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业属性与特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文化产业属性与特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产业经济学领域,所谓的产业主要是指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与宏观经济单位之间,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群”。文化产业就是指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群”,文化产业同其他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产业部门一样具有经济属性,也是以追求利润增长、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现企业增值为目标的。可见,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接受以后,进而达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现出其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属性与特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一)文化产业的属性

1.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

文化产业生产的目的是提供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虽然它的组成方式多数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比如图书、音像制品等,但人们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外壳,而是物质材料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文化需求、娱乐、休闲以及丰富自己的知识和心灵的需要。由于文化产品的内容涵盖了人类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审美标准,文化产品经过人的消费之后,虽然它的物质外壳会被损耗,但其内含的文化内容、精神内容不会被损耗,反而会通过新的文化成果不断地被传承下去。文化产品中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是不可分离的,没有文化内容的物质形式是自然状态下的存在物,而不依托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内容,也仅仅是滞留在人脑中的抽象意识,不能作为被物化的文化产品来满足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属性是文化产业最基本的属性,体现着文化产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本质,文化产业是围绕文化而发生的生产、流通、传播等活动,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与文明进步是构成人类社会进化、历史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文化产业每一次在技术上和产业形态上的超越与升级,不仅提供了人类社会交流、沟通的手段和认识世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人类社会改造世界的方法和途径,推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例如,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的结合,使人类社会文化传播模式出现了由纸介质为中介向电子化、数字化方向的转变,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德国媒体心理学家温特豪夫·斯伯克教授通过对电视和人的行为心理关系研究后指出,电视已悄然成为一个隐蔽的教育者,开始塑造新的社会性格。手机短信、网络传播等一些新型的文化产业形态正像当年电影发明后给人类的社会关系、文化传播带来革命性变革一样,这些新的文化产业形态的迅猛发展,正在日益成为未来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式。

2.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是属于这个时代最有挑战力商人的最大蛋糕”,这是美国通用公司原总裁杰克·韦尔奇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在当今时代,经营文化已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潮流之一,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带动的消费需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极其重要的动力。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的产业性质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产业经济学领域,所谓的产业主要是指介于微观经济细胞(家庭、企业)与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生产和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群”。文化产业就是指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群”,文化产业同其他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产业部门一样具有经济属性,也是以追求利润增长、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现企业增值为目标的

在文化产业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无论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还是文化产品的消费,都涉及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买卖行为,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实现各自追求的经济目标。文化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它要考虑投入产出、成本核算市场规律、赢利模式,等等。与文化产品生产者相对应,作为文化产品消费者实现的任何文化消费,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中的商品交换原则,通过商品交换,实现文化产品消费。在这里,文化产业主客体的关系就表现为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调节这些生产、消费关系的市场经济规律,像适用于其他物质生产产业一样,同样适用于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

尽管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文化产品与普通物质产品相比,在内容和价值上有着难以评估的特殊性,但这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毫无疑问是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结晶,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通过其创造性劳动所体现出来的生产力要素的转化,劳动力的价值经过市场的转换,达到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目的,从而通过使用价值体现出其具有的交换价值。可见,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接受以后,进而达到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现出其经济属性。文化产业依靠这种经济属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产业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在许多国家已成为支撑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性力量。

3.文化产业的政治属性

在社会生活中,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许多内容都含有对现行社会政治制度的态度,对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的态度,对国家政权的态度,从而对社会政治的发展构成影响,影响社会大众对政治主体的褒贬态度,也影响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稳定。因此,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比如新闻出版、大众传媒、影视作品等),作为社会的舆论工具有强烈的参政性和导向性。

在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观念形态物化的文化产业,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文化执政力的使命和内容。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抓,要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来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今天的农民已经不是简单地在田间地头听广播,工人也不再是简单地在班组读报纸,全新的文化产业的生产、传播、服务方式,成为文化产业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一个重要渠道。从这一点上说,文化产业的政治属性能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4.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文化产业作为以文化为主要内容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领域,因其生产和经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其产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也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通过其产品的生产过程或者是生产出的文化产品融入意识形态的内容和因素。在文化产业产生之前,文化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作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利益的工具,是以各种文化作品的形式直接体现着统治者的意志。随着文化产业的出现,文化为统治阶级服务、体现统治者意志的功能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直接方式逐步转化为间接的、依托于文化产业的中介方式,依附于文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通过生产和服务向社会提供具有特定思想价值、文化价值的产品,通过消费者最终表现为文化消费,由此也衍生出文化消费意义上的演变。这种演变不仅仅是爱好、兴趣、审美以及购物习惯的改变,而且是对社会、个人、家庭和国家等概念在认知上的革命性转变,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即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说,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化产业核心层的文化产品,是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的特殊商品。

从文化产业范畴的三个层面看,其包含的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度,从相关层到外围层,再到核心层,是一个由弱渐强的变化。影响力最大的是包含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影视作品等类别的文化产业核心层,掌握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主导权,就掌握了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权。由于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演变中具有与大众沟通的直接性、通俗性,广播电视业和新闻出版业等自然地处于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部门,世界上各个国家对广播电视业和新闻出版业的管理与市场准入的控制,也就成为各国政府实施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文化产业在文化生产与传播中具有其他产业经济形态所不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关于文化产业准入的制度设计、政策规定以及各个国家在这一领域展现出来的竞争,客观地造成文化产业成为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一环,并把它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管理。

(二)文化产业的特征

文化产业是文化要素的产业化,它的生产要素是抽象的文化;文化要素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和内容。虽然抽象的文化离不开具体的物质载体,但其中抽象的文化要素的重要性所占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具体的物质载体。它的发展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必须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其必然追求。所谓社会效益,是指活动的结果对社会全面进步所产生的影响。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指向功能、引导功能、服务功能、净化功能等方面。文化产品必须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www.xing528.com)

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揭示了文化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根本差别。文化产业与一般经济部门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和公共品双重属性

文化产品是一种以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为目的的特殊产品,它包括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一类以物化劳动形态为存在形式,另一类以活的劳动或劳务形态为存在形式。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产品,同其他物质商品一样,生产过程中消耗了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是一种劳动产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但是,文化产品又与一般商品不同,它具有公共品的特殊性。纯粹的公共品与私人品相比,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

一般物质商品的消费是人们的一种占有与直接的使用消耗,而文化商品的消费方式在很多情况下是欣赏,它所消耗的只是文化艺术的物质载体,其文化价值不但不会消耗,反而在人们的共鸣中进一步丰富。许多文化产品不会在消费中立即消失,如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电影,可以通过再版和复制拷贝获得永久的流传。许多非竞争性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如广播电视报道的时事新闻,可以被世界各国数以亿计的人同时接受。受众人数的增加,既不会减少原有的消费,也不会增加供给的成本。有些文化产品是以整个社会为对象,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可以无偿获取并消费,如城市街头的雕塑画廊,广场社区的音乐会等。同时,由于文化具有传承品格,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即使对消费者的排他收益超过排他成本,也不能放弃文化产品的公共性。

2.文化产业的本质在于文化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独特内涵和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提供的不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只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它提供的是精神产品,“直指人心”,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文化到文化产业是一个历史过程,即文化的产业化过程。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以及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孕育了庞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各种文化要素本身就能够成为孵化人类消费欲望的资源,或者说成为现代消费生活的对象。人不仅是一种经济动物,更是一种文化动物,是文化的实践者。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基本的生理需求获得满足后,势必会产生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需求,这样,文化不仅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物,也可以成为精神生活的消费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在强劲增长的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逐步展开,并成为一个包括创意、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个独立新兴产业——文化产业。

3.文化产业的知识密集性

知识是文化产业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文化产业并不过多借助于物质的力量,物质力量仅仅是其载体和润滑剂,是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的手段。人的精神、智慧与思想是文化产业的内核,是财富的直接来源。在文化产业链条中,内容的创意是文化产业的起点,其余所有的环节——生产、再生产和交换都是围绕知识和创意展开的。文化产业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是零边际成本的产业。文化产品生产创造之初,需要投入大量固定成本,但是一旦固定投资成本形成,在追加产品生产时,边际成本迅速地下降,甚至下降为零。比如制作激光唱盘,第一张光盘的成本极高,但是大量复制后,边际成本就趋向于零。这也说明文化产业需要很大的规模经济,如果没有强大的规模经济,就难以市场化。

文化产业的知识密集性还体现在必须运用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去整合、发展产业,创造财富。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产业属于高收入弹性产业,只有在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强度足以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时,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兴起和发展。

4.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

文化产业的核心虽然在于“原创”,但是文化产品主要是通过对原创文化符号大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文化产业的复制生产与传统制造业的批量生产有着本质不同。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比如汽车,只能称为制造,而不能称为复制。复制的含义是将一个产品重新编码,然后作为自己的内容去复制再现。因此,文化产品的复制一方面是复制文化内容的载体(如光盘),另一方面是将文化产品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码。文化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指的就是复制品的“逼真性”和无差异性,就其生产了大批的科技载体而言,文化产业是在进行制造;而就其产品所负载的文化内容来说,文化产业是在进行复制。

5.文化产业边界的不确定性

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的产业,一般应具有相对清晰的产业边界,这也是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所要求的。但是,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在此方面有着显著不同。文化产业直接诞生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这两大领域的对接使经济和文化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是文化产业的范围。不仅如此,文化产业还在经济和文化之外拓展了新的领域。“从运作方式看,文化产业不仅涉及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性和互补性,还拓展了‘以知识和信息为资本’的生产空间,包含了‘以智力资本、文化资本、数字资本为运营方式’的新的信息文化产业。从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而言,文化产业不仅涉及人的基本存在样式,还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文化的广义性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广义性和文化产业的包容性、扩展性,使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稳定的文化产业边界。因此,在统计和对文化产业进行数量分析的时候要非常小心,不能随意扩大或减小,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尤其要注意统计口径的差异。

6.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

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来源于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文化是带有意识形态性质的特殊商品,文化的商品生产中还存在产品的商品性与艺术性、意识性的矛盾,对上述矛盾的调节,市场是失灵的。因而,文化不能全面市场化,只有适合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市场化。即便对于商品性文化生产,也应采用政府规制、管理和调节的模式,实现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原则。对文化资源的配置,绝不可以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应该有效发挥政府的功能,使市场的“搞活”“调适”功能与政府的管理和指导相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