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由旅游需求的多变性、旅游资源观的转变以及旅游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三大要素构成。
(一)旅游需求的多变性
当前,随着生产力、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也在变化。旅游需求的满足不仅包括从消费中获取物质需要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从中获取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满足。总体而言,旅游消费需求的多变性源于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者对旅游体验广度和深度的不断追求、新的旅游消费特征以及信息共享的时代特征。
我国的旅游产业刚过而立之年,旅游产品开始逐渐分层发展。突出的表现就是旅游者对一些高端旅游产品的消费。携程网推出的“鸿鹄逸游”系列产品的成功,是旅游企业开始拓展小众市场、高端市场的一大标志。对比国内“黄金周出游爆棚”的大众游,小众市场的发展表明旅游市场开始出现分层,旅游产品结构开始有了消费额的高、中、低档之分,这标志着我国旅游市场开始走向成熟。旅游需求具有个性化属性,具有小批量、多品种、非标准等特点。成熟的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个性化和体验深度要求更高,驱使旅游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旅游者、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而进行创意、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将旅游产业内的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引入文化产业要素,从而引起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使得旅游产业的结构也因此而改变,从而满足旅游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要关注旅游需求的多变性,还要明确旅游需求最明显的三大变化:其一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完成自己的旅游生活,生态环境成为旅游者追求的核心目标;其二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情感氛围更重的旅游环境,通过旅游来促进亲情、爱情、友情,来促进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感传递;其三是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文化浓郁的旅游目的地,在求知欲望的驱动下,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类文明。在这三大旅游需求变化中,游客对文化的渴慕是旅游需求三点变化中最突出的变化,也是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归纳以上三大变化可以具体地描述需求变化中的主要特点,大致有5点:第一是个性化,有个性化才有多样化,在旅游市场上既有趋同的倾向,又有个性化强烈发展的倾向;第二是休闲化,人们更希望从快游到慢游,在闲散自由中完成自己的旅游生活;第三是体验化,什么事情都希望经历一下,什么事情都希望体验一下,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深度体验)强化自己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第四是健康化,旅游本身是一种文明健康的行为,在文明健康中完成旅游,在旅游中促进文明健康;第五是自主性,自主性又可以称为自助性,处处表现为“我能”“我行”,通过自我完成旅游的全过程。这是当今旅游市场需求的五大特点,而且发展得越来越深入。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而言,不仅要关注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还需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的主要特点,开发出更好的旅游文化产品,这是每一个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和每一个旅游文化企业都必须关注的焦点。
(二)旅游资源观的转变
旅游产品的创造依赖于不同形式的资源,传统理论中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传统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旅游资源。无论是自然的、历史遗留的,还是现今创造的,对旅游者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人工创造物都具有成为旅游资源的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丰富到一定程度时,欲望的追求便逐渐转移到精神生活层面。因此知识经济、体验经济、符号经济等众多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经济主题的提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一种概括。
也有学者指出,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其核心点在于能否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只要能够产生吸引力,无论其是有形资源还是无形资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甚至只是追逐精神享受的一个过程,均可称之为旅游资源。这样的概括从表面上看略显宏观笼统,但时代潮流的发展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确实已经达到了这个层面。个性化、多元化、人本化、体验化是当今旅游产品应该体现并满足旅游者的特点。只要是健康的、符合社会伦理的资源,都可以称之为旅游资源,这也是旅游产业同其他各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关联度极强的原因。
因此,旅游资源观的转变,使得原有的单一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古迹等旅游资源所形成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现今的旅游产品,体验性必须是放在第一位考虑的要素。体验即是对异域文化的体验,自古到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一切均称为文化。所以旅游资源观的转变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旅游资源观的转变使旅游者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资源的丰富所起到的作用,这种观念的发展也促使旅游产业对于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具有深度,对旅游产品范围的延展更具广度。
随着旅游资源观的转变,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期间,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也需要随之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粗放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本质上是一条低层次、重复性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旅游文化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旅游文化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种开发方式有如下不足。一是低水平。有的省份旅游业缺乏总体规划,造成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特色定位不明、景区功能不清、资源开发失控、设施建设失衡等问题;有的省份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对民族、地域等文化的深入挖掘,不少区域的人造旅游文化景观粗制滥造、杂乱无章。例如四川的平武白马藏寨景区,山门左侧建了一座高高耸立的长颈鹿塑像,右边是一个现代化加油站,这二者与整个景观的气氛极不协调,与白马人的文化生态环境格格不入。二是破坏性。不少旅游文化区的政府和企业为了本地区和集体的利益,不顾旅游文化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方式,以获取局部、短期的利益;也有把旅游文化风景区当作野外游乐场和“吃喝玩乐综合体”进行开发,结果造成风景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的下降,原貌严重受损,使那些传世数千年的旅游文化风景区遭到破坏;有的景点所建的高层建筑、宾馆、发廊、桑拿等设施,往往与风景格调不和谐,破坏了景区的文化氛围。三是重复性。以四川九寨沟、黄龙旅游线上的汶川、茂县、松潘、红原、理县等6县为例,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上存在着随意开发、重复建设的问题。九黄线上的自然景区,无论是叠溪——松坪沟、大录神仙池,还是卡龙、牟尼沟等景区,如果单就某一个具体景区而言,都可以说美不胜收,但由于这些景区在地质地貌、海拔气候、自然风光、动植物资源方面与九寨沟、黄龙基本类似,属于同质性文化旅游资源,这些景区(点)既不及九寨沟、黄龙那样精美、典型和知名,又与九寨沟、黄龙相距不远,重复开发这些景区(点)的结果是分流客源,分割市场,加剧竞争,浪费投资。
国内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方式要吸取粗放型开发的教训,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要打造精品。认真贯彻国家旅游局关于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重视和加强以品牌为主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进程,树立大旅游观念,努力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向规模化、精品化方向迈进,培育旅游文化龙头景区和拳头产品。二要丰富内涵。在不增加或基本不增加景点和景区外延的情况下,以艺术、文学、民俗、建筑、宗教、政治等文化因素为内涵,对原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再开发,这既是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的过程,也是旅游产品的更新过程和层加过程,从而提升旅游文化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国内一些景区(点)给外地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并不是景区文化旅游资源不吸引人,而是人性化考虑不够,对细节关注不够,引起了游客反感,从而破坏了旅游文化景区的形象。为此,要按照旅游星级厕所标准新建和改造好景区(点)厕所,解决好景区(点)厕所的水源和排污问题;要建好景区(点)游道、桥亭和休息凳椅,让游客既能安全游览观光,又能适时休息调整;要完善旅游标志和警示标牌,提示游客遵守相关规定,方便游客游览;要建设无障碍通道和各种紧急救援机制,方便残疾人旅游,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通过以上措施,真正把国内旅游文化区建成文明安全旅游区。
2.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
国内旅游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各地区普遍缺乏科学合理、协调发展的规划指导,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上存在随意开发、遍地开花的问题。有的区域只从自己狭小的市场半径认识自身的资源优势,只要属于旅游文化资源就竞相开发,这种同类资源的单点式分散开发,既无鲜明特色,又无规模效益,既浪费了资金,又破坏了资源,既分流了客源,又分割了市场,造成景区竞争加剧,使得游客无所适从。
故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式要吸取单点式开发的教训,走出单点式开发的误区,实现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一要统筹规划。各省区市要做好本行政区各自的旅游文化发展规划,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并制定旅游资源区和旅游经济带(线)总体旅游规划,对旅游文化资源具有同质性、旅游经济具有关联性的相邻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景区(点)在开发上的轻重缓急、旅游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旅游行业的协调管理、旅游文化产品的联合促销等内容进行合理部署、有序安排,以避免单点式开发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破坏、资金浪费,实现资源整合,从而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
二要联动互补开发。联动互补开发模式是利用中心景点的较高知名度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滚动式开发,形成聚集规模经济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中心景点之所以在众多的旅游吸引物中处于中心地位,在于其同时具备资源的稀缺性、垄断性和市场号召力,中心景点既可以是旅游文化资源、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龙头产品”,也可以是景区开发的“中心产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心景点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能够产生较强的品牌效应。联动互补开发模式的实现,能够充分利用中心景点的品牌效应,以无形资产辐射带动有形资产的互补式聚集,起到以热点促冷点的效果,提高旅游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区位规模经济。当然,联动互补性开发切忌近距离重复建设和小范围项目雷同,切忌不顾环境容量的超负荷开发,为避免联动互补开发模式下的过度聚集现象,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对聚集规模和聚集结构进行控制和调整。
三要合理配置文化旅游资源要素。旅游是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统一体,发达国家国内旅游收入中“吃、住、行”与“游、购、娱”基本上各占一半,而国内旅游业仍以“吃、住、行”为主,“游、购、娱”的比重较低。所以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克服就景区说景区的单向思维,认真研究六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组合。要加快旅游交通路网建设,尽快改善通往景区的支线公路,重视和加强信息传输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景区的可进入性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文化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组织专门力量去设计和开发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旅游文化商品,精化工艺,改进包装,提高旅游文化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要加快景区宾馆、游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文化演出,挖掘区域美食文化,让游客乐在景区。
3.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
国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简单化现象,不少区域缺乏文化旅游规划,打着“边开发边规范”的旗号,实则进行破坏性开发;有的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不重视人文内涵的保护,致使随着景区的开发,当地原有的民族文化被迅速破坏;有的省份在开发过程中乱砍滥伐,致使景区森林采伐过度,景区水位明显下降,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上述现象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并未完全杜绝。(www.xing528.com)
为此,国内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吸取过去曾经走过的简单化开发路子,实现由简单化向生态化开发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学有关环境容量的理论研究已经表明,一个旅游地区(点)游人的增加或超量进入,必然导致旅游服务设施超载,废弃物、污染物以及对旅游区(点)生物种群干扰现象的增加,造成生态文化环境质量的下降乃至恶化。旅游区(点)的旅游文化资源会受到破坏,造成吸引力锐减,并逐渐衰亡。所以,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压力,达到将游人分流的目的,以维护旅游地的生态平衡。
二要科学开发。国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科学开发的原则和思路,做好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其中的重要环节是在规划阶段对各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既要考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合理布局设施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又要紧密结合区域所在的重点发展目标、相关行业配套,减少在实施项目中的盲目性、局限性以及不必要的损失,求得科学与协调发展。
三要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国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思路,对景区进行功能分区,坚决执行“区内游、区外住”的布局原则,以达到有效控制和减轻污染的目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内不能修建任何餐饮及住宿设施,以减少对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污染和破坏。要加强旅游区(点)及周边生态文化环境建设,如加速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要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建立绿色天然屏障,从而改善生态文化大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四要生态与人文并举。我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我国不少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是这些区域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现实途径。就国内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来说,体现于自然层面的地域特点和体现于人文层面的民族文化特点息息相关,并存在结构性的内在联系。自然负载了人文,人文渗透于自然,并经自然而得以体现,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我国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不同于国外的一种特有氛围。因此,既要提倡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发展中提高发展质量,又要强调在资源开发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转变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方式,合理开发,优化利用。
对多数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且具备发展条件的地区,应通过积极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促进其保护工作;对少数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地区,实行封闭式的保护管理。切实做到有能力开发的就要很好地开发,暂时没有能力开发的,要很好地保护起来,等待后人去开发。那种绝对的保护、所谓纯自然主义的方式,既不利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应该和谐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以发展为前导,以保护为支撑,既使当代人脱贫致富又把青山、绿水、蓝天留给子孙后代,这才是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通过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点式向系统化转变及由简单化向生态化转变这三条途径,不仅实现了旅游资源观的改变,也促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三)旅游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从系统论来说,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旅游文化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这里的“旅游文化企业”是整个旅游经济产业系统内的要素,涵盖旅游活动基本要素的各个行业。旅游文化企业的本能是追求最大化的效益,而最大化的效益则来自旅游者最大化的满意度。为此,旅游文化企业必须不断地探索技术的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不断谋求发展与壮大,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要,不断在变化的环境中谋求持续的竞争优势。旅游文化企业面对的环境日趋复杂,而旅游文化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又使其环境更加复杂。旅游产业融合就是这些竞争中的企业互动发展的结果,它们改变了传统的竞争和行业观念,“竞合”和“跨界”的思想应运而生,形成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旅游文化企业所有的行为都源自旅游者的需求,所以说,消费者旅游需求的提高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企业为这些新需求所做的努力,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旅游文化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主导力量。
旅游文化企业作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是驱使其进行融合的重要动因。文化产业要素的注入提升了旅游资源的品位和内涵,扩大了旅游产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了旅游收入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使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同时,旅游产业的介入也扩大了文化产业的市场空间。
为了促进我国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1.进行游客细分
提供差异化的旅游品牌和服务标准。不同群体的游客对于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根据这些差异化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服务,旅游文化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对旅游者进行细分,为旅游者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业务。市场细分是进行差异化竞争、提升竞争力、进行业务创新的前提,而不同实力的旅游文化企业通过细分市场,既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充分享受旅游文化产品的体验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使旅游文化企业形成局部竞争力,又可以帮助强势群体充分感受到领先的旅游文化产品,使旅游文化企业进一步提升并维持其竞争力。
同时,在服务上,各旅游文化企业也应该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设定不同的服务标准,根据市场定位及差异化进行产品定制。旅游文化企业可以推出针对性的品牌,重视品牌建设。在旅游者日益成熟,需求日趋多样化、差异化的今天,具有个性、针对特殊消费群体的旅游业务品牌更能获取这一群体的信赖和品牌忠诚。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品牌战略,一方面将有利于贴近不同旅游者群体的需求重点,刺激旅游者消费,提升品牌忠诚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异质化需求进行旅游文化产品开发。
2.加强沟通,建立分层次的合作伙伴体系
旅游文化企业与合作伙伴应当建立不同层面和深度的伙伴结构:对于核心“战略型”伙伴应该稳定双方关系,深化合作,共同做好市场营销和服务;对于“潜力型”伙伴,则以扶持和引导为主,并注意对其加以控制;对于“现实型”伙伴,要充分发挥其当前具备的核心能力(如销售能力、品牌号召力等)的价值,但是鉴于其业态的不稳定性等原因可不作长期投入,并应逐渐减少依赖;而对于“边缘型”的合作伙伴,只要符合既定游戏规则,则多多益善,但是基本不作投入和培养,并加强规范和管理。此外,旅游文化企业要遵循一定的生存法则,要服从行业监管者的管理。因为生态系统必然是有法则的,这个法则是所有生态系统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至少在能影响或改变它前必须遵守。
3.以融合创新为主导,扩大旅游文化市场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融合创新竞争逐渐取代“价格竞争”,成为旅游产业的新趋势。在这一阶段,如何扎扎实实做经营,如何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运营和管理,成为旅游文化企业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主要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主体的增加,旅游者选择多样性的增加,旅游竞争还将在品牌、个性化服务等层面展开。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旅游的恶性竞争问题,增强旅游企业的融合创新能力,以创新和个性化的旅游文化产品提升自身竞争力,是融合创新的基本前提。只有遵循市场细分和游客需求导向,在个性化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创新上下功夫,旅游竞争才有可能逐步走出当前的困境。
4.确定最佳商业模式,建立“共赢”分配体系
依据价值链理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正常运转必须满足三个制度特性,即完整性、公平性和均衡性。只有利益相关者都能获得公平合理的地位,才能激活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其融合发展效益最大化,各个旅游文化企业也会共同努力去获得其应有的竞争优势。这是旅游文化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和取胜的关键。在它们融合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具有不同的利润分配方式,使不同的旅游文化产品供应商和旅游分销商都能均衡地获取利益,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如何使各个利益相关者都能在各自的业务发展中获利,是旅游文化企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需要打造一个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设计出相应的“共赢”分配体系,从而为确定最佳的商业模式夯实基础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