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西,古称余庆,又名龙城,是一座有1 3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它位于南通市通州区东南部古通吕运河畔,南距苏通大桥30千米,西距兴东国际机场18千米,距宁启高速公路入口8千米,距南通火车站25千米,临近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古镇因盐场的设立而形成,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历经余庆寨(后周)—余庆场(宋)—余西场(元)—余西镇(清)—余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余西人民公社(1965)—余西乡(1983)—余西社区居民委员会(2000)的发展过程。
余西原为黄海之滨斥卤之沙洲,南北朝中期出水,唐末与大陆涨接。隋唐时这里尚是一片汪洋,西南的长江与东北的黄海连在一起,无边无际,它们之间仅凭水的颜色和波涛的大小来区分。这条分界线就在原来的南通至吕四的老通吕公路一带。那时,长江滔滔东流,而黄海汹涌西冲,一冲一流,一涨一退,江海底下便淤积了许多淤泥沉沙,这是后来各沙洲隆起的前提。余西处在黄海与长江的分界处,其分界线就在老通甲路一带。大约从唐朝以后,泥沙陆续成陆。“墩”(如坨墩)、“山”(如余西土山)之类率先浮出海面。后周设余庆寨,属扬州府通州静海镇,与狼山、蔡港、西寨、石港同属静海五要塞。
宋代余西陆地面积进一步增大,盐业发展较快,修筑围海堤,串场运河连通开凿,行政地位提升,促进了当时盐业市镇的出现,如栟茶场、马塘场、丰利场、金沙场、余庆场等。同时朝廷专门设置机构来管理各盐场,如“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间,通州置义丰监,后改称利丰监,辖西亭、永兴、石港、利和、金沙、余庆等盐场,年产盐48.9万余石”。
南宋咸淳五年(1269),两淮制置使李庭芝主持开挖串场河20千米,始凿由通州城经金沙至余庆场河道,以利盐运,此河为今通吕河之始。运河的开通方便了水上运输,为农田排灌创造了条件,对城镇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代,二甲镇属余庆场。随着盐业生产规模扩大,元代余庆场一分为三,即余西、余中、余东三场,余西为原余庆场主体。余,饶足;庆,幸福。余庆,即幸福丰饶之意。典出《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五代后蜀主孟昶有联曰:“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五代时已建为煎盐亭,亭名不详,或许即称“余庆亭”。亭为基层盐务行政机构。北宋初升亭为场,即以余庆为场名,始见于《太平寰宇记》。
元代,各场虽配有专管督制,却不驻场问事,直到明代初年,方在各场设立盐课司署。余西盐课司署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官署的设立,带来了一些配套机构设施,如城隍庙、文武二圣庙,乃至市坊、义冢,等等。有了这些设施才构建起一个市镇的格局。古镇建有四城门,作为界定城镇范围的标志。余西之所以有“龙城”的别名,传说是因古镇的街道与官署布局形似一条龙。
余西古镇的街道呈“工”字形,一条主街贯通全镇,其南端与横向的南街相接,而南街的另一侧则是绕镇而过的运盐河。早年的交通运输依赖水路,所以镇南商铺林立,最为繁荣。镇北的北街与乡野连接,而盐课司署的署衙则建在路北,正对着主街。这种将官衙置于镇外的格局颇让人感到新鲜,因为按照中国城镇的通例,最高行政官的办事处,都选址于该地区的中心部位。或许余西场署的设置,是考虑到当时的地形优势,因为此处除南面外,另三面都有河流环护,对署衙来讲,这既是一道安全防卫的屏障,同时也使署衙与外界隔绝,颇能显示自身的威严。署衙早已不复存在,但署衙前被当地人称为“两龙眼”的东西两口古井,至今保存完好。在接通自来水前,镇上许多人饮用的水均取自这两口井。
余西古镇虽曾建有城隍庙,但并没有专门筑造城壕。它的外围,尤其是南半部,基本依运盐河的河岸划定,只不过西来的盐运河在绕过城隍庙而向东流时,有一支流径直向北,与西、南面的主流一起将此镇半包围,成为天然的护城河。而西边则另有一支流通向镇内,形成了镇内的河汊。主街的中部曾因有支流穿过而架桥,称为“市河桥”,后河道因淤塞而被填平,桥也不再存在。在市河桥的北侧,原来跨街建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石牌坊,据说是为表彰曹溥孝子而建的。惜在“文革”期间遭到拆毁,只零星地存下一些有着雕刻的构件。在此孝子坊稍往南的街侧,还幸存一座节孝牌坊,保存得相当完好。
余西地区,因与江海关系密切,同时又在不同时期吸收了大量的江南移民,淮吴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余西文化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一是“盐味”浓厚,千年古镇余西是沿海有名的盐商重镇,这从地名便可看出,例如,“袁灶”,顾名思义,烧盐之灶;“北团镇”之“团”,宋、元、明三个朝代,盐业生产实行团煮制度,灶户分散制卤,聚合煮盐之处称“团”,亦是煮盐之地。还有运盐河、盐包场、盐车路等地名,无不带有盐文化的烙印。二是水乡特征突出,江海陈迹明显。境内有大小河沟潭湾上千个,坝桥涵闸上千座。特别是江湾、海梢子,无人工斧凿之痕,如弯走的“龙游沟”,还有“斜河”“海界河”“潮沟”“港河”等,足见江海之陈迹斑斑。三是独具特色的地域建筑。建筑多设置檐廊或明间凹进形成廊,门窗较大,明间为六扇门,夏季可以完全打开。只有次间窗下为少量的实墙,其余部分均为可启闭的门窗。屋面有轻微的举折(曹禄园故宅),略显轻巧,铺小青瓦,正脊为三线雌毛脊。房屋的外墙面都粉刷白灰,墙面洁白,再以灰色瓦片相衬,很是雅致。正脊大多为泥塑的鳌尖、龙首等,色彩用黑白二色,形式有浮雕、透雕、立体雕,内容多为颂祝吉祥。屋面的黑色蝴蝶瓦具有吴地精致、细腻的特征,檐部不但使用了勾头瓦和滴水瓦,还加上了花边,形成了繁复的独具特色的南通“猫儿头”。门楼有附墙式和独立式两种。几乎不设置门罩,仅在入口设置抱框安装门扇。室内月梁、驼峰等造型粗犷古朴,但雕刻细腻精美。四是古迹保留众多。有古街道、古书院、古牌坊、古手艺、古树、古井等,全镇在1949年前后有大小庙宇、祠堂、道观、香台近百座,单余西镇区就有17座,供奉大小菩萨上千尊。二甲香光寺是通东地区规模较大、颇有影响的寺院。
余西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代有著名抗倭民族英雄曹顶,有说书大师柳敬亭(原名曹永昌)、民间智儒曹秀升等;现代有无产阶级老一辈革命家朱理治(朱明勋)、革命前辈马一行等。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原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正部长级)陈冀平、原国土资源部(现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等均为余西人。
21世纪的二甲镇已成为南通市农村的中心集镇,被评为全国文明卫生城镇、省文化体育先进镇,人们生活全面进入了小康时代。
(沈志冲 曹洪江)
唐代南通市域成陆状况与城镇分布图
(www.xing528.com)
宋代南通市域成陆状况、运河延伸与城镇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
元代南通市域成陆状况、运河延伸与城镇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
表1 元代南通市域已存在的市镇
明代余西场图
清万历年间南通县地方示意图
清光绪年间余西场地方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