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是时代的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的沉积,还是一种民俗迹象。先秦时期“帝居”“民舍”统称“宫室”,秦汉后“宫室”成了帝王居所的专称,“宅第”则专指贵族的住宅。近代民居指宫殿、官衙以外的居住建筑。传统的民居一般都表现了敛财聚富的思想,在建筑与风水、建筑与环境、建筑风格与美学体现等方面各不相同。民居的演绎史,实际是人类从穴居走向地面的文明发展史。
目前,我国常见的、保存较完好的古代民居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北京四合院
中国北方的住宅以北京的四合院最具有代表性。四合院的基本形式是由单栋房屋在四面围成的一个内向的院落。四合院作为北京的传统民居,在元代就已出现了,不过现存的四合院大多数是清代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建造的。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合围而成,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根据建筑面积的大小以及方位的不同,从空间组合来看,四合院可分为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三合院。
大多数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这是取“紫气东来”的吉祥之意。大门楼飞檐翘角,比较华丽,说是门楼,只不过它比南房要高一些,被习惯性地称为楼了。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圆石鼓,上面雕刻着守门的小兽,传说那小兽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小环境。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不常与周围的邻居来往,在小院里,一家人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
2.陕北土窑洞
人类的居室大多因地制宜而营造,这一点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黄土高原的土崖畔上,正是开掘洞窟的天然地形。土窑洞建造起来省工省力,同时冬暖夏凉,十分适宜人居。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时至今日,窑洞仍是陕北地区人们最主要的居住形式。
陕北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城市里一般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陕北窑洞以靠山窑最为典型。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
修建新窑洞有不少讲究。首先是要择地形;挖窑洞地方的土质选择十分重要,必须是黏土;窑洞要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
窑洞面积有大有小,一般是20多平方米大小,窑洞纵深靠墙处有一个大炕,也叫掌炕,而有的窑洞内在靠窗的地方称为前炕。无论掌炕还是前炕,在炕的一头都连着一个三孔灶台,用来烧火做饭,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所以冬天炕上十分暖和。灶台上方的墙上一般有个凹进去的洞,用来摆放油盐酱醋等物。炕周围三面墙上约一米宽的地方,一般贴一些绘有图案的纸和由各种烟盒纸拼贴的画,陕北人称之为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性的装饰,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延安窑洞的窗户也许是整个窑洞中最讲究、最美观的部分。拱形的洞口由木格拼成各种美丽的图案,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色彩单调,为了美化生活,窑洞的主人们以剪纸装饰窑洞。他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又得体。窗户是窑洞内光线的主要来源,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从内看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
3.安徽黟县西递村
安徽省南部的黟县西递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有950年历史,是明清古民居保存得相当完好的一个村落,被称为“明清民居博物馆”。这里绿树掩映中的白墙青瓦房舍以及祠堂、牌坊、楼阁,无不体现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和古风古韵,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村虽是一个小山村,在古代却出过许多大人物。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以来全村在外地做官的就有百余人,此外还有许多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他们在衣锦还乡时为了显示宗族门庭的气派,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修祠堂、建宅院,从而形成了西递村600座宅院、两条主街、99条小巷纵横交错的庞大建筑群。目前村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还有127幢,其中古民居124幢,古祠堂3幢。
徽派建筑有“无山无水不成居”之说,因此在选择村址时十分注重环境的自然情趣和山水灵气。西递村是十分典型的徽派建筑,整个村落呈船形,空间自然流畅,依山傍江,四周一片葱绿,令人神清气爽,是理想的栖居地。
西递村的宅院结构奇巧、营造精美,镂空石刻漏窗玲珑剔透,飞檐翘角的青瓦门楼典雅古朴。徽派建筑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最为著名,被誉为“三绝”。在西递村,房屋的门框、窗棂、花墙多为石雕;屋檐、门罩、墙壁多嵌砖雕;庭堂、板壁、梁柱则为木雕。雕刻形式之多、造型之美、手法之新,实属罕见。所雕鸟兽形态逼真,花草情趣盎然,人物形神兼备。这些雕刻就其艺术特点来说,明代的追求雍容大方、疏朗淡雅,而清代的则讲究玲珑精巧、细腻别致。
西递村的房舍一般都为两层建筑。一层的正厅是一间敞开式的客堂,是一家人吃饭、招待客人的地方。客堂的两侧是卧室。在西递村,卧室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在客堂和卧室之间有窄小的梯子通到楼上,上面的房子大多是堆放杂物的仓房,也有做儿女们卧室的。
西递民居
西递村民家中,有一种雷同的摆设,那就是置放在厅堂四周的古朴典雅的楹联条屏,上面书写的内容一般是为人处世富于生活哲理的警句箴言,从中我们能体验到中国农村特有的文化气氛。
4.江南水乡民居
江南地区物产富足,民居规模和布局也很有特色,其中以苏州、杭州最具代表性。江南地区的气候潮湿,故通风格外重要,因此江南的住宅常于建筑与垣墙之间留不超过一米的间隙,用来通风采光,这个采光通风口称作“天井”。由于庭院面积不大,且楼房较高,所以天井显得分外高深。江南民居,大的住宅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至小花园、戏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两到三条平行的轴线。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江南民居都表现出与北方民居的明显区别:雕刻装饰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总之,与北方的绚丽色彩相比十分淡雅。江南的匠人心灵手巧,利用多变的地形使流水在房屋之间流过,昆山周庄的“沈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水路、街巷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别于北方民居的独特风味。
由于土地珍贵,屋宅内外的空间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因为绝大部分民居出门见水,所以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主妇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这里,来往的小船也可在这里停泊。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窄,有的仅容一人一牛并走。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造成了曲径通幽的意境。
江南古镇大多都有近千年的历史,保存有大量的古民居,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
浙江省境内的三个古镇分别为湖州的南浔古镇、嘉善的西塘古镇、桐乡的乌镇。江苏省境内的两个古镇分别是昆山的周庄古镇、吴中区的甪直镇。这五个古镇是欣赏江南水乡风情和古民居的极好场所。
(1)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是江南地区知名度极高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南浔地区保存着大量的古民居,颇具地方色彩,南浔古镇的嘉业堂是我国著名的藏书楼。据称嘉业堂建于1920年,耗银30万两,藏书60万卷,与宁波的天一阁齐名。
南浔的小莲庄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花园,系清朝的光禄大夫刘墉所建,与嘉业堂毗邻。它的建筑特点是以水景为主,借水造园,水榭精致秀美。每年的夏季是欣赏小莲庄的最好时机,此时池塘中十余亩荷花迎风怒放,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也是消暑的胜地。小莲庄内还有两个造型新颖、雕刻精细的牌坊,牌坊的石雕造型与皖南地区不同,与绍兴地区的风格接近。
(2)桐乡乌镇
桐乡乌镇是一个颇有些历史的古镇,1000多年来,曾经有两位著名的文人在这里读书。据《镇志》载,梁昭明太子曾经在镇中客居读书,现在有“六朝遗址”古牌坊为证。1896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就诞生在乌镇。此后数十年,乌镇成了中国文化人无人不知的地方。
乌镇是一座保存得相当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两条老街呈交错状,显得古风犹存,河街并行体现出江南以水建市的特点。乌镇古民居在墙上常常涂有类似于黑色的油漆,据说这种涂料可以起到保护墙面的作用,而黑色在江南桐乡一带被称之为“乌”,因此这里就叫作乌镇。
(3)昆山周庄古镇(www.xing528.com)
古镇周庄距离苏州城约30公里,全镇50%以上的居民是江南特色的明清式民居,在0.4平方千米区域内就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苏砖门头。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经寓居周庄,近代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诗人曾经聚会迷楼,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一时成为诗坛佳话。
周庄的水道有的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上船。周庄的古桥比较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无疑就是“双桥”。双桥地处周庄的中心地段,位于交叉的河道上,呈直角状排列,当地人称之为“钥匙桥”。周庄在明代有相当高的声望,明初,家住周庄的江南首富沈万三曾经捐资修建了南京1/3的城墙。
(4)嘉善西塘古镇
嘉善西塘古镇中最为著名的风景线就是造型古朴的廊棚。这里的廊棚沿河而建,总共有数百米长,全部为木结构的柱子,一色的鱼鳞黑瓦盖顶,廊棚的下面是一条石板道,绵延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性景观。
长长的廊棚对面就是一长排历经沧桑的古民居,规格比皖南民居要低一些,没有什么富豪之气,更多的是生活化格局。廊棚长长,古建筑重重叠叠,小船儿悠悠,俨然是一派古风犹存的情调。
(5)吴中区甪直镇
甪直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25公里的吴中区境内,镇郊湖、荡、池、塘星罗棋布,镇内河网交错,波光粼粼的小河上架着一座座拱形青石桥,河道两岸白墙黑瓦的屋宇鳞次栉比。人在桥上走,船在水上行,水景桥景相得益彰,别有一番情趣。甪直镇素以河多、桥多、巷多而闻名,并有“桥梁之乡”的美称。最盛时有桥72座,现存41座。甪直镇的桥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还有架在小溪上的半步桥。镇东的正阳桥是甪直镇上最大的一座古桥,以花岗石砌成,长达52米,线条粗壮,雄伟古朴;而位于一座凉亭两侧的东垂虹桥和西垂虹桥却又十分秀美娇小。和丰桥,建于宋代初年,是甪直镇上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古桥,桥面石上有浮雕,图案典雅、雕刻精细、古朴庄重。桥是甪直镇的交通纽带,同时又点缀和划分着小巷空间,给小巷空间带来起伏和变化,增加了景深,丰富了景观。
小镇上7000多人依水而居,房屋临河而筑,前街后河,进出洗涮十分方便。镇上有9条街道,在狭窄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兴旺,风味小吃甚多。临街住宅的楼和楼之间极其狭窄,大有推窗伸手可握之感。临街的门户多是住家堂屋的大门,有的是深宅大院的宅内通道。大宅院多是过去的有钱人修建的,清一色的白墙黑瓦,房脊翘起,有高出屋顶数尺的造型别致的风火墙。住房一般坐北朝南,略偏西南,因而村落屋向基本一致。房屋的门窗多为木质结构,门上有浮雕,窗棂的花纹为镂空透雕。堂屋内配有透雕花纹深漆的方木桌、背靠椅,显得古色古香、庄重雅致。院内多有水井、洗衣台、花盆及晾晒衣物的竹竿,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5.傣家竹楼
傣族村寨是由一座座古朴别致的傣家竹楼组成的,在寨子周围一般有挺拔的竹林。傣家竹楼说是楼,其实只有一层,只是整个房子被一根根木桩高高撑起,算得上是空中楼阁。竹楼下面的木桩一般有50根,木桩之间的空地是堆放杂物的仓库,有的人家还用来养猪圈牛。竹楼高悬于地面之上,一来可以防潮,二来可以防野兽。傣家竹楼的房间很大,一般正中为客厅和灶房,两侧隔开若干小房间为卧室。除了新婚之日,傣家人的卧室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
6.福建客家土楼
傣家竹楼
福建最有特色的民居当推“土楼”。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土楼俗称“生土楼”,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土楼多建于清代,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四代人同楼聚居。
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土楼糅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体现了客家人征服自然过程中匠心独运的创造。
在中国传统民居的品类中,土楼的造型是花样较多的一种,有圆、方、半圆、椭圆、交椅、五角、八卦、五凤、桃形及不规则形等许多种类,又以圆、方、交椅形和五凤楼最为常见。
(1)方形楼
方形楼永定称“四方楼”,南靖称“四角楼”,其起源最早,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封闭、最坚固。这种土楼高约16米,可达5层,层高3米左右,墙壁下厚上薄,底层墙厚1米以上,越往高墙愈窄,顶层厚仅0.8米。楼房占地面积可达上千平方米,5层楼总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上下,每层楼有房间20多间,门厅各1间,整座楼共有房间100间左右。楼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均有楼梯通向上层。一座楼可居住二三十户、百口人以上。其代表有南靖梅林镇璞山村的“和贵楼”、武平的“大夫第”、永定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等。永定的“馥馨楼”又称“大楼厦”“火烧楼”,始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已有1200多年历史,楼内居民已传至27代。
(2)圆形楼
圆形楼又称“圆楼”“土圆楼”,永定客家人称其为“寨”。环形圆柱状的圆形楼是福建土楼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永定、南靖、平和、上杭、华安均以此类土楼为主。相传圆形楼是1300多年前唐将军陈元光平闽时,由军事营寨发展而来的。圆形楼外观庞大巍峨,直径达50~70米者比比皆是。闽西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圆形楼,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3),直径73米,是由同圆心的大圆环和小圆环三环相套而成的巨大古堡,每环之间以环形天井间隔;外圈周长达229米,底层土墙厚达1.5米;最外环高4层,中环为2层,第3环为平房;中央圆心点上是一座八卦形的八角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总面积为5376平方米,曾住过80户600多人。闽南平和县芦溪乡芦峰村的“平作厥宁”圆形楼,楼体圆直径达77米,为世界上已知的、仍住人的、最大直径的圆形楼民宅。该楼主楼高4层,约14.5米高,每层有77个开间,现仍住有77户250余人,均为叶姓同宗一族。它始建于清康熙初年,工程前后历时40年,最盛时住过700多人。普通圆形楼占地面积多在1000平方米以上。
圆形楼建筑风格在土墙厚度上与方形楼相近,不同的是楼内各层房间规格比方形楼更为统一规范。圆形楼还克服了方形楼的一些缺点。如方形楼四角屋光线暗、通风差、噪音大,而圆形楼消灭了角间,构件尺寸统一,施工相对简单,屋顶也更为简化。与方形楼相比,其房间朝向好坏差别不明显,有利于宗族内部的分配。此外,用同样周长围成的圆形面积是方形面积的1.273倍,因此,圆形楼比方形楼有更大的内院空间。因无间角,圆形楼对大木料的需要也相应减少,且抗风、抗震、防火的性能更高。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的华安县沙建乡宝山村的“升平楼”,是闽南唯一的外墙全部用条石砌成的三层圆形楼,出檐较小,状似石磨。这座石圆楼是福建土圆形楼家族中的独特支系,但其抗震性能不及上圆形楼。
(3)交椅楼
在南靖等地,还有一种叫“交椅楼”的生土楼,其建筑形式与方形楼大致相同。但前排房稍低,为平房或2层楼,左右两边稍高,为2层或3层楼,酷似座椅的“扶手”,后排房最高,可达3层以上,宛如座椅的靠背。整座楼仿佛一把“交椅”,故俗称“交椅楼”。其特点是土墙前低后高、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冬暖夏凉。房间数达五六十间,可居住15户约六七十人。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的南靖县书洋乡石桥村的“长源楼”是其代表。
在土楼建筑中,圆形楼和方形楼通常是单独起建的,但在一些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形成了圆形楼与方形楼结合的土楼群。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黄氏家族,开基数百年来先后建有5个一体相连的圆、方土楼组合。从空中俯瞰,一座方楼雄踞中央,四座圆楼围绕四角,恍若一朵怒放的硕大梅花点缀于绿野平畴之上,错落有致,美不胜收。该楼群初建时仅为一座方形楼,黄氏祖先取楼名为“和昌楼”,后因人丁渐旺,分别在方形楼四周建起4座圆土楼,从东、西、南、北4个方向拱卫着“和昌楼”,使之既似山寨,又如城堡。此外,在永定古竹乡高北村也有以圆形楼为主,方、圆形楼错杂而筑的土楼群。这种巧妙的构思、奇特的组合,令海内外的建筑专家赞不绝口。
圆形楼或方形楼的底层均做厨房、饭厅,有的也做牛栏、猪圈。底楼对外绝不开窗;2层楼为放置谷物和农具的杂物间,对外也罕有开窗;3层以上为卧室。楼上楼下的房间及每一单间均一样大,一般为10平方米左右,显得狭小,仅容一床一橱一桌,反映出客家家族不重卧室而以厅为主要活动空间的习惯。大多土楼内的走廊为敞廊,大家共用,每个房间的门与窗都开向走廊。也有一些土楼内部以八卦式单元切割或从一楼到顶楼每一间均为独立单元,各家人靠楼梯上下相连。永定湖坑乡的“振成楼”,外圈以八卦形分成8组居室,每单元6间,每层48间,4层共192间。每单元有防火墙相隔,有拱门相通,楼下各有一间浴室。
(4)五凤楼
在闽西及闽西南客家居住区,还有一种与圆、方形土楼造型风格迥异的土楼民宅,俗称“五凤楼”(南靖人称“大屋厦”),这是一种府第式的土楼住宅。五凤原为五方(东、西、南、北、中)配五色所引申的五行意义。以五凤名宅,表示四方与中央相应的寓意。它像古代中原的宫殿,也近似北京故宫的形式,突出中轴中心,在平面发展的基础上,讲究左右均衡对称,前后高低有序,布局方整有序。最普通的五凤楼是三堂二横式,也有三堂一横、四横、六横等形式。一座三堂三横式五凤楼的建筑内容包括:鱼塘、侧座、回屋、禾坪、下厅、中厅、后堂、两厢横屋几大部分。在造型设计上,厅堂和天井的配置独特,厅堂皆敞,面向天井,且与天井相连,厅的边沿便是天井边沿,二者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极巧妙的空间搭配与沟通协调的综合功用。一座三堂二横式五凤楼,共有5个天井与9个厅堂。中轴线上有3个天井及3个厅堂,中轴线上一直就是天井与敞厅,可从大门一望到底,两横屋与中轴之间各有一天井,分别有小门厅、中厅、侧门厅。楼内敞廊是回廊,将全楼各部分及每一房间串通。楼的中轴线上有3个天井,两横屋的天井,均可搭起地棚,遇有红白礼仪活动,有宽阔余地,十分方便。五凤楼通常有房30间上下,另有厨房仓杂间若干,可住十余户、百来人。大者有60余间房,可容200多人。五凤楼重装饰艺术,雕梁画栋,十分精致,是诸类土楼中最“豪华”的一种。其色彩造型之美,广受行家称道。五凤楼的代表作有永定“大夫第”“福裕楼”“遗经楼”等。
土楼共有的特点是建造工期长,一般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完工,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所用木材需300~500立方米。因土墙下厚上窄,坚实牢固,“三防”(防风、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还能防火(三环土墙便是三道防火墙),特别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叹服。几乎所有土楼都曾经受过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验,皆安然无恙。
土楼建筑的另一特色是结构极为规范,房间的规格大小一致。大多数土楼均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楼内均有天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旧时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垒筑高大土墙以防不测)。由于墙壁较高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热纳凉,优点甚多。客家人建土楼时,将烟囱砌入土墙内,使厨房免受黑烟污染,十分洁净。
土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大多数土楼的命名也寓意隽永、意味深长。永定土楼或以方位命名,如“东升楼”为坐东朝西,喻义旭日从东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楼”为苏振福独资兴建;或为纪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后代所建“庆福楼”“福裕楼”“振成楼”“庆成楼”总不离“福”“成”两字;或以自然环境定名,如“望峰楼”因面朝笔架山峰而取名,“环兴楼”则因三面环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环形大圆楼而得名;或为祝愿祈祥定名,如“松竹楼”和“五十楼”,分别取“竹苍松茂”和“五风十雨皆呈瑞”之意;或为劝勉后人定名,如“经训楼”“承启楼”;或以创业者定名,如“福侨楼”,为江氏华侨所建,意为华侨福宅,“群兴楼”因众人集资兴建,并寓群居兴旺发达之意;或以褒贬双关定名,“如升楼”,坐东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后代又戏称其小如米升。
20世纪60年代后,传统的土楼已基本停建,如今在闽西和闽南保存有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其中永定区和南靖县的数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楼。在永定,土楼麇集于湖坑、古竹等少数乡镇,仅湖坑乡就有54座;在南靖则以书洋、梅林等乡为多。永定区古竹乡高北村的“承启楼”频繁在影视中亮相,还载入《中国名胜辞典》,成为中国《民居》邮票组票之一。它以独特的圆楼造型标本,使“永定土楼”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楼的代名词。
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土楼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