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余西古镇:千年红庙与石将军

余西古镇:千年红庙与石将军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 庙在通州区的余西古镇,曾经有一座很神奇的庙,它始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名字叫红庙。庙里的地是泥地,平整光滑,这些就是将军庙的全部设施。石将军是用花岗岩材料做成的,最高约50厘米左右。余西的将军庙该是余西最古老的一座庙。坐落于古镇西虹桥西侧400米。据古镇老人回忆,余西都天庙为明代四合院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殿、戏楼、东西厢房、大殿和后殿。其地位在玉帝、如来之下,是江淮一带诸路神佛的首领。

余西古镇:千年红庙与石将军

红 庙

在通州区的余西古镇,曾经有一座很神奇的庙,它始建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名字叫红庙。按照道教传统,人们将其内外墙面刷成紫红色,称之为“红庙”,也称“虹庙”。里面供奉慈航道人和关公大帝,为道家庙宇。自从明代余西场人曹洋建造了这座红庙,每逢初一、十五余西周边的善男信女便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庙聚人气,人气又生商机,很多商家在红庙南的镇区开起了商号。这些商号都很景气,成了通东最繁荣的地方。

余西场红庙位置示意图(资料来源:《两淮盐法制》)

建庙人曹洋,出身富裕家庭,“性慷慨,重然诺”其为人处世,下例可见一斑。“里中有争讼,公为从容调解,甚则捐金钱不吝,至修桥建庙,尝费百金弗吝也。本场红庙迄今犹称公名不朽。尝有佃户李姓者,以谷还私贷将鬻妻偿公租,公闻之一惊,急止其事,置租于不问,数年后,妇人携婴捧香登门叩谢曰:蒙公厚德,夫妇瓦全,遂有子,此一瓣香为公子若孙烧也。公让而辞之,既全人之配,而不为德者事多类比。” (曹洪江

将军庙

将军庙在北街上,只有一间房子,不高也不大,没有和尚;人未进庙,脚还踏在街上的碎石路上,就能看到庙里的神像了。所以余西的其他寺庙是不能跟将军庙比小的。将军庙还是个开心的地方。他没有大悲殿树木蔽日、殿宇重重、转弯抹角的幽深;也没有城隍庙里顶天立地的哼哈的狰狞;也没有三官殿里被菩萨团团包围而不能脱身的无助;更没有红庙里停放的空的满的棺材的骇人。将军庙坐北朝南,四面是壁,里外都是用石灰伴纸甲粉刷。屋顶式样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吴宫顶”又叫“中国顶”。屋顶灰瓦铺面,有五条相连的屋脊,也用同样的灰瓦砌成。直脊两头装对吻,四条弯脊一头翘首,装的是猫儿头。庙朝南的一面墙的正中开了个门洞,没有门框、门槛,也没有门。门的两边与东西两面的墙上各开有一个用同样的灰瓦砌成花瓣组合成的花窗。后壁的墙上嵌有一块硕大的石碑,碑上灰蒙蒙地刻有四个字“泰山在此”。紧靠碑的底边,是一个砖砌的香案,也是用石灰伴纸甲粉刷。香案上从里到外摆放着菩萨、蜡烛台和香炉。蜡烛台是铁制的,很长。烛台有四只脚、有三条从低到高的梁,梁上的钉子可插上几十对蜡烛。香炉实际上是香案上凹下去的一个坑,很大且深,应该称之为香池更合适。香案前的地上放一个草蒲团,庙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畚箕和一把扫帚。庙里的地是泥地,平整光滑,这些就是将军庙的全部设施。将军庙里的摆设,必需的一样也不缺,多余的一件也没有,就连庙里的四个角落都是干干净净。

将军庙里只有一种神像—石将军。石将军是用花岗岩材料做成的,最高约50厘米左右。四尊石将军高矮不一,一字型排在香案靠墙的位置。石将军,直通通的圆柱形,光滑而尖圆的头顶,眉毛、眼睛、鼻子、嘴和胡子是在这圆柱形的上部凿成的,没有服饰和手脚。这种雕塑方法承袭古老的岩画。这石将军应该是余西的先人最早制造与供奉的神像。在一千多年以前,余西所在的地理位置还是一片茫茫的海滩,先人们面对浩瀚的大海,搭棚而居,煮海水为盐。面对残酷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生老病死的折磨,盐民们企求得到平安,于是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造了石像并尊称其为将军,寄托了先人请将军保护的愿望,从而得到心灵的安抚。一个“石”字表达了将军的坚强和可靠。这石将军原先是供奉在海滩上的,与盐民们在一起的石将军历经了多年的风吹雨打、海浪冲刷。随着盐业的发展,盐民生活有了改善,才集资建了庙,把石将军安放到了庙里。余西的将军庙该是余西最古老的一座庙。 (曹承祖)

都天庙

都天庙原名报恩寺,始建于晚唐,宋、明复建。坐落于古镇西虹桥西侧400米。相传余西都天庙是为纪念唐朝大将张巡而建。据史书记载,张巡系唐代邓州南阳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张巡为御史中丞,以真源令起兵雍丘,抵抗安禄山叛军,后仅率六千之众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张巡死守睢阳长达11个月,守卒“捕雀掘鼠而食,雀鼠尽,竟以人肉充饥”,历经大小四百余战,斩敌将三百余人,破敌十余万,后终因粮尽援绝而城陷,张巡殉国。张巡据守睢阳,一方面牵制了安禄山在中原的兵力,相对地减弱了叛军西线对唐朝的压力唐肃宗得以在陕西、宁夏边境集结大军,对敌反攻。另一方面,由于叛军不能越睢阳南下,江淮流域广大地区免遭战乱的蹂躏。张巡战死后,唐肃宗下诏为其“立庙睢阳,岁时致祭”,张巡就此为神。清乾隆十二年,张巡被封为“显佑安澜之神”,嘉庆八年又封为“显佑安澜宁漕助顺之神”,又进一步演化为水神。江淮一带的民众尊张巡为“都天菩萨”,专门建庙塑像奉祀他。对于居家过日子离不开水井的余西百姓来说,张巡很自然地做了防疫、禳灾、驱魔的护井之神—都天大帝。

据古镇老人回忆,余西都天庙为明代四合院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殿、戏楼、东西厢房、大殿和后殿。山门殿为两层楼屋,东西六间,相互对称,硬山屋面,五层式砖细封檐。南立面上有祥云砖雕,并镶嵌“都天行宫”横额。下为砖圈拱形对开正门,两旁有狮子盘球石鼓。内装屏门,后连两层戏楼,戏台以北为院落,左右各有厢房六间,东厢房与西厢房保持对称格局。院北为三开间的大殿,清水砖墙,硬山屋面,前檐“勾连搭造”形状。现被改建为朝南屋。大殿中玻璃龛内供有都天菩萨贴金木塑像一尊,身穿袍服,气宇轩昂。龛上有象征儒、释、道三家的三座塑像。龛后有韦驮像一座,面目威武。龛旁有对联一副:大德实生成,跻斯民于仁寿;慈心通造化,拯下土之灾祲。殿中悬有李鸿章题写的“江淮保障”“忧国忧民”“圣寿无疆”等匾额。殿内两侧塑有张巡部将像。后楼上中间左有青脸都天菩萨手执折扇的坐像,右有粉面凤冠的都天娘娘坐像,20个宫娥彩女像侍立两侧。楼上东房间是寝室,西房间为藏经室。以上除东西厢房、朝北八字大门一间尚存外,其余建筑均毁于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但从建筑布局和现存遗垣来看,仍可想象都天庙当年的宏伟气势和烟雾缠绕的旺盛香火。

江淮民众尊都天神为“都土地”,是总管各方土地神。其地位在玉帝、如来之下,是江淮一带诸路神佛的首领。人民对玉帝、如来敬而远之,却认为都天可直接降福消灾。都天非道非佛,亦道亦佛,崇道者称之为都天大帝,崇佛者称之为都天菩萨。历史上的都天行宫,曾为佛寺,也作过道场,都天还是民间俗神。因而,历史上的都天行宫香火旺盛,在民间很有影响。宋、元以来,每逢一些神、佛的纪念日,余西寺庙的僧尼、宫观的道士常举行各种庙会(又称香会或出会)。 (曹晓军)

武惠王庙

余西曹武惠王庙,又称曹武惠王祠。《南通盐业志》载其位于“场司沟北”,余西《曹氏宗谱》《曹氏校正六修谱》载其位于“署沟北”,即余西场盐课司衙门西护衙河北。系余西族人、后裔子孙为纪念北宋开国大将、佐宋太祖赵匡胤定天下,官封枢密使(宰相)兼侍中,封鲁国公,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王的宋代大将曹彬的宗祠、祖庙。

余西曹武惠王庙,系武惠王曹彬十二世孙,于宋末元初因“避元乱”“渡大江”,从江南常熟迁徙至通州余西场的始迁祖、曾任余西场盐课司副使的曹尧卿。明朝人曹详等又大力扩建,重新打造,所用木料、石料、碑材、石灰全靠族人募集资金,到江南采取,靠水路人工运来,路途遥远,相当不易。建成后的曹武惠王庙,是一座风格古雅、气势宏大的祠。

余西曹武惠王庙建筑式样采用宫殿式,在用色上,其庙墙、围墙采用红色。为方便起见,人们都称之为“红庙”。红色,在我国被视为一种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幸福和富贵。寺庙代表佛国世界,也属于尊贵之列,所以它在建筑式样上多采用宫殿的式样,在用色上,其房屋墙壁、围墙也多用红色或红黄色。

余西曹武惠王庙,建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照壁、大门、正殿、享堂、寝室、左右两边廊庑,围绕中轴线对称布局,体现儒家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概念,合围成一个四面封闭的院落,寓意“四水归堂”“财运满院”,具有浓厚的余西地方建筑特征,乃是家族声望、地位、经济实力和宗族凝聚力的象征。

余西曹武惠王庙,建筑平面布局坐北朝南,风水上佳,门前护城河,称风水塘,以聚财气,其建筑特征:一是平面方正、中轴对称、呈矩形延伸;二是外墙封闭,内有天井通风、采光;三是大门讲究,八字形牌楼,砖雕字匾,形成文化之门;四是造型典雅、红墙黛瓦,三雕精美传神;五是装修精湛,彰显先祖功德,激励启迪后人,充分体现江海地区的祠堂历史文化内涵。

影壁

又称照壁。建在武惠王庙大门对面,八字形(亦称雁翅影壁),起屏障作用。分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为砖砌黛瓦顶。砌工精细磨砖对缝,雕刻有花草,庄重、美观,使人们站在八字形的大门前更感觉到宽阔、整洁、恢宏、肃静,不由产生对先人的敬畏之情。

大门

向内凹进,呈“八”字形牌楼式张开,寓有“聚气纳财”之意,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兴旺发达。是武惠王庙建筑出入口的“功德门”,也是具有审美情趣、理想追求、雕饰精美的“文化门”;更是显示宗族荣华富贵、声望地位、社会等级制度的“标志门”。大门两边一对石鼓、大门外左右一对石狮,体形威武,是威勇与吉祥的象征。狮子是镇宅神曽,有辟邪作用;彰显尊贵和威严,体现了人们祈望太平祥和的心愿

正殿

高大、宽敞、华美、气派。现保存在余西古镇建设指挥部大院内的武惠王庙正殿柱础石,其底座69厘米×69厘米,圆柱直径44厘米,可见其建筑的壮观和宏伟,这与祭祀上追求隆重的场面相适应,使人在它面前产生肃穆和敬畏之情。

正殿正中的神龛最为崇重,安放开启大宋王朝的开国将相,宋朝曹氏一世祖(本系西汉丞相曹参的二十七世孙)曹彬的坐像,一派儒将风度,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右手抚膝,左手按剑,双目正视前方,英气勃勃,神采奕奕,令人肃然起敬。左龛为武惠王第三子—宋始余西曹氏二世祖曹玮坐像;右龛为武惠王五世孙,“扈跸南渡”“遂卜居常熟”的常熟始迁祖,余西曹氏的宋始五世祖曹珏等。

每座神龛前均有供案、烛台、香炉,供瞻仰、祭祀者进香叩拜。

正殿上悬四匾:“相国家声”“德泽江南”“惠穆流徽”“甘棠遗爱”。两侧抱柱上有楹联:“汉拜相,宋封王,三千年皇猷黼黻;居江左,卜京右,亿万世国器珪璋”。“武伐南唐,一代英名垂宇宙;惠遗北宋,千秋俎豆重乡邦”等。

清代诗人宗子和曾有《武惠庙》诗:“十万貔貅下伪唐,将军功业纪旗常。王师到处民安堵,野志酬勋春荐羊。数亩青荫留古树,千秋遗爱重甘棠。张纲祠宇仍相近,同享人间俎豆香。”

享堂

为祭祀祖先时举行仪式的场所。享堂为适应举行祭祀仪式的需要,前檐完全敞开,大堂高爽,木构架壮硕,梁枋上满挂匾额,柱身上都有楹联。享堂正中悬挂黄帝颛顼、陆终、叔振铎等古老始祖及列祖列宗的图像、神主牌位。

在古人看来,祠堂是宗族的荣耀,也是祖宗的功德,因此祠堂的主要作用,就是朝宗谒祖、祭祀先人。

宗族每年举行春秋两大祭:一是清明,一是十月朔。祭祖时要摆上丰盛的果品祭席、焚香点烛奠酒,主祭在司仪主持下依次上香、读祝文、献茶、献布帛、献酒等,率族众一体行四叩礼,祭祀时,乐队鸣鼓乐伴奏,为祭祀增添气氛。结束后,以猪羊肉等祭礼宴请参祭人员,有时还请上戏班助兴。

遇有子孙中举、晋升官爵或受朝廷恩荣赏赐,也可开祠堂特祭。此外,余西曹氏在外地任职的文武官员回乡省亲、祭祖,以及外地同祖同宗的曹氏族人因公干到余西场,也必定置办祭礼,由场署大使陪同到曹武惠王庙焚香奠酒、隆重祭祀,其中就有曹雪芹的父祖辈,曾任江宁织造、巡盐衙史的曹玺、曹寅、曹颙等人。

参加祭祀有严明的规定,包括与祭人员要穿戴与身份相符的衣冠,准备相应的祭品定式,等等,通过参加这种场面宏大、礼节繁多的仪式,可以增强族众对所在宗族的自豪感。

寝堂

为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就是指木制的祖先神位,又称神主、木主。从开祖考妣算起,按世系顺序依次排列,代表着祖宗的英灵,从中可知谱序的流传。中国民间文化中有祖先的道德教化,这种教化功能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是靠祖先身后的祠庙,祖先的德行更感动着世世代代的后裔子孙,所以后人更为祖先立祠建庙,让祖先受后裔子孙世世代代的敬仰和祭祀。

历史上曾经如此辉煌、如此宏伟的余西曹武惠王庙,抗日战争时期惨遭日军的毁灭性破坏,后于20世纪50年代彻底从余西大地上消失了。 (曹颙武)

周王议庙

周王议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年间重建,20世纪60年代遭毁。原庙内供周仓像,也有乡民称其为周仓庙。位于通州区二甲镇宝云山村第48村民小组,古通吕河、运盐河与南北龙游沟交汇处的西畔。

周王议庙的建造,源自龙游沟。《崇川咫闻录》卷二记载:“(庙在)在通州余西场周王坭。明洪武中,周王二族争田,一日雨降,有龙自堤蜿蜒而南划成水道,界分而息,建庙于河南闸东,有碑记。今闸庙俱圮,而沟通官河蓄水溉田,尚蒙其利。”

南通乡贤费范九,在《淡远楼丛墨》中对周王议庙也有记述:“故余中、余西二场之地,分龙游河东西为界。旧时恃荡蓄草以煎盐,灶丁取草,往往争荡。余西周氏与余中王氏为荡界之争,斗于乡,讼于官署屡矣。东者欲西之,西者又欲东之,而皆各为其场损财折命,终不得决。一夜,雷雨暴至,明日视之,忽蜿蜒有河形见地上,由南而北数十里,以达于海。土人谓其时云雨中,有巨龙过其地,遂坌土成河。河当二场,东西颇相埒。周王以为天假龙以止其争,乃即之为界,名曰龙游河。事当清康熙间,至今尚有周王议庙,屹立河上,其遗迹也。” (曹洪江)

头甲庙

头甲庙遗址地处头甲村第34村民小组,故俗称头甲庙。

头甲庙建于元朝至顺年间(1333—1341),分别由前殿、后殿及朝东三间厢房组成,庙内栽有名贵花木。前殿东头是阎尊都天菩萨,西头是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赤兔马站在一旁,威风凛凛。中间一间是走廊,后殿大雄宝殿,高有9米,殿中间供奉着如来佛像,西头一间供奉着阎王及药痧痘神。西边三间厢房是当时的施主曹许川(本地人氏)个人赞助所建,堂间中央供奉着观音菩萨。庙内有住持徐贵麻子亲手栽种的一棵银杏树,距今已近140年。

头甲庙自建庙后,香火一直旺盛,从南河(运盐河)到北岸(头甲岸桥口,在今余北东北部)如有哪家治丧,就有孝子提着灯笼,披麻戴孝,带着亲属及后代来庙里送草(俗称送庙子);哪家孩子出痧子、天花也到庙里来送菩萨。1943年春,当地各户出资对大雄宝殿进行了重新修建。1953年改为建中小学。1958年,庙里所有菩萨被毁损殆尽。如今的头甲庙已办成了长庚托老院。 (曹允龙 徐美萍)

头甲庙遗址

香光寺

香光寺坐落在二甲镇东首,原名“香光莲社”。1933年由当地信士宋大、张圣德、王汉庭等人草创于二甲团结街。嗣后,由信士姜其明(后出家,法名新道)募化、筹资相继建山门、大殿等33间,坐北向南,占地二亩,为四合院建筑。寺院建成后,礼请又修法师为首任住持。1940年,又修圆寂,又真继承衣钵。原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通州师范学校校长的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江谦(字易园),应僧众邀请来院讲经之时,欣然命笔,题名“香光莲社”。后又真法师鉴于寺院已由僧人管护,遂易名为“香光莲寺”,从此这里成为通东地区规模较大、颇有影响的寺院。

山门殿

天王殿

钟、鼓二楼

九龙壁

大雄宝殿

三圣殿

1958年,香光莲寺被改建为地方医院。1966年余留佛像被毁殆尽。香光寺在1986年获准修复开放,1987年6月又被批准易地重建殿宇(时称念佛堂)。1991年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香光寺”。

香光寺占地35 720平方米,建筑面积35 719.64平方米,是南通范围现内规模较大、建筑宏伟的寺院之一。“香光莲寺”横匾四字雄浑健美,为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所书题。全寺建筑轴线层次分明,自南向北依次为九龙壁、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及三圣殿;两旁先后配以尊胜幢、大悲幢和钟楼、鼓楼以及前庭后院两厢楼房4幢;西偏院前为石牌坊,中间为弥勒阁,后为卧佛楼及膳房。寺院主要建筑为明清风格,殿堂雄伟,佛像庄严,四季松柏滴翠。

(周 忠 曹甫成)

香光寺

二甲基督教堂

早在清末民初,英国传教士从海门进入二甲地区,在龙游沟畔的原龙潭湾村(今坨墩村)建西洋式教堂一座,面积100平方米左右。教堂内有讲台一座、跪凳十几排。因教堂在“二甲”境内,故称“二甲教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教堂改作爱群小学。如今网上“在线地图”仍标有“二甲教堂”的遗址。

二甲基督教堂

1989年,从滨海县八滩归来的宝云山村村民曹萍,在自己家中组织“姐妹会”,成员有20来人,聚会在一起读圣经,做祷告。

1995年后,“姐妹会”活动地点迁移到二甲镇区,当时没有自己的教堂,租赁民房作活动场所。后来人员扩大到70多人,信徒范围扩大到金余、东社、余西、余北、袁灶以及邻近的海门县国强、四甲等地。

1996年,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二甲基督教活动点”。活动点批准后,信徒们合力筹资建造自己的教堂。

2001年,“二甲基督教活动点”花12.8万元买下原二甲供销社的棉花大仓库,经几番装修,建成一座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室外墙顶上有十字架,室内有教台,整个教堂高大宽敞,庄严肃穆。

二甲教堂现时有信徒150多人,他们每逢星期日都来教堂参加聚会。 (季菊萍 曹甫成)

城隍庙

城隍庙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关帝庙的西北,在原新市场(现新市街)“季复茂”染坊南边的一个土墩上,前身是城隍堂,庙屋共13间,占地约1 300多平方米。从关帝庙文昌宫的北山头弄堂向西北不远,即城隍庙的山门。

城隍庙内的主要建筑为坐北朝南的四大间瓦屋,东首一间内城隍行身,坐太师椅(此塑像为每年庙会出会用),室内有城隍娘娘,另设卧铺一张。另外3间,当中1间是城隍大殿,神龛内为城隍坐身,彩色油漆,高2米。上下首为文武判官,立身,彩色油漆,高1.5米,神龛前大匾上书写“威灵显赫”四个大字。正殿屋檐下悬挂大算盘一个。东边一间内,东南角神龛中为泥塑金装坐身巫老爷,高1.6米。龛前是案桌。朝外神龛内是金装立身观音菩萨像,高70厘米。另有东皂班三尊,泥塑彩绘立身,靠东壁朝西,身着蓝色长袍,高2.2米,太尉着蓝袍,巫老爷着白袍,后有座椅,供出会时用。靠西壁朝东有西皂班三尊,泥塑彩绘立身,高2.2米,身着蓝袍。

太尉殿西山头稍南,有四间朝东屋,为宿舍和厨房。

城隍庙前有近100平方米的大天井,天井南是一座明三暗五的“接官厅”,两边为厢房,中间为客厅,专供来往官员或上、卸任官员过境歇息用。关帝庙、城隍庙共有山田4 000平方米。(www.xing528.com)

每年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为城隍会。农历六月二十九是巫老爷、太尉师会。 (王士明)

余西寺庙

余西社区古寺庙有文庙、武庙、城隍庙、将军庙、大王庙、十甲庙、二甲庙、慎思庙、头甲庙、大悲殿、三官殿、贤林寺、镇海寺、报恩寺(元帅庙)、西来庵、摩堤庵(茶庵殿)共有17座之多。

其中大悲殿、摩堤庵、三官殿、贤林寺都建于明代以前,城隍庙建于明初,其余12座寺庙大部分建于明中后期及清代,少数如元帅庙、慎思庙、将军庙建于清末,民国以后基本就没有建造寺庙。

在余西众多寺庙中,大悲殿是历史上闻名通东远近的一座名刹,古称大悲院,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有山有水,后山栽两松柏,郁郁葱葱。山下小桥流水,石桥下金鱼穿流而过,东通金鱼池,西连荷花塘,寺院中栽满松竹梅,和四色天竹等多种奇花异木,非常珍贵,尤其是古梅,据《通州志》记载是稀有的“千年素心梅”。相传这里曾是武后的行宫。据《资治通鉴》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南唐弘毅太子从迎銮镇(今仪征)渡江曾到达余西,并移驾镇北大悲院住宿。

直到1949年,大悲殿一直是通东百姓礼佛、旅游、踏青、避暑的好去处。

三官殿的后殿建在一座15米左右高的土山上,据说土山是古代的一座潮墩,百姓俗称救命墩。何谓“三官”?三官即尧敬天爱民被后人尊为天官;舜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尊为地官;大禹治水被尊为水官。后殿供有西方三圣佛像。山脚下左右有两株大树,一株挺立笔直,一株弯曲如龙,直上云霄,高度均在20米左右,当时十里路处均能见到两株冲天大树。山后有放生池,山前是玉皇殿,供有玉帝及八大元帅神像,是道教、佛教合一的寺庙。这里是佛教信徒举行佛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余西文庙位于余西古镇东北部,基址四面环河,南有土坝通向镇区。整个建筑群环水,由两进院落组成:第一进建筑由文昌宫、厢房围合成院落,文昌宫为硬山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六界;第二进由大成殿厢房围合而成,大成殿为庑殿顶,面阔三间。遗址现存石柱础一块,石碑残片数块,古砖数块。

这些寺庙中大悲殿1958年改建成余西初中,现在只剩一株300年以上的参天银杏树及400年的古罗汉松挺立在原址。城隍庙、武庙、镇海寺后改建成玻璃厂,只有都天庙、头甲庙、慎思庙在原址留下部分原来的建筑。元帅庙、西来庵大殿虽保存完好,但年久失修,当地群众进行了重修和重建,并重新供奉了佛像,其他寺庙只留下原址,已不存在。 (曹甫成)

元帅庙

余西大悲殿

大悲殿初建于宋代,明代称大悲院,由寺庙及季氏宗祠两部分组成。全殿格局由三进院落组成。首进有哼哈二将,中间一进有观音、弥勒、韦陀及罗汉诸神佛,最后一进为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供立于左右。第一进及第二进间有银杏树两株。二、三进间有银杏二株。皆高数丈而粗有两人围。寺庙两侧,东有朝西厢房,西有朝东厢房。东厢房南有三间客厅。地板、天花板俱全。布置雅洁,可供游客憩息。中间有一大门,大门北为厨房及储藏室。西厢房十间,均供季氏祖先牌位。在东厢房之南,隔两株桂花树,有魁星楼矗立于东南角,在东厢房魁星楼之西部,植有辛夷,玉兰,牡丹,宋梅,桂花,璎珞柏,绣球,木樨,及红、黄、绿、白四色天竺葵。宋梅系千年古树,枝干虬蟠,有铁枝支撑于顶端,花开白色,结实累累。其他树木皆高大如盖。春季玉兰,辛夷,牡丹,绣球,木樨先后开放,清香扑鼻,沁人肺腑。中进后银杏树西有琼花、芭蕉。西厢东部植有紫荆,古梅,古松,紫藤等名贵花木。在西厢北有花墙围于西、北两面。中间砌有八角形大花坛。植魏紫、姚黄及各色牡丹十余株。靠花墙植有黄梅、松柏。修剪整齐。花墙外有石桥。石桥下,南有长方形水池,北与小河相接。水池内蓄养各色金鱼。绿色水草与红色金鱼相映成趣,逗人喜爱。在水池东有几株古梅,皆几百年物,枝干横卧,有铁枝支撑。水池西北有篱围焉,篱外有大河与外界相隔。在石桥西北有假山一座,山上叠巨石,石间种植几十株柏树,经花匠修饰,柏树皆被剪饰成盘状。中间一株,有十数盘,下大上尖,俨如一塔。小河上夏季芙蓉盛开,涉足其间,令人流连忘返。在西厢南有香橼树一株,每至秋季,果实累累,清香扑鼻。西南角有朝南房三间,内供贞孝女牌位。房前有贞孝牌坊一座。在牌坊东围墙下,植有古梅四株,梅有绿、黄、红、白四色,都系几百年物。

季氏宗祠当时办有学塾。用来培养季氏家族中的青年子弟。在宗祠附近有一季姓人家,父40岁左右,母早逝,其子10余岁,到大悲殿拜师入学。每天早晚上学,途经另一农家门口。这家有一女子,面部多麻,年纪较长于这一青年。她每天看见这位男青年穿着草鞋上学,有些怜惜之情,就做了一双布鞋送给他。这青年穿了正合脚,再三推让,终于因女方的诚意而接受了。这青年拿鞋回去,看到父亲没鞋穿,因父亲早年丧偶,衫履不周,于是请父亲穿了试一试,果然很适合。于是儿子就把这女青年送给他的布鞋让给父亲了。后来女青年多次不见男青年穿她做的鞋子,心中有疑,于是再三追问。男青年回说已给父亲穿了。这女青年非但不责怪男青年,反而深深佩服他孝敬父亲的美德,便抽空再做一双赠送给男青年。从此男女双方有了感情,终至订盟终身。不幸该青年在婚前罹病去世,该女即到男家抱了男的牌位披麻戴孝,表示宁愿守在婆家终身不嫁。当时封建社会对女子的这种贞节表现,倍加赞扬。这女子在夫家尽心劳动生产,操持家务,孝待其翁,并征得其翁同意,为翁再娶一农家妇女,生子,她用心培养,令其入塾读书。后来终于考取通州秀才。秀才成家、立业、生子,她又精心培育,为其夫立后。这孩子最终读书成名入泮。这贞节女子孝于翁并为其家培养两代后人,使季家有后,成名成业,深得当时官民的赞扬。后来其子赴南闱(明、清科举考试,称江南乡试为南闱)考举人,交卷时,跪在提学(宋崇宁二年,在各路设提举学事司,管理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简称提学)前请求为其母旌表贞孝,得提学允许,请求北京六部颁下贞节旌表,并建立石牌坊,以资表彰。这是季氏宗祠贞孝坊之由来。

余西大悲殿旧为通东名胜,主要在于它的山水花木。而宋梅,四色梅,四色天竺及其他古梅20余株,都系几百年来的珍宝。这是大悲殿为世推重的主要原因。这在全县也是少见的。1949年后,大悲殿已改建为余西中学,原有名贵花木,在先已被损毁一空,仅二进佛殿前一棵大银杏树留存。

(曹玉麟)

余西文庙

余西文庙位于二甲余西古镇东北部,基址四面环河,南有土坝通向镇区。整个建筑群环水,由两进院落组成,第一进建筑由文昌宫、厢房围合成院落,文昌宫为硬山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六界;第二进由大成殿厢房围合而成,大成殿为庑殿顶,面阔三间。遗址现存石柱础一块,石碑残片数块,古砖数块。

文庙遗址及遗迹

三圣殿

清朝咸丰年间,因战乱,有一批商人从徽州、湖州、镇江等地北迁到通州袁灶。其中有一位富商熊某为了行善积德,牵头募捐集资建造了三重大殿寺庙一座。落成后,寺内供奉“西方三圣”佛像,故取名为“三圣殿”。

三圣殿为传统三进式日字形建筑,第一进称“天王殿”,两旁供四大天王;第二进称“大雄宝殿”;第三进称“伽蓝殿”;三殿东西两侧是厢房。天王殿前栽有银杏树一棵。20世纪60年代,寺庙房子全部拆除,只留下碎砖片瓦,后来在这废墟上扩建了袁灶小学。昔日的寺院踪迹已荡然无存,仅有学校教室楼前的一棵银杏树尚在,成为“三圣殿”遗址的唯一见证。据专业人士讲,这颗银杏树距今有120多年的历史。

(马锡华 曹甫成)

五圣殿

古五圣殿坐落在坨墩村第35村民组境内(原小墩桥村10组),庙地是个长方形,南北长110米,东西宽60米。占地面积包括外岗沟、里园沟约6 600平方米。殿堂主要供奉地藏、夏禹、刘备、关羽、张飞,乡民称之为“五圣”,五圣殿的“五”,还有另一层含意,即南到运盐河五里,北到老皇岸五里。

庙始建何年,难以考证,大约有200多年历史。古五圣殿朝南三大间,檐高8尺,挂有一块2米长、1米宽的横额:五圣殿内供奉除五圣外,还有韦陀佛、痧痘二神、女娲娘娘、城隍、阎王和十八罗汉等。朝东厢房三间,为住持和僧人的起居生活用房,朝西厢房三间,用于客房接待和仓库,整体形成三关厢。大殿正南面有“三门堂”,内供奉四大金刚。庙内第一代当家和尚叫乔福;第二代当家和尚叫徐真;第三代当家和尚叫吴道。每逢初一、月半进庙烧香敬菩萨者络绎不绝。五圣殿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要念一天平安大悲忏,六月十三庙里和尚到管辖范围内(据说南到老运盐河,北到老皇岸),去各家各户张贴平安符。另外凡此范围内哪家死了人,治丧的家人、亲戚朋友都要披麻戴孝上庙送灵到阎王殿,算是当时的丧俗。

抗日战争时期,五圣殿曾是新四军秘密联络点,藏有新四军军旗、军衣。1943年,不幸被日军发觉,一把大火将古寺庙厢房烧毁,仅正殿没有被烧。日军投降后,当地的一些施主和知名人士发起,重建被焚烧的庙舍。1958年,所有菩萨、道具等均被扫除掉,寺庙被改为大队农具厂,正殿、西厢房被拆掉改建成厂房。1961年寺庙全部拆除,古五圣殿已无房屋,但庙沟岗河痕迹,仍隐约可见。

(曹甫成 徐加祥 曹法标 曹茂胜)

货郎庙

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姓陆的货郎挑担经过如今通运桥村19村民组,突然天降大雨,他急忙躲入曹家土地堂内避雨。见到土地堂的几尊菩萨,倒身便拜,并默默许愿:他日我陆货郎发财,必造大庙!说也奇怪,几年后货郎生意兴隆,竟成了一个大财主。他履行诺言,大兴土木,把“曹家土地堂”翻造成一座大庙,当地开始叫它“陆货郎庙”,后来图简单,叫作“货郎庙”。

货郎庙遗址

货郎庙东邻“潮沟”,北靠“长沟”,西、南为庙地(庙地共12亩)。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80米,占地面积为4 000平方米。庙内建筑是典型的四关厢,进门是“三门堂”,庙中有走廊直至后排正殿。正殿朝南,5大间,檐高3米,大门上有5尺横额,书“大雄宝殿”四个烫金大字。殿内供奉如来、观音、大圣三尊木雕。东侧两间供奉财神、痧痘二神、斗姥等神像;西侧二间供奉巫老爷、送子观音、猛将等神像。东边朝西厢房3间,为膳房;西边朝东厢房4间,为住房。

每年发“庙会”一次,庙会这一天,把巫老爷和猛将换上新装,请入轿中。出会的先锋是马叉鬼开路、土地爷带路,会友执伞敲锣紧随。出会路线南到海界河,北到运盐河,一路段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观者如潮。

庙里末代住持叫王宋尘,法号“本善”,原袁灶乡新育村人,因父亲离世早,11岁被送到郁家庙当小和尚,16岁随师父学昌到货郎庙。祖师是有富,往上一任庙住持是明福,再往上就难以考证了。

1958年,货郎庙里泥菩萨被砸,木菩萨被烧,庙舍改作大队织布厂厂房。庙内2棵参天银杏树(直径1.6米、高20米,相传有250年以上历史)也被锯掉。1962年,庙建筑全部拆光,其材料用于建造袁灶乡人民大会堂。

(曹甫成 王有才 赵洪林)

宝云山寺

古宝云山庙遗址在宝云山村第9村民小组,地处二甲,故俗称二甲庙。据民间传说,明洪武年间,有一和尚云游到此,沿二甲车路直往范公堤,当途经二甲车路中段时,只见车路东有一条U型沟,U型沟前有类似三只香炉脚状的三个园沟。U型沟前积土较高,整个地形地貌类似一个“心”字,云游和尚决定在此地上建一座庙。后来请民工对U型沟进行了加宽加深,把泥土堆积到U型沟中央,积土如山,建庙后故取名“宝云山寺”。

宝云山寺遗址“龙地”

建庙后,庙里香火一直比较旺盛。和尚又在最南边的园沟东西各凿了一口井,园沟代表龙嘴、东西两井代表龙的两只眼睛,加上后面的U型沟,整个地形地貌又像一只龙头,故也俗称为“龙地”。

该庙建筑为一殿一厢,共6间。正殿朝南,内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左侧是都天菩萨。朝东三间为厢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的最后一任住持(法号)为觉波。

1958年庙中所有菩萨被毁殆尽,1962年改为四个大队的卫生所,1963年改为团结小学,1965年下半年原九大队被拆分为六、九两个大队,把庙房拆除,二甲庙被夷为平地。宝云山路从U型沟中间穿过,U型沟和三个园沟、两口井在农业学大寨平整造田中被填平,种上了农作物。

(徐美萍 曹允龙)

万寿寺

古万寿寺遗址在路中村第28村民小组,地处三甲,故俗称三甲庙。民间传说,公元1735年,当地绅士曹镇清出资造庙,在择地动土挖基时,于草丛中掘出一支近百斤重的山药,此事惊动了京城,即将登位的乾隆龙心大悦。庙殿上梁当天,巧逢乾隆登基之日,故起名万寿寺,大梁上刻“万寿无疆”四个大字。“曹镇清独建万寿寺”的故事亦在民间流传,曹家后人为纪念祖先,在大殿一侧设曹家祠堂牌位。

万寿寺的建筑为“一进三堂”:前殿、中殿、后殿,一殿比一殿高大。前殿为关帝殿,中殿佛龛奉供“西方三圣”,后殿高有9米,殿正中是2米多高的释迦牟尼塑像,两侧是四大金刚。

万寿寺占地2亩许,四面围墙,围墙外是庙河,庙河航道可直通运盐河。东庙河上有一座5米多长、1米宽的木桥与外连接。寺门朝南,门有横匾上书“万寿寺”三个烫金大字。1949年前,寺的最后一个住持是“觉能”和尚,忠义人氏。他从小出家,曾在“而立”之年在寺内栽下了一棵银杏树,距今70多年,如今此树尚存,生长正常。三甲庙被群众称为“富庙”,有庙田两处,一处在本地,另一处在“老岸”(余北东北部),租给农民。

1936年前后,金余人季松山来万寿寺办私塾,学子有四五十人。1942年,日军下乡查庙,疑季是新四军,季扑河而逃离。1949年后,万寿寺改为“益民小学”,1958年寺中所有神像被毁殆尽。2001年,益民小学被拆并。如今万寿寺已被夷为平地,独有银杏树依然挺立。 (曹甫成)

万云寺

古万云寺位于路中村49村民小组,南紧靠老运盐河,占地1 000平方米。庙寺在四甲,故俗称“四甲庙”。古寺距今有400年左右的历史,是全村五座庙宇中最古老的一座。相传明朝末年,句容人曹仲仁携二妻来到原万云寺村插锹开垦,在其晚年建了万云寺,经后人不断扩建发展,到1949年前,庙宇已相当可观。该寺建筑为四合大院,共11间。正殿面朝南,内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佛龛高3.3米。左侧有近一米高的曹仲仁夫妻三人的塑像,供后人纪念及膜拜。朝西大殿供奉赵公明财神。朝北殿正面奉供护法神韦陀,侧面是土地公公和土地娘娘。朝东为两间厢房。

1958年庙宇改为畜牧场,后来又作“五保户”的养老院。“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庙宇建筑也被全部拆除。如今,庙址上已盖民房。1949年后,庙的最后一任住持姓单,法号“志儒”。 (曹甫成)

强林寺

古强林寺遗址在路中村16村民小组。因古寺位于五甲界内,俗称为五甲庙。相传清朝顺治年间始建。光绪年间,本村人曹跃进、曹有富将庙寺修葺扩大,后人称之为“正源”(源头施主)。古强林寺建筑亦是传统的四合院青瓦房,坐北朝南,面对古运盐河,东、西、北三面皆为庙河,占地约1 000平方米。朝南三间为正殿,檐高3米,大殿内供奉一佛二观音。左侧是火神祝融、三官、地藏、5个阎王;右侧为禹王、都天张巡、土地公公土地娘娘、另5个阎王。朝东殿亦3间,内奉护法韦陀等。西、北均为厢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住持叫福林,法号“广明”。

1956年,该寺被改为织布厂、糖厂,1958年被拆除。20世纪60年代,庙场上2棵银杏古树被神化,传言其树皮“香方”可医百病,树身根部的树皮,被四处闻讯而来的信士当作“香方”剥空,古树在1969年枯死。 (曹甫成)

天竺山寺

天竺山寺位于余西古镇东1 000米外、运盐河北岸的六甲(今路中村第五村民组),俗称“六甲庙”。当时管辖西头甲庙、西二甲庙和二甲关帝庙。古天竺山寺相传于清朝前期,由本村曹金顺祖先建造,有庙田37亩。清末民初,已形成朝南“明三暗五”,加朝西厢房共13间庙舍。朝南正殿供奉“西方三圣”,菩萨塑身1.8米左右。1949年前庙住持为陈小宝,忠义人氏,法号“了凡”。1949年后由了凡弟子林坤坤作庙住持。林坤坤,路中村人,法号“悟缘”。1956年改庙为增谟乡第九高级社办公室,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作大队粮食仓库。此后红光小学迁入,后红光小学拆并,原庙遗产与学校一起拆除,庙内一棵银杏树,相传有200多年历史,“文革”期间被台风刮倒。 (曹甫成)

药王庙

宝云山村27组西河边原来有座药王庙,村民殷祝均祖父殷成瑞所造,距今已有120多年。殷成瑞年轻时心地善良,信神信佛,他看到乡亲们缺医少药,就自己动手捡来砖头,造了一座小庙,并从外地请来了药王菩萨神轴,供奉在庙内。后来病家还愿逐步积累了一些钱,加上善男信女们的赞助,就造了一座较大的药王庙,前后几间,包括前边的场地,有80平方米左右。庙中的药王像,是身披树叶的神农氏,左右还有小神像。庙建成后,人来人往,香火缭绕,很是兴旺。

(徐美萍 殷祝均)

关帝庙万年台

二甲镇的关帝庙建于清光绪初年(1875),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帝庙占地近4 000平方米,山门朝东,门前有南北通道,向北通往二甲河,向南可通海界河。山门前偏北处有一木桥,山门两侧各排列旗杆四根,三面院墙。

进山门后是一个很大的院落。院落的东边,是三间半长的两层楼,楼背面正中朝西是两大间的万年台,供演庙戏和愿戏所用。演戏时整个院落可容纳观众1 000人左右。院落西边朝东一埭高大的房屋就是关帝大殿,大殿左首为文昌宫,右首是财神殿,财神殿南首是一座小六角亭,整个关帝庙有大小房屋21间。

大殿外的大匾上横书“天平大帝”四个大字。大殿内,二梁上朝东的大匾上是“浩然正气”四个大字,里架二梁朝东的大匾上为“义薄云天”四个大字。另有张謇书赠“天汉声扬”,丁大年(丁松斋,曾任阜宁县知县)书赠“德配天地”两块大匾。还有周家禄(字彦升,川港人,优贡生,时在二甲镇陈氏家塾处馆授徒)题关帝庙楹联一副:“别院绿桑高,晓日犹擎车盖影;闲庭芳草遍,春风先染绣袍痕。”此联既重辞章,又具辞采之丽,是不可多得的题祠庙联语。

旧时信佛的人多,菩萨生日许多人要来烧香,身体有病要来烧香,不能生育也要来烧香。烧香就要许愿求神保佑,一旦愿望实现,就要来还愿。有钱的人家除了买许多供品外,还要请戏班子来演戏,这就是愿戏。还有在菩萨生日时出会,大伙凑份子解决所有费用,包括请戏班子做一场戏,既为酬神,又为娱人。到时四乡八邻的民众蜂拥而来,欢乐热闹的场面,让人兴奋不已。

1916年4月,该庙内办起了余西市第十三国民学校。1928年,二甲镇上的三所初级小学并入该庙内,建立了二甲小学。以后,随着小学校的扩大,庙的规模也逐年缩小,到1949年前,停止了活动。1949年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原关帝庙的房屋拆除的拆除,改建的改建,万年台也荡然无存,只有两棵老态龙钟的龙须树仍是当年的遗物。

(沈志冲)

城隍庙戏楼

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年间,是余西规模最大的神庙,大殿供奉城隍及判官等神像。后殿分上下两层,楼上供城隍及娘娘,并有一妇人专门负责打扫及叠被等所谓的城隍夫妇的起居。庙内还建有一座戏楼,每年除举行一次城隍庙会外,还要举行一次数天的盂兰盆会。期间通东所有的渔船都集中在庙东的运盐河畔,最多有数百只。渔民们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服像过年一样,夜晚城隍庙内灯火通明,人们都去逛庙会,看演戏。锣鼓声声,人头攒动,跟现在演通剧差不多,非常热闹。盂兰盆会在南通其他地区很少见,这里的孟兰盆会可能跟古代这里渔民出海捕鱼留下的旧俗有关。

(沈志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