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详解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详解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师课堂第一节案例分析题概述一案例分析题的概念案例分析题是向考生提供一段背景资料,然后提出问题,在问题中要求考生阅读分析给定的资料,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或做出决策,或做出评价,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等。要寻求理论上的支持,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二节考情分析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从2009年开始实施,到今年已是第12个年头了,河南省十二年特岗考试中案例分析题的情况,详情参看表1和表2。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详解

名师课堂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 考情介绍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教师是否具备相应的新课改理念以及能否把这些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教学设计逐渐成为教师招聘考试的考核重点。

自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开始,考试的题型逐渐趋于固定,2013年加入教学设计,分值占到20分左右,成为学生顺利通过特岗考试的一个重要得分点。教学设计是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相当于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熟悉的“课时计划”或“教案”。

查阅特岗历年教学设计真题,不难发现,从考察的学科而言,主要以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为主(小学1-2年级为《品德与生活》、3-6年级为《品德与社会》、7-9年级为《思想品德》),主要集中在4-8年级,2015年出现一道关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导入设计。

从考察的重点来看,主要考察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两大部分,2015年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设计的考题,2017年考查语文教学活动,2018和2019考查品德课的体验活动。

二 教学设计模板

三 教学设计具体环节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或所要达到的标准。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直接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关注认知性目标,而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是三维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一些考生在写教学目标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目标定位不准确,偏离核心知识、核心能力的方向;②教学目标表述不明确,比较笼统和模糊,出现“行为主体混乱、行为动词不具体、行为条件不明确、行为表现程度不确切”等现象。因此,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我们应注意:

(1)明确目标所强调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发展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考生务必要理清三维目标分别强调的内容,切忌混淆。

(2)准确定位目标

明确三维教学目标所强调内容之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分析教材,提炼三维目标。教材是教学的核心资源,是课堂教学的“脚本”。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由教材内容来决定的,离开了教材,教学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考生要认真研读教材,掌握其精神实质和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教材讲述了哪些主要内容;教材由几段构成,其内容是如何安排的;弄透教材是怎样阐述一些观点和道理的,怎样来组织、呈现教学内容的;教材内容与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有怎样的联系;教材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是什么等等。从而分析提炼出材料当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搞清楚学生学习了本节课程后能够具备什么能力,以及需要学生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树立什么样的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掌握目标表述的方法

教学目标的阐述通常采用行为目标的ABCD四要素法进行表述。

①A(Audience)行为主体:教学目标强调陈述的主体是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描述结果,只有当学生的行为发生了与教学目标的规定相应的变化,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规范的行为目标的开头应是“学生能够……”,若写成“使学生……”或“教给学生……”都是不妥的。当然,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有一些三维目标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是隐含的、未直接陈述出来。

②B(Behavior)行为: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谓可操作性强,就是设计的教学目标要用简明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紧密结合教材,综合考虑目标的达成措施和方法,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尽量精细、精确一些,不要太大、太高,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环节,使用一些更加精确的行为动词。常用的可观察可检测的学生行为的词语主要有:

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

③C(Condition)条件或情境:指上述学习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如“借助工具书”、“无需参考资料的帮助”、“根据地图”等。对条件的表述有三种类型:(1)使用辅助手段或不使用。如:不用计算器来计算……;(2)提供信息或不提供;(3)完成行为的情境,如:“在课堂讨论时,叙述……要点”等。

④D(Degree)表现水平或标准:是指学生对目标行为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二十题中至少答对十五题”、“达到99%的正确”等。

(4)把握三维目标顺序

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的编写顺序是不一样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三维目标是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顺序来进行。而音、美、德等学科是按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顺序来进行。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就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2011年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太随意。

(5)快速编写教学目标技巧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认识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过程,体验/探索/培养……能力;掌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感情;培养……精神;陶冶……情操;养成………品质;形成……意识。

(6)教学目标正反例对比

反例:某教师拟定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确不孝敬父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知道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初看这一教学目标,觉得三维完整,但细细分析,会发现许多问题,主要有:

①三维目标顺序颠倒。

根据课程标准,应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它是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目标,其次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②目标“主体错位”。

这一教学目标中“使学生、让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述,体现的课堂行为主体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师施教的对象,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即陈述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陈述教师做了什么。只是在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学生这一主体往往是隐含的、未直接陈述出来。

③目标只注重结果而没有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

如“使学生热爱自己的父母,厌恶不孝行为”,只表述了最终结果,没有体现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之后达到这一结果。

④目标过于抽象。

如:“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行为实践能力。”这一目标对许多思想品德课都适用,但不管哪一节课都难以实现这一目标,难以用它评价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可操作性不强。

正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提高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行的能力和具有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确不孝敬父母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知道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7)真题展示

2013年特岗考试教学设计真题:

“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教学材料:某版本《品德与社会》编排了“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主题单元,其中一节是《挫折和失败是成长所需要的》,主要内容如下: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比如体育比赛失败了;一个愿望未能实现;做事情受到了批评。挫折和失败是我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经历。

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在他最初尝试做电影演员时,曾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但他不气馁。因为他知道,失败是有一定原因的。每一次被拒绝,他就认真地反省,再寻求机会,后来他又尝试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恳求当演员。

在他遭到多次拒绝后,一位曾拒绝了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你的精神让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不过先拍一集,让你当主角,如果效果不好,你从此就断了这个念头吧。”幸运之神终于对他露出了笑脸。他成功了,并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的收视纪录!

通读该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三段文字,表达不同的内容。第一段告诉我们,挫折和失败是人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经历。第二段告诉我们,失败是有原因的。第三段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我们要勇敢面对,并持之以恒。对三段内容的中心思想进行梳理,可以得到一个知识点,那就是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认识应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第二段让我们在认识到失败的产生是有原因的的基础上,促使我们学会分析失败产生的原因并找到应对失败的方法,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这个内容应属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第二段和第三段中相关人物的描述,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应坚持不懈、勇往直前。这是一种精神态度的体现,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以该篇文章的三维目标可以表述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并能够善于用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现实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失败产生的原因,提高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挫折和失败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2.教学重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方便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当前很多考生之所以不会写教学重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①不清楚教学重难点的含义与区别。②没有掌握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技巧。

(1)教学重难点的概念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基本的理论知识或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

教学难点是指教材中学生最不容易理解或接受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一接触到抽象的基本概念原理时,就感到深奥难学,不好理解。②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看问题停留在表面现象。③由于是新教材,学生用理论知识对具体案例分析时感到困难。

(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联系

教学重点相对稳定,连贯全局,是教学的落脚点。它和教学难点之间有时是一致、重合的,有时不一致,即教学难点不一定是重点。

(3)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技巧

①课程标准确定法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

②中心句确定法(www.xing528.com)

教材的每一段的开头往往有统领全段的中心句,在每一段的结尾,往往有总结性的内容,即“所以”、“因此”后面的语句。这些中心句、总结性语句都能起到体现教学重点的作用。如人教版思想品德《依法治国》某自然段的第一句“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这些中心句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③标题确定法

材料的标题实际上是对教材知识最精确、最简明的概括,也为我们指明了该内容的教学重点。例如人教版思想品德《平等尊重你我他》,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该内容的教学重点是树立平等尊重的态度,难点是真正把握平等尊重的内涵。

④教学目标确定法

通常情况下,知识与技能为重点,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难点,当然,视具体情况而定。

(4)真题展示

2013年特岗考试教学设计真题“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战胜挫折的方法。

3.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概述

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2)常用教学方法

①以语言为主: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

②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任务型教学法

④以探究为主:启发探究法

⑤以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导入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应该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度自然、效果显著。但要实现这些,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导入方法有直接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审题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典故导入法等。在考试当中,为了能够拿到满意分数,建议大家多采用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典故导入法等。

①悬念导入法

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发思维。

例如:进行《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课程导入时,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列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成功发射、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例子,请学生讨论这几件大事,然后提出疑问:既然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不是就可以说咱们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了?由此展开本课的学习。

②情境导入法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感染力,关键就是创设知识与教学情感相结合的教学境界。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图画、视频的方式展开。

例如:《难报三春晖》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在音乐播放的同时介绍歌曲的创造背景,通过询问歌曲好听还是故事好,引导学生认识父母爱的深沉难报,从而引入本节课。

例如:在讲《承担社会责任》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心在一起》:“世界那么大,只要我们心在一起,爱会一步一步向上升,希望充满灿烂天地”。和谐旋律,动人的画面,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社会美好的一面,认识到自己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从而导入本节课课题。

③典故导入法

在教授《友好交往礼为先》一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讲一个幽默故事:一位年轻人要到北村去,可不认识去北村的路,他看见一位老人问:“喂,老头,去北村还有几里?”老人说:“还有三百八十丈。”年轻人说:“路途怎么讲丈?”老人说:“因为你就不讲里(礼)”。然后启发学生文明交往礼为先,同时要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随之进入新课的教学。

以上三种导入方式,简单来说,可以归结为:①教师通过列举……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寻找答案②教师播放……影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③教师讲授……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内涵。

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究竟运用什么方法导入新课,这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①导入的题材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

②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设计导入方法和导入语,都应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出发,运用教材内容的重要之处,采用揭示矛盾、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法,从生疑、质疑入手,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③导语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在导入语言的设计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讲究科学性、生动性、幽默性,使新课一开始就能够扣紧学生的心弦。

(2)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环节其实就是逐步突破课程重难点的过程,所以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层次性,解决重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例如《平等尊重你我他》的讲授新课环节,我们可以按照认识平等—理解平等—追求平等—学会尊重的顺序来进行。

(3)巩固练习

教师创设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情境,请学生利用今天所认识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事件。

(4)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请学生畅谈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收获。

(5)布置作业

思想品德作业常有两种,理论作业与实践作业。理论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的含义。实践作业,顾名思义便是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积极实践,通过思考、体验、践行,将美德转化为自身的品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更倡导作业布置贴近生活,所以多以实践作业方式进行。如人教版《难报三春晖》,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回去给父母洗一次脚、写一封感谢信等方式进行。

(6)真题展示

2013年特岗考试教学设计真题“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节日或是其他特别的日子里祝福他人时,会说什么?

师再提问:(运用多媒体,展示祝福语,如万事如意)那这些愿望都能实现吗?

师播放音乐《最近比较烦》,并提问:主人公为什么这么烦?引入本节课内容“失败和挫折是成长所必需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活动一:畅开心扉,分享挫折

师: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曾遇到过挫折,今天,我们敞开心怀,一起来分担你曾有过的挫折,帮助你分担积压在心头的秘密。请同学们在一张纸上,写下你曾经遇到过的一个挫折,越详细越好,并写下这个挫折给你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后果,不用写名字。

学生书写完毕,分享挫折经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

活动二:欣赏视频,案例分析

师播放邰丽华领跳的千手观音视频,并介绍邰丽华的生平背景。

师:邰丽华的舞蹈很漂亮,故事也很感人,大家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失败产生的原因,对待挫折的态度,以及如何战胜挫折。小组代表发言,教师予以及时点评。

三、巩固练习

“你的挫折我来听”活动:从课上学生写好的挫折小纸条随便抽取几张,让学生出谋划策,如何战胜同学遇到的挫折?

四、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小结:人生难免有挫折,但只要勇敢地面对它,积极地战胜它,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播放动画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与学生共勉。

五、作业布置

请你写出一些关于战胜挫折方面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制作成座右铭。

5.板书设计

课堂板书是教学设计的浓缩。好的板书能促使学生理解教学的重点和知识间的联系与规律。在进行板书设计时,应注意布局合理、直观形象、简明扼要、整洁规范,最好以表格、图示的方式呈现。

真题展示:2013年特岗考试教学设计真题“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