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下桥,位于沙洋县城北郊农建村3组,南北向跨于一条小河上。始建于清代,系一座单孔砖石结构的平桥,桥长约6米,宽约1.66米,单孔跨径2.8米。后因被洪水冲毁,于民国七年(1918年)由众姓捐资重修。
沙洋下桥
笔者2012年4月20日考察沙洋下桥。由农建村村民带引,在一家熊姓村民的后院找到了一块刻于民国七年(1918年)的重修下桥的石碑。碑高1米,宽0.54米,厚0.12米,青石质。碑额横列阴刻大楷书“同结良缘”4字;碑文记叙重修下桥之事。经过制作拓片,碑文字迹一清二楚:“昔高宗宪公云,桥梁坍毁者及时整理。迄今荆南二区胜地之下桥,南通北连,甚系冲衢要道。桥年久而毁坏,不有以重茸之,将行者病涉叹其波回萦转,临流莫渡,伤如之何!幸有波吉二公,大为提倡,约同区内诸君子,重新再整,修装长桥,任不时之往来,悉通郊于乐国。古者乘舆济人,人称子产之惠;横木渡河,民颂安子之仁。今二公之气行,有类先君子之风,令今人之感被,讵有亚于先民乎!美誉辙闻,口碑载道,无论街乡闾巷,咸歌颂扬,将见行旅相与歌于途,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工相与歌于野。则人人感恩,处处道德,岂无因而然哉!盖由二公之乐为斯善,有以致之耳。李吉臣十串,李波臣十串,水府庙五千,青龙庙一串,绿麻寺一串(后刻160余人姓名及捐资金额从略)。民国七年岁次戊午三月吉日立”。(www.xing528.com)
从碑文可知,沙洋下桥之地,南通北连,实属要道。因下桥年久失修而毁坏,时有乡绅李吉臣和李波臣二人首倡捐资修桥,有160多人解囊捐助,不日兴工重建,告竣落成。故刻立石碑以纪其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沙洋下桥又几毁几修。现存之桥乃是1986年重修的一座2墩3孔的石砌梁桥,桥长30米,桥宽6米,桥高6米,单孔跨径1.8米。现仍在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