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年龙城:古镇余西的民居与公共建筑

千年龙城:古镇余西的民居与公共建筑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大量的江南人在不同的时期迁入二甲余西古镇,使淮文化和吴文化交融。香山古建筑的泥塑对余西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余西古镇传统民居多为一层,带阁楼,普遍采用木构架承重体系,明间为抬梁式,两山中柱落地为穿斗式,柱上承檩并有随檩枋,颇为考究,当地典型的木构架为“七柱九檩”体系。公共建筑余西古镇历史上的公共建筑甚多,门类之全显示其已具相当完善的城市功能。熊公馆现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龙城:古镇余西的民居与公共建筑

建筑特色

余西在历史上隶属扬州,原为海边的盐场。历代统治者对南通的盐场都进行了有效管理。同时大量的江南人在不同的时期迁入二甲余西古镇,使淮文化和吴文化交融。同时余西濒临大海海洋文化对余西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南通工匠和文人学者共同创造了余西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建筑多设置檐廊,门窗较大,明间为六扇门,夏季可以完全打开。只有次间窗下为少量的实墙,其余部分均为可启闭的门窗。

曹海安宅院正房窗户

张云程宅院门

屋面有轻微的举折,略显轻巧,铺小青瓦,正脊为三线雌毛脊。房屋的外墙面都粉刷白灰,墙面洁白,再以灰色瓦片相衬,很是雅致。香山古建筑的泥塑对余西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余西建筑的正脊多为泥塑的鳌尖、龙首等,色彩用黑白二色,形式有浮雕、透雕、立体雕,内容多为颂祝吉祥的物件。

精进书院正吻

屋面的黑色蝴蝶瓦具有吴地精致、细腻的特征,檐部不但使用了勾头瓦和滴水瓦,还加上了花边,形成了繁复的、独具特色的南通“猫儿头”。

“猫儿头”

门楼有附墙式和独立式两种。附墙式的门楼遵从实用原则,几乎不设置门罩,仅在入口设置抱框,安装门扇。独立式门楼比较拘谨,多为蛮子门。

室内设计凸显淮地文化,古朴而不失精美,例如,室内月梁、驼峰等造型粗犷古朴,而雕刻细腻、手法精美。

宅院屋脊·正吻

袁灶熊宅及其室内梁架

房屋多为抬梁加穿斗混合式木构架体系。余西古镇传统民居多为一层,带阁楼,普遍采用木构架承重体系,明间为抬梁式,两山中柱落地为穿斗式,柱上承檩并有随檩枋,颇为考究,当地典型的木构架为“七柱九檩”体系。

公共建筑

余西古镇历史上的公共建筑甚多,门类之全显示其已具相当完善的城市功能。遗址有余西盐务分司衙门、马场、当铺、书院、城门等。现存沿街数量巨大的商铺、精进书院、沿河的码头盐业仓库、两口象征龙城的老井。精进书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清光绪十七年,位于余西老镇工字街的北街,和原盐务分司组成余西老镇的政治文化中心。原建筑群由倒座、二门、穿堂和正房组成三进院落,穿堂正房各三间,进深六界。屋面黑色蝴蝶瓦,屋架圆作,正贴四界抬梁,前后札牵,四柱落地,边贴为穿斗式,六柱落地,柱础木质,短机雕刻水浪纹。正脊为三线雌毛脊,正吻为龙抬头。地面方砖铺地,院落为席纹小青砖铺地。

余西古弄

弄堂是余西古镇的脉络。

余西至今尚有数十条弄堂,最宽的1米开外,最窄的仅能让一人侧身通过。这里,听不到人声鼎沸,看不到车马熙攘。走进小弄,孤独与怡然同时在心里萌生,静穆而空灵。宅弄深处,蜿蜒曲折,光线暗淡,两侧的青砖马头墙高高矗立,扶着墙行走,仿佛在记忆的峡谷里穿行,有着迷惑的缥缈。视线过处,一片迷茫悠长,像梦飘过又消散、远去。一些空置了的想象和情怀,被岁月的手翻开,那些如檀香般柔和的粉尘,幽幽而来。断椽几许飞檐在,小楼何人曾临窗。幽深的小弄总给人一种凄婉迷茫之感,如丁香般的哀愁挥之不去。一扇扇虚掩的门扉后面,阳光透过小小的天井,缓缓移动,似流金撒在了斑驳的木墙壁上,光阴的声息静在一块块青砖上,让人无不慨叹,逝者如斯也。

一直都认为弄堂是可以与人交流的,走在已不知记录了多少代人足迹的碎三石“龙街”上,轻蹑的足音回响在深长深长的弄堂,仿佛一曲古老的歌谣荡进缄默的城堡,是谁在与历史对话?又是谁在聆听一面面残垣诉说?宽窄各异的弄口如一双双大小不同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烟雨红尘里的俗事纷纷,看着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古镇的和风细雨中缠绵悱恻。

穿过长长的弄堂,尘嚣变得悠然,凡俗变得清淡,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幻化为宁静怡然;生生死死,幕起幕落,情感似乎经过了水的漂洗,多了些许沉静。爱情或者其他,成了纷繁往复的轮回,静静地、细细地,铺在了弄堂的每一个角落,铺在石板的每一个间隙,回过头望去。墙角一朵不知名的小花,正悄悄地开放。 (曹晓军)

熊家大院

原熊家大院其中一道门

袁灶“首富”熊兆元,人称“熊半街”,为清同治年间举人,与常熟清末重臣、一品大员翁同龢为姻亲。熊公馆位于袁灶西街,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四关厢七进五堂大院,宅基地面积2 000多平方米,有房屋50多间,均按翁府式样建造,历时两年之久方才落成。屋内有京剧三国演义折子戏砖雕木雕,由江南能工巧匠精雕巧琢而成。熊公馆现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www.xing528.com)

大门

外貌

山墙

由于熊兆元为张謇恩师翁同龢之姻亲,又为举人、富商,故与张謇关系甚好。张謇去袁灶,必住熊家,这在《张謇日记》中有记载。翁同龢每去袁灶熊家,张謇定在百忙中抽身去熊公馆恭迎,以尽学生本分。熊公馆内过去存有的翁氏墨宝和张謇墨宝早已不知下落,令人遗憾。

(周 忠 曹 钰)

熊家大院雕梁画栋

季家大院

季家大院坐落于北潭村第4村民小组,清朝初期建成。其祖曾任江西省守备,季家大院的建筑格局是与其官吏等级相匹配的。大院由大门、二门、敞厅、大堂、后厢房五排朝南房子组成五进式,在五排房左右各有二排东西厢房,从而组建成一座呈“回”字形的封闭式大院,大院四周有护城河,大门前河的西南角有条叫“坝桩”的进出通道,距大门前百米处有条河可通余西镇的古运河,由此河往西可直通长江口的南通港,河边另有陆路小车古通道可直达南通港。

季家大院的大门,由一间大房、两扇合扇门组成,涂黑漆。门上有一对虎头形扣环,框上有对联一副:“汶上家声远,河东世泽长。”横幅是“福星高照”。大门内的地坪上铺一尺见方磨光青砖,前后门口有花岗石台阶,大门内左右护墙板及房梁均漆朱红色,门内左右护墙板下方各有一张3米多长的红漆大条凳。婚丧喜事时,大门口的外侧两边会放置两只一人高的灯笼架。遇喜事时,灯架上放有“季府”字样的红色腰形灯笼,遇丧事则放有“季府”的白色腰形灯笼。二门是门亭式样,门亭宽距与大门相当。门框上刻有“紫气东来”砖雕横幅。敞厅在二门后大堂前,一排五间,是大院的主建筑,每间约4米宽,中间三间连通,有近100平方米。敞厅门前天井左右各有一只近半尺高的4平方米的花坛,花坛中各有一棵200多年树龄的紫薇花古树。大堂是大院内主建筑物之一,是一开间,在大堂左右各有二间边房。大堂房梁上挂三块金色匾额,四只地宫灯。在大堂的右角有亭式造型的佛龛一座,佛龛内有一尊瓷观音像,在佛座前的板壁上挂一只一尺见方的“圣旨”箱,大堂中间板壁上挂一幅家官神像。大堂门口左右各有一块一人多高的告示牌,牌上有“回避”“肃静”字样。敞厅和大堂是季家子孙中有身份、威望的成员议事和祭祀之地。后厢房,俗称“落后房”,是最后一挂房的意思。后房中心有一厅,厅的左右是辅助用房,放置于农具、车具、柴草或作用人的房间。东西厢房各二排,其中有厅堂6间,居住房32间,其他为厨房或套间。

季家大院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破坏,到1965年前后,大院的老屋已一间不剩了。

(陈元珍 陈汉忠 根据录像整理)

邵氏老宅

邵宅建于民国,位于二甲通海街,为一进院落,由门楼,厢房和正房组成,入口台阶为一阶红色花岗岩。门楼大门为蛮子门,屋顶为黑色蝴蝶瓦,三线雌毛脊。正房为进深四界穿斗式卷棚轩后札牵,边贴为四界穿斗式卷棚轩后札牵。正贴为梁架扁作,后金柱枋下有多组斗拱,檐下设置丁头拱。建筑屋面黑色蝴蝶瓦,墙体抹灰,院落青砖铺地。

邵氏老宅门楼

邵氏老宅,由三进院落组成,后两进院落在民国时期被区公所征用。临通海街两座大门特色鲜明,均为蛮子门,前金柱后檐柱设抱框,安装两层门。大门黑瓦白墙,鸱吻高翘,显示出主人富甲一方的地位。第一进院落为四合院,正房明三暗五,进深六界,穿斗式结构边贴为六柱落地,穿枋为具有明代遗风的泥鳅梁。正贴为四架大梁前后札牵。大梁为月梁,两侧雕刻精美的花纹。柱头上装饰五踩斗拱。第二进正房之后为一座西式门楼,门楼之后的院落为规则的西式园林式铺地。第三进院落的正房和西侧厢房连为一体,金柱设置墙体,形成连廊。整座大院气势恢宏、雕刻精美、中西合璧,不失为南通民居的杰出代表。

邵氏老宅外景

邵氏老宅的厢房由台基、墙体和屋面三部分构成。居民多为江南移民,建筑具有典型的吴地风格。白墙黑瓦,屋面举折明显,穿斗式砖木结构,门窗较大。尤其是香山帮的泥塑在邵宅处处可见,正脊上的人物花草,外观朴素内敛,而内部雕刻精美、做工细腻,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邵氏老宅内“暗八仙”雕刻

邵宅雕画栋

潜庵医院

20世纪20年代的二甲镇,医药卫生事业比较落后,镇上虽有几家药店及私人开设的中医馆,但设施简陋,医药费高昂,一般患者无力负担,部分人于贫病交迫之际,只能求神问卦,听从命运的安排。1925年,丁鹤亭(曾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回国后在原南通医学院任过教)在南安小筑内开设私人医院,名“潜庵医院”,院名系韩紫石老人所题。

潜庵医院原址

丁鹤亭的父亲丁子贞(名志清),原在阜宁县任知县,为了显示丁姓的声望,在镇南首盖了一所别墅,称之为“南安小筑”。南安小筑为四关厢房屋,类似北方的“四合院”,进门为一照壁,坐北朝南三大间为正棣,朝西、朝北也各为三大间,共有房屋12大间(包括大门堂)。东边砌有围墙,据说围墙所用砖头是通州的旧城砖,这也是因了张謇的关系。

丁鹤亭学的是西医,且医术高明,为患者治病从不乱收费,故镇上找他看病的人很多。他为人随和,不摆架子,有时晚上还打着灯笼出诊,至今尤为镇上一些耄耋老人津津乐道。1949年后,南安小筑的房屋被改建为工厂,以后,随着工厂的迁建,丁家老屋也被拆掉,已无从寻觅当年的模样,围墙上的旧城砖更是不知所踪。 (王士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