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小乘佛教:中国旅游文化指南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小乘佛教:中国旅游文化指南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云南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如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等地区,则是小乘佛教,其经典为巴利语系,也称巴利语系佛教或上座部佛教。近代佛教更加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注重世俗生活的特点。四谛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四谛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这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小乘佛教:中国旅游文化指南

1.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佛教是以佛陀释尊为开山鼻祖而尊崇信奉佛法宗教。佛就是佛陀,是印度语buddha的音译,意译为觉者,即觉悟社会人生之真理的人。“释尊”就是释迦牟尼世尊的略称,释迦牟尼是人们对佛陀的尊称。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约公元前566—公元前486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印度、尼泊尔的边境地区)的净饭王太子,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文武双修,长大后深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探索人生解脱之道。29岁时出家苦修六年,进而至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终于在一天晚上“悟道成佛”。得道后,他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弘扬佛法,并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历时四十五年,从道者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他反对古印度“婆罗门第一”的种姓制度,提出四姓平等主张,得到广大的穷苦百姓的支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圣人”。释尊的出生地蓝毗尼花园、成道地菩提迦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是举世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

2.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系的,亦称汉语系佛教。它是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的,故称为汉地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我国的大发展时期,各地开始建立大量的寺庙洛阳白马寺就是这时候创建的。许多石窟也是这时开始建造的。在唐代,佛教逐步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各个宗派。

在我国云南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如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等地区,则是小乘佛教,其经典为巴利语系,也称巴利语系佛教或上座部佛教。

藏传佛教是公元7世纪左右,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的,它是佛教密宗和西藏当地的古老宗教(本教)相融合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俗称喇嘛教,主要流传于藏族蒙古族、裕固族,以及蒙古和西伯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其经典属藏语系,亦称藏传佛教。公元13世纪后期,元世祖忽必烈定藏传佛教为元朝国教。在藏传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是15世纪初宗喀巴进行的宗教改革,他创立了格鲁教派,俗称黄教。该派在蒙古贵族势力和清皇室扶持下,从17世纪开始,实行政教合一,掌握了西藏地区的领导权。在清朝初期,顺治和康熙年间,清政府先后册封宗喀巴的再传弟子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为活佛,从此正式形成两大活佛转世制度(称为金本巴制度)。活佛是汉族地区对大喇嘛的习惯称号,藏语称为“朱古”,意指由佛化身的肉身,即在宗教修行方面取得杰出成绩,能够根据自己意愿化民的人。“达赖”意为大海,“喇嘛”意为上师,“班禅”意为大学者。

近代佛教更加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注重世俗生活的特点。首先佛教和道教、民间一般信仰日益融合。佛教在追求来世解脱的同时,也重视对现世利益的追求,如祛病消灾,增福延寿,全家平安,佛教的许多礼仪也世俗化;其次,佛教的信仰对象逐渐普遍为多数人接受,受到非佛教信徒的敬仰与信奉,如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3.佛教基本教义

(1)四谛说。释迦牟尼的社会伦理观,代表了佛教对人生、社会的基本看法。“谛”是真理之意。四谛即四条真理:苦、集、灭、道。其中,苦谛是佛教对世界与人生的基本认识,是佛教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即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都处在无边苦海之中;集谛是分析造成痛苦的原因,即“缘起说”,指人生痛苦的总根源是“无明”(对佛理的盲目无知),只有消除了无知才能获得解脱;灭谛是要灭尽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指人生苦难的灭寂与解脱;道谛是如何将众生引向解脱(消灭痛苦、征得涅槃)的方法。“八正道”和归结的戒、定、慧“三学”,就是这些方法的中心内容,是佛祖为众生所开的“药方”。四谛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四谛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2)三法印说。“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教义最集中的体现和概括。所谓“诸行无常”,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诸法无我”是指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前者指“法无我”,后者指“人无我”。世上所有世俗之人以为人有灵魂,产生“我执”的观念,致使产生各种烦恼,并造成种种行动。所以“对我的执着”是万恶之本、痛苦之源,需全力拔除。所谓“涅槃寂静”,是指要为众生提供一个归宿、一个努力方向和理想乐园,即为众生安排一个虚幻的快乐的彼岸世界。因而,“三法印说”基本上概括了佛教理论的主要观点,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到涅槃寂静的理论体系,是佛教的基本原则。

上述佛教的教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它的“来世达彼岸”的思想与儒家的“入世”思想,以及道家的“出世”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从苦的此岸世界到乐的彼岸世界”的文化心理,并最终达到“三教合流”的结局。这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4.佛教神祇

(1)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缺后两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如,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读醋或错)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

(2)菩萨是梵文菩提萨缍(读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缍意译为“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该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以及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佛教认为他大慈大悲,遇难众生只要念诵他的名号,“菩萨即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叫“观世音”。据说观音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观世音菩萨在印度原为男像,自传入中国后,逐渐被汉化,大约从南北朝起,为更好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产生女身观音像。为普济众生,观音可以示现三十三身。相传观音菩萨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以至千百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称。

①文殊师利菩萨。简称文殊菩萨,意译为“妙德”“妙吉祥”,专司智德(即佛教认识论)。手持宝剑(或宝卷),象征智慧锐利;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在佛教寺院中,他常塑在释迦牟尼佛的左边,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常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并称。

②普贤菩萨。是梵文的意译,亦译为“遍吉”。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专司“理”德。其职责是把佛门所倡导的“善”普及到一切地方。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表示六度),人称大行菩萨。相传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现峨眉山万年寺有宋代铜铸普贤骑白象的造像。

③地藏菩萨。是梵文的意译。佛经说,这位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所以得名。释迦牟尼嘱咐他,在释迦寂灭、弥勒佛未生之前,救助六道众生。他即发下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人称大愿菩萨。他手持锡杖,或手捧如意球。《宋高僧传》载,他转世为新罗(今朝鲜半岛)王子,自幼出家,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建寺收徒,99岁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现安徽九华山神光岭有肉身殿,相传即为地藏菩萨的成道处。

④弥勒佛。据佛经上讲,他本为释迦牟尼佛祖的弟子,先于佛寂灭,上升到弥勒净土。释迦牟尼预言他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当下生人间成佛。因此,他是佛门三世佛中的未来佛,因为是未来之佛,故现在还是菩萨。传说在我国五代时期出了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传说这个契此和尚身材矮胖,肚子特大,常用竹竿挑着个大布袋东游西荡化缘。他逢人便笑,言语无常却每多灵验,因而名噪一时。他圆寂时说偈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皆传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后世许多寺院里照他的模样塑造了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像。许多地区民间俗称他为“笑头儿和尚”“大肚罗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也不胫而走。

(3)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超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阿罗汉这个词是梵文音译,本身有杀贼、应供、不生等意思。杀贼即杀一切烦恼之贼,佛教把众生因无明迷妄所引起的各种烦恼、疑惑、痴迷等情,称之为心中之“贼”,认为它们是扰乱人们内心清静、妨碍修行的有害情感。而阿罗汉已经灭尽了种种“心中之贼”,因此称之为“杀贼”。“应供”是说到了阿罗汉果位,已经断灭一切能导致生死流转的“有漏”法,身心清静,应受人天供养。“不生”即是说阿罗汉已进入永恒不变的涅槃境界,不再进行生死轮回。寺院中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唐以前的寺庙中供奉十六罗汉,宋代开始寺庙中供奉十八罗汉,民间传说的济公也列在罗汉之中。

济公,南宋僧人道济,俗名李心远,世称济公。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如痴如狂,被称为“济癫僧”“济癫”。相传济公为罗汉转世,但去罗汉堂报到已晚,加上辈分不高,只得站在过道里,甚至让其蹲坐在梁上。一般也供在罗汉堂。(www.xing528.com)

5.其他佛教文化常识

(1)佛教礼仪。

①称谓。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人)、“监院”(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务)、“知客”(负责对外联系),可尊称“高僧”“大师”“法师”“长老”等。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出家五众是指:沙弥、沙弥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两众是指:优婆塞和优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称“和尚”(僧)和“尼姑”(尼),亦可尊称“法师”“师太”。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称“居士”,可尊称为“檀越”“护法”“施主”等。

②“四威仪”。是指僧尼的行、住、坐、卧应该保持的威仪德相,一切都要遵礼如法。不允许表现举止轻浮,即行如风,住(即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③饮食习惯。过午不食。在东南亚一带,僧尼和信徒一日两餐,过了中午不能吃东西。午后只能喝白开水,连牛奶、椰子汁都不可喝。我国汉族地区因需要在田里耕作,体力消耗较大,晚上非吃东西不可,但进食称为“药食”。

④不吃荤腥。荤食和腥食在佛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荤专指葱、蒜、辣椒等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东西,吃了这些东西不利于修定,所以为佛门所禁食。腥则指鱼、肉类食品。东南亚国家僧人多信仰小乘佛教,或乞讨,或到附近人家轮食,无法挑食,所以,无论素食、肉食,只能有什么吃什么。而我国大乘教派的经典中则有反对食肉的条文。但蒙藏地区,由于气候和地理原因,缺乏蔬菜,不食肉不能生活,所以一般也食肉。但无论食肉与否,大小乘教派都禁忌荤食(即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南北佛教均须遵守。

⑤不喝酒。酒会乱性,不利于修行,故严格禁止。

⑥礼节。“合十”,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

⑦“顶礼”。向佛、菩萨或上座行此礼。双膝跪下,头顶叩地,舒两掌过额承空,以示头触佛足,恭敬至诚,就是俗话说的“五体投地”。

⑧“功课”。在寺庙里,僧尼每天的必修课为朝暮课通,又名早晚功课,或五堂功课。寺庙在早上4时就打催起板(起休号令),僧尼盥洗完毕,齐集在大雄宝殿,恭敬礼佛,端坐蒲团,听候大钟大鼓结束声。随后起立,随众念诵早课《楞严》《大悲》《十小咒》《心经》等,这是二堂功课。晚课在下午4时左右,僧尼立诵《弥陀经》和跪念忏悔文、发愿、回向、放蒙山,这是三堂功课。回向的意思就是将自己念诵的功课,回归向往使大众都能亲证佛果。“晨钟暮鼓”就是由佛教寺庙里的早晚功课而来的。

⑨五戒。指不可杀生,不可偷盗,不可邪淫,不可饮酒,不可妄语。这叫作“方便五戒”。

⑩大戒。又叫“比丘戒”,指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不着彩色衣服和不用化妆品、不视听歌舞、不睡高床、不过午食、不蓄财宝,共十种根本戒。并由此扩充为比丘的250戒、比丘尼的348戒等。过去比丘和比丘尼受戒时,要在头上烫12个香洞。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根据广大教徒的意见,决定受戒时不必燃香疤,这主要是因为佛制原来没有这个规定,像东南亚佛教国家的僧人都不烫香疤。

⑪僧尼吃饭都要过堂,早晨、中午到“五观堂”或“斋堂”用食。五观之意为:一是思念食物来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无亏缺,三是防止产生贪食美味的念头,四是对饭食只作为疗饥的药,五是为修道业而受此食。在过堂时,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众在两边就座。饮食之前,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梆)和葫芦型铁板(云板)。梆是吃饭号令,又叫长鱼。鱼昼夜均不合眼,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废寝忘食。吃饭中间如果需要添饭菜,应将空碗送到桌边,由斋堂服务员添,不可出声叫唤,碗筷应摆在桌边放齐。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搁在碗边上,表示他要对大众讲话;筷子放平,即不准备讲话。过去,大寺庙因僧众较多,多采用“过堂”形式吃饭,并实行分食制。现在一般小庙,人数不多,多采用四菜一汤共食制。佛教主张过午不食,现已有改变,多数僧尼为了工作和学习,也吃晚饭,叫作“吃放参”。

⑫非佛教徒进入寺庙应注意的事项:佛寺被佛教徒视为清净的圣地,非佛教徒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做道场时,不能高声喧哗。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对僧尼称呼,可称“师父”,或在他们的职称后加“师”字,如当家师、维那师、知客师等。习惯上也可称法师或师太。

应该注意的是不能问僧尼的尊姓大名。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出家入道后,由师父赐法名。受戒时,由授戒师赐戒名。因此,问僧尼名字时,可问:“法师上下如何?”或“法师法号如何?”这样便可得到回答。

(2)佛教的经典和标记。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故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藏传佛教大藏经称为《甘珠尔》和《丹珠尔》。《甘珠尔》意为佛语部,《丹珠尔》意为论部。

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间,往往有“卍”的标记。这标记武则天将其定音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因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3)常见的佛事。

水陆法会。全名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也称“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因其超度水陆一切鬼魂、普济六道众生,故称之。少者七天,多者四十九天。

(4)主要节日。有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成道节(亦称佛成道日、腊八节)、涅槃节、观音节(中国汉族地区于农历二、六、九三个月的十九日为纪念观音的节日)、世界佛陀节(亦称维莎迦节,即南传佛教将释迦的诞生、成道、涅槃并在一起纪念的节日)、驱鬼节和跳神节(藏族地区佛教节日)、泼水节(傣族佛教节日)、佛牙节(斯里兰卡的佛教节日)等,有些节日已成为民俗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