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单一景点来说,要从内部提高旅游文化景点的文化内涵,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资源及重要营销事件来构思不同的营销方式。
(1)对于国际公认、知名度高的优秀旅游资源,如平遥古城、清明上河园、云冈石窟、张家界森林公园等,可以遵循“大景点支撑”的理念,在发展时直接把现实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保持其原貌,形成精品旅游景区,构成国际旅游文化体系中的尖端旅游文化产品。
(2)对已失传的传统文化,可以按照历史记载,挖掘题材,恢复历史面貌,以人造景观的方式历史再现民族文化。山西襄汾“丁村古村落”便适合这种模式,通过仿照当年格式的建筑及民俗,向游客表演如何使用原始农具耕作、原始车船运输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以及各种民俗,再现了当年远古人类劳动和风俗习惯,以此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3)对一些传统民俗节日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可以借助具有一定时效性的旅游事件,构成区域文化旅游活动的时间多样性,借此进行整合。如通过举办牛郎织女旅游文化节、峨眉山国际旅游节等营销事件进行旅游营销。(www.xing528.com)
(4)对于包公祠一类的文化景点,可以在旅游旺季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周以及民俗节假日,由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承办节庆演出,并与新闻媒体紧密结合进行广告造势、亮点宣传,重点突出大宋包公文化,依据影视宣传来扩大知名度。如开封连续多年举办“菊花节”,利用这个独创性载体,通过新颖的系列文化活动以及与国内外游客的交流,大幅度提升开封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让国内外游客了解开封,关注开封,从而提升开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近年来开封背景的影视剧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借助《包青天》《少年展昭》等影视剧为开封的旅游业发展进行宣传造势也渐露成效。
(5)对于一些民间文学的发生地景区,可以采用情景营销方式进行整合。即在旅游过程中给游客塑造一种小场景,使顾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己成为情景中的一个角色,打造“角色融入式旅游”。或者以拍电影的形式将旅游地的文化做成剧本,角色由游客来饰演,制成简短的电影片段,向游客收费后,由其自己保管。在这方面可以尝试的景区有《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运城永济、牛郎织女传说的发生地和顺县、赵氏孤儿传说的发生地阳泉等,这些地区均可以借助旅游文化节庆,利用这些美丽的传奇故事,通过互动参与的方式,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鲜活的形式来吸引游客。通过这样的营销创新,既可以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又使游客感觉充实,提高整合效益。
(6)从游客层面来讲,鉴于游客对文化旅游的热衷逐步升温,因此应结合游客的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文化旅游开发及营销整合。有调查表明,游客群中男女比例相当,因此在资源的开发和项目的设置上应该注重男女游客的统筹兼顾;游客群的年龄比例以青壮年(18—34岁)为主,老年人也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因此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应该主动迎合这部分游客的需要,分层次分群体进行营销;游客群的职业构成上,教师、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应该侧重于对学生群体的营销,加大对学术游及探秘游等新兴路线的宣传,同时针对这一群体推出比较便利和优惠的旅游路线;在旅游方式上,自助游和自驾游逐渐成为主流,因此应该加大对自助游和自驾游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总之,从游客的需求和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宣传和旅游促销意义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