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系数据库模型: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数据模型

关系数据库模型: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数据模型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系模型:关系模型自1970年被提出后,迅速取代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成为流行的数据模型。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称关系数据库系统,所有的数据分散保存在若干个独立存储的表中,表与表之间通过公共属性实现“松散”的联系,当部分表的存储位置、数据内容发生变化时,表间的关系并不改变。目前流行的关系数据库产品包括Access、SQL Server、FoxPro、Oracle等。

关系数据库模型: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数据模型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角度,可以对数据库中的实体类型、实体间关系以及数据的约束规则进行抽象,归纳出3种数据模型,分别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层次模型:在层次模型中,实体间的关系形同一棵根在上的倒挂树,上一层实体与下一层实体间的联系形式为一对多。现实世界中的组织机构设置、行政区划关系等都是层次结构应用的实例。基于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系统存在先天的缺陷,它访问过程复杂,软件设计的工作量较大,现已较少使用。

(2)网状模型:网状模型也称网络数据模型,它较容易实现普遍存在的“多对多”关系,数据存取方式优于层次模型,但网状结构过于复杂,难以实现数据结构独立,即数据结构的描述保存在程序中,改变结构就要改变程序,因此目前已不再流行。(www.xing528.com)

(3)关系模型:关系模型自1970年被提出后,迅速取代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成为流行的数据模型。它的原理比较简单,其特征是基于二维表格形式的实体集,即关系模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均以表格的形式存在。其中,表完全是一个逻辑结构,用户和程序员不必了解一个表的物理细节和存储方式;表的结构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管理,表结构的改变一般不涉及应用程序(在数据库技术中称为数据独立性)。例如,“导师”表中“姓名”字段原来可以容纳3个字符(在Unicode编码中,一个字符既可以表示一个英文字符,也可以表示一个汉字),随着外籍教师的引进,原来的“姓名”显然无法容纳一个西文的名字,于是将其扩展到20个字符,相应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却无须作任何改动。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称关系数据库系统,所有的数据分散保存在若干个独立存储的表中,表与表之间通过公共属性实现“松散”的联系,当部分表的存储位置、数据内容发生变化时,表间的关系并不改变。这种联系方式可以将数据冗余(即数据的重复)降到最低。目前流行的关系数据库产品包括Access、SQL Server、FoxPro、Oracle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