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课程概述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其主要形式有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网络微课等。
(1)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定义,网络课程包括两个部分:教学内容与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①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以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以文本、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为综合表现手段的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表达形式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符合本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都应该包括如下部分:学习目标、课时安排、学习方法说明、教学内容、练习题、测试题和相关资源(包括相关文章、网站、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
②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是指支持网络教学的教学资源、教学平台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育活动。
教学资源:依据教育部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DLTS)术语规范(草案)》,网络课程中的教学资源是指与网络课程相关的媒体素材、题库、课件、试卷、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库和资源目录索引等资源。
教学平台:指支持网络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教学软件工具,是一个统一的教学/学习、内容整合、网上辅导及讨论、自我测验的系统平台。
教学活动:网络课程的核心内容。完整的网络课程需要如下教学活动:实时讲座、实时答疑、分组讨论、布置作业、作业讲评、协作解决问题、探索式解决问题、练习自测、考试阅卷和教学分析等。
(2)网络课程的功能
①开放式教学。网络课程支持各类开放式教学,开放不仅指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也指教学方法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转型。
②大规模资源集成。网络课程将各类与课程相关的图、文、声像资源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支持课程学习的资源库。既有静态的各类相关知识资源,也有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智慧等动态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选择的自由。
③多维化信息交互。交互性是网络课程的重要特性。交互不仅仅是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还包括页面之间的交互。页面的交互是指交互图标。合理运用交互图标可使每个页面整合为一个整体,学习者可以很自由地在网络课程中学习。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渠道的信息交互途径,有实时的、非实时的,有视听方式的、文本方式的。
④全日制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导手段。以往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将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分班级的课堂教学是全日制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网络课程成为全日制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可以用于学生自学、测验、答疑和作业,同时也可以用于强化课堂授课效果,如用多媒体手段演示相关教学内容。
(3)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这里所说的原则,不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而是从教育角度出发,也就是网络课程的设计如何符合现代教学的原理的问题。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下:
①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学习者参与的开放性,学习者可以按需参与,不应当有过多的限制;二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应当体现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关联性;三是课程资源的开放性,要为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资源,既要便于学习者获取资源,也要便于教师随时补充资源;四是网络课程教学支撑平台的开放性,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以课程内容的发展情况来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②自主性原则。网上教学应该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习者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地点等。学习者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察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③交互性原则。所谓交互性,包含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传统教学和前两代远程教学的集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把教学内容“推送”给学习者,而是要通过人机交互和人际交互的方式进行学习,网络课程应当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反馈,而不是教材的电子搬家;二是要尽可能地为教学双方以及学习者的相互交流创造便利条件,使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寻求帮助和相互讨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认知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目前的交互方式有基于文本的E-mail、讨论区和BBS等,还有基于文本和图像的电子白板、应用程序的共享等方式。
④便利性原则。所谓便利性原则,就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要,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便利的学习条件。例如,提供简洁明了的导航设计,使学习者不必经过培训即可使用;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和恰当,不会引起歧义;媒体运用尽可能提高适应性,在主流机器和主要的操作系统上都可以方便地调用;交互方式要适合绝大多数人的习惯,使一般人都能够得心应手地使用。
⑤可评价性原则。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提供真实、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可以比较确切地指出学习者学习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者对学习的兴趣。贯彻可评价性原则,要求在设计网络课程的时候,应当提供考试的得分、错误答案的分析以及指导教师对习题作业的批阅结果等功能。
2.精品开放课程
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由此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7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000所高校,并带动起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
(1)精品课程概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2)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①教学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②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放在网上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④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要形成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⑤实验建设。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www.xing528.com)
⑥机制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3)精品开放课程的应用
为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精品开放课程。
精品开放课程就是面向社会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开放的精品课程。教育部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
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
①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客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视频公开课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流文化,宣传科学理论,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高校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以高等学校为主体,以名师名课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及社会认可度为课程遴选依据,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着力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和新颖性。
②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目标,通过共享系统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相对于以往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标准更加精细,也有许多不同点。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精品课程在许多地方的主要受众群体还是同行的老师,许多学校的精品课程甚至不对外开放,公开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受众主要是学生,甚至辐射到社会人员,这对课程网站的开放程度和流畅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标准。
3.视频公开课
(1)视频公开课概念
视频公开课是以视频的形式记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面向特定人群做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活动。公开课的活动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一次有益的研究活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公开课必须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转变、更新课堂观念。教学目标的确定就应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出发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才能促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真正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之间的关系。
(2)主要视频公开课介绍
目前,流行的视频公开课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世界名校视频公开课。汇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西雅图太平洋大学、牛津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名校的视频公开课,可从百度视频、新浪教育网、网易公开课的专栏中访问相关视频。
②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汇集国内知名高校,即香港公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名师授课视频,内容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基础学科、工程技术、农林医药、职业教育等。具体内容可访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视频专区:http://video.jingpinke.com/。
③TED。TED(是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在英语中的缩写,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的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1984年由理查德·温曼和哈里·马克思共同创办。自1990年开始,每年在美国加州的蒙特利举办一次TED大会,召集众多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分享他们关于技术、社会、人的思考和探索。如今,在世界的其他城市也会每半年举办一次,邀请世界上的思想领袖与实干家来分享他们最热衷从事的事业。1998年,媒体大亨克里斯·安德森买下了TED会议,把这个会议变成非营利机构,并把大会演讲做成视频放在互联网上,供全球观众免费分享。2001年,安德森将TED演讲者从原先的技术、娱乐、设计三个领域扩展到了各行各业,邀请了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探险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宗教领袖、慈善家等加入,使TED成为超越会议性质的世界品牌。
凡有机会来到TED大会现场做演讲的人均有非同寻常的经历,他们或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或是某一新兴领域的开创人,或是做出了某些足以给社会带来改观的创举,因此TED公开视频课内容引领世界潮流,经久不衰。TED官方网址:http://www.ted.com/。网易网站也可访问,网址:http://open.163.com/ted/。
④网易公开课。2010年11月1日,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2011年11月9日,网易在公开课项目中正式推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作为可汗学院在中国唯一官方授权合作的门户网站,网易公开课对外推出了“可汗学院”课程。截至2014年,网易公开课栏目拥有“国际知名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TED”“可汗学院”“赏课”“Coursera”“公开课策划”“中国大学MOOC”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为国内在视频公开课领域的领先者。网易公开课官网:http://open.163.com/。
⑤新浪公开课。新浪公开课iPhone客户端内容包含国外多所一流名校的公开课视频。在功能方面,新浪公开课将众多课程按照多门学科进行分类整合,提供快捷搜索和播放记录、翻译进度提示等功能,方便网友使用。在内容方面,新浪公开课拥有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多所国际一流名校公开课优质视频,其中部分课程已被翻译成中文字幕,受到广大网友青睐。在受众方面,现今已有更多人群开始选择使用iPhone客户端观看名校公开课程。如在校学生、各大院校的教师、白领人群,以及商界名流、学界专家等。新浪公开课官网:http://open.sina.com.cn/。
4.“微课”
(1)“微课”概念
“微课”是指以网络为主要载体,通过视频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其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的形式是自主学习,目的是最佳效果,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制作“微课”,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来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2)“微课”特点
①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或45分钟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②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复杂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③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④资源使用方便,内容构成“情境化”:“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境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