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中国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曲艺形式的多样性,流布地域的宽广性,种类的丰富性,流派的纷呈性都是其他国家曲艺难以比拟的。近代各地流行的道情、渔鼓、竹琴、古文皆为同一曲种,道情都和流行地的民歌小调结合,吸收地方戏剧、曲艺的唱调,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多数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的。大鼓,曲艺一个类别,大约清代形成于山东、河北农村,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及长江、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

中国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我国是曲艺大国。曲艺形式的多样性,流布地域的宽广性,种类的丰富性,流派的纷呈性都是其他国家曲艺难以比拟的。

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即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多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部分以代言为主,叙述为辅,分角色拆唱,由于曲艺表演演员少——通常1~3人;化妆简单——仅仅面部略加修饰,衣饰也不分角色变换,多以女旗袍,男长衫,属于清唱、清说一类;场地要求不高——或舞台、或堂会、或庙会、或道边;道具简单——说书人仅用一扇、一帕、一止语,弹词不过是一琵琶、一三弦相声什么道具也不用,自然易学易传,生命力久远。

曲艺历史悠久,唐代有说唱故事的“说唱”“转变”,说说唱唱,已经具备后来曲艺的雏形,宋代“说话”“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曲艺形式已很流行,元、明、清三代文人参与写作,出现了“三言”“二拍”这样的话本小说,当时全国已有许多曲种、曲目,代代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粗略统计,全国有影响的曲种有300多个,有些曲种已十分成熟,影响巨大,如扬州评话、山东快书、相声、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好来宝、赞哈、大本曲等,这些形式基本都属于说唱,往往说多用散文,唱用方言,所以地方性很强,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说书,一般指说唱故事的长篇曲艺,分单说和说唱结合。单说即只说不唱,评话、评书皆属此类,有“大书”之称。而又说又唱的弹词为“小书”。说书种类很多,北京评书、天津评书、扬州评话、苏州评话、南京评话、杭州评话、四川评书、陕北说书等,有的用乐器伴奏,但更多只说不唱,以扬州评话最为著名。明末清初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在扬州演出,以扬州方言说故事,说者为一人。坐说不唱,表演时以扇子、手帕为道具,以止语(醒木)击桌加助气氛,近代康国华、王少堂最为著名,他们多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以描写细致、细节丰富,着意渲染扬州本地风光和塑造市井“小人物”为特色,具有浓重的苏北地方特色。(www.xing528.com)

弹词,或一人、或二人、或三至五人,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表注意模拟各种类型人物,比较著名的有苏州弹词、长沙弹词、扬州弹词、无锡评曲、南京白局等,以苏州弹词最为著名。苏州弹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清乾隆时比较流行,其形式单挡(一人自弹自唱)、双挡(两人分操琵琶、三弦演唱)和三人档。艺人边弹边唱,于叙述故事情节中分别模拟各种人物身份、表情、动作,把听众带入书情之中。弹词表演内容大多为家庭伦理、儿女私情、冤案昭雪等故事,最著名的有《三笑》《珍珠塔》《玉蜻蜓》《双珠凤》《白蛇传》等。表演手段为说、噱、弹、唱,其弹、唱是弹词表演的重要手段,曲调动听、音色悦耳、唱词雅致、音韵合辙,尤其苏州方言为吴依软语,因而委婉细腻,纤柔悠缓,回肠荡气,一波三折,自然从容而又富有韵味。

道情,曲艺曲种,多为单口说唱,演唱者右手击渔鼓,左手打简板,以掌握节奏,无弦乐伴奏,也有弦乐伴奏的道情,内容可以固定唱词,也可见景唱物,曲调活泼、简单、自由。浙江道情中有义乌道情、金华道情、台州道情等;江西道情中有南昌道情、宁都道情、吉安道情等;还有湖北道情、青海道情。道情渊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是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南宋时始用渔鼓、简板为伴奏乐器,故有“渔鼓”之称。近代各地流行的道情、渔鼓、竹琴、古文皆为同一曲种,道情都和流行地的民歌小调结合,吸收地方戏剧、曲艺的唱调,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多数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也有只唱不说的。

大鼓,曲艺一个类别,大约清代形成于山东、河北农村,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及长江、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安徽大鼓、上党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数十个曲种。多为一人自击鼓板,另有数人用弦乐伴奏,大都为站唱,题材广泛,多为历史战争和男女爱情故事,因流传地区不同,伴奏乐器、唱腔有别。其中最有名的是京韵大鼓,流传于河北、东北、华北,是清末木板大鼓传入北京后,经改革,吸取京剧发音吐字方法和民间曲调,创造新腔,一般只唱不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一人演唱,自打鼓板,有三弦、四胡、琵琶等伴奏。传统曲目来自《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