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文】(1)孔子说:“努力学习而又经常温习,不是很愉悦吗?”◎习:鸟练飞。《说文》:“习,数飞也。”字义为雏鸟在白日展开稚嫩的翅膀练习飞翔。◎说:通“悦”,喜悦。其如《诗·召南·草虫》:“亦既见止,亦既观止,我心则说。”
【品文】鸟皆善飞,然而在其开始时,却是通过亲鸟传授和自己不断学习之后才能熟练掌握的。鸟既如此,而人尤甚。学习毕竟是一个受教、记忆、感悟、实践、修正的过程,没有循环往复的温习、练习、实习,就不能深入掌握。因此而知,学习乃是求知的途径。世界是可以认知的,人们的知识来自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前人所取得的直接经验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书本知识,后人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直接经验是自己亲自在变革世界中获取的,其中有体会,有感悟,也有一个知识积累和巩固的过程。对于书本知识,初学者未必就能深入理解,需要吸收消化,通过不断温习,则可“温故而知新”。学习能令人喜悦,是因为通过学习得到了知识,且习之越久,悟之越深,行之越实,便如在自家宅院掘得黄金,其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释文】(2)“有同师学者从远方归来,不也是感到很快乐吗?”◎朋:《说文》指为“凤”的重文,也就是可以解释为“凤凰”。汉代郑玄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品文】同门即是同师学者,是受业于同一老师的同学,当然“朋”字的含义也可以扩展为志同道合的所有朋友。上文说到学习可以使人愉悦,此处承其意旨,说同学从远方归来,在一起切磋,也能使人快乐,甚至更加快乐。究其本旨,即是说因为学习,而有学友;因有学友,而能交流;因有交流,而有启发;因有启发,而有收获。学友行之远方,或与他人交流所学,或将所学付诸实践,则必有所得;如今归来,彼此交流,探讨学问,弘扬志气,畅叙人生,其中之乐,想必是千金难买。朱熹《集注》中将“朋”解释为“同类”,亦含有“同门学者”的意思;而若将“同类”引为酒肉朋友,甚或为尔虞我诈之辈,则不知其乐何在,其乐何真!
【释文】(3)“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知:理解。◎愠:恼怒。其如《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品文】不为人理解,令人恼怒,是常人之品;而作为君子,乐在其中,何愠之有?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甚至是大自然的最终目的和最终成果。没有文化的传承,就不能巩固人类所探求的既得成果;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能创造人类未来的美好家园。学者便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重任在肩,薪火相传,人类不可将之抛弃,社会不可将之贬值。因为对于人类来说,抛弃文化就是抛弃自己;对于社会来说,贬值文化就是贬值人类。唯有文化领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真正领先于世界;否则,经济总量再大,发展速度再快,亦不足以称为健全、健康、健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而又有新见解,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品文】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再多,却常有不够用的时候,这也就是学无止境的道理。书籍浩如烟海,尽一生之力,亦难穷尽,或许一生所能阅读的只是冰山一角。古今书籍虽然众多,优秀书籍却是有限的,大凡读书之人,最终会感觉到无书可读。但是,有此种感觉的人,都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结果。不少优秀书籍是作者一生智慧的结晶,往往能常读常新,常思常得。反而是那些标新立异的行书(所谓流行书籍)倒是“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犹如曹孟德所言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好书百读不厌,以之作为一生的良师,必有诸多教益,其如天地不荒,江河不竭。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释文】(1)孔子说:“与几个人在一起行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三人:几人,数人,不确指三人,但也不排除三人。◎行:行路,此处有从事某事的意思。
【品文】所谓老师,乃是先知事理而能传授于他人者。任何一个人,即使是再好学、再善学,都不能穷尽一切事理。因而,众人在一起,知识只有交集,而没有完全的同集。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他的知识圆圈就会越来越大。
【释文】(2)“选择别人的优点学习借鉴,对别人存在的缺点自己要能对照改正。”
【品文】别人的知识有正确和错误两种情况,品德有善恶两个方面,取长补短,扬善弃恶,可以使自己获得教益,取得进步。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释文】孔子说:“在十户人家这样的小地方,肯定有忠信犹如我孔丘的,但没有能比得上我孔丘好学的。”◎丘:孔子名丘,此为孔子自谓。
【品文】中国人讲究忠诚和信实,自古就是传统,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多有这种品质,所以孔子能如此肯定在任何一个小地方都有忠信的人。不过,孔子所说的“忠信”,是已经过理论认识而成为自觉的行为,在重大利益诱惑下,不会发生动摇。与此同时,天下的道理很多,邑人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而孔子力求通过学习,能够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学与不学,具有本质的区别。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释文】孔子说:“读书不善于思考,就会受到蒙蔽;苦思冥想而不读书,就会荒废学业。”◎罔:通“惘”,迷惑,蒙蔽。◎殆:通“怠”,懈怠。懈怠,就会导致学业荒废。朱熹《集注》将“殆”释为“危而不安”,也有学者释为“疑惑”,似乎都不是孔子的本义。
【品文】善于学习而能成就学业的人,并不是那些“看死书,死看书,看书死”的冬烘先生,而是那些善于思考,并能参加社会实践的人。读书而不思考,只是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有疑惑而不解,终是疑惑,而尤其可悲的是不以疑惑为疑惑,人云亦云,自以为是。只知胡思乱想,而不肯下功夫学习的人,最终会将学业荒废。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成一家学业,领一代风骚。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品文】对于人来说,各有天生的禀赋;对于从事学业和职业来说,每个人又难以自由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某种事物、某种学业若是有天生的兴趣,他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了解和掌握;天赋是最好的阶梯,对于某种事物、某种学业若是有天生的禀赋,他就会甘愿为之追求、探索和实践。兴趣和天赋所在,即是动力所在,即是奉献和成功所在。因此,选择学业和职业,需要充分考虑与之高度结合,得之者则事半功倍,失之者则事倍功半。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释文】孔子说:“学习就怕达不到目的,达到了目的又唯恐失去了它。”
【品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学习的目的,皆在于寻找、追求和坚持真理。在书本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要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真理,就要坚持和捍卫,而不是为追逐名利而放弃真理,出卖真理。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释文】(1)孔子说:“教育学生,不到他竭力思考而不得的时候,就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引导他。”◎愤:憋闷,郁积,此处意为因为思考问题而未能得其理的状态。◎诽:想说而不能恰当说出的状态。朱熹《集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诽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品文】对于学生、学者而言,克力学习,经常为务,则必有未知之理之义;左右考虑,上下思索,有将得未得之理,有欲言未言之义。此时若有知者予以启发,则豁然开朗,了然于胸,其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反之,则难以达到启发的效果。
【释文】(2)“举一而不能反三,就不要再教他了。”◎隅:角落,此处犹指墙角。◎反:类推。
【品文】如果老师告诉学生一个墙角是九十度,学生不能推及其他三个角也是九十度,那就无法再教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事物虽然纷纭复杂,但是可分为若干种类,运用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及彼,得其事理和规律,这是学习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孔子的教育方法重在启发,启发之源在于自学自思,那种“填鸭式教育”、“描红式教育”只能是自欺欺人,难免会误人子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释文】孔子说:“长成幼苗而不能抽穗开花的情况是有的!抽穗开花而不能结实的情况也是有的!”◎苗:长成幼苗;秀:抽穗开花;实:结实。苗、秀、实是植物生长的三个阶段,此处皆用作动词。
【品文】五谷杂粮、蔬菜瓜果以及树木,都有生长的内因,在经过育苗、开花、结实这些过程后,成为可用之物。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之本乃是根据学生的内因,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提高自学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明确学习目的,使其内因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而不是通过灌输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有了内在的决定因素,假以时日,俟以气候,总能开花结果,馨香满园。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释文】孔子教育的内容有四项,即典制、德行、忠诚、守信。
【品文】文,为礼乐制度,道之显者谓之文,礼乐制度的内容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方面;行为德行,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和才艺的最高统帅;忠、信,是个人的优秀品质,也是立人之本。文、行、忠、信,是孔子的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人的纲领,有之者犹嫌不足,何况无之者呢?
子曰:“有教无类。”
【释文】孔子说:“我对每个人都可以教育而不区别他的出身。”◎类:类别,区分,此处为动词。
【品文】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限制这个权利的,不是社会对穷人子弟的歧视,就是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孔子做到了只要交得起一般的学费,无论贫贱富贵的子弟,都可以收为弟子,这是教育思想的进步,使得大量优秀人才从社会底层涌现出来,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释文】孔子说:“只要带来束脩以上的报酬,我就从来没有不教诲的。”◎束脩:十条干肉。束,十条;脩,干肉。束脩,也称“束金”,是古代用来作为初次拜见的一种礼物,后多指致送老师的酬金。
【品文】知识即是财富,有其内在价值,虽然难以等价交换,没有物化标准,但以礼品、学费换取知识,自是天经地义。不重视知识的民族,是很难自强不息的;不重视知识的国家,是很难真正崛起的。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将知识贬值化,将知识分子边缘化,都是不明智的,也是一种反文明的行为。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是立国定邦之基和兴业富民之本。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2)行有余力,则以学文。”(www.xing528.com)
【释文】(1)孔子说:“年幼的人要经常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要做事谨慎,说话诚实;要博爱于人,亲近仁者。”◎弟子:年幼的人,亦泛指弟子。此处“弟子”之“弟”,旧读上声,读如“体”。“入则孝,出则悌”为互文,即不论出入,都要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汎:通“泛”,意为广泛。
【品文】年幼的人,做事容易冲动,说话容易过头,从小就应该培养良好的品质,孔子所谓“谨而信”,就是为克服这些缺点所提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仁者,则易近仁者之风;心中有仁,则能爱人及众。“汎爱众,而亲仁”,人是传承仁爱的主体,孔子的仁爱思想可以说是提倡“从娃娃抓起”,因为“娃娃”(弟子)总要长大,从长辈手里接过世界。有什么样的“娃娃”,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便是最好的概括。教育是保证国家和民族长期繁荣与兴盛的不二法宝,德教是保证“弟子”成为优异之才和致力报效社会的第一课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以德为先,不可舍弃根本,本末倒置。
【释文】(2)“在力求做到以上准则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艺知识。”◎行:指以上所说的行为规范。◎余力:指学习以上德教内容之余。◎文:古人称“六艺”为“文”,即礼、乐、射、御、书、算。
【品文】在孔子的主张中,德是第一位的,艺是第二位的,他主张德余而艺,以艺佐德,提倡做一个“德艺双馨”的人。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释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庸的人来结交,那一定要结交那些狂放和守成的人。狂放的人有进取精神,守成的人不做坏事。”◎中行:行为合乎中庸。◎与:结交。◎狂狷:激进和拘谨保守,泛指偏激。狂,激进;狷,拘谨保守。狂狷皆偏于一面,没有中庸那样不偏不倚。
【品文】“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军有前中后,人有左中右。”真理居中,偏左或是偏右,皆为谬误。然而狂狷者有所不同,他们虽进虽守,但不离中,不会违背真理,走向谬误。孔子认为狂狷者可以结交,是因为他们仍然具备“忠信”的底线,如果突破这样的底线就不可结交了。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释文】孔子说话有时是雅言,其如读诗、读书、与人行礼,使用的都是雅言。◎雅言:规范的语言。其如《荀子·王制》:“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集解》引用孔安国、郑玄的说法,训为“正言”,朱熹《集注》训为“常言”。
【品文】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各个地方的方言不同,甚至出现了“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的现象。孔子的学生来自各地,与人行礼、答礼的宾客也是来自各处,为使学生都能听懂《诗》、《书》的内容,宾客都能听懂问候之辞,孔子就说规范的语言,犹如今日的普通话。当然,这种语言是如何规范的,现在就不得而知了。普通话是适合交流的语言,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它是一种类似于虚拟的语言,它的作用是沟通和交流。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释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用来思考却没有收获,不如实实在在地学习。”
【品文】知识来自于实践,而不是空想。由实践而积累的知识,有两种渠道可以学习,一是读书,二是向人学习。孔子的这席话,深刻说明了知识不是在人脑中固有的,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但是,思考也是学习精进的重要渠道,如果终日抄书,到处剽窃,没有时间思考,没有自己的见解,为学问而学问,为写书而写书,甚至“著书都为稻粱谋”,著书只求黄金屋、颜如玉,那只能是一介文化商贩,或是一座文化垃圾生产车间而已。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释文】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是我热爱古代文化,从中敏锐求得的。”
【品文】人除了本能是天生遗传的外,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学来的,是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但是,在学习兴趣、学科爱好、领悟程度上各人又是存在区别的,因此因材施教是育人的重要标准,不可“一刀切”。在古代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有正义,有邪说,其中人类最基本的人文理念、道德品质,后人都不应该将之摒弃。人类社会每个阶段都会取得相应的文化成果、智慧结晶,是后世继续进步的阶梯。如果今人轻易否定前人,后人轻易否定今人,人类就不会不断取得进步。在学说理论中,任何时代都存在着真理和谬误,后人对前人的学说理论去伪存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后人要善于从前人的知识中汲取有益的养料,使后代知识之树更加茁壮成长,以参天地,以荫后人。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释文】孔子说:“天生就知道事理的人最上等;后天学习而知道事理的人次之;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人又次之;遇到困难而不学习的人,就是下等的愚民。”
【品文】对于孔子的言论,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第一个问题:是先天而知,还是后天而知?人类的本能是遗传下来的,形成了无条件反射,这些是本能性的知识;人类绝大多数知识来自于学习,是后天取得的,这些是实践性知识。人的言行,是由实践性知识决定的,但也有一些是由本能性知识决定的。譬如好德应该胜于好色,而偏偏有人好色胜于好德。第二个问题:学比不学好,为什么会“民斯为下矣”?怎样提高国民素质呢?普及义务教育并不意味着提高了国民素质,只能算是粗通文化而已。走出校门,他们还有多少人在充电呢?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而是全民的事;读书不仅是青少年时期的事,而是一生的事。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和切身利益驱动下,众人才能在走出学校之后重新拿起书本呢?如果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知识分子脑袋里充满“官本位”的思想是不足取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思想的危害;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如果全民的脑袋里充满了“金本位”思想,于人性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伤害呢?
(1)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释文】(1)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
【品文】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世上的事物有“知之”和“不知”两个部分,以“知之”语人,能够使人明了事理;以“不知”语人,则是自己不智,与人无益。当然,“不知”并不是“不可知”,对自己的“不知”,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达到“知之”。
【释文】(2)“有一个乡下人有事问我,但我对所问的事情一点也不知道。我就从两头考察竭尽其理。”◎鄙夫: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空空如也:指知识空白。有人认为,“空”通“控”,指鄙夫的态度诚恳,但不符合文意。◎两端:两头,事物的首尾、表里、正反等。
【品文】对鄙夫所提的不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的问题,孔子没有具体说哪件事,但世上很多事情的事理又往往是相通的,可以类比,可以推理,以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故可为之解答一二;但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1)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2)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释文】(1)孔子说:“你们这些人,以为我有什么隐瞒而没有教给你们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二三子:指弟子们。◎隐:隐瞒。
【品文】孔子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而且造诣很深,自非一般人可比,对于弟子们来说,有些知识是能及时理解和掌握的,但也有一些知识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得其要领,有些知识则需要通过以后的社会实践才能格其妙理。对于后两种情况来说,弟子们误以为孔子没有倾囊相授而是有所隐瞒。孔子坦言自己无所隐瞒,无所保留,这是他从事教育的高尚品德,确实是“自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释文】(2)“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阐述的,这就是我孔丘的品德。”◎行:给予,教与。
【品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孔子所教授的学问,并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那些手艺,根本无须保留和有所隐瞒,弟子们不能理解和掌握的,也只能在自身寻找原因,不要赖老师白收“束脩”,而是要继续努力,不能因为自己不用功而对不起父母所交的“束脩”。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释文】孔子说:“几年学下来,不想升官发财的人,是不容易做到的。”◎至:思想所至。◎谷:谷米,泛指俸禄,古代以谷米为俸禄,此处意为升官发财。
【品文】孔子并不反对,而且鼓励弟子们出仕,目的是要求弟子们在其职位上施展才华,报效国家。孔子认为只以升官发财为目的,“三年学”也只是升官发财的手段,这是令人担忧的。读书人出仕,以纸砚为田亩,以刀笔为犁锄,获取谷米,是社会分工和社会进步使然。但要是只想着升官发财,以至于“千里做官只为钱”,甚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则人书俱废,不但读书的价值没有了,就连做人的价值也没有了。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释文】孔子说:“古代的学者是为了自己提高修养,现在的学者只是做给别人看。”
【品文】学者之贵,在于守己;学者之贱,在于唯利。守己者,“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而已,物欲无多,以能保持生存为限,即使爱财,也能取之有道,故可达己达人,利于天下。取利者,但以所学皮毛,换取真金白银,乃是一介文化贩子而已;他们所求知识不多,够卖为限,东拼西凑,南剽北窃,岂能融会贯通,泽及世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文】孔子说:“仲由呀!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是知也”的“知”,是“智”的通假字,意为智慧、明智。
【品文】孔子以子路有勇无谋,而对他作出专门的教诲。懂装不懂,或许无多危害;不懂装懂,则是无药可救。世上确实有些事,懂也输,不懂也输;不懂装懂,则输得更彻底。为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只有实事求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释文】孔子说:“仲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的弊病吗?”仲由答道:“没有听说过。”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崇尚仁德而没有学透,它的弊病就是愚蠢;崇尚智慧而没有学透,它的弊病就是放荡;崇尚诚信而没有学透,它的弊病就是伤害自己;崇尚正直而没有学透,它的弊病就是偏激;崇尚勇武没有学透,它的弊病就是乱来;崇尚刚强而没有学透,它的弊病就是狂妄。”
【品文】任何品学,学成则获益匪浅,学有不足则反受其害。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释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型的学者,不要做一个小人型的学者。”◎女:通“汝”。◎儒: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人,也称术士,后泛指学者。《周礼·天官·冢宰》:“儒以道得民。”注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之教民者。”疏曰:“儒,掌管国子道德,故云以道教民,民亦谓学子也。”
【品文】孔子将儒分为君子儒和小人儒两种类型。所谓君子儒,即是以道教民,道即以仁为本,向社会各个层次传输积极、健康、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君子儒心中无私,以为天下谋福利为己任,无论处在顺逆之境、贫富之时,他们都不会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不会以学者的良心做交易,不会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话语权去欺骗百姓,愚弄人民,更不会助纣为虐,为非作歹。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主见,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先进的科学知识教化社会,引导时代,对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起到中坚作用。所谓小人儒,则与君子儒大相径庭,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知识,但缺乏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他们将知识、身份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他们媚权贵、媚金钱、媚世俗,总之是为自己谋福利,而不是为天下谋福利。他们道貌岸然,热衷名利,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中追逐名利;他们并不是潜心学问,而是浅尝辄止,以能在市面上兜售即可;他们的写作和讲学的背后是名利二字,不惜将经义世俗化、厚黑化,以便投机取巧,贩卖文化,鱼目混珠。由于小人儒的存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它玷污了纯粹的思想学说,损害了高尚的人格,动摇了道德基础,他们有辱于“学者”二字,无利于千秋大计,自是为正人君子、后代子孙所不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