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教品第九:论语类品》-孔子对音乐演奏的描述及其教育意义

《乐教品第九:论语类品》-孔子对音乐演奏的描述及其教育意义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为六艺之一。国画如此,音乐更是如此。孔子描述音乐演奏的全过程,实际上正是这种章法的体现。孔子有可能认为子游是在教他们什么学问,以后也能如同子游那样去做官,听到子游的解释之后,才知道是通过礼乐教育,以利于管理百姓罢了。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眼下又见到了好色胜于好德的人,此人甚至因为享受“女乐”,连朝政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乐教品第九:论语类品》-孔子对音乐演奏的描述及其教育意义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释文】孔子在评论《韶》时说:“曲调悠扬,内容健康向上。”在评论《武》时说:“曲调悠扬,内容尚有不足。”◎韶:舜时的乐曲名。◎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

【品文】在孔子的心目中,《韶》可谓尽善尽美,既能宣扬仁德,又能美妙感人,有积极的教化作用。武王伐纣,使天下由乱而治,但使用武力,乃是“凶器”,与尧舜时期的禅让而有天下、垂拱而治天下不可同日而语,故谓“未尽善”。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释文】孔子在齐国欣赏乐曲《韶》,几个月都尝不出肉味的鲜美了,他说:“没想到欣赏音乐竟到了这种境界!”

【品文】孔子所说的“三月不知肉”,并不是说孔子在这三个月内没有吃过肉;而是相反,即使是天天吃肉,也尝不出肉味的鲜美了,因为音乐给孔子带来的精神快乐远远超过了肉味的鲜美。孔子说过《韶》尽善尽美,不仅曲调好,而且内容也好;孔子也说过“齐一变,至于鲁”,身处齐国,看到齐国变得像鲁国那样成为礼乐之邦了,听着具有仁教精神的音乐,孔子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仁爱的力量和成果,胜似天天吃山珍海味,何况肉乎?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释文】孔子在与鲁国太师谈到音乐时说:“演奏音乐的过程是很清楚明白的。”“开始演奏的时候,乐音合奏,继续下去,纯美和谐,明晰动人,络绎回旋,整个音乐篇章也就完成了。”◎语:告诉。◎大师,即太师,乐官之长。◎乐:音乐。乐,为六艺之一。根据《庄子》的记载,孔子整理过《乐经》,可知孔子对音乐的造诣是很深的。◎翕:合,聚。其如《诗·小雅》:“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纯:纯美。听古琴家介绍,演奏音乐时,指法要干净,方能使音乐纯美。◎从:继续。◎皦:分明,音节明了。◎绎:连续不绝,像抽丝一样连绵。

【品文】诗与乐有天生的不解之缘,二者都起源于劳动。诗有完整的篇章,元代有诗歌理论认为:“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后人将“起承转合”的章法和近体诗的诗句一一对应,作为其标准章法。诗歌讲究章法,其他艺术也是如此。一位画家说,国画也有“起承转合”的章法。国画如此,音乐更是如此。孔子描述音乐演奏的全过程,实际上正是这种章法的体现。“翕如”以交代起因,“纯如”以铺陈情景,“皦如”以洗礼心灵,“绎如”以回环余韵。整篇音乐宛在眼前,清响犹在耳畔,令人叫绝。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释文】孔子说:“太师挚开始演奏,到《关雎》结尾时,洋洋洒洒,美妙的音乐充满了双耳。”◎师挚:鲁国乐师。师,太师;挚,太师的名字。◎始:乐曲开篇之曲。◎乱:乐曲的结束,犹如今天的大合唱。

【品文】孔子精通音乐,善于欣赏,是太师挚的高级知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它起源于劳动,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往往在异国他乡也能引起共鸣。诗歌因为翻译而常常失去母语韵味,音乐则无此虞,人们往往能够从中领略和享受原汁原味的肺腑之声、灵魂之音,它是人类心灵沟通、情性交流的天籁艺术。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www.xing528.com)

【释文】太师挚逃到了齐国,亚饭乐师干逃到了楚国,三饭乐师缭逃到了蔡国,四饭乐师缺逃到了秦国,击鼓的方叔入住在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入住在汉水之湄,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入住在海边。◎古代天子、诸侯用饭要奏乐,所谓“亚饭”、“三饭”、“四饭”,都是乐官名,太师挚为“首饭”。◎鼓:击鼓的乐师。◎鼗:摇小鼓的乐师。◎河:黄河,指黄河以北的晋国。◎汉:犹指汉中一代。◎少师阳:副乐师名阳。

【品文】小乐队集体逃亡,真是礼崩乐坏,不知道鲁国国君吃饭还香不香。这段记载没有明确说明出自孔子之口,但从孔子和太师挚曾经亲自交流过来看,孔子是知道这个结果的,这从侧面反映了鲁君无道的政治局面。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释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然后将音乐篇章整理了出来,使《雅》、《颂》各自得到适当的安置。”◎反:通“返”。

【品文】鲁哀公十年冬,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从最后一站卫国,返回故里。在周游列国时,孔子希望能找到一个政治舞台,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未能如愿。不为仁官,即为仁还,诸侯国丧失了一位官人,但中国却出现了一位圣人;君王少了一位忠臣良相,人民却多了一位思想巨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孔子幸哉!终有所成,德配天地,道超鬼神,不亦可乎?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释文】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弹琴吟诗的乐声。孔子微微一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子游应道:“以前我听夫子您说过:‘君子学习礼乐之道就会有仁爱之心,百姓学习礼乐之道就容易受支使。’”孔子说:“弟子们,子游说的话是正确的。我刚才说的是戏言罢了。”

【品文】子游时为武城宰,即武城的长官,教育百姓学习礼乐。孔子有可能认为子游是在教他们什么学问,以后也能如同子游那样去做官,听到子游的解释之后,才知道是通过礼乐教育,以利于管理百姓罢了。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释文】齐国赠送歌伎舞女,季桓子接受了,好几天都不上朝,孔子于是便离开了。◎女乐:歌舞伎。◎归:通“馈”,赠送。◎季桓子,即季孙斯,时为鲁国执掌权柄的上卿。

【品文】孔子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眼下又见到了好色胜于好德的人,此人甚至因为享受“女乐”,连朝政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孔子见到这种德行的人把持朝政,能不离去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