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产生于隋朝,一直延续至清末,前后长达1 000多年时间,是我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文教事业发展历程中,在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的历程中,打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虽然科举制废除已100余年,但其历史烙印仍清晰可见,有一些更是我们发展旅游业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
1.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中国古代吏治选官的重大发展
隋朝兴起的科举制,替代了魏晋南北朝盛行的“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制”,是中央政府在各地设置名为“中正官”的职位,专门负责向中央政府举荐人才。“中正官”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九品中正”的名称便是由此而来。
九品中正制虽然比先秦的“世卿制”、两汉的“察举制”更为严密,但其实质仍是举荐制度,官员的选拔和等级的确定权完全掌握在“中正官”一人手中,没有相应的制约机制,极易滋生腐败和流弊。九品中正制的最大弊端是社会各阶层并不能在举荐进程中享受到较平等、公正的待遇。在魏晋南北朝,“中正官”一职往往由世家大族把持,“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的现象极为普遍,九品中正制几乎完全成为世家大族等权贵阶层入仕为官的“专用通道”,堵塞了庶族及平民谋求为官的道路,加剧了社会矛盾。
与“九品中正制”不同,隋代兴起的科举制是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考试代替推荐,是科举制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体制的重大变革。在科举制下,普通平民尤其是贫寒子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入仕为官的机会。自隋代兴起后,科举制历经近1 500年的嬗变,历朝历代统治者对科举制的考试形式、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多有调整和变革,但大体都保证了普通平民平等参与科举考试的权利。
科举制的另一特点是教育和考试成本低廉。读书人只需要准备经学、诗词方面的两三本书即可应考,纸、笔、墨等学习用品相当廉价,更可用其他更简易的方式替代。这使贫寒子弟完全可以将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发奋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上。正因成本低廉,民间人士可以成为兴办教育(私塾、家塾等)的主要力量。近代兴起的西式学堂学校在教学内容、管理方式上确实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但其办学成本却大幅增加,远远超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所能承载的负荷限度。
2.明清科举制:层级严密的考试系统和教条化的考试模式
科举考试到了明清两朝,已形成了一整套“金字塔形”的层级相当严密的考试系统。读书人首先要参加最低一级的考试——县试,通过后即成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生员每隔三年参加在各省省会举行的“乡试”,通过后即成为“举人”。所谓“举人”,就是各省推举到中央的人才。各省举人每隔三年至京城参加“会试”,会试榜上有名者即成为“贡士”;“贡士”最后参加由皇帝亲自在金銮殿主持的“殿试”,“殿试”榜上有名者即成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考试内容教条化、单一化是科举制尤其是明清两代科举制较为明显的特点,僵化的“八股文”即是最典型、最突出的体现。“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主要采用的文体格式,有固定的格式和相当多的规定及戒律。需要指出的是,“八股文”确有形式僵化、钳制考生思想的一而,但它对考生的文字功底有相当高的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学尤其是中国传统文体的嬗变进程中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是相当低的,而最后脱颖而出的“进士”,尤其是“状元”“榜眼”“探花”,大多是具有极深文字功底的杰出人才(如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是“状元”出身,晚清名臣张之洞是“探花”出身),从一个侧面说明科举考试即便是采用八股文这样的考试形式,仍有一定的选才功能。(www.xing528.com)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也为我们今日发展旅游业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资源。如科举制下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遗址就坐落在北京城雍和宫附近,现在是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其中不仅有丰富的文物陈列,而且还有石刻《十三经》全文,是爱好古代文化的旅游者到北京的必游之地。另外,南京的“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四川阆中的贡院皆是当地较为出名的旅游景点。
复习思考题
1.中国各时期文化有何特征?
2.举例说明我国各历史时期文化留下的典型旅游资源。
3.用浅显易懂的实例说明“历史”和“文化”的概念要点。
4.根据旅游业的特点和具体实际,举出各类文化层次中最为典型的例证,并说明其与旅游业的密切联系。
5.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了哪些旅游资源?你能从身边找到哪些不同类型的典型例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