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艺术风格-个性化体现|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艺术风格-个性化体现|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艺术风格具有个性化特征教学艺术风格是个性化的,个性化是教学艺术风格的最高境界的体现或标志。但稳定并不排斥变化、发展,可能表现形式、技巧产生变化,也可能教学风格完全改变了。教学艺术风格总是打上教师独特的印记而显示自我风采。教学艺术风格作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技巧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格调系统,它总是在各种教学情境中自觉不自觉地调节着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维系着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教学艺术风格-个性化体现|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一)风格与教学艺术风格

1.风格

在我国,风格最早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指人的风度和品格。汉末魏晋时,风格用来品人,“风”指风采、风姿,指人的体貌;“格”指人格、德行。风格是对人的体貌和人格特征的全面评价。后来,风格一词被广泛应用于书法、文学、艺术、美学等一切艺术领域,用以说明艺术作品达到成功时方具备的重要标志。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

2.教学艺术风格

所谓教学艺术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和形成的教学艺术个性化的较稳定的表现方式。在这一定义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1)教学艺术风格体现了教学思想

教学艺术风格是在教学思想、理论、观念指导下发展和形成的,不管教师本人是否意识到,他的教学艺术风格总是依据某种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学艺术风格的方向。

(2)教学艺术风格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经过艰苦地反复实践,不断地摸索和探讨,总结、归纳、提炼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经历较长的形成和成熟过程,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3)教学艺术风格具有个性化特征

教学艺术风格是个性化的,个性化是教学艺术风格的最高境界的体现或标志。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感知、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类型、审美价值观等与众不同,带有浓厚的个性化的特征。

(4)教学艺术风格是较稳定的

一位教师的教师艺术风格有一个形成、成熟、发展的过程,一旦风格成熟,被确定下来,它就具有稳定性。只有较稳定的特点,才能构成某种风格。但稳定并不排斥变化、发展,可能表现形式、技巧产生变化,也可能教学风格完全改变了。

(二)教学机智、教学幽默与教学艺术风格

1.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偶发的或复杂的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灵活应变、妥善处理问题的能力。它是教师的知识、智慧、灵感、修养等在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学能力中不可缺少的方面。

教学机智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突发性。课堂是一个变幻多姿的世界,教师面对的是活泼多变的儿童,他们活跃的思想随时都有可能超出教师的指挥圈,导致无法预料的偶发事件。教师的教学机智正是在这些偶发事件的冲击下,怦然而生。第二,巧妙性。机智,其基本特征是“巧”——机巧之智。“巧”就是巧妙,巧得令人赞叹。第三,协调性。教学机智是对课堂上所出现的偶发事情所作出的反应,其内容与形式、情感与理智、方法与目的都必须与当时的教学情境保持协调。第四,应变性。在课堂上出现异常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时候,或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时,就需要教师有随机应变本领。

2.教学幽默

教学幽默是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以求得学生在愉悦、欢乐的气氛中感悟知识,增强能力,培养幽默感的教学艺术活动。教学幽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精心设计。精心设计是教学幽默与生活中自发幽默的一个分水岭。之所以要进行精心设计,是因为教学幽默要服从教学的需要。将教学引向成功,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幽默的价值所在。教学内容不都是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的,教师常常需要在课前准备和设计一种教学的情境以期能在教学的最佳时机出现,恰到好处地助教师成功进行教学以“一臂之力”。教学幽默是以不牺牲或不伤害学生为前提,也不是牺牲教师个人的尊严,它是师生双方共同享受,享受幽默带来的沁人心脾的快乐和潜伏在幽默之中的美妙的意味;它不是蔑视,不是挖苦讽刺,它是教师爱心加上智慧的产物。精心设计教学幽默不仅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学生,对于教师本身来说,长期设计幽默情境会使教师有机会把幽默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第二,含蓄且深蕴启迪。就教学幽默的表达方式来说,它是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庄”指庄重,严肃健康,在教学上有积极的教育价值;“谐”指诙谐、有趣,逗人发笑。“庄”与“谐”的辩证统一实际上就是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没有“庄”,“谐”就会失去健康、优美的品质;没有“谐”,“庄”就缺乏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幽默也就不存在了。教学是积极的价值引导活动,思想性是它的灵魂。教学幽默所激发的笑里,有诗意的酿造,有哲理的思考,使人回味其中的滋味和魅力。其表达的“曲径通幽”和意境的“别有洞天”,都使教学幽默带有蕴藉隽永的含蓄美和启迪性。

第三,即兴而发。即兴而发不仅是教学幽默的重要特点,同时也是教学幽默的标志。教学幽默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抓住最佳的时机,不失时机地摆脱困境,排除干扰,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教学疲劳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三)数学艺术风格的特点

1.独特性

教学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是其基本标志,因为每个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教学艺术风格总是打上教师独特的印记而显示自我风采。

教学艺术风格的独特性,使许多教师在炉火纯青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自我性,因此,即使在执教同一教材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来。教学艺术风格的多侧面发展,表现了教学内涵的丰富性,同时也增强了教学艺术风格的适应性,只有教学艺术风格显现出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的情景,才使教师辛勤耕耘的教学园地中出现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百花齐放之势,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2.稳定性(www.xing528.com)

教学艺术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教学风貌,它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位教师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特点乃至气质、性格、能力、修养等诸多个性因素。教学艺术风格作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技巧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格调系统,它总是在各种教学情境中自觉不自觉地调节着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维系着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因此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一种稳定的心理定式去支配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协调。

这种稳定性表现为教师教学思想基本完善,教学方法富有成效,以及教学个性的定型成熟。一般说来,作为教师在教学艺术的追求上,目标确定得愈早,其表现就愈鲜明充分,特点就愈稳定统一,也就愈证明他的风格已臻于成熟。

3.发展性

教学艺术风格一经成为固定的模式,就不能突破自己反为其所束缚,也就失去其生命力了。如果说,独创是教学艺术风格的生命,那么,发展恰是其长寿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应注意在稳定中求发展。然而,往往是突破自己比突破别人更难。因为一个教师的教学一旦形成某种艺术风格后,其稳定性往往成为一种保守的惰性。这种惰性就会窒息教学艺术的生命。

事实上对教学艺术风格从主客观的要求上应是发展的,这种发展可以是“精益求精”,也可以是风格的转换。为了在教学艺术风格上“精益求精”和实现风格的转换,需要对各家教学特色及风格进行潜心体验,广采博取,不断求索,才能与时代要求达到高度统一,才能使已形成的教学艺术风格沿着一条向上的曲线升华。在教育教学方面,陶行知提倡“真善美合一”。真善美合一的创造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艺术风格的最高境界。

(四)教学艺术风格的类型

1.典雅型

这种风格以庄重朴实、老练娴熟、严谨不苟、蕴含深远、韵味醇厚为特点。其教学指导思想往往是经典的、权威的或反复证明了的,但信奉经典而不守古,能够翻新和活用;在教学表现方式方法上稳健、完善、和谐,很少有失误。听这种课,有一种很浓、很深、很远的审美感觉

2.新奇型

这一风格注重革新,对于新产生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敏感,运用也快。其艺术特色是:形式新颖,富有独创性,发展变化快,不断破旧立新,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吸引人的艺术魅力。这种教学艺术在实际中也多见,其中较有名的是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其教学艺术的思想来源较新,他对弗洛伊德荣格、雅科卡、卡耐基、严新等人的思想有很深的了解,并善于把握和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艺术表现方式方法上,不断求新。他的每堂课都有新的创造,听他的课,堂堂新鲜,很难找出固定化的模式。实际上,新奇正是他的不固定中的稳定的教学艺术风格。

3.情感型

这种风格的基本思想或理论基础是:教学是人与人的影响过程,人的情意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要以情感为基础。这种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感情充沛、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震撼力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配合默契。属于这种风格的著名教师有斯霞、于漪、霍懋征、李吉林等。以李吉林的教学艺术为例,她把自己的教学艺术称为“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情感教学。

4.理智型

这种风格的思想或理论基础是:教学主要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主要目的是学习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因此,教学主要是理智活动的艺术。其艺术特点是:教学逻辑严密,想象丰富,联想广阔,每一教学环节都丝丝入扣,重视教学的技能练习和能力训练。这种风格既表现在文科教学艺术中,也表现在理科教学艺术中。以著名的语文教师钱梦龙为例,他的特色是“精讲多练”,以练为教学的主线。

(五)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

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最后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又可分为若干阶段。

1.模仿性教学阶段

教师开始教学时,总是模仿别人的教学方式方法、别人的教学语言和教学风度,经常搬用别人的成功的教学经验,甚至举例、手势、语调等也打上别人教学影响的烙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模仿成分太多,创造性成分几乎没有。我们说,在教学之初的积极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水平上,一个教师对独立进行教学的要求与对别人教学的消极模仿之间的相互斗争,促使教学向下一个阶段过渡。

2.独立性教学阶段

教师基本上摆脱了模仿的束缚,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诸如备课、上课、布置与评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等。能将别人成功的经验通过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个教学阶段是从模仿性教学到创造性教学的过渡阶段,但是它在每个教师那里存在的时间却是不同的。有的很短时间就由此进入创造性教学阶段,有的却在独立教学这段整个教学发展的高原期上停滞不前。这个阶段,包孕着创造性教学的萌芽,当条件一旦成熟,创造性的花朵便会争相怒放。

3.创造性教学阶段

在独立性教学的基础上,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中不断表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上,创造性的教学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这一阶段,教师会更多地体验到创造的幸福和欢乐。但是,苦闷、痛苦也会常常成为这一阶段教师的不速之客。在这一阶段中,教师成为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不断地突破别人,也不断地突破自己。当独创性成为教学过程中呈稳定状态的标志时,这个教师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他的教学也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有风格教学阶段

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稳定的表现,使教学带上浓厚的个性色彩,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教学内容和形式独特而完善地结合起来,教学成为真正塑造人们灵魂的艺术。至此,教师的教学艺术臻于成熟,教师也就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光荣的称号。

每个教学的发展阶段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发展阶段的顺序不能颠倒,并且从一个阶段到下一阶段,都需有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这种顺序发展过程中,教学的模仿性因素越来越少,而独创性因素越来越多。由独创性因素的一定量的积累,才可能引起质变,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