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感到孤独,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邻:亲近,接近。其如《管子·水地》:“邻以理者,知(智)也。”
【品文】李白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以德修身的人,往往在滚滚红尘中显得孤独、寂寞,但他的内心世界殊非常人所能及。他们追求的不是名利,结交的不是狐朋狗友;他们追求的是道义,是真理,是天地良心,是人类良知。因此,道德巍巍的君子,是上天的使者,他们贡献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远远胜于人世间的一切金银财宝。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知者动,仁者静。(3)知者乐,仁者寿。”
【释文】(1)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乐:喜爱。
【品文】智者的智慧周流广博,源远流长。江河之水能够滋润荒原田野,使之粮草丰茂,养育苍生。仁者的仁爱如山挺拔,砥柱中流,诚为道德力量中坚。智者之泽溥博渊泉,滋润心田,令人甘怡;仁者之爱巍峨耸立,骏极于天,令人仰止。仁智高远,则世人无忧,天下有幸。
【释文】(2)“智者爱动,仁者爱静。”
【品文】智者之动,乃是心动。心动则生智慧,格于事理,上下求索,得见真知。智者若不知万物变化,不知变化规律,则无解于世,无益于世。仁者之静,乃是心静。心静则志存高远,不为世事所扰,不为表象所迷,而能静观其变,求其变化之宗。仁者坚守仁爱阵地,视名利如粪土,视万物为虚妄,因而不必动而求之,谋而得之。
【释文】(3)“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品文】智者能在事物的新陈代谢中,不断识其本相,得其规律,为人造福,其快乐则由心底而生。仁者在世事纷纭的现象中,不存私欲,不存杂念,心神不会为之烦劳,情绪不会为之波动,寿命则会臻于天生极限,而不至于死于非命。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文】子贡问道:“有一句话能使人终生奉行的吗?”孔子说:“那大概就是宽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于人。”
【品文】宽恕是一种美德,是仁的外在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终生奉行,则终生无辱;“人所不欲,加勉于己”,终生奉行,则终生有益。孔子在回答仲弓问仁时也曾说过:“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一项重要的做人原则。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释文】有人问:“用恩德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公平报答怨恨,用恩德报答恩德。”◎德:恩德,恩惠。◎怨:怨恨。◎直:正直,公平。
【品文】不平则怨,是其该得到的没有得到,或者是想得到的没有得到。因此,如何报怨,应该具体对待,具体分析,如不论合理与否都报以恩惠,就难以做到公平合理。对合理的要求应该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就不能满足。如果对合理的要求没有满足,别人该得到的没有得到,那就成了真正的怨恨,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矛盾,以致取败;如果对不合理的要求迁就满足,就会使人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以致取祸。以德报德,直在其中,也是一种公平,所谓两好搁一好。人家没有恩德而报以恩德,是一种谄媚行为;人家有恩德而报以怨恨,是一种不义行为。因此而知,仁者以德报怨,君子以德报德,常人以直报怨,小人以怨报德,贼人以怨报怨。世事纷纭,不可胜数,然而相互之间的报答,则无外乎此五等人,此五种方式。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释文】孔子说:“是人能将道义发扬光大,而不是道义能将人抬高。”◎弘:扩充,扩大。
【品文】道本是天经地义,是有利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基本规范。《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在道义中,不断学习,不断弘扬,使其光耀天下,遍泽世人。而能将人吹到云中、抬到天上去的,并不是道义,只是别人而已。学者以为略有所学,便以“大师”、“圣人”自居,则无自知之明。天无不覆,地无不载,阳光不语,空气不言,默默奉献,孜孜呵护,谁人能及?故知世人只有自高自大者,而无大于天地者、高于道义者。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释文】孔子说:“对良马的称赞,不在于它的力气,而是在于它的品德。”◎骥:良马,千里马。其如《荀子·修身》:“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品文】千里马能一日千里,自是神力不凡,但不为人用,即使是良才,也没有价值。而能使千里马驰骋,为人所用者,在于良马本身就有驰骋千里的志向,否则何以能致千里哉?因此而知,以德统才,才能致远而有益于世。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释文】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了吧?但民众缺乏这种品德很久了。”◎中庸:不偏不倚,守常不变。中,折中,调和;庸,平常。
【品文】孔子的中庸思想和道德标准,实际上就是要求君子做到正直守常。“中”即为心中没有私欲,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一切以正直行事,不为自己牟取私利。“庸”即为具有平常心,不计较得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对于自己能取得与自身劳动相称的报酬而满足,对于别人如此也当无嫉妒。而有些人则追逐私利,总想取得超过自己实际能力和劳动成果的报酬,甚至为此不择手段,违法乱纪,则是损害他人利益的无耻行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释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见到不贤之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贤: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其如《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品文】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称贤,二者不能相称的是“伪贤”、“假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由是观之,不贤不足取,伪贤不足效。见到贤人,如果能够向他看齐,则自身等贤,通过日后不断努力,当可成为贤人;见到不贤的人,自己能够加以反省,加以修正,自己就不会变成不贤之人。聪明的人不犯同样的错误,更聪明的人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这才是真正的明智,若非贤人不能达到这种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要不断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别人的错误和过失,防止自己去犯类似的错误和过失。“伪贤人”和“伪君子”一样,表面看来德才兼备,他们善于伪装,需要更高的智慧来识破其伎俩,使其现出原形。如何对“伪贤人”和“伪君子”加以观察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呢?孔子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样就会认清他们的本质,得到正确的结论。
(1)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2)子曰:“作者七人矣。”
【释文】(1)孔子说:“贤者避开没有开化的尘世,其次避开没有教化的地方,再次避开没有涵养的脸色,再次避开没有教养的言语。”◎辟:逃避,避开。
【品文】孔子说的四种世态,实际上就是教人不去仁德礼乐不及的地方,离开野蛮不化的荒原,寻找文明普及的乐土。也许它只在首阳山中或者桃花源里,是理想主义者的一种憧憬,但是对照现实,孔子之意不外乎要求人们自洁存善而已。
【释文】(2)孔子说:“像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品文】孔子所说的“七人”,并没有指出任何一个人。无论其人是谁,必定是贤人无疑。这从侧面反映了孔子之道不行,现实社会达不到贤者所希望的那种境界。如果孔子再“乘桴浮于海”,那就是八个人了。然而孔子并未成行,而是不辟世、不辟地、不辟色、不辟言,肩负天职,教化人世,所以能够成为贤于他人的圣人。
(1)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2)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释文】(1)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我是看不到了;能见到常有操守的人,就可以了。”◎善人:有道德的人。乐善好施的人,也称作善人,但与有道德的善人还是有区别的。◎在《论语》中,此章此部分与上一章句式相同,朱熹《集注》疑“子曰”为衍文,将其合为一章;但另为一章,则与下文更为切合。
【品文】孔子所谓的“善人”,是“志于仁而无恶”,是以善道普济天下的人。普惠众生,远远胜于将自己有限的财富施与他人。孔子所谓的“有恒者”,是有道德情操的人,是不争名利的人,他们视道德为恒产、不动产,视名利为浮财、身外物。
【释文】(2)“没有装作足有,空虚装作充实,贫穷装作富裕,这样的人是难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亡:通“无”。◎虚:空虚。◎盈:充盈,充实。◎约:穷困。◎泰:宽裕,富足。
【品文】对于坚守道德情操的人来说,道德情操本身就是财富,没有必要和别人去比余粮、房屋、存款、女人,如果穷得只剩下钱,这等人也就不足以奉为楷模了。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释文】子张请教成为善人的法则。孔子说:“不睬着别人的足迹走,也就不能学到家。”◎践迹:踏着别人的足迹。
【品文】所谓善人之道,就是秉性善良的人,如何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善人自己心中没底。究竟如何才是近善远恶,孔子没有给出具体标准,只是要求向别人学习,以别人为榜样,也就是“见善思齐焉,见不善而内自省也”的意思,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同样的道理。(www.xing528.com)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释文】孔子说:“见到善就怕追赶不上,见到不善就像将手伸进了开水里。我见过这种人,也听过这种话。离群隐居来达到自己的志向,施行道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过这种话,没有见过这种人。”◎汤:开水。◎求其志:达到自己的志向。
【品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乐善、远不善,尚有其人其语,因为这些行为可以随时应对,而不必逃离现实和改变现状。隐居求志,是逃离现实;行义达道,是改变现状,因而只见其语,不见其人。但是孔子的意思,并不是提倡隐居,而是认为君子以行道天下为己任,不能只说不做,而应该有所作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释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奢,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却乐于安分守己,富贵却遵守礼制。”
【品文】子贡由一介书生,经商致富。“人一阔,脸就变”,作为弟子的子贡,长期受孔子道德品质的教育,他会产生变化吗?子贡感觉有些变化,但又与所学有所抵触,心下疑惑,反复思考,以己之得,来请教孔子。在子贡心目中,能做到贫富不违本性,应该是正确的贫富观了。
子贡是站在个人角度来看待贫富问题的,而孔子则是站在社会高度来给予回答的。贫穷容易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孔子提倡安分守己,接受命运的安排;富贵易于使人迷失本性,丧失自我,孔子提倡约之以礼,不可恣意荒淫。从根本上说,人们之间存在的贫富差距,一是由劳动力差别所形成的,二是由社会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所造成的,解决贫富差距就是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社会管理和分配体制。孔子主张“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是消极地缓解贫富矛盾,是一种人文理论,而非阶级观念。但是人文理论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削弱严重的、尖锐的阶级对立,在封建王朝稳定繁荣时期,尊孔重儒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但是,即使是一种人文理论,与其“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莫如“贫而思进,富而好施”,以此来减少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改善、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从这两个方面来缩小贫富差距,才可以促进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释文】孔子说:“贫穷而无抱怨,难以做到;富贵而无骄傲,容易做到。”
【品文】“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嫌贫爱富是社会的通病。处在贫困线下,尤其是在温饱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没有抱怨才是怪事。富人所谓哭穷、低调,有的是为富不仁的幌子,有的是怕露富招致横祸,不欲人知也是常事。富得尚有道义的人是不会有骄傲之态的,但穷得只剩下钱的人是不会没有娇贵气的。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释文】孔子说:“对自己多加反省,对别人少点责备,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品文】所谓的怨恨,有自怨、怨人、人怨几种情况。自己能够做到“三省己身”,总结经验教训,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甚至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就少有自怨和怨人的情况了。话是自己说的,事是自己做的,路是自己走的,既成事实,承受一切善恶之果的只有自己;如果埋怨别人,则更加无益。“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言行之前,当能预知后果,才是真正的远怨之道。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释文】孔子说:“处在高位的人没有宽宏大量,行礼不庄敬持重,参加丧礼不悲哀肃穆,这叫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品文】孔子所说的三件事,皆为处世的常情,为礼而敬,临丧而哀,人们做到这些并不是很困难。只是居上者要做到宽容他人,则有讲究。位高权重的人容易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禁锢下属的思维力、创造力、行动力,不能将工作效率整合到最佳程度。父母之于子女,往往是严爱有加,但也不可封杀子女的思想空间、情感地带。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文】孔子说:“不担忧别人不理解自己,只担忧自己不理解别人。”◎患:忧虑,厌恨。其如《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
【品文】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恼怒,因为自己有追求的目标,不因别人理解与否而有所改变;矢志不渝,坚持到底,才是君子所为。但对别人的志向、品行、学识,如果没有了解,甚至不能正确理解,这才是最为令人担忧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万岁,有了理解,就会变阻碍为支持,变干扰为疏通,变压制为扶助,从而有利于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释文】孔子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能得其要领,听见符合道义的事却不去追求,存在缺点却不勇于改正,这都是我深感忧虑的。”◎讲:讲其要旨、要领。◎徙:迁移,改变。
【品文】但凡古今学者,得其名利二字者,则其学养皆失,廉耻皆无;依附权贵,则其道义不正,风骨不恒。道在则天下富、世人安,何患自己不达呢?而道不在,自己富而天下穷,良知又何在呢?因此而知,孔子之言,是利天下之教,而非利自己之说。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释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会使道德规范紊乱。小事不能忍耐,就会危害追求大义。”
【品文】道德规范,自有天经地义的解释,如果信口胡言,巧舌如簧,甚至以厚脸皮、黑心肝之“厚黑原理”加以解释,就会使人踏破薄冰,坠入深渊。因此而知,巧言利语并不是真实的学问,反而是掩盖道德而求名利的作案工具。见小利而忘大义,殊非君子之道。在小名小利面前,立场不稳,私心摇动,这种人还会有什么大义呢?他只不过是一种见利忘义的小人罢了。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释文】孔子说:“不分是非的老好人,是道德的危害者。”◎乡愿:家乡人都称道的老实人。愿,忠厚,老实人。
【品文】小人破坏道德,或是明火执仗,或是暗箭伤人,人们容易察觉,容易识破,也能及时制止;老好人似是而非,谁也不得罪,对好人不敢支持,对坏人不敢斗争,不知道惩恶扬善为何物,其危害甚大,不易被察觉,因而难以及时纠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古人的这副对联的上联,大概就是这种老好人的写照了。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释文】孔子说:“听到小道消息而又到处乱说,是违背道德风尚的。”◎涂:通“途”。
【品文】与人类相伴的,总会有许多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恶毒谣言,如果不明真相加以传播,那就是弃道德于不顾,无异于杀人于无刃,损人以无形。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释文】孔子说:“我从没有见过好德超过好色的人。”
【品文】据《史记》记载,孔子在卫国时,卫灵公与夫人同车嬉笑,招摇过市,孔子的车跟在后面,因有此语。《孟子》曰:“食色,性也。”好色是人的本能,否则种群就会消亡,这也是天地之仁、造物之仁赋予生物的本能。但是,天地之仁、造物之仁还赋予了人类更为高级的社会性本能,那就是好德。这就要求以德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要求人们近善远恶、从善如流。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释文】孔子说:“仲由呀!理解德的人实在太少啦。”◎由:仲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春秋汴(今山东泗水县东)人。仕卫,为卫大夫孔悝邑宰,因不愿跟从孔悝迎立蒯聩为卫公,被杀。相传子路有勇力,后人将子路作为勇士的代称。
【品文】德的本质,就是平衡、制约社会各种利益的规范。在利益面前,人有美德、恶德之分。美德就是合理取舍:有礼之德就是不损公益,有智之德就是合法所得,有仁之德就是利于天下,有义之德就是无偿回馈,有信之德就是不争人利。恶德则是人的道德品质的缺失,只有私利而无准则:损人利己就是缺德,损人不利己就是丧德,不损人只利己就是无德。美者五,恶者三,世人的道德品质也就尽在其中了。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释文】孔子说:“上天的大德赋予我,那个桓魋能将我怎么样呢!”◎桓魋:宋国的司马向魋,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称为桓魋。
【品文】孔子有道德,桓魋有权势,但在道德和权势的较量中,道德之所以能战胜权势,是因为道德近于天道,权势只是人力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