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说亲、宴请、定婚日期

中国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说亲、宴请、定婚日期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说亲”,是由男方亲属携带礼品至女方家中,若女方收下礼物,则表示同意婚事,女方宴请男方亲属,双方家长商定婚期。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是白族婚礼仪式的特点。苗族婚俗的另一特点是新婚当夜新郎新娘不同房。女方收下礼物,即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少数民族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风俗大多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内涵。

中国少数民族婚俗文化:说亲、宴请、定婚日期

1.哈萨克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俗分为“说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六个程序。所谓“说亲”,是由男方亲属携带礼品至女方家中,若女方收下礼物,则表示同意婚事,女方宴请男方亲属,双方家长商定婚期。男方亲属在商定的订婚日期将马和衣料等礼品送到女方家中,女方在亲属和邻居的见证下接受礼品。接下来,男方举行“吉尔提斯”仪式,向受邀前来的亲朋好友展示准备作为结婚彩礼的物品,并接受所有客人的建议,使彩礼的品种更为齐全。此后,男方随即通知女方登门送彩礼的具体日期。到那天,男方由父母、姑、舅以及一位小伙子陪同,驮运彩礼至女方家中,在离女方家300米的地方,男方要下马回避,不能随父母及亲戚进入女方家的大门。这时,女方家前来迎接的年轻人接过男方的乘骑,驮着彩礼向女方家飞奔而来:而女方的嫂子则带领一群年轻妇女和姑娘一路嬉笑着去迎接男方。故“送彩礼”又称“登门”。当天女方家要宰羊招待所有来宾,次日,女方选两三位有经验的妇女与男方讨论送来的彩礼是否妥当并符合男方的经济情况。如果彩礼不够理想或不齐全,她们会代表女方家向男方提出补充用品的要求。男方要给女方母亲一笔“喂奶费”,以酬谢她养育了一个好女儿。除彩礼外,男方要将正式结婚时招待客人所需的羊只等带到女方家中。

哈萨克人一般选择秋天举行隆重的正式出嫁仪式。有意思的是,在迎亲过程中,新郎先将新娘迎到离家一箭之地,即率先策马奔驰到家报信。男方事先安排的几位年轻妇女将新娘扶下马,搀扶她来到男方的毡房前。男方的亲属友邻一齐出来迎接,举行“揭面纱”仪式。男方在当天晚上还要举行晚会,盛情招待来宾。人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歌声通宵不断,而男方举行的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等各种庆典活动更要持续两三天。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民族十分团结友爱,每一个哈萨克人对任何一家办婚事,都像办自己的事一样尽力而为,欢乐与共。

2.白族婚俗

白族青年多自由恋爱。赶街、栽秧、捕鱼、打柴等白族日常活动,以及“三月街”“绕三灵”“渔潭会”“耍海会”等传统节日和盛会是姑娘、小伙子们相识恋爱的好机会。当爱情臻于成熟时,男方父母出面,请媒人去女方家说亲。女方家同意后,男方便托媒向女方要“红帖”,要送酒、茶、糖等,但是礼物轻,俗称“送水礼”。迎娶前一两个月,男方派媒人上门商议结婚日期和议定男方应付给女方用于置办嫁妆的“催嫁银子”。正式婚礼多在正月、二月举行。届时,新娘要给亲人送丰富的“见面礼”,光是绣花鞋,就得每人一双,少则几十双,多则一二百双。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是白族婚礼仪式的特点。第一天是做各种准备工作,俗称“彩棚”;第二天是正式迎娶,也即“正喜口”;第三天男女方家人接一对新人“回门”。最有特色的是“赶喜街”——白族新婚夫妇在婚后的第一个“赶街日”,要背着白族特有的“背篓”,装满食物,出门沿街向友人和村邻敬送香烟瓜子枣子松子等,表达对邻里乡亲的尊重。

3.苗族婚俗(www.xing528.com)

苗族有不少分支,各分支的婚礼习俗不尽相同。崇尚恋爱和婚姻自由是各地苗族共同的特点。黔东南一带苗族的“游方”习俗相当有代表性。所谓“游方”,就是自由恋爱的一种形式。每个苗寨都有为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专设的场所——“游方坡”,此外,姑娘、小伙儿“游方”还可选在离苗寨较远的河岸、桥头、田间或花木丛生、风景宜人的山谷等地。但苗族“游方”的原则是必须选择公开的地方进行,否则,会受到严厉的惩戒。

苗族婚俗的另一特点是新婚当夜新郎新娘不同房。男女双方经过“游方”后,通常会互赠信物或立下山盟海誓,私下订立婚期。届时,男方会邀请朋友到女方寨子“游方”,顺便将女子带回家中。新婚当日,新娘由男方姑嫂陪伴过夜。第二天,男方托媒人携带礼物去女家提亲。女方收下礼物,即表示同意这门婚事。女方宴请媒人后,会置办一份与男方相等或稍多的礼物回赠男方。男方得知女方赞成这门亲事,要设宴招待前来祝贺的亲戚朋友。

黔东南苗族还有“不落夫家”的习俗。新娘婚后不久即回娘家居住。如果是父母包办婚姻,新娘更要在正式结婚当天或次日就回娘家居住。一般来说,未成年的早婚妇女一般要“不落夫家”六七年,即使是成年妇女婚后也要三四年“不落夫家”。在此期间,仅仅在农忙和重大节日,或遇到夫家丧事时,新娘才可暂回夫家居住。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少数民族各种令人目不暇接的风俗大多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内涵。傣族彝族等至今仍有“抢亲”的古老习俗,实际上是母系社会父系社会过渡时代的历史印迹。汉族土家族的“哭婚”,则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宗族宗法关系的体现。在结婚这个人生重大喜事中,新娘必须是“哭着”离开娘家,表示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土家族的“哭嫁”更是历时20天,甚至达1个月之久,土家族人还将女子是否会哭作为衡量一个新娘才智与贤德的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