花居多。因此,在下地时很多人都称“种棉花地”,但这种说法不免冗长,为便于表达就逐渐简化成“种花地”了。再后来,就成了“种地”的代称。“种花地”与“种地”之间仅一字之差,却诗意顿生。如果这种推断成立的话,启海人倒是有着几分浪漫的。启海人称“中饭”为“点心”,是启海人好客,恐中饭不丰怠慢了客人,而把“中饭”轻描淡写地说成“点心”?还是因中饭为午时,刚好为一日之中心而得名?真是不得而知了。还把“勤俭节约”称为“做人家”,一个“做”字,将海门人持家的细致、精巧描述得极其传神。启海人常会把做事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的人斥为“海蛰”,这未免让人云里雾里,“海蜇”又何以成为骂人的代名词?其实,海门有几十千米的海岸线,我们的先祖以出海捕鱼为生,而海盗常滋事扰民,“海蜇”实为“海贼”之意,表示对海盗行径的深恶痛绝。启海话在描述“烫”“刺”等感觉时,还会在这些词语后面加一个“人”字,“烫人”“刺人”,一切以人为中心,很有些以人为本的意思。
启海话中有些词的表现力更是惊人,光形容颜色的就有“碧波爽清”“绯红炽拉”“腊扎金黄”“花离斑斓”“赤乌滴黑”“灰色堂堂”“煞白敞亮”,等等,外地人要全面掌握这些词汇其难度可想而知。启海话是较“土”的方言,有些话与普通话根本挨不上边,如怕人想(怕痒)、好子客(老实本分)、有心相(有耐心)、初光生(基本上)、老油条(油腔滑调的人)、小揩面布(手帕)、泛乌百老(很多),等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愿说出犯忌的话,常常用其他委婉和吉利的话来替代。沙地人特别回避“死”这个字,实际生活中死了人说成“人喜了”“人老了”,小孩夭折说成“跑脱了”,把办丧事说成是“白马肉”。其次,因为“贼”是小偷,名声不好,“蚀”是做生意亏本,赚不了钱,而这两个字启海人都把它读成“十”,所以为回避这两个字,“十大队”“十村”“十组”都说成“中心大队”“中心村”“中心组”。把“猪舌头”说成是“猪赚头”,连“海蜇”也说成“响菜”。再次,就是避讳“霉”。日常生活中把煤炭、煤饼都叫作“兴旺”,遇到物品生霉叫作“出兴旺”,平时烧饭就叫“旺饭”,烧菜就叫“旺菜”。此外,还避讳说“少”,对存放的米面食物吃完了说“满了”,如锅子里的饭不多了,叫作“巧饭”;在过年或操办婚丧大事时最忌讳说“少”,也不能扫地,因为“扫”与“少”同音,一定要扫地时,只能从外面往里扫,叫作“囤”;连乞丐讨饭也不说“少”,而说“涨涨”“再涨点”,这里既有伸手再要之意,又有祝愿主家发财的含义。
这些避讳语既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曹甫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