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戏很多,大多成熟于清代,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地方戏曲剧种有360余种,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白山黑水,无处不有地方戏。昆剧、评剧、豫剧、川剧、越剧、黄梅戏、锡剧、扬剧、粤剧及少数民族戏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昆剧早在元末明初即在江苏昆山一带产生,时称昆山腔。最初仅是民间清曲小唱,到明代嘉靖年间,戏剧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革,使唱腔委婉,细腻而动听,因喉音婉转,字正腔圆“能谐声律,转音若丝”,“调用水磨,拍挨冷板”。其弟子梁辰鱼谱写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轰动朝野,从此流传浙江各地并远至北京。大量的文人雅士为其撰制剧本,所以使昆曲有了浓重的文人化倾向,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相继搬上台,传唱至今。昆曲成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兴盛达400年,因其气质高雅清秀有“中国戏曲的幽兰”之称。
昆剧有南昆、北昆两大流派,南昆用苏州官话和方言,北昆用京韵和京白,南昆、北昆在声腔上都以南曲为基础,吸收北曲的杂剧音乐。南曲流利顺畅,宜于表现少男少女爱慕、凄苦、感伤、怀念的感情,节奏舒缓,字稀腔长,旋律优美,悠扬细腻;北曲朴实慷慨,宜于表现金戈铁马,英勇豪壮人和事,声腔激越昂扬,急促与宽松的节奏皆备,富有阳刚之气。昆剧影响很大,在音乐、文学、表演、武打方面都对其他剧种有深刻影响。
越剧,广泛流传于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一带,1906年前后,嵊县(今嵊州市)一带民谣、山歌在余姚秧歌班影响下发展形成,最初仅是形成简单的小戏,1916年进入上海,吸收绍剧的唱腔和京剧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时称“绍兴文戏”。初以男演员演出,1923年后全部由女演员组成,称为“文武女班”。抗战期间,“女班”在上海有较大发展,男班和男女合演渐趋淘汰。1945年袁雪芬组织雪声剧团,对越剧表演艺术作了一系列改革,其后明星辈出,流行地区更为扩大,遍及华东、华北、中南许多城市。主要剧目有《盘夫》《红楼梦》《柳毅传书》《梁祝》《白蛇传》等,曲调细腻柔婉,长于抒情。
梆子戏,流传于我国北方,有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剧种,所谓梆子即以硬木梆子做打击乐器以按节拍演唱的剧种,最早渊源于明代陕西、甘肃一带高亢激越的民歌,最初形成的剧种是秦腔(陕西梆子),随后由西向东,分别和各地语音、民间曲调结合而形成不同地域的梆子,形成地方化、多样化的局面。音调高亢激越,生腔刚劲、豪放、开朗、粗犷,旦腔婉转、圆润、优美、流畅,有声遏行云,音若流泉的艺术特色。善于表现宏大的斗争题材,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剧目如《潘杨讼》《辛安驿》《杜十娘》《血手印》《三关排宴》《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www.xing528.com)
黄梅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年间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交界处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吸收青阳腔和徽剧音乐和表演艺术及民间音乐,演出了大戏。由于在安庆地区长期流行,用当地方言讲唱,形成了独特风格。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演员严凤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有新的创造,主要剧目《女驸马》《天仙配》《牛郎织女》等广泛流传,使黄梅戏成为有影响力的剧种。
湘剧,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渊源于明代,发展过程中吸取多种腔调而形成自己的高、低、昆、乱四大声腔,长于表演,趿鞋路、船路、醉路等表现手法都是其他剧种少见的精湛表演。有《金印记》《四进士》《奇双会》《金沙滩》《骂汉奸》等1000多个传统剧目和现代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美洲、澳洲、欧洲、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明清两代,广东本地戏班以梆黄为基础,融汇戈、昆诸腔,并吸收广东民间音乐及流行曲调,遂成为南方一大剧种,唱腔音乐安排采取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使用的方法,乐器不但有二弦、高胡、沙鼓等民族乐器,而且有小提琴、萨克斯管等中低音西洋乐器,而表演艺术和舞美、灯光又较多吸收话剧、电影、西洋歌剧特长,角色有末、净、生、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当,传统剧目有古老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该剧受西洋文化影响较深,有别于一般戏曲的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山乡风云》等。
川剧,流行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是外省传入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和四川的灯调五种声腔艺术,清乾隆以来逐渐合流,形成共同的风格。传统剧目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戏曲语言生活气息浓厚,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幽默风趣的特色。表演细腻真实,有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程式动作,尤其是变脸的表演特技,表现人物内心极度恐惧或愤怒,而且瞬时即变,动作敏捷,扑朔迷离,匪夷所思。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有《柳荫记》《情探》《拉郎配》《江姐》等,影响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