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文化,旅游业宝藏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文化,旅游业宝藏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今日各地发展旅游业可以深入挖掘的宝藏。汉族的传统节日民俗和节庆活动是全球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纽带,是华夏儿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汉朝以来将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沿袭至今,成为我国民间与春节、中秋并列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文化,旅游业宝藏

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今日各地发展旅游业可以深入挖掘的宝藏。汉族的传统节日民俗和节庆活动是全球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纽带,是华夏儿女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从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被增列为全国法定假日。可以预见,华夏传统节日文化必将在华人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节日。它已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迹,成为中华民族生命的一部分。春节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至距今2 000多年的西汉时期,汉武帝将阴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后世称为“元旦”。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公历成为世界通行的纪年方式,每年公历元月1日的新年,被称为“元旦”,阴历新年被称作“春节”以示区别。

在古代,每年严冬腊月时节,农事活动全部结束,物质产品经过一年的积累达到了一年中相对充裕的程度,精神上的休闲也为过年创造了宽松的时间和条件。春节的庆祝活动一般是从上年的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人们开始备“年货”,节日氛围一天比一天浓。一首流传甚广的北方民谣形象地描述了这一进程:“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宿。”旧历年的最后一天,喜庆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千家万户都贴上窗花、挂上春联,燃放鞭炮,焚烛上香,为新的一年祈愿求福。

合家团聚是春节最大的文化内涵。除夕夜全家老小吃“年夜饭”是亘古不变的传统,长辈给孩子压岁钱是流传至今的惯例。家庭成员一起通宵不睡,守望着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人们互相祝贺新年,称为“拜年”。此外,在正月初,各地还要举行一系列春节特有的喜庆活动,如舞龙灯、耍狮子、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逛庙会等,这些活动目前已成为各地发展节日游的重要平台。

2.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意味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历来为汉族人民所重视。中国古代的鞭春、喝春酒、吃春盘等立春习俗虽在近现代已不太盛行,却是我们今日发展旅游业潜在的资源。所谓鞭春,就是指在立春当天通过鞭打土牛而提倡农业劳作。据记载,“鞭春劝农”早在宋代时就是统治者每年举行的重大的立春仪式,彰显出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支柱的社会经济结构特点。老百姓中流传着“牛身入宅,其家宜养蚕;牛角入宅,其家宜种田”的谚语,他们在官方举行鞭春仪式后,往往蜂拥而上抢夺被打碎的土块。也正因为此,泥塑小春牛成为立春时节最受欢迎的礼品,为我们今日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思路。

饮食方面,喝春酒、吃春盘是立春时节最为常见的风俗。春盘即春饼。吃春盘始于唐。立春前一日,皇帝要赐近臣春盘、春酒,民间也有互赠春盘的习俗。此外,古代的文人墨客们在立春时节还要撰写咏景状物的诗词——“春词”;家境条件较好的人家还要用丝绸剪出鸡燕花柳等图样,并在鸡燕上扎上羽毛,称之为春鸡、春燕、春花、春柳。

3.龙抬头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最初被称为“中和节”,后来改称为更通俗更形象的“龙抬头”。每年春分出现“苍龙七宿”的“角宿”星现于东方地平线,其他六星隐于地平线下的独特星象,“龙抬头”的形象称谓由此而得名。民间有“龙神出头”的说法,故老百姓在“龙抬头”当天皆要祭祀龙神,祈求风调雨顺。

唐宋时,人们在二月初二还有到郊外踏青挑菜的习俗,所挑的菜多为荠菜马兰头等,故当时又将二月初二称为挑菜节、踏青节。而在山东、江苏一带,二月初二又是已婚妇女回娘家的日子,民间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接女诉冤仇”正是对此的形象描述。此外,中华文明一直有“重农”的传统,古代民间又以二月二为土地神生日。在以农立国的背景下,土地神生日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祭祀土地自然成为二月初二农家的重大事情。

4.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5.上巳节

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在中国古代是上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洗涤污浊,以祓除不祥,称为“祓禊”。上巳节最大的民俗文化内涵是子孙繁衍。“祓禊”有祈求生育之意。相传商朝的祖先契就是其母简狄祓禊后所生。后世尊简狄为生育之神。至今云南纳西族仍保留着上巳节妇女祭祀求子的习俗,这是当地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除在水边祭祀、沐浴之外,人们在三月初三当天还要宴饮行乐、踏青郊游。杜甫《丽人行》中所咏“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即是对三月初三上巳节的写照。由于上巳节与清明节日期接近,遂逐渐被后者代替。不过至今某些地区还保留着三月三踏青的习俗,由于上巳节春暖花开,是极佳的游览时机,具有不小的旅游开发潜力。

6.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汉朝以来将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沿袭至今,成为我国民间与春节、中秋并列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其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故每年的这一天人们用竹筒贮米,投水祭奠。这为我们今日发展旅游业留下了宝贵的资源。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并不是只在五月初五做粽、吃粽,因此不少学者研究后认为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原本与屈原无关,今日将端午吃粽与祭祀屈原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是后人形成的“历史记忆”或“历史印象”层积叠累到今天的效果,这也说明,“历史记忆”确实是今日开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www.xing528.com)

此外,端午还有龙舟竞渡、饮雄黄酒、悬艾及菖蒲等习俗。五月初五,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炎热的夏季,农历五月自古被称为毒月、恶月,而艾草、菖蒲以及雄黄都有驱虫杀毒的作用。饮雄黄酒、插艾及菖蒲被古人认为有“驱邪去病”之效,可以预防疾病的流行,抑制毒虫的活跃。龙舟竞渡习俗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时吴越一带就有了。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闻一多先生认为是古代越人祭祀龙神的节日。

7.七夕节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起源很早,大约在秦汉时即有。但与今日的七夕情人节不同,古时的七夕节是人们祈求牛郎、织女二星保佑农作物丰收的日子。古人认为牵牛星主管着粮食作物的收成,织女星主管着瓜果作物的收成。至南北朝时期,七夕节又演变成妇女乞巧求智的节日。当天傍晚,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妇女们当庭布筵,虔诚跪拜织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灵手巧。如何判断是否得巧呢?乞巧的妇女要捉蜘蛛放于盒内,次口清晨观察,蛛丝越密得巧越多。另一办法是“对月穿针”,能用特制的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将线飞速穿过的女子为得巧。做“乞巧果子”也是当时人们过七夕节必做的事。“乞巧果子”是用油、面、糖、蜜做成,炉烤或油炸,面做的为“面巧”,糯米做的为“粉巧”。有条件的人家还要搭“乞巧棚”。有关七夕节晾晒衣物、图书可以防虫蛀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民间也流传甚广。

8.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古代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有“七月半,鬼乱窜”的说法。传说当天地府洞开,鬼魂四出,有人祭祀的亡灵可以回家受子孙祭拜;无人祭祀的鬼魂,人们会请佛庙或道观做法事,勿使其流浪为害。因此,中元节也被称作古代中国的亡灵节。实际上,中元节起源于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古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为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祖先与自己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祀祖尤有特殊意义。中元节就是在上古秋祭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今,中国各地民间也有七月半为家中亡故的亲人烧纸焚香的习俗。

9.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10.重阳节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旅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11.冬至

现代人看来,冬至只是一个节气。但是在古代,冬至不但是一个节气,而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当天,昼短夜长的现象达到了极点,以后白昼便逐渐延长。故有“冬至一阳生”“气始于冬至”的说法,“冬至”之名也由此而得。汉代以前,人们每逢冬至,都要停止一切工作,以便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并举行各种仪式,以庆贺春天将至。自魏晋以后,冬至日或次日,皇帝都要接受百官朝贺。古人认为冬至日是阴气极盛之时,同时也是阳气回升之时。故官方要举行祭天的仪式,民间则有祭祖的风俗。据古文献记载,由于馄饨形如鸡卵,如同“天地混沌”的样子,故民间还有在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冬至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古人计量冬春交替的端点。古人通常从冬至开始数九,要过九九八十一日方能寒尽春来。为了计量方便,古人设计了九九消寒图,常见的是文字消寒图,如“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春前庭柏凰送香盈室”等,每字九笔,日描一笔,描完正好八十一日。此外,还有梅花消寒图,一支梅花八十一瓣,描完后也就意味着冬去春来了。在饮食方面,自古即有冬至吃牛、羊、狗肉以便增暖祛寒的习俗,这一习俗至今仍在中国各地流行不衰,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12.祭灶日

依照我国汉族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叫作“小年”。“小年”又称“祭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日子。故每年的这一天老百姓们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代替在灶台已被烟熏火燎了一年的陈旧不堪的旧灶王像,灶王像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并给灶王爷、灶王奶奶奉上供品。有意思的是,供品并不是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更不需用牛羊三牲,只需一些“祭灶糖”即可。所谓“祭灶糖”是用玉米小米特制的瓜状糖块,稍考究一点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灶王爷骑的神马,还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在北方,祭灶日当天的晚餐前,家长们都要先将“祭灶糖”在灶门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嘴唇上,以免他老人家升天后“瞎汇报”。祭灶用罢的祭灶糖,一般都与炒玉茭搅在一起握成团子,分发给家里的小孩或大人吃。

北方京津地区的灶王爷像一般为木版水印,大多来自华北的“版画之乡”天津杨柳青。那和蔼、肃穆、善静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盛装端坐,给人以庄重的感觉,今日已是当地闻名遐迩的旅游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