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我国古老的宗教,早于世界其他各种宗教。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道家。《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至肃州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开天经》说广成子为老子的化身)。《抱朴子内篇》云:“黄帝西见黄子,受九品之方,过崆峒,从广成子受自然之经。”广成子居崆峒山,授黄帝自然之经,是为道家传道之始。
原始社会,人群处于愚昧状态,备受自然界的各种威胁,在人们尚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和处理周围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于是崇拜自然、信仰鬼神,为避祸求福,沟通天人之间、神鬼之间的信息,开始出现了巫师。殷人尚鬼、重巫祝。巫,为人们占卜吉凶祝福。祝,取悦于神,以沟通人之间的信息。人们依靠巫祝,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祈求,改变现状,以求安居乐业。
至周代,人们进一步探索神仙的踪迹,战国时期,尤为突出。庄子《逍遥游》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飞,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屈原《楚辞·离骚》中也说:“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凰飞腾兮,又继之以日夜。”当时列国诸侯,为求长生,向往神仙,于是方士竞出,纷献仙药,齐威王、燕昭王、秦始皇等君主,皆遣使入仙山求长生药,是为方士仙道兴盛时期。
汉初,黄老学兴盛,推崇黄帝,尊奉老子。汉文帝、景帝,以黄老之道治天下,曾一度出现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继而汉帝迷信神仙,建立了新的神仙体系。此后方士辈出,访仙求药,极一时之盛。
道教大约建于东汉末年顺帝(125—144)时期,太平道又称黄老道,奉《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奉“中黄太一”为至尊天神,创立者是黄巾农民起义领袖张角。后张陵创五斗米道,它产生在今四川境内,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五千言为主要经典。之后,它经历魏、晋、南北朝、隋逐渐发展起来。(www.xing528.com)
至唐宋时期,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唐朝皇帝自称是老子的后裔,奉行崇道政策,规定三种宗教的次序为:道先、儒次、佛后。唐玄宗正式册封老子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规定科举人士必须兼通《道德经》,诏令天下读书人人手一本,各百姓家家藏一册;唐武宗规定老子诞辰(农历二月十五日)为降圣节,并将此日定为全国休息日,并实行兴道灭佛的政策。宋朝皇帝也采用唐代的做法。宋真宗宣称其祖赵玄朗为道教尊神,以此提高赵氏皇族的地位,转移民众对统治者的不满。宋真宗还让女儿入道,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玄元上德皇帝,又命人领修《道藏》,使其增至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到北宋末年宋徽宗更加沉迷于道术,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在太学中设置了《道德经》《庄子》《列子》博士,令道士改穿道服,并亲自主持校补《道藏》,使其增至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因此,道教在这个时期进入了全盛阶段,道观规模日益增大,道士人数剧增,“神仙”队伍愈加庞大,《道藏》编辑完成,涌现出不少著名的道教学者,如孙思邈、吕洞宾等。
明清时期,道教从停滞走向衰落。究其原因,在内部,教团腐化;在外部,理学的强力排斥,失去统治者的支持,民间宗教的相互争夺地盘等,均是促使道教走向衰落的因素。明代统治者对道教仍然尊崇敬奉,对道教社团严加管理,拜访张三丰,大修武当山崇奉真武神;而清朝不重视道教,从乾隆年代起道教的政治地位下降,因为清政府采取的是重喇嘛教而抑制道教的政策,从而日趋衰落;到了近代,由于受到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冲击,道教更是每况愈下。但是在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却很活跃,作为一种道教信仰受到民众的欢迎,如读书人想金榜题名就拜文昌帝君、商人想发财就拜财神赵公明、妇女求子拜东岳娘娘、官员赴任拜当地城隍、渔民出海捕鱼拜妈祖(天后)等等。道教已经向民俗和民族习惯转化,并沉淀在中国老百姓的潜意识中,发挥出无形却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千百年的盛衰过程,值得我们去深思:为什么外来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至今仍较兴旺,而道教却已渐渐衰退,这里面有许多原因,有深层次的,也有浅层次的。但不论怎样,作为一种历史最长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予以重视,应把它看成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