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水道处理借鉴画理,创造独特水景效果

中国旅游文化:水道处理借鉴画理,创造独特水景效果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方园林中,除瀑、池、塘、河等的处理外,水的处理手法是不多的。即中小型庭园的水面常采用集中理水的方法处理,在庭园中常以不规则的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布置建筑物,形成一面向中心的内聚格局,使有限的空间产生出密切、幽静、畅朗、水态丰盈的效果。经人工精心处理河道后,湖中处处变化,富有情趣。

中国旅游文化:水道处理借鉴画理,创造独特水景效果

中国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伦理审美在园林中的表现即是对水与石的重视,故而有“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水令人远,石令人古”等审美理趣。引水造山在秦皇汉武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据记载,“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驷《集解》引《括地志》),“汉武广开上林……穿昆明池像滇河,营建章、凤阙、神明、驭娑、渐台、太液,像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莱”(《汉书·扬雄传》)。自秦皇汉武引水为池以来,历代园林无不重视水体在园林中的建设。正如《淮南子·本经训》曰:“凿汗池之深,肆畛崖之远。来溪谷之流,饰曲岸之际。积牒旋石,以纯修碲。抑淢怒濑,以扬激波。”隋炀帝营建洛阳西苑时,尤重园中泉水。《隋书·食货志》载:“(炀帝)开渠引谷、洛水,自苑西入,而东注于洛。”宋人刘斧在《隋炀帝海山记》中说西苑“内为十六院,聚土为山,凿为五湖四海……每湖方四十里……湖中积土为山,构亭殿,广袤数千间,又凿北海周环四十里,中有三山,设蓬莱、方丈、瀛洲,上皆台榭回廊。水深数丈,开狭湖、五湖、北海,俱通行龙凤舸,帝多泛东湖”(《青琐高议·后集》卷五)。可见,水网发达,水体形态变幻迂曲,水中景物丰富,水景与山体、建筑的配搭巧妙,这一切都表明水体在园林审美中具备了组织庞大园林空间和无数自然、建筑景物的艺术功用。

像这样引水为池,又在池中造山的做法,为后世园林广为效法,发扬光大。南北朝时的士大夫园林,注重对山川景致、自然风光的赞赏,多利用现有山林,选择天然山水形胜之地稍加疏理整治,构筑修葺而造园。如历史上的金谷园、始宁别墅、辋川别墅、庐山草堂,都是如此。但是自“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为千有余邸”(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以来,历朝历代的宅第园林绝大多数都是修建在富贵繁华的通都大邑。要在远离自然形胜的都会建园,除了对园址的山水风物加以有效的利用以外,大量的山石、泉池、花木等自然景观都得靠人工的努力。于是,堆山叠石,掘地疏泉,莳养花木,就成为城市起山林的关键。于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将自然山川微缩于园林之内,泉水与山石在园林艺术中发展到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境界。《旧唐书·李德裕传》说他“置平泉别墅,清流翠禁,树石幽奇”。据王谠《唐语林》卷七的记载:“平泉庄在洛城南三十里,卉木台榭甚佳。有虚槛引泉水,萦回穿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江山景物之状……怪石名品甚众……有礼星石,狮子石,好事者传玩之。(原注:礼星石纵广一丈厚尺余,上有斗极之象,狮子石高三四尺,孔窍万千,递相通贯,如狮子,首尾眼鼻皆全。)”李德裕在《思平泉树石杂咏》之四《叠石》中也曾描述此景说:“潺湲桂水端,漱石多奇状。鳞次冠烟霞,蝉联叠波浪。”在一个园林中把长江三峡及其十二峰,洞庭湖及其众多支流,直到长江口的江山景物都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且波浪层叠,蝉联而下,真正是“一勺可见江湖万里”了。可见中唐园林理水已达到了相当高超的艺术成就。

中国园林中之所以喜欢用水,是因为山石是园林的骨骼,水泉是园林的血脉。要造好园林,疏水引泉是重要的。水给人以清新、明净的感受;给人一种亲切感,愿意与它接近;水势富于变化,兼具动静抑扬之美。水面随园林的大小及布局情况,或开阔舒展,或潆回幽深,使空间延伸、变幻。当山石、植物与水的蔓延流动的神态结合在一起时,更觉得自然而富有生气;而水面五彩缤纷的倒影和跳动着的山泉、水瀑、浪花总敲打着人们的心弦,令人欢快,富于想象……因此,人愿意与水交往,园林建筑也愿意与水接近。

在西方园林中,除瀑、池、塘、河等的处理外,水的处理手法是不多的。中国却不然,以避暑山庄为例,我们就可见到诸如“涌翠岩”“澄泉绕石”“隐闸成榭”“风泉清听”等景色,以及水绕岛环、水盈岸低、木桥渡水、苇蒲丛生、荇草涛水等情景。这些都是围绕水而排理成的美的境界。现在尚存的古代名园,不少就是引水凿池或巧用水景而建成的。例如,隋开皇十六年(596),当时任临汾县令内将军的梁轨,引距州城30里的鼓堆泉水,开凿十二条渠道灌溉农田,并将一小股泉水引入衙署后院,蓄为池沼,建亭台,植花木,辟为园池。这就是山西绛守居园池。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诗人苏舜卿因事遭谗,削职为民,退居苏州,购得五代广陵王钱元臻的别墅故址,理水建亭,修成了以水景取胜的“沧浪亭”园林。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元朝汝南王张柔由满城移镇保州(今保定),役使大批由江南掳来的工匠,凿塘挖池,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建成园林,名谓“香雪园”,后因荷花繁茂,又称“莲花池”。时人郝经在《临漪亭记略》中称赞说:“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湖七泽之乐,可谓胜地矣。”(www.xing528.com)

中国园林理水又分为集中理水和分散用水两种。即中小型庭园的水面常采用集中理水的方法处理,在庭园中常以不规则的水池为中心,沿水池四周环列布置建筑物,形成一面向中心的内聚格局,使有限的空间产生出密切、幽静、畅朗、水态丰盈的效果。如网师园占地仅9亩,但中部以开阔水池为中心,环池配以亭阁轩廊和山石花木。著名学者钱大昕十分赞赏其理水艺术,“地只数亩,而有行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大中型园林则采用分散理水之法,即将水面化整为零,分隔成若干个相互连通、大小不一的水面环境,称为“水局”,以水为题,以水取景,水陆萦回、山岛间列、小桥凌波、烟波浩渺,造成迂回曲折、扑朔迷离的美感。这方面扬州西湖堪称典范。

扬州瘦西湖不同于杭州的西湖,仅水面面积就有5.66平方公里;不同于苏州、无锡,可借36000公顷的太湖;也不同于南京玄武湖的开阔。扬州瘦西湖原是一条城河,袁枚说它“长河如绳宽不过二丈许”。但是扬州园艺家却在这长河之上,重新安排出妙景佳境。一是拓宽水面,或用葑泥堆土石于湖中,如小金山;或将葑泥堆成小汀,如西园曲水中的琵琶岛;或在湖中设湖,如瘦西湖中荷浦熏风,即用湖泥围池,外围东西为瘦西湖的湖水包围,而中间北首堆成土阜,建造小亭,南部则挖池种荷;或以长渚伸入湖心,如钓鱼台。经人工精心处理河道后,湖中处处变化,富有情趣。二是发挥河道曲折变化的特点,从便益门开始,河道由东向西,到西园曲水由南向北,到小金山又由东向西,到二十四桥再由南向北。中间又有不少汊河,如到冶春园处,向南有小秦淮河;到问月桥处,向北有凤凰河;到西园曲水处,向南有丁溪;到四桥烟雨处,向北有长春河。这样在水转折处,多是三折,一来、一往、一可望,曲折逶迤,或收或纵,虽是狭河,却显出水道的宽阔。这就是袁枚所称赞的“水则洋洋然回渊九折矣”。三是所有景点皆傍湖而建,一面临水,一面傍路,景点间相互照应,各呈其妙,形成扬州瘦西湖显著的特色:集景式滨水园林群。而在每一转折处都是比较大的景区,如西园曲水、小金山、二十四桥三大景区皆在湖道转折处的“顶点”上。当两景相距较远时,或用点景,如“长堤春柳”亭;或用桥作束腰,如五亭桥就如瘦西湖的一根美丽的腰带;或在河傍岸边间植桃柳,将诸景连成一片。在“赋工属役,增荣饰观,奢而张之”之后,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效果。“无水而有水意,无山却有山情。”这是中国艺术“意到笔不到”的表现方式在园林中的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