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书法体式分类及起源

中国书法体式分类及起源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金文是中国书法自觉追求艺术美的开始。从书法上来看,汉隶的定型过程在汉代可分为两个阶段。到东汉桓、灵二帝时,隶书已完全定型,成为法度森严的标准字体,这一时期虽有金文、印章等传世,但最有代表性的是碑刻文字。张怀瓘认为草书“以风骨为体,变化为用”,“龙虎威神,飞动增势”,道出了草书变化莫测、潇洒飘逸的艺术特征。

中国书法体式分类及起源

1.篆书

篆书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甲骨文金文可称为大篆,秦代以后的篆书称为小篆。甲骨文最初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后来在陕西、山西也有大批出土,总计约十五万余片。据统计,甲骨文约有四千多个汉字,可以辨识的约占三分之一。甲骨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大多用刀刻而成,直线居多,不论横、竖、斜都是尖起尖收,中段略显粗壮。从审美角度而言,甲骨文于精巧之中见古雅,于古雅之中见天真。用马克思评价古希腊艺术的观点看,甲骨文的这种审美特征体现了汉字书法的“童年时代”的原形。

金文是稍晚于甲骨文出现的文字,起源于商代早期,盛行于西周,其内容多是田猎、征战、祀典等。周初的金文结构宽宏,气势非凡;周中期的金文结构趋向于平稳端正,章法趋向于平和委婉,整体风格由雄奇变为秀美;周朝末期是金文书法的成熟期,随着翻铸工艺的完善,风格趋于简略,刻于铜器上的金文体现为协调美、整齐美。可以说,金文是中国书法自觉追求艺术美的开始。

小篆即秦篆,是秦统一文字之后的一种书体,为古文字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已是纯线条性的字体,笔画横平竖直,不偏不侧,藏头护尾,粗细均匀,圆起圆收,内蓄笔力,运笔中还显露棱角,很少有提顿。小篆采取纵势,字形近似于长方形,纵画在结构中的作用很突出,左右笔画都向字中的纵线靠拢,布局均匀整齐,不像甲骨文和金文那样旁逸斜出、恣意率直,即所谓“大小如一,行气舒徐”。小篆这种整齐划一的风格特征,是在历经变化之后才形成的,它减少了变化,制约了个性,却创造出了一种单纯、均匀、和谐之美。不论曲直,都显得均匀稳健,圆润苍健,前人所说的“画如铁石”即指小篆的线条中隐含着很强的笔力。

2.隶书

隶书是今文字的开始,它的产生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次质变。隶书由篆书简化而成,它把篆书圆转的线条变为笔画,由象形性质变为纯粹的表意符号。汉代的隶书在汉字定型过程中对字形进行了分化、同化和简化。正如蒋善国先生所说:“隶变消灭象形文字形体,主要是它臆造偏旁,混同了形体的巨大变化……结束了过去数千年古文的形体,开辟了近两千年的隶书和真书的形体。”

从书法上来看,汉隶的定型过程在汉代可分为两个阶段。西汉时期,隶书尚未定型,书写不拘一格。1972年在山东临沂市银雀山出土4 900多枚《孙子》《孙膑兵法》竹简,1973年12月在湖南马王堆三号墓出土66枚简牍,其书法直接继承了秦篆的传统,浑厚质朴而又仪态万千。这些文字,既有篆书圆融流动的笔意,也有八分的波磔与行、草书的连笔,从中可以看见真书的源头。

东汉桓、灵二帝时,隶书已完全定型,成为法度森严的标准字体,这一时期虽有金文、印章等传世,但最有代表性的是碑刻文字。这些碑刻文字代表了成熟的汉隶,文字风格多样。如《张迁碑》,笔力坚实,四周丰满,已具有楷书的意味。再如《礼器碑》,笔画瘦劲,结构疏中见密。再如《石门颂》,打破了一般章法的严格整齐,运笔劲挺含蓄、奔放不拘,“命”“升”“诵”三字末笔垂长,笔有尽而势无穷,表现了创造者博大豪迈的情怀。(www.xing528.com)

3.楷书

楷书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鼎盛于唐代。具体可以分为“魏书”和“唐楷”。魏书从汉隶的快写和简化中发展而来,它对隶书的笔画进行了改造,笔画平直,字形方正,所以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唐楷笔意含蓄,讲究筋骨血肉的融合。字形以长方为主,平整严谨,一扫魏书古朴厚实的风格,显得端庄伟岸,严整优美。初唐楷书有四大家,即欧阳修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两大家,并称“颜柳”。颜真卿的书法气势磅礴,运笔沉着苍劲,线条厚实饱满,虽然取诸古法,但是不为古法所限,成为魏晋以来书法革新的第一人,故称“颜体”。柳公权的书法以骨力取胜,瘦而不露,后人将其与颜真卿并提,称为“颜筋柳骨”。宋、元、明、清皆有楷书大家出现,宋朝有赵佶(即宋徽宗),楷书风格独具,自称“瘦金书”,主要作品有《千文文卷》;元代有赵孟頫,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而自成“赵体”,作品有《胆巴碑》;清代张裕钊,其书法越代师古,笔力刚劲,被康有为誉为“集碑之大成”,对我国近代书法及日本书界影响甚大。

4.草书

草书是对字体的一种简易快捷的写法。草书出现于汉初,成熟于魏晋时代,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草书,今草是楷书的草书。草书最大的特点是行笔自由、变化莫测。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形式,从笔画、结构到章法,从力量、速度到书写情趣,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一切随意为之而又浑然天成。同一个字在同一个名家笔下,因于不同的章法、不同的运笔节奏以及动态的情势等种种差异,会出现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写法。草书创作的灵活性、随机性,使作者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才气。张怀瓘认为草书“以风骨为体,变化为用”,“龙虎威神,飞动增势”,道出了草书变化莫测、潇洒飘逸的艺术特征。草书第二个特点是牵丝映带、连绵承递。草书在连绵不断的运笔中成字,笔力随势而来,字字相生,至动于静,集飘逸、流美于一体,既沟通了脉络,又增加了气势。张怀瓘评价草书时说:“字之体势,一笔而生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草书与篆书、隶书相比,运笔与结构自由多变,大大扩展了文字的表现力。古往今来,倾情于草书的大有人在,出现了张芝、张旭、怀素、黄庭坚等一大批书法名家。

5.行书

行书的起源,古人认为可以追溯到东汉,为东汉刘德升所创。所谓“不真不草,是曰行书”,行书既无楷书的端正整饰,也无草书的放纵潦草,既便捷实用,又富有表现力。张怀瓘曾对自汉至唐的行书大家做过评价,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行书列入“神品”,认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功绩,在于下功夫对行书做了总结性的提炼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张怀瓘记载了王献之促使父亲对于书法进行改革的过程:“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故殊也,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完,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唐张怀瑾《书议》)王献之批评古人的草书“未能宏逸”,确立“法既不完,事贵变通”的艺术主张。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促进了书道“古质而今妍”的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书是最后兴起和成熟的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