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好教师不应仅仅给学生奉送真理,而应教导学生寻求真理,不仅重教——传道授业,而且重导——启发指导学生学习,毫无疑问,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这是教师的天职,而另一种更重要的职能则是指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摄取、消化、吸收精神食粮的动力与能力。这既肯定了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更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个人认为,在新课改实施中,教者为了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应在“善导”上狠下功夫,多做文章。
“善导”就是善于引导,导之得法,注重实效。
1.了解学情是“善导”的前提。教要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备课不仅备教材,更应备学生,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方法、习惯等;不仅了解学生的共性,更应明确个体差异;不仅发现学习“闪光点”,更应窥见“阴暗面”,使教导有目的性、针对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2.创设情境是“善导”的关键。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环境,努力使学生满足求知欲,达到乐学、爱学的目的。许多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尝试,如语文课在美的语言环境中,用“美读”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美和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挖掘教材本身“快乐”因素上下功夫;或把游戏引进课堂,以“玩”激趣;也可在优美的音乐中,有说有唱,时缓时冲,去陶冶情操;也可把学生带到广阔的社会和自然里去实地观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等感官,多方感知事物,引导学生将观察、思考、记录、表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有静有动,内外结合,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www.xing528.com)
3.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是“善导”的核心。教师要学会用好启发诱导方法,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学、看、思、议、练、做等活动的指导与训练,要给学生活动时间,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自学训练、观察训练、思维训练、应用训练、动手操作训练等。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享用。”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
当然,强调“善导”并非否定教与管,而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将师教、师管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内需因素”,从而转化为学生学知习行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新型教育开拓出源头活水。
〔2005年4月发表于《教育督导报》和《敖汉课改动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