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是以住房为主的各类民用建筑总称。它不仅保证了居民的生活需要,也反映着特定族群或特定地域居民利用自然、战胜自然的智慧,反映着他们的生产方式、家庭及家族关系和审美情趣。我国少数民族民居习俗世代相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多是今日我们发展旅游业可以倚重的重要资源。
1.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毡包,它们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是对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住房的俗称。蒙古包是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易于拆装,便于游牧。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放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来。
蒙古包历史悠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包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包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和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约为3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古代蒙古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则可容上千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采用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的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类似的毡包。
2.羌寨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羌语称碉楼为“邓笼”。早在2000年前,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倒。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技艺精湛,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是羌族民居文化的主要特点。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三米多。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m,有洞槽引水,不漏雨水,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挂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几根,多则数十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桥面1米以上的竹索扶手。羌族地区的栈道分为木栈与石栈两种类型。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缘岩凿孔,插木为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着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3.竹楼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是傣族民居文化的特色。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竹楼的结构有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傣族村寨多则两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是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的。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火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将楼房隔为两层。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现在大都改为瓦顶。
竹楼已成为今日傣族聚居区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也是开展民居民俗游的经典范例。旅游者一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就如同走进了纯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因为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游客还可到傣家做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旅游者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此外,傣家竹楼还有居住以外的丰富文化内涵。竹楼的修建本身就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傣家风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前去迎接,并泼水祝福。“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是傣族人民的优良传统。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4.白族民居
因自然环境不同白族民居也有多样的特点。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生活在平坝地区的白族人民则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白族民居的布局多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家庭院落还建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桂花、香橼等花木,花草芬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www.xing528.com)
照壁和门楼是白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照壁用白灰粉刷,题写有“万紫千红”“旭日东升”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字。四周山墙也绘有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装饰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最具民族特色的是门楼,其建筑装潢集中体现出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斗拱重叠,飞檐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中国古代宫殿相媲美。许多门扇由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玲珑剔透、精巧优美。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而是凿山卯眼相接,极坚固牢实,代表了高超的建筑工艺和水平。
5.土掌房
在彝区,各地、各支系传承的居室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与当地的居住习俗有密切关联,从村寨的聚落到住宅的地址,从房间的分置到物品的堆放,从建筑的结构到民居信仰和禁忌,都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村寨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各个彝寨的分布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世代聚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这样一来,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彝族的民居建筑可分为瓦房、土掌房、闪片房、垛木房、茅草房等类型,其中以土掌房最具代表性。土掌房多建于斜坡上,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土掌房多为平房,二屋或三层较为常见,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彝族民居同样有着相当丰厚的文化内涵。彝族历来崇尚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婚后另建住房,自立门户,仅幼子与父母同住。彝家院落宽敞,以供生产和生活之便。而在遇到红白喜事时,还可以广纳宾客。居室内,正房堂屋的靠墙处一般供奉着天地祖宗牌位,供桌上通常摆设着香炉及虎、狮雕像;正中安放八仙桌,用于接待客人;左侧有常年不熄的火塘,由三块石头支成,俗称“锅庄”,用以取暖御寒,热水烤茶。火塘周围是家人围坐议事的地方。正房两侧房间为当家儿子媳妇的卧室,兼存放贵重物品。一般长子居左,次子居右。老人、小孩及客房设在侧厢房。大门后做磨坊,正房楼上是粮仓,楼下为畜厩。
6.碉房与帐房
众所周知,藏传佛教具有极为独特的魅力,而以碉房和帐房为代表的藏区民居正是藏传佛教独特魅力的体现。可以毫不夸张说,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正是西藏民居最明显的文化标志。
碉房主要分布在藏南谷地,是最为典型的藏族民居建筑,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大多依山而建,内坡仍为垂直,因形似碉堡,得名“碉房”。碉房一般为2~3层,也有4层的。通常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储藏物品。最有文化内涵的是藏族人民多在碉房内专设经堂。平面布置逐层向后退缩,下层屋顶构成上一层的晒台。这样的结构明显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
与碉房迥然不同,帐房是牧区藏民为适应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用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能最大限度地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冬用帐篷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米。帐顶系有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排烟、散热,雨天用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夏用帐篷是夏季牧民们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
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通常较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同样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印迹。大型帐篷一般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图案,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