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释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那礼又有什么用处呢?”◎礼让:合理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让,谦让,古人以推贤尚善为让。礼,朱熹《集注》谓之“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礼的本义,据《释文》解释是“祭神以致福”,后来成为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何有:何难之有,即有什么困难呢。
【品文】作为社会行为法则和规范的“礼”,并不是仅为“仪式”那样的礼节,而是具有深刻内涵的。可以说,礼是人类社会公德的总和。在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中,“礼”是“仁”的外在形式,它由仁政思想、思维来确定社会的行为法则和规范。在《论语》中,经常见到孔子以周礼为“礼”,以尧舜之礼为“礼”,实则是向往仁政盛世,憧憬尧年舜日,而并非一般学者所说的“复辟”。
孔子所说礼让的本质,就是提倡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不矛盾的。重德轻法,则德无威力,小人就会有机可乘;重法轻德,则法无根本,小人亦可心存侥幸。以法代德,虽然为法,却难根除小人之恶。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社会若无道德力量的约束,无异于不教而诛。不能以德救人,即是以法杀人,而使人人受到危害。礼是社会共同遵守的法则、道德规范,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提倡和推行。以德为本,以礼为用,以法为戒,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以法代德,以礼害德,年深日久,就会危机重重。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释文】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去做官的,他们起先是平民百姓;先做官而后才去学习礼乐的,他们起先是官员。如果要我来任用官员,那我就选先学习礼乐的。”◎先进:先学的人。◎后进:后学的人。
【品文】不管是先做官还是后做官,孔子认为礼乐总是要学习的,后学不如先学。学习了礼乐,能够使人文质彬彬,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自身修养和道德品质,然后去做官或从事别的职业,相信在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教养;相反先有了职位,然后再去学习礼乐,效果稍逊,但也总比不学习好。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释文】孔子说:“在上位的人喜好依礼行事,那么人民就容易听从使唤了。”
【品文】强命不如好礼,好礼不如利导。好礼固然胜于强行命令,但要是没有实际的利益惠及人民,效果也是不会理想的。因此而知,好礼必须要有普施恩惠的实际内容,才能令行天下,政绩则预期可成。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释文】孔子说:“服侍君主竭尽礼节,别人还以为是献媚呢。”◎尽礼:竭尽礼节,于礼没有不周全。但是,“尽礼”也可以解释为“止于礼”,尽作“止”、“终”解释。
【品文】如果对君主只停留在竭尽礼仪上,而无实际的事宜,即使礼仪再周全,也是于事无补的,只能被别人视为谄媚。旧说孔子事君,礼节周全,别人却难以做到,即反言孔子是献媚于君主,这只不过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而已。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释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礼制可以预知吗?”孔子说:“殷商继承了夏朝的礼制,虽然有所损益,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商的礼制,虽然有所损益,是可以知道的。以后如有继承周朝的礼制,即使百世也是可知的。”◎世: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
【品文】夏、商、周为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合称“三代”。它们虽然改朝换代,礼制有所损益,但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孔子推崇周礼,希望能够延续下去。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释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明,杞国的礼不足以说明;殷商的礼我能说明,宋国的礼不足以说明。这是因为文献资料不足的缘故。文献资料如果充分,我就能够说明。”◎杞:国名,夏禹的后代所立,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宋:国名,商汤的后代所立,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文:文章典籍。◎献:贤者,尤指贤者之文。
【品文】孔子是礼学专家,考证过很多礼学文献,但因为杞、宋二国的文献资料不足,难以明了它们的礼制,深以为憾。从中可见圣人治学之风严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没有完全考证的事物,孔子没有进行主观臆断,妄加评判。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释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乐是借鉴夏商二代而制定的,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赞成周朝的礼乐制度。”◎监:通“鉴”,借鉴。◎二代:指夏朝、商朝。◎郁郁:茂盛貌。◎文:典章制度。◎从:遵循。
【品文】周礼在借鉴二代之礼的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完善,因而极受孔子推崇,并希望能够延续下去。其时,诸侯国礼崩乐坏,各行其是,孔子认为这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源,而未能见到社会发展、历史前进的趋势,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释文】孔子说:“夷族、狄族的国家有其君主,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夷:古代对异族的贬称,多用于东方民族。《礼·王制》曰:“东方曰夷。”◎狄:对我国古代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诸夏:指周代分封的各个诸侯国。《公羊传·成十五年》:“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注曰:“内其国者,假鲁以为京师也;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士言之辞也。”◎亡:通“无”,没有。
【品文】从字面上来看,有一种解释是:夷狄即使有国君,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国君呢!这是一种曲解。孔子面对中原各国的礼制混乱,下级谮越之风盛行,其如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以《雍》彻”,诸侯国虽然有国君,却好像没有,不如夷狄有国君而没有出现混乱,这是孔子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释文】林放问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说:“这是个问到点上的大问题呀!礼仪,与其追求奢侈,不如节约;丧礼,与其简慢,不如悲戚。”◎林放:鲁国人,其他不详。◎宁:副词,意为宁愿、宁可,根据文意,可译为“不如”。◎易:简慢。
【品文】遇到大事,必有礼仪,如果倾向于铺张浪费,大肆操办,却不如热烈隆重,注重节俭。因此,礼仪不可繁文缛节,本末倒置。丧礼不能简慢而不庄重,要能真切缅怀死者,寄托哀思,体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释文】孔子在谈到季氏时说:“他在自家庭院使用八佾之礼,这种事情他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做出来呢?”◎季氏:鲁国权臣季平子,即季孙意如。◎佾:古代舞蹈奏乐,以若干人数一行称为一佾,人数如其佾数,八佾为六十四人。八佾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只能用四佾。◎是:此,这。◎忍:忍心,狠心。
【品文】古代社会制度等级森严,季氏身为大夫,用天子的舞蹈为乐,令孔子不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季氏耗用国家和人民的资财,超越等级享受,也不符合节约原则,是增加人民负担的不德行为。
(1)季氏旅于泰山。(2)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3)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释文】(1)季氏要去祭祀泰山。◎旅:祭山。
【品文】在孔子眼里,季氏去祭祀泰山,是和“八佾舞于庭”同样的越礼行为。古代有封泰山之礼,即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为“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地,报地之功,称为“禅”。相传古代封泰山、禅梁父者有七十二家。从秦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将在泰山的封禅作为国家大典。季氏的“旅”和封禅是有区别的,但亦不符合礼法,孔子以为泰山之神不能接受,实际上是讽刺季氏不知礼制。
【释文】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这件事吗?”冉有说:“不能阻止。”◎冉有:名冉求,字子有。孔子弟子。时为季氏宰。◎女:通“汝”。◎救:阻止。
【品文】冉有在季氏手下任职,确实没有能力来阻止季氏的祭山活动。孔子认为他有这个职责,因而问之。冉有回答的也十分干脆,想必在孔子所问之前已有规劝而未果。
【释文】孔子说:“呜呼!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得礼制吗?”◎呜呼:感叹词,当今江淮次方言中仍有使用,但在书面文字上已经很难见到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哎呀”,但“呜呼”的语气更加强烈,有“不好了”、“完了”的意思。
【品文】林放曾问孔子关于礼的问题,礼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事物的本质,它的表现形式要与其实质相适应。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释文】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吟唱《雍》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的诗句说:‘助祭的是四方的诸侯,主祭的是庄严肃穆的天子。’怎么能用于三家之中呢?”◎三家:鲁国当时当政的三卿,即孟孙、叔孙、季孙三家贵族。◎《雍》:《诗·周颂》中的篇名。◎彻:通“撤”,撤除。按照礼制,天子在祭祀宗庙时,歌《雍》以撤祭品。◎相:助祭者。◎辟:诸侯国的国君。◎公:夏殷王朝的后裔。◎穆穆:肃穆貌。
【品文】孔子指出三家在撤祭时不应该吟唱《雍》,并引用诗句加以说明,以讥讽三家大夫的无知和乱用祭礼。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释文】孔子说:“禘祭,从酹酒以后的节目,我就不想看了。”◎禘:是古代非常隆重的一种祭礼。唐代赵伯循(匡)说:“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推始祖所出之帝,记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之。”◎灌:本作“裸”,即用活人代受祭者,第一次献酒给尸,使之闻“都鬯”的香气,这一环节就叫作“裸”或“灌”。
【品文】周成王因为周公旦对周朝有巨大功绩,特许他可以举行禘祭。以后在周公的封国——鲁国,其君主都沿用此礼,有谮越之嫌,所以孔子不愿意多看。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释文】有人请教禘祭的道理。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其中道理的人来治理天下,就如同把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孔子边说边指着自己的手掌。(www.xing528.com)
【品文】孔子说不知道禘祭的道理,是因为他认为鲁国的国君不配使用禘祭,因而佯说不知。孔子认为,周公能使用禘祭,是因为他有功于周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能臣。周公是鲁国的开国国君,后来的鲁国国君有什么功业可以沿用禘祭呢?言外之意是讽刺鲁国国君只会套用周公的禘祭,而没有周公治理天下的才干和煌煌功业。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释文】王孙贾问道:“‘与其讨好奥神,不如讨好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不是这样。要是得罪了上天,人们就无法祷告了。”◎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奥:房屋的西南角,此处指主管居室隐蔽处的神,一般认为他比灶神尊贵。◎灶:指灶神,为五祭之一。《礼·月令》:“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祭灶。”古人因为炎帝有火德,因此将他视为灶神。王孙贾说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句话,是当时的俗语,犹如后来的顺口溜。◎祷:祈神求福。◎天:古人认为是有意志的神,是万物的主宰,其如《尚书·泰誓上》:“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品文】王孙贾用奥神和灶神两个常见的神,暗示巴结、讨好权臣,可以得到现实的好处。孔子则认为,天是主宰命运的最高之神,不愿意违背天地良心,而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文中王孙贾和孔子都是以神代人,不知道他们确指何人。有人认为,奥为一室之主,代指卫灵公,灶则指卫灵公的宠姬南子、宠臣弥子瑕,但缺乏史料佐证。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不愿意趋炎附势,自有风骨,令人仰止。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释文】祭祀祖先的时候,要感觉到祖先在世;祭神的时候,要感觉到神就在身边。孔子说:“我若是不能亲自参加祭祀,就和没有祭祀一样。”◎祭:本义为祭祀祖先。《礼·祭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神:天神。《周礼·春官·大司乐》:“以祭天神。”注曰:“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品文】祭祀祖先,就是不忘祖先传宗和养育之恩,就好像他们仍然活在后人的心中。因此,祭祀祖先要毕恭毕敬,不可无心。祭祀天神时,好像天神就在身边,尤其五帝也是祖先而化,祭祀时,应当至为虔诚。孔子认为,如果自己因故无法亲自去祭祀祖先和天神,而请别人代劳,就达不到祭祀的效果,就和没有祭祀的效果一样。孔子这样说,是强调亲自去祭祀的重要性。当然,孔子说这番话,应该也是有所指的,只是文中并没有指出具体对象。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释文】孔子说:“射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因为各人的力气不同,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品文】射是六艺之一,孔子认为君子之争可以进行射箭比赛。作为演戏礼乐的射,以中与不中为主,而不是要求射穿靶皮。古代以布蒙成靶子,叫作“侯”,武射时不但要看准头,还要看力量大小,以选拔、较量武才。但作为礼乐的射,以射中为主,而不计较力量的大小。君子之力不在孔武,而在道德文章,这是社会分工使然。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释文】孔子说:“觚不像个觚,这还是觚吗?这还是觚吗?”◎觚:酒器,容量为二升,原为上圆下方,有四条棱角,后改为圆形而无棱角。
【品文】觚,作为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至孔子时代有所改变。本来器具造型变化,以实用为宜,并无可厚非,孔子此处的感叹,却是借题发挥。觚原来的形状是上圆下方,犹如天地;有棱有角,自有个性。现在改成有圆无方,棱角全无,犹如世人,初有头角,后则圆滑,如何还能坚守本真,崇尚仁义呢?
(1)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2)子闻之,曰:“是礼也。”
【释文】(1)孔子进入太庙,对每件事都要问清楚。有人说:“谁说鄹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制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人。”◎大庙,即太庙;大,通“太”。太庙是祭祀周公旦之庙。古代开国之君叫作“太祖”,祭祀太祖之庙叫作“太庙”。周公旦是鲁国的开国之君,在鲁国享受太庙的祭祀。◎鄹人之子,即指孔子。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做鄹大夫。鄹,地名,有说在山东曲阜市东南的西邹集。
【品文】孔子刚开始进入太庙,即使是书本知识再丰富,也不一定完全能对上号,他虚心向人请教,而不是装腔作势,以礼学大师自居,当然是可取的。如果不懂装懂,最终会是什么也不懂;书本知识不和实践结合,最终还是书本知识而已。
【释文】(2)孔子听说后,说道:“这就是礼呀。”
【品文】向人虚心请教,检验书本知识,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我之举,符合礼的核心内容。尊重别人,尊重自我,是学人之本;尊重知识,尊重实践,是治学之本。有此“四尊”,庶几可以成为一代宗师。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释文】子贡想要省去每月初一祭祀祖庙的那只羊。孔子说:“赐呀,你吝惜一只活羊,而我敬爱礼制。”◎告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朱熹《集注》说:“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十二月之朔于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曰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始去之。”◎饩羊:用以告庙的生羊(活羊)。
【品文】一只活羊,引发礼制之争,按照礼制规定,孔子说的有道理;按照节俭原则,子贡的做法无可非议。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节俭也是孔子守礼的一项主张,想必每月省去一只活羊也不为过。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释文】原壤伸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孔子说:“你小时候就不知道谦逊孝悌,长大也没有德行值得称道,你老不死,真是祸害。”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原壤:孔子的老友,有说在其母亲死的时候,孔子去帮他治丧,他却站在棺材上唱歌。◎夷:伸腿箕踞而坐。◎俟:等待。◎孙弟:通“逊悌”。◎述:称述,称道。◎贼:害人的人。◎胫:小腿。
【品文】原壤劣行,到老都没有改变,真是“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使是“祸害”,天地也没有弃绝他,仍然会给他一碗饭吃,一瓢水饮,一席地睡,天地之仁宽于人间之仁,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内容,所以孔子只能叩其胫,而不能“扼其颈”、“斩其首”。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释文】阙党的一个童子负责传达宾主谈话。有人问道:“他是个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大模大样地坐在位子上,又看见他同长辈并肩同行。这不是个肯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阙党:孔子的故里。◎将命:在宾主之间传话。将,传达。春秋时期的礼节,童子传达宾主的谈话,是站着而不是坐着,和长辈也不能并肩同行。
【品文】孔子认为这个童子没有按照礼节来做,所以不喜欢他。然而,不知者不罪,若是童子事先不知道这些礼节,也就没有什么好责怪的;即使是事先知道而未能做到,由于孩子的自制力差,也是情有可原的。有些被大人看好的孩子,长大并不一定就有出息;而长大有出息的人,小时候不一定就被大人们看好。对孩子不可娇惯,但也不能伤害。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释文】宰我问道:“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去演习礼仪,礼仪必然荒废;三年不去演奏音乐,音乐必然荒疏。陈谷子既然吃完,每年新谷子自然就会长出;钻木取火的木材一年轮回一次。因此,守丧一年也就足够了。”孔子说:“那一年后,你就吃稻米饭,穿锦缎衣裳,你能觉得心安吗?”宰我说:“能心安。”孔子说:“你觉得心安,你就这样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愉悦,住在家里不觉得安适,所以才这样做。现在你觉得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钻燧改火:古代钻木取火的木头四季不同,每一季换一种,下一年再轮回。◎期:一年。
【品文】古代按照丧礼,在守丧三年中,不住在家里,而是在父母坟墓旁边另筑庐居住,而且对吃饭、穿衣服也有相应的规定,不会“食夫稻,衣夫锦”,也不可听音乐。这些规定,宰我认为在一年之内能做到,一年后而未满三年,宰我就不想按照规定去做了。宰我认为在一年之内谷子就可以新陈代谢,钻木取火的木头一年一个轮回,那么居丧一年,应该是符合新陈代谢规律的。
【释文】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即宰我)真不仁啊!小孩子生下来之后,三年后才离开父母的怀抱。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呀。宰予难道在父母怀抱里没有享受到三年的厚爱吗?”
【品文】孔子确认的理由是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完全享受了厚爱,因而为父母居丧三年,也完全是天经地义的。不过,父母的养育之恩,即使是守孝三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也是报答不尽的。宰我与孔子的丧期之争,在今日看来已经没有必要。与其拘于丧礼,不如心中寄托哀思;与其死时哀悼,不如生时孝敬。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释文】对于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本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别国的人称她为寡小君;别国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品文】同一个人,随着不同的场合,有四五种称谓。此章内容与《礼记》接近,有可能是《礼记》竹简杂入所致。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释文】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边,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坐好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走后,子张问道:“这是和盲人讲话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呀。”◎师冕:名为冕的乐师,孔子时代的乐师一般是盲人。◎相:帮助。
【品文】师冕既是来宾,也是盲人,孔子礼节周全,照顾备至,符合社会公德。动物界遵循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但人类不同于动物,不会对弱者残酷无情,丢弃不管。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都要关心、关情、关爱,这也是仁的本质体现。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释文】孔子说:“用麻来编织礼帽,是符合传统礼节的;今天用丝来编织,比麻节省,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见君在堂下叩首,是符合传统礼节的;今天改在升堂后叩首,显得骄慢。虽然违反大家的意见,但我还是赞成在堂下叩首。”◎麻冕:用麻织成的礼帽。◎纯:黑色的丝。◎拜下:臣对君行礼,先在堂下叩首,然后升堂再叩。◎拜乎上:指臣见君直接到堂上拜,而不再在堂下拜。◎泰:骄慢。其如《国语·晋八》:“侍其富宠,以泰于国。”
【品文】礼帽由绩麻改作丝,远为节省人工,且质地也较为改善,因此孔子赞成改革。而臣对君的拜礼,孔子认为是骄慢而不是改革,因而持不赞成态度。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释文】孔子说:“礼呀礼呀,难道仅是指玉帛等礼物吗?乐呀乐呀,难道仅是指钟鼓等乐器吗?”
【品文】礼在人,而不在物;礼在敬,而不在多。乐在心,而不在器;乐在和,而不在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