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操作技能要点-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提高操作技能要点-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明确所学技能的目的和要求,学生才能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来掌握这种技能。练习曲线练习曲线表明,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符合以下练习规律:①练习成绩逐步提高。②练习中的高原现象a.含义: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举例说明。

提高操作技能要点-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

20min搞定

1.指导与示范

(1)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要帮助学习者梳理必要的先前的知识。为了帮助学习者记忆,还可以将动作要领或程序编成口诀。

(2)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只有明确所学技能的目的和要求,学生才能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来掌握这种技能。

(3)形成正确的动作映象。在学生对所学技能进行练习之前或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己充分而准确的示范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动作映象。

(4)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者可以通过演示、解说或者播放有关录像等方法对学习者进行指导。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练习量:过度练习是必要的,但不是越多越好,要防止疲劳、错误定型。

(2)练习时间: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相结合。

(3)练习方式:身体练习和心理练习相结合。

(4)练习曲线(18年311简;19年西南大学简)

练习曲线表明,学生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符合以下练习规律:

①练习成绩逐步提高。其表现形式有三种:

a.练习进步先快后慢:因为练习初期有旧经验的积极影响,后期需要组建新经验;初期一般涉及简单的局部动作,后期是系统的复杂动作;初期学生兴趣浓厚,后期兴趣降低。

b.练习进步先慢后快:因为初期动作不够熟练,后期随着动作的逐渐熟练,速度加快。

c.练习进步先后比较一致:个别情况。

②练习中的高原现象(13年311简)

a.含义:在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而不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但是高原期后,练习曲线又会上升,表示练习成绩又有进步。

b.原因:其一,当练习达到一定水平时,继续进步需要改变现有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新的方式方法。其二,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所下降,甚至产生厌倦情绪,或因身体疲劳等原因而导致练习成绩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③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a.含义:在学生练习中成绩时而提高、时而下降、时而停顿的现象。

b.原因:主观上,有无学习兴趣与动机,意志努力程度如何,注意力是否集中。客观上,学习环境、练习工具、教师指导等的改变。

④练习中有个别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技能,或同一个学生学习不同技能时,其练习进程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www.xing528.com)

(1)结果反馈:在技能的练习中,让学习者及时地了解自己的练习结果,有利于练习效率的提高,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联结,自动识别相关的线索,把一些小的步骤形成大的产生式或者步骤。

(2)情境反馈:反馈不仅仅针对学习的结果,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给学习者提供技能使用的具体情境。真实的情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技能本身,而且能帮助学生学会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技能和何时使用。

(3)分情况反馈:在练习初期,教师应积极向学生提供关于他们练习时身体动作过程和动作姿势方面的信息;在练习后期,教师应指导学生细心体会自己的练习行为并力求发现自己的经验。

(4)内在的动觉反馈:促进学生对动作的动觉控制替代视觉控制,建立运动肌肉之间的联系,增强学习者内在反馈的作用,提高学习者对各种肌肉动作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

助记

真题真练

1.【2010年,第38题】运动技能的表征方式是 ( )

A.命题 B.语义网络 C.命题网络 D.产生式系统

2.【2011年,第36题】心智技能区别于运动技能的主要特点是 ( )

A.流畅性、简缩性和适应性 B.简缩性、展开性和流畅性

C.简缩性、内潜性和展开性 D.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

3.【2016年,第37题】某学生在体操技能训练中表现为:整体动作趋于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有所减少,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技能尚未达到自动化,该学生的体操技能处于 ( )

A.操作定向阶段 B.操作模仿阶段 C.操作熟练阶段 D.操作整合阶段

4.【2019年,第35题】根据加里培林对技能的分类,阅读属于 ( )

A.操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心智技能 D.学习技能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非统考院校真题

【简答题】简述操作技能学习中高原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西南大学 19 年)

【分析论述题】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举例说明。(江西师大 19 年)

【注释】

[1]本章内容主要参考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第十章。部分简要参考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第十七、十八、十九章

[2]此知识点依据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编写,市场上多数资料的介绍来自旧版(第2版),请使用新版说法,更加精确可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