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释文】(1)子贡说:“如果能广施恩惠而帮助民众,怎么样?这可以说是仁吗?”◎子贡:孔子弟子。春秋时期卫人。史料称其能言善辩,善于经商,家累千金,所至之处足与王侯贵族分庭抗礼。曾经担任鲁、卫相。相传子贡曾在吴、越、晋诸国之间游说,有“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奇功。◎博施:广泛地施行恩惠。
孔子说:“那是多么仁啊!那一定是圣人所为了!即使尧舜想做到这一点也很困难。”◎何:多么。朱熹《集注》解释为“何止”,亦通。
【品文】对子贡提出的假设,孔子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因为在孔子的心目中,仁犹如甘霖,普降人间;犹如好雨,博施村野。孔子极力推崇尧舜盛世,认为那是一个“天下为公”的时代,是人人向往的理想家园。当代学者认为孔子过于美化尧舜盛世,因为那个时期生产力低下,生存条件恶劣,人民未必就能安居乐业。其实这是一种庸俗的哲学观点,是缺乏理想的实用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古人的物质享受与后代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人类除了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外,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人类的精神家园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财富的数量和质量。孔子的学说,作为一种理想,是完全符合人类精神的。
【释文】(2)“所谓的仁,就是自己有所成就,也同时使别人有所成就,在自己通达的同时,也使别人通达。能以切身利益为例,由己及人,那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近:指近处、近身,根据文意,可理解为切身利益。◎譬:以之为例。◎方:方法。
【品文】自己有切身利益,别人也有切身利益,如果能将二者结合起来,甚至将别人的利益视为高于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仁”。如果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甚至牺牲别人的利益而达到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不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释文】子贡问如何才能达到仁。孔子说:“工匠想要将任务完成得很好,就必须先要有良好的工具。处在这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士大夫中的贤者,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者。”
【品文】为仁是一种主张、一种思想,要想变成现实,就要有实现的主体。孔子认为那些掌握实权的大夫和社会道德楷模的士人,他们如果同时也具有贤才仁德,就可以成为实现这一主张和思想的主体。他们是一种力量,可以致力于仁,以求仁政,树立仁风,推广仁爱,使天下变成仁的天下,使世界变成仁的世界。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2)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3)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4)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释文】(1)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敬爱他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智就是善于认识他人。”◎樊迟:孔子弟子,名须,字子迟。
【品文】仁者爱人,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也是仁最基本、最高的境界,它的实质就是希望人间充满仁爱,而不是仇恨。仁就像阳光,就像空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元素,是时时刻刻不可或缺的。智者知人,知人的目的就在于辨别仁人和不仁之人,以近仁而远不仁,从而使仁不断弘扬,不仁不断衰减。
【释文】(2)樊迟还不甚理解。孔子说:“将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直:指正直的人。◎错:置放。◎枉:指不正直的人。
【品文】樊迟为什么不理解呢?因为仁者既要爱每一个人,又要辨别他人是不是仁爱、正直,对那些没有仁爱、不正直的人怎么办呢?孔子认为,知人的目的即在于此,也就是选拔、任用具有仁爱而且正直的人,使他们居于高位,作为榜样、楷模,就能使别人向他们看齐。
【释文】(3)樊迟退了出来,见到了子夏就问道:“刚才我去见夫子,问什么是智,夫子说,‘将正直的人置于邪恶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这是什么意思呢?”◎乡:通“向”,意为旧时,往昔。◎子夏:卜商,字子夏。春秋时期卫人。子夏擅长文学,相传曾讲学于河西,序《诗》传《易》,为魏文侯师。有子早死,痛哭失明。
【品文】因为孔子只讲了道理,而没有举出事例,樊迟仍是一头雾水。见到子夏,认为他是高材生,就虚心请教,真是愚钝有其可烦之处,好学有其可喜之时。
【释文】(4)子夏说:“夫子说的是多么深刻啊!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选拔了皋陶,那些不仁之人就远离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选拔了伊尹,那些不仁之人就远离了。”◎皋陶:舜的臣子,古人认为他是执法公平的典范。◎汤:商朝开国之君。◎伊尹:汤的辅相,他曾经辅助汤灭夏和巩固商朝统治,是古代有名的贤臣。
【品文】子夏举了舜用皋陶、汤用伊尹两个具体事例,说明了“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的道理。樊迟这下就应该明白了,原来任用贤良才是大智,而且这个大智来自于大仁。有明君必有良臣,有良臣必有明君;有昏君必有奸臣,有奸臣必有昏君。这是后来被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一再证明了的。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释文】樊迟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平常做到容止端正,办事认真,对人忠诚。这几种品德,即使到了别国,也是不能废弃的。”◎居处恭,日常起居恭谨端正。◎与人:对待他人。◎夷狄:泛指中原地区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品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孔子曾经对樊迟解释过仁、智的内涵。樊迟找到子夏请教,弄清楚了“智者知人”的具体内容。这一次樊迟请教的是“仁”的注意事项,就是对自己、对别人、对事情要做到一丝不苟,不打折扣。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释文】(1)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服自己的私欲,所作所为符合社会公德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难道还要依靠别人来监督吗?”◎颜渊:又称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鲁国人。颜渊好学,安贫乐道,孔子多次夸奖他好学,胜于其他弟子。不幸短命,孔子深为惋惜。后人称颜渊为“颜圣”,称才子为“颜回再世”。◎克:约束,抑制。◎己:自己,此处指由自己的私欲而产生的思想和所作所为。
【品文】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但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和别人息息相关的。人不可能没有私欲,但又不可能不受社会公德的约束;否则就会私欲横流,人类也早就被自己吞没了。所谓的礼,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社会公德,它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人们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就是无礼之人;无礼之人,即是不仁之人。无礼不仁之人,无视社会公德,损人利己,不顾廉耻;或损公肥私,以身试法;或见利忘义,坑害别人;或欺生杀熟,牟取私利。诸如此类,都是由人的一己私欲而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人将不人。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机制,人间就会成为地狱,而不会成为天堂。
【释文】(2)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准则。”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
【品文】孔子的意思就是一句话,不符合社会公德的事不要沾边,否则就会损害社会公德。
【释文】(3)颜渊说:“我即使不才,也要按照这些话去做。”
【品文】颜渊深得孔子之意,故能从善如流。孔子在回答颜渊所问的“仁”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回答的内容胜于回答别人。“克己复礼”曾经作为封建礼教加以批判,这只是批判者的无知而已。“克己复礼”不仅仅是封建社会的礼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礼教,它在今天应该得到否定的否定和批判的批判。人类在任何时代都应该约束那些不符合社会公德的私欲,个人的私欲不可置于社会公德之上。譬如,连一个随地吐痰的现象都杜绝不了,那岂不是令批判“克己复礼”的先生大人们汗颜和无地自容吗?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释文】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施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是哪五种品德?”孔子说:“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恭敬就不会受到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诚信就会得到他人任用,勤敏就会提高效率,慈惠就能更容易使唤他人。”◎子张:孔子弟子。名颛孙师,字子张。春秋时陈人。
【品文】孔子的“礼智仁义信”是立人之本,得此五者,则能立于天地之间;“恭宽信敏惠”为立身之本,得此五者,则能遂平生之愿。
(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释文】(1)仲弓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好像接待贵宾一样敬重别人,没使百姓像宗庙祭祀那样尊重他们。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报有怨恨,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
【品文】孔子对仲弓回答的“仁”,就是敬重别人、尊敬民众,也就是真正的“爱人”,而不是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更不是只有统治阶级,没有人民大众。仁者“克己复礼”,施之可施,取之可取,它的衡量标准就是不能损人利己、损公肥私。
【释文】(2)仲弓说:“我即使不才,也要按照这些教导去做。”
【品文】对于仁,孔子回答颜渊是“克己复礼”,回答仲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克己复礼”却招致批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却受到赞扬,真是贻笑大方而不自知,悲夫!
(1)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释文】(1)司马牛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所谓仁,就是说话谨慎。”◎司马牛,孔子弟子,宋国人,名耕,字子牛。◎讱:言不易出,意思为说话谨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司马耕,字子牛。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品文】孔子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缺点,对症下药,以一个“讱”字为箴言,戒之说话谨慎。多言必失,戒之则可终生受益。
【释文】(2)司马牛问道:“说话谨慎,这就是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难,说话难道不需要谨慎吗?”
【品文】司马牛问仁,孔子以一“讱”字赠之,司马牛未能完全理解孔子的用意,故继续追问,孔子仍以“讱”字赠之。说话谨慎的道理虽简单,但要能长久坚持,却非易事,如果连这一点都难以做到,遑论守仁了。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释文】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追求仁,那么仁就会来到。”
【品文】仁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若不修德善,则仁不至;若修德善,则仁即至。在孔子的学说中,仁可以分为广义的仁和狭义的仁。广义的仁似乎很神秘,一生中无论有多少高德广善,与仁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因为广义的仁并不是仅以一人之力可以达到的;而狭义的仁,却无处不在,只要有一点善举即可达到。人们可以累小仁而致大仁,即可以从量变达到质变。
(1)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2)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www.xing528.com)
【释文】(1)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完全崇尚仁的人,没有见过完全厌恶不仁的人。完全崇尚仁的人,是至高无上的;完全厌恶不仁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
【品文】孔子将仁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将仁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一个理想主义的境界。在《论语》和孔子的其他学说中,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具体定义,犹如老子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用哲学的语言来说,“仁”和真理一样,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人们可以一步步去接近它,但不能完全揭示它。孔子的理想主义的“仁”,是高纯度的,可以说是纯到了只有精神,没有物质。而没有物质欲望的人,才是完全的“仁人”;有一点物质欲望就不是纯粹的“仁人”了。但是,世人都会有物质欲望,所以都有些喜欢“不仁”,即所谓的“恶不仁者”。所以,只要有物质欲望存在,孔子认为就不会看到“好仁者,恶不仁者”。孔子提出“仁”的概念,是要人们永远地去追求它,去不断接近它,即便是竭尽毕生之力,也不能完全达到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仁无止境”。当然,“仁”也会通过具体内容表现出来,在具体内容上,符合了“仁”的标准,但并不意味着达到了“仁”,即便是“杀身成仁”也是如此;相反,在具体内容上,没有符合“仁”的标准,那肯定就是“不仁”。
【释文】(2)“世上有人能在某一天致力于仁吗?我还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大概是有的,但是我还没有见到过。”
【品文】孔子的意思是说,仁虽然是至高无上的,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致力于仁,即任何事物都有“仁”与“不仁”的分野,并非因为客观原因无仁可为,只有主观原因愿不愿为。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致力于仁,亦贯彻于“小恶”、“小善”之中,不可视而不见;并非在“大善”、“大恶”中才有仁与不仁。所以说,仁虽然是抽象的概念,但它却表现在具体事物之中。也就是说,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和仁有关的,每个人不可能脱离仁而存在。这样的人,孔子确实没有见过。“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在这里是用委婉的语气表述的,但道理自在其中。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释文】孔子说:“百姓对仁的需要,胜于水火。对于水火,我看见不幸落在里面而死的,但没有见过践行仁德而死的。”
【品文】水、火是老百姓过日子最重要的东西,但就是这样对人们具有恩惠的物质,有时也会将人淹没、烧死。不识天能过,不识人不能过;不识君能过,不识仁不能过。国家施行仁政,教化仁风,比水滋润,比火温暖,百姓能够尽情享受仁的恩惠,而不会被仁淹没、烧死。孔子将仁提到了“甚于水火”的高度,说明百姓对仁的渴望比水火还重要。可以说,仁是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动物的大爱因子,是人类得以幸福生存、和谐发展的基本元素。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释文】(1)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不用正当的方式得到,君子就不会接纳。贫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手段来改变它,君子就不会摆脱。”◎其道:此处意为正当的手段。◎处:此处意为拥有、接纳。
【品文】富人拥有钱财,贵人拥有权势,钱财和权势,对于一般人来说,就连做梦都想要得到它,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有道,即以正当的手段得到和拥有它,享之则高枕无忧;反之,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就会反受其害。君子拥有所谓的物质财富,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将之视为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和手段而已。他们认为是“取之有道”而“用之有道”,为“用之有道”而“取之有道”。财富如果主要积聚在君子手中,则能有利于社会进步;相反,财富如果主要积聚在小人手中,则国家必有危殆,人民必有祸殃。权势也是如此。君子有之,国家和人民则安;小人有之,国家和人民则危。同时,如果为了改变贫贱状况而去窃财、掠财、夺财,而去买官、跑官、争官,君子是不屑为之的;小人则常为之,因为他们不是近乎仁德,而是近乎无耻。
【释文】(2)“如果君子违背仁,怎么可能成就美名呢?君子不会在任何时候违背仁,就是在紧迫情况之下也是这样,在逆境中也是这样。”◎恶,疑问代词,意为如何。◎造次:仓促、急遽。◎颠沛:倾覆、跌宕,此处形容人事困顿。
【品文】仁之于君子,甚于生命。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违背仁,若一刻违仁,即非君子;仁之于君子,犹如空气、阳光,一旦舍弃,即无生命。因此,君子在主观意识上不会违仁,如果在客观上有违仁之处,也会在第一时间改正,而不会坚持错误,遮掩过失。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释文】孔子说:“选择有仁爱的地方居住为佳。选择居住的地方没有仁爱,怎么能算得上明智呢?”◎里:居住的地方,此处为动词,意为居住。◎知:通“智”。
【品文】孔子以仁爱教化天下,尤其是对君子来说,选择服务的诸侯国和地区,首先要看那里有没有仁爱;如果国家没有仁政,人民没有仁风,那么君子也就危在旦夕了。譬如孔子的弟子子路,仕卫为大夫孔悝的邑宰,而孔悝却被胁迫要帮助蒯聩成为卫国君主,子路不愿意违背仁德而屈从,以致终有杀身之祸,不能不说是“择不处仁”导致的结果。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释文】孔子说:“对于志士仁人来说,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而保全仁的。”
【品文】在仁与生命不可兼得的时候,舍生而取仁。孔子所说的是一种极端的情况,目的在于强调仁的崇高地位。诗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利而出卖义,为生而出卖仁,那只是小人的行径,他们因此就会成为一具行尸走肉,人生的意义也就消失了,余生归于苟延残喘而已。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释文】孔子说:“遇到仁,就是面对老师也不逊让。”◎当:面临,遇到。
【品文】孔子以温良恭俭让处世,可见谦让、逊让是一种美德。但是,在遇到仁的时候,就是恩义如山、情同父子的老师站在面前,也不能逊让。这不是遇到仁的机会难得,也不是它能使人升官发财,而是它贵于生命,重于泰山。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文】孔子说:“假如有志于仁,那么他就不会作恶了。”◎苟:假如,假使。
【品文】仁者爱人,不会嫁祸于人,也就不可能有恶行。所谓恶行,就是危害别人。譬如日本军国主义,崇尚武力,丝毫没有仁心,犹如禽兽,侵略邻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假如日本军国主义知道仁者无敌的道理,还会悍然发动侵略战争吗?还会在战败后不肯承认战争罪行吗?还会去靖国神社参拜人类所共恶的战争罪犯吗?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根本就不懂得仁道;没有仁道的“武道”,是没有基础的危房,最终会在电闪雷鸣中倒塌。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文】孔子说:“只有仁人才知道如何去爱人,如何去恨人。”◎好:喜欢,喜爱。◎恶:厌恶,憎恨。
【品文】仁人以仁为标准,在义与不义之间,在善与恶之间,在真与伪之间,他们自有“仁”这把尺来衡量。他们的好恶是高尚的,是纯粹的。不仁之人的好恶,往往是以小我、小利为标准,有小利而无大义,有假仁而无真善,以致指鹿为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他们哪里能知道仁的本质呢?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释文】孔子说:“人的错误是各种各样的。观察人所犯的错误,就知道仁了。”◎过:过失。◎党:此处意为错误的类别。
【品文】程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类。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君子与小人各有其过,君子不损仁而常损于人,小人损人亦损于仁。从其过错的种类、成因和结果上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仁还是不仁,确实是一种高明的手段。这说明事物的本质是具有自己的特质的,哪怕是错误,人与人之间也是不同的,即使是造成同一结果的错误,其中也有仁与不仁之分,有善与不善之分,有罪与不罪之分,应该辨别它的本质,分清是非,不可一概而论。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释文】孔子说:“人若是没有仁爱,那礼有什么用呢?人若是没有仁爱,那乐有什么用呢?”◎乐:音乐。
【品文】在孔子学说中,礼乐之类也都是仁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仁爱精神,礼乐再规范,也只是徒有仪式,而无实际内容,如同儿戏、把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是以形式来表现的。充实的内容,有时表现的是简陋的形式;繁复的形式,有时表现的却是空洞的内容。
(1)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释文】(1)孔子说:“不仁的人不会长期处于困境而受约束,不会长期处于安乐而无事。”◎约:指受约束的窘困境地。
【品文】孔子所说的“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和“小人穷斯滥矣”的意思是一致的。没有仁心的小人在困境中不会磨砺自己的意志,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意志可以磨砺。这样的小人,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只能怨天尤人,以至于为非作歹,祸害他人。不仁的小人忽有侥幸,偶有机遇,也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富贵。于是乎,他们又会陷入醉生梦死、寻芳猎艳的泥潭,骄奢淫逸,无所不及。他们那些行为与君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境界,简直是有天壤之别。
【释文】“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知者,即“智者”。
【品文】仁者淡泊无欲,不以财货为宝,不以地位为尊,故能心安理得,终生无愤懑之态。智者本身也是仁者,他们以智慧加诸人事,将仁贯彻于其中,故能“达己达人”。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释文】孔子说:“做到刚强、果毅、质朴、慎言,就接近于仁了。”◎木:质朴。◎讷:迟钝,不善言辞。
【品文】刚者无欲,没有私欲就会刚强;毅者无私,没有私心缠绕就会果断;木者无伪,没有虚伪就会真实;讷者无邪,没有诈言就会诚信。无欲、无私、无伪、无诈,都是仁者坚守的底线,得之则近仁,失之则不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文】孔子说:“说话机巧、满脸堆笑的人,并没有多少仁爱精神。”◎巧言令色:始见于《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意思是为什么要惧怕那些巧言令色又很奸佞的人呢?巧言、好话,动听之言。这种解释比较片面,因为好话、动听之言并非都是于事无补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不符合事实的机巧之言。令色、和悦的笑脸。令,美,好。其如《诗·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鲜:很少,不多。
【品文】鲁迅说过:“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恶。”因为他们并无是非标准,只是近于利而言而行罢了。近于利而言行的人,必无仁爱可言。孔子此言,可谓一针见血,足使“伪君子”之流无以藏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