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人类的隐私意识就出现了,心理学者认为人类的隐私观念是从羞耻心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中,就算是在炎热的夏天,人类的祖先也会把树叶或者动物的毛皮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这实际上是人类隐私意识最原始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隐私观念也在进化。在原始社会,人们关注的只是填饱肚子,没有更多的剩余物品进行交换及经济交往,所以人们的隐私观念框架局限于“羞耻心”这一部分,原始人类也只是将树叶或者动物的毛皮做成遮盖物,避免自己完全裸露在别人眼前。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导致了生产力的进化,物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可供人们自己自由支配的物质多了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繁杂,也就注定人们的隐私会被更多的人关注。此时的隐私不只是穿衣遮盖身体,还有生产生活的秘密。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争斗使近代社会的隐私观念应运而生,这种隐私观念的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最初的人权思想。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文化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造就了人们一种新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的核心是追求平等、自由等观念。伴随着新的世界观的产生,一些学者提出了个人主义的口号。在对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有人认为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的元素是个体的人,社会的利益是个人利益之和,个人是唯一的、真实的存在,社会除个人利益外并无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一种人本主义世界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此人本主义风潮。一些法学家也称这是个以人为“本位”的“呼唤权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希望能够受到公平的对待,希望自己的个人隐私能够得到保护,隐私意识也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发展。(www.xing528.com)
隐私权概念的提出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1890年,路易斯·D.布兰迪斯和塞缪尔·D.沃伦作为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法学家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隐私权》这一轰动社会的文章,第一次描述了什么是隐私权,并对隐私权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篇文章还结合实际生活中人权意识不被重视、隐私观念肆意被践踏的问题进行了评论分析,提出了隐私权作为法制权利的重要性。
19世纪末,照相技术和印刷技术盛行,曝光了许多个人隐私。新闻的力度也超过了社会礼仪的尺度,将一些八卦消息刊登上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开始对公开个人隐私变得厌恶,因为在精神文明已经发展起来的时代,人们在思想上受到的打击和痛苦远远大于身体上受到的折磨。所以,人们大声疾呼法律必须对个人“不受侵犯的人格权”有所认知,并以此保护个人的感受、思想以及情绪,要求法律中要明确“隐私权”。在本书中,隐私权被定义为“生活的权利”,内容是个人有权利对自己需要公开的事情进行抉择,即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在什么样的范围内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从那时起,隐私权这一专有名词才开始得到了广泛关注,并形成了隐私权研究的热潮。两位学者指出,新闻报道有时为了迎合低级趣味,不厌其烦地制造流言,而这种流言侵犯了个人私生活的神圣领地,逾越了社会礼仪的规范。他们还指出,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在文化的微妙影响下,人们越来越对公共生活感到敬而远之,也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隐私权》这一具有开拓性意义的论文的发表,拉开了隐私权理论的序幕,标志着隐私意识理性化的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