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盐河
运盐河位于五福居、新市村北侧,西连通扬运河,东至启东吕四。运盐河始凿于南宋。据历代通州志载,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自通扬运河向东“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场”。此后,明成化二十年(1484)巡盐御史李眰凿吕四河;明嘉靖十六年(1537),通州同知舒缨自利和镇(位于原袁灶乡南海村)凿运河三十里,连接余西、余中场,达吕四场(此时二甲已成陆)。清同治十二年(1873),知州梁悦馨疏浚通州各场盐河,沟通石港、西亭、金沙、余西、余中、余东、吕四七场。
运盐河
古老的运盐河,承载着南通沿海地区煮盐业的历史,见证了当年盐民生活的艰辛,也关系着历代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运盐河上,曾经的“汽油船”东北通至如东的大同镇,西通金沙直至南通城。二甲人民始终把运盐河当作母亲河来保护,并已规划了一条以运盐河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线,运河承载着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古老的运盐河在新的时代里向人们展示着特殊的魅力。 (王士明)
余西护城河
余西为防御战乱,形成了护城河围绕城墙的防御体系。城墙不完整,且城墙之内的街道等自然空间不再和水有太大的关系,东、西、南环城的运盐河既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又在镇南呈外凸状走势,便于码头的形成,给居民带来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护城河的支流护衙河位于课盐司署两侧,与护城河一起环绕场署。与护城河一起曲折环绕的还有东南仓沟、西北仓沟。
(周 忠 曹甫成 马锡华)
护城河东南仓沟
龙游沟
据《州乘一览》载,龙游沟在通州余西场的周王坭。明洪武(1368—1398)中叶,周王二族争田,一日雨降,有龙自堤(范公堤)蜿蜒而南,划成水道,界分而争息。周王坭在通州运盐河北原余西乡(今属二甲镇宝云山村)境内。
传说龙降时,龙卷风将沙土刮起,老龙在前面游,小龙在后面跟。老龙惦记小龙,不时转头向后张望,一转头一个弯,形成九曲七十二弯(“望娘弯”),粗粗细细,有深有浅,全似龙的游踪。此沟的形态和流向,也符合传说中龙游的踪迹。由于多年积水,水道逐渐变深,自然形成沟,被定名为“龙游沟”(俗称天分河)。
龙游沟
龙游沟从海界河(位于二甲镇东南定兴桥)向北到王家桥直至二甲镇东首,再经范公堤向东北延伸到海滩,全长10多千米。经查证,清嘉庆十一年(1806)重修《两准盐法志》所载余西场图,可以看出这是一条自然形成的沟。以后因围圩造田,龙游沟的宽度一般保持在3米左右,有的河段因无须用水,遂变成浅沟,有的则已淤塞。 (曹甫成)
串场河
二甲镇通运桥村北界的通吕运河,1958年以前是运盐河的一段。
南宋咸淳五年,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为连接各场域河流,筹措开挖串场河。始凿通州城经金沙至庆余场河道,后来海岸线逐渐东移至吕四,河道顺势通至吕四。据《南通县图志》记载,此河“自濠河东南经三元桥,又东经龙津、北瑞芝桥、阚家庵,经西亭、金沙、余西、余中、余东、吕四入海”。朝廷开凿这条河流的主要目的是向西运输食盐,但客观上方便了水上运输,促进了物资交流,而且为农田灌溉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条运盐河是南通至吕四的一条大动脉,串联了南北自然村的河道,也满足了南通至吕四大部分地区百姓的生活用水需求,起到了排洪除涝的作用。
1959年下半年至1960年春天,南通地区组织海门、南通两个县的近万名民工,开挖了一条东起吕四、西至南通的笔直的通吕运河,长70余千米,宽约40米。1960年8月4日,南通地区降下了历史上最大的暴雨,当日农作物被淹没,但次日积水迅速排入南黄海。通吕运河的开凿起到了预期的抗洪排涝的作用。
当时,笔直的通吕运河与弯曲的运盐河在余西西侧、金余东侧相交,成剪刀口状;东起三甲、西至九甲,成为两河重合地段。1974年,疏通通吕运河时,人们将泥土堆积在河的两岸,因长期受雨水冲刷,积土被逐渐冲入附近河道,古运盐河部分河段被泥土堰塞。 (成玉清)
二甲河
二甲河
二甲河,在二甲镇成陆时就已存在,以后经历代开挖、疏浚,成了二甲镇境内的主要河道,有着运输、排灌、提供居民生活用水等功能。二甲河北接运盐河,南通海界河,长5千米左右,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二甲镇粮食业、土布业十分兴旺,这条河上的二甲坝(西坝)一带成了粮食、土布业的集散中心。当时坝上坝下200余名工人成天忙个不停,将粮食过斛装仓,过坝的粮食最多时一天可达二三千石,二甲河一带的粮行有数十家之多。这些粮行主要是收进里下河地区及东台、海安一带的米,同海门、启东等下沙一带的元麦、玉米、蚕豆互相交换,从中间收取佣金。每当夏、秋两熟后,坝头两边的河道里挤满了粮船,北到运盐河上的五福桥,南至关帝庙,长达一二千米,蔚为壮观。
1949年以后,二甲河继续承担着运输的功能,二甲运输社就设在原过坝行处,承担着搬运、装卸的任务,不过运输的物资不限于粮食,还有煤炭、各种建筑材料、人们的日常用品、百货、杂货等,河上还通行过汽油船。20世纪50—70年代,这条河上还有不少“水桥”,供人们淘米、洗菜、洗衣服等。到了80年代,随着工业的发展,河水被污染,加之通了自来水,人们再也不在二甲河上淘米洗菜了。
(王士明)
陈家河
二甲镇菜市场南边有条陈家河。相传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江苏有个钱粮道台离职后带着家眷回乡。道台原无子嗣,后纳妾三四,方生一子,爱如珍宝。一次,小孩项挂金锁项圈,乘官船出海,适逢海盗劫持。海盗见小儿所戴金锁项圈眼红垂涎,举刀杀了小孩,把金锁项圈抢去。道台在旁心如刀绞。海盗抢劫后,同伙中人说:“陈小四,外面风大,我们撤吧!”话毕即扬帆而去。
道台听此海盗姓名,后直奔通州,将此情报送去衙门,要求通缉捉拿海盗。陈小四等海盗闻讯无处藏身,逃到二甲镇,巧遇陈小山。陈小四等以经商之名投靠小山,小山不知究底,以客礼款待。陈小四等一连数日受到小山的款待,以为陈小山为人诚恳老实,便放松了警惕,并对他透露了真情。陈小山好言相抚,并说:“此地安全,避风保险。”就此巧妙地将他们稳住。
陈小山看到通缉告示,暗地里派人到通州衙门告密。州官闻告,即派众差役捕快奔赴二甲镇陈家,将海盗一网打尽。据说陈小山受到州官的称赏和信任,陈姓自此威望大振。以后,陈小山大兴土木,砌墙造屋,并把原来的鱼塘挖深拓广。随着鱼塘不断扩大,塘就成了沟;日久天长,沟就开成了河,该河即称为陈家河。
近年来,陈家河的流量越来越小。
(王士明)
江沙河
江沙河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三四百年前,江沙河所在地域濒江近海,受潮水冲击,逐渐积沙成陆。潮性有大有小,冲击力也有大小,故沉积的沙地会有高有低,高的地方就成为陆地,低凹处就成为水道,加之历年下雨尤其是大暴雨形成积水,水道逐渐变深就成了沟,这就是江沙河的雏形。以后,因耕地需引水、排水,又经人工开挖、疏浚,即成为江沙河,全长近10千米。
民国九年(1920)时的江沙河,河面宽约6.3米,河深2米左右,河南边的三甲、四甲、五甲一带为低洼地。江沙河现在已全部淤塞,有的河段成了道路,有的河段还盖起了楼房。
(王士明)
南海界河
南海界河东西走向,从定兴桥村蜿蜒向东,直至海门市四甲镇、合兴镇南与常乐、三厂竖河相连,向西从二甲镇袁南村等地与海门市瑞祥、德胜、三星等地交界处穿过,与竖石河相连。据《南通县志》记载,清末民初,邑之辖境东北并海八十余里,西南并江七十余里,南自老洪港向北而东,沿界河就是南通县与海门县的界址之一,南海界河南归海门管辖,北归通州管辖。
南海界河的具体开挖时间无从考证,但二甲镇曾依靠这条连江达海的“黄金水道”,生产经营、发展商贸、广接天下客,逐渐成为南北物资集散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道路建设还比较落后,南来北往主要靠汽油船,所以南海界河承担了交通的重任。海门至二甲有固定的班船,通过的船,船头接船尾,有数里长。同时,六甲竖河因直通长江,还承担着灌溉的作用,两岸居民得以旱涝保收。随着交通的发展,南海界河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少有船经过。 (曹甫成)
南海界河
斜 河(www.xing528.com)
斜 河
二甲镇区域内有数百条大河小沟,不是南北走向就是东西流向,独独有一条河从西南流向东北,与东西南北方向均呈45°角。这条河叫作“斜河”,位于余北社区居民委员会17居民组(原斜河村6村民小组)境内。河宽20米左右,长仅500多米,西南直通进鲜港,往东北到“香台”(今日的“斗香庙”)为止。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一批曹姓、季姓、陈姓、蔡姓的百姓从句容来到这里,他们“插锹为印”(印塘子,即田的分界线),开垦荡田,在斜河两岸首先居住下来。1949年前这里是出了名的穷沟,几十户人家就有18根讨饭棒。
这片荡田大约在五代十国时开始成陆,成陆时斜河是一条海漕沟,也是进鲜港通向黄海的海梢子。1984年大队改村时,命名为“斜河村”。 (陈 进 曹甫成)
腰 河
从余西古镇到东社东北街,有一条河叫腰河。南起余西老粮店,与通扬老运河连通,朝西北到头甲蒋家园;又从蒋家园一直往北,途经余北社区居民委员会(原油坊村)及北潭村(原横板桥村)41、40、39、38组;在37与38组交界处呈“7”字形往西,最后从头甲与二甲界河往北直通东社街。
腰 河
清朝前期(约1700),东社街初具规模,四方移民开始向余西和东社迁徙定居。为了方便南北来往、物资运输,人工挖掘了这一条从余西到东社、以头甲为中心的水上通道,人们称它为“腰河”。
腰河全长7千米,河宽25—30米,水深3米左右。清道光(1821—1850)年间,移民越来越多,腰河两岸陆续住上了百姓,水上交通逐渐繁忙起来。人们常用小木船、帆板船作交通工具来运输、捕鱼虾、经商、走亲访友、求医寻药等。
直到1959年兴修水利,通吕运河开通,头甲河疏浚,腰河才变成了内河。目前腰河依然存在,村民小组在河里搞分段养殖,使其成为附近有名的养鱼塘。
(成瑞元 王松林)
古运河码头
古二甲运河码头位于二甲镇东侧南岸,建于清末民初。张謇在他的日记中也曾多次提到从南通乘船到五福桥码头,上岸后住二甲镇曹家过夜,第二天上午再坐独轮车回常乐老家之事。1949年前后,码头有汽油船通往南通、海门、三余、四甲各地。 (曹甫成)
二甲坝头
古运河码头
二甲坝头遗址
二甲坝头位于现二甲镇北侧二甲河上,原称为吴家坝,或称为上坝、下坝,亦称为东坝或沙家沟。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此坝为土坝,只能供人行走,船只不能往来。当时东坝属施姓所管,西坝属吴姓,后丁家(丁润斋)为了经商,向吴家租用西坝(二甲坝),后吴氏就将西坝卖给了丁家,彼时因为东坝所在的地方属邵姓,故邵氏对东坝也有权过问。
清代光绪初年,二甲镇商业逐步兴盛,为使上下坝船只通过,就将坝头拓宽,两边安装绞关。由于两坝分属丁、邵两姓所管,搬运工人常为业务发生争议,后经调解,做了分工:东坝工人用挑箩,西坝工人用麻袋。虽然表面上分了工,实质上并未消弭争议。邵姓与丁姓也多次打官司。后在光绪六年(1880),丁家在州衙内领到一张“虎头牙帖”,凭官府权势占了东坝,由此,东、西坝头遂由丁氏独家经营。丁氏后来还创办了“丁裕兴戤过载船斛行”,简称“裕兴戤过坝行”。
由于西坝上下坝的水位落差较大,上坝通常比下坝高1米左右,稍一干旱,下坝水浅,船只难以通行,影响粮、布等物资集散;加之下坝水滞而臭,不利于老百姓用水。为了调节水位,解决来往物资运输问题,便利下坝老百姓用水,1933年,由“裕兴戤过坝行”行主丁竹坪发起,各粮行集资建起了下坝涵洞。此事有下坝洞口前两根石柱上的字为证:上柱刻有“民国二十二年十月”,下柱刻有“行主建设”的字样。1949年后,该涵洞一直发挥着调节水位的作用。
(曹甫成)
四甲马坝
四甲马坝遗址
四甲马坝位于通运桥村68村民组(原马东村12村民组)内的四甲河上,是当时的一个交通要道。过去有一条由袁灶通往余西的大道,沿港河(竖河)东岸北上,再折向东过四甲马坝,沿四甲河东岸达余西。又因为地势北高南低,遇到潮水与大雨,便会北水南涌。为了解决北旱南涝的问题,老百姓便在这里取土打坝。相传大约在清朝雍正年间,四甲河两岸百姓老少咸集,联合打坝。当时河水湍急,难以合龙门。此时一州官巡视到此,遂下马观之,一时心急,脱靴扔向缺口,以助一臂之力。说也奇怪,急流顿止,合了龙门。百姓为感激州官,在“四甲坝”中加了一个“马”字,这就是“四甲马坝”的来历。又传说在清咸丰年间,马坝附近岑家大院有一小伙,生得虎背熊腰,英武非凡,善跑马射箭,为参加武科考试,每日骑马演练,在坝上来回奔驰,有时系马于坝上小憩,这是马坝得名的又一个说法。
当年的四甲马坝,宽10米许,百姓把马坝两头的大道称为“马路”。1974年,村里疏通河道,集中劳力挖开了坝。坝两头是原8大队12生产队,当时社员来往种田不便,全队社员合议,家家户户上阵打坝,筑就了今天的四甲马坝。可惜坝宽只有2米左右,比原来的窄了许多。
(马锡龙 岑渭滨 曹甫成)
曹家坝
通运桥村20村民组内,在潮沟和港河(今叫袁灶竖河)交汇口处有一条大坝,叫作“曹家坝”。坝长26米,宽3米多。坝往南1.5千米有路沿港河直达袁灶港,往北3.5千米沿港河有大道直通金余镇。
曹家坝桥
400多年前,一大群曹姓人从句容等地来到这里“开荡”。为了方便袁灶往金沙、金余、余西等地的陆路交通,便在这里打路坝,经后人陆续加修,坝两侧不断用木桩加固,形成了后来的曹家大坝。
清朝后期,长江已远离袁灶港,港湾成了“死港”。许多来往袁灶、金余的渔船、货船,其捷径必走曹家坝。于是有人在坝上设“绞关”,用绞索牵引船只过坝,并组织一个农民搬运组,负责上下流,收取“搬运费”“过坝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每小船过坝费3角,大船1元。
1964年,开坝疏通河道,坝改建成了如今的“曹家坝桥”。
(曹甫成)
九甲坝
原九甲坝位于今天的六甲镇村15村民组的通甲公路上。几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打坝时民与官相斗的一个故事。据现年98岁村民丁惠民讲,其先祖金三胡子当年参与了打坝。九甲河往南,通往江沙河,地势北高南低,因而南边易涝受灾。为了阻止潮水南侵,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两岸百姓联手打坝。当年九甲坝合龙门时,恰巧有艘官船要过,百姓不依,双方争执不下。后来由金三胡子开价,曹家祖先曹祥成经手收取过坝费,百姓才帮助官船通过。过了几天,衙门来人把二人抓去。这个“金三胡子开价钱,曹祥成收坝钱”的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
九甲坝遗址
九甲坝筑后,阻止了来往船只通行,苦了坝南边的老百姓,因为他们都不种稻,稻草要靠北来的船只运送。因此,北边石港等地运来的稻草,就只好在这条坝上卖,坝南的老百姓到坝上购买,这里一度也像集市一样热闹,故而百姓也称九甲坝为“稻草坝”。
通甲公路的前身是一条小路,称作“轧车路”。民国九年(1920),政府将“轧车路”拓宽造马路。造马路前,在九甲坝上造洋桥一座。当年来自南通的汽车从此过桥时,百姓从未见过,男女老少簇拥在路旁观看。因为此桥与乡间小木桥不同,宽阔能通汽车,故称“九甲洋桥”。抗日战争时期,为打击日军,人们拆除了九甲洋桥,后日方又造,反复好几次。1967年,县人民政府在修筑通甲公路时,拆桥打坝,该坝一直沿用至今。 (丁惠民 季江江 曹甫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