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简介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简介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的陶瓷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那些出土的泥制陶罐、陶壶表面粗糙,纹饰简单,但正是七八千年前先民们的这些最早的制品奠定了人类陶瓷工艺发展的基础。从此,中国赢得了“瓷器之国”的美称。元朝在唐宋的制瓷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制瓷工艺进行了更紧密的结合,烧制出了多种彩釉产品,出现了元青花瓷。在此期间,景德镇确定了其瓷都的地位。明、清两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

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简介

中国的陶瓷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那些出土的泥制陶罐、陶壶表面粗糙,纹饰简单,但正是七八千年前先民们的这些最早的制品奠定了人类陶瓷工艺发展的基础。从许多出土陶器的编织物印痕上看,以编织物作为骨架的泥坯是最早的陶坯成形的方法,而这些编织物一般是竹条或其他有韧性的植物

原始陶器制造工艺可以追溯至距今约14000多年以前。当时的陶器因为是手捏制坯,所以器壁厚薄不均,且因烧制火候很差,陶制疏松,吸水性强,容易破碎。其造型简单、粗犷,大多是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植物、动物,如葫芦南瓜、狗、猪等。

公元前16世纪出现了原始青釉瓷器,到了西周,原始瓷发展成了瓷器。陶器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过制坯、干燥、烧制而成的日用品和陈列品,分为上釉(低温釉)和不上釉两类,因黏土所含成分不同而呈白、青、褐、棕等色。陶器胎质粗松,有吸水性,敲击之声不清脆。瓷器是以高岭土长石石英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瓷胎质烧结后变得不吸水或吸水性不强,敲击时声音响亮清脆。此外,瓷胎洁白、细腻,较薄者呈半透明状,所以古人常用“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来形容瓷器之美。东汉时期,瓷器质量的明显提高应归功于窑炉的改造。长形窑(俗称“龙窑”)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较好地控制炉温,开辟了中国瓷器史的新纪元。

唐代时瓷业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南青北白”两大窑派,即北方邢窑的白瓷和南方越窑的青瓷。从唐代开始,中国的瓷器就伴随着驼铃声,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从此,中国赢得了“瓷器之国”的美称。(www.xing528.com)

宋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成就卓越,它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这个时期,各地名窑都推出了自己不同风格的产品,形成了以景德镇为首的五大窑。它们是均窑(河南禹县)、定窑(位于河北曲阳县,是唐代邢窑白瓷的发展中心)、景德镇青白瓷窑系(位于江西景德镇,宋代曾为官窑)、龙泉窑系(位于浙江龙泉,包括制瓷高手章生一的“哥窑”和其弟章生二的“弟窑”)以及河南临汝的汝窑。宋代的瓷器产品非常丰富,除日用品外还出现了陈列品。

元朝在唐宋的制瓷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绘画与制瓷工艺进行了更紧密的结合,烧制出了多种彩釉产品,出现了元青花瓷。同时在前代产品种类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造,出现了高足杯、僧帽壶、四细小口扁壶等器物。在此期间,景德镇确定了其瓷都的地位。

明、清两朝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其特点是彩瓷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器物造型、纹饰繁多而精美,彩釉品种丰富多彩。清代陶瓷工匠不仅完全掌握了明代尚未掌握的窑变杂釉技术,而且在瓷器仿制木、竹、铜、玉器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青花瓷器在明、清两代成为主流,而且还发明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拼逗成彩画的“斗彩”(逗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