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在《美学讲演录》中说过,词语的最初意义总是隐喻的、形象的,后来才发展引申出抽象义来,虽然这后到的精神义终反客为主,反倒是掩盖了词语原初的感性本义。如“掌握”和“把握”,它们最初都是用手去握事物的意思,发展到现在已经引申出“控制”“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的意义。“文化”一词亦然。它似乎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让人似懂非懂的词语。
在中国,“文化”一词是中国语言系统里古已有之的词汇。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在这里,“文”通“纹”,指各色交错的纹理,这也成了“文”的本义。后来,“文”又引申出若干意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化”,古字为“匕”。《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匕,变也。”由此,“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民主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www.xing528.com)
“文”与“化”一词最早联用可以追溯到战国末期《易·彖传》:“小利而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最初联用,便有“以文教化”的意味。从字面意思来看,天文、地文、人文是中国人对文化最初的认识,而这三方面又是构成文化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汉以后“文化”一词始生成。西汉刘向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和“诛”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治理社会的手段。这里将“文德”二字联用,以“德”表示“文”的具体内容。晋束皙《补亡诗》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内武外。所以,“文化”本来意义便是以文德教化天下。文化就是人化,也就是人文化,最根本的内涵是文德,教化。可见,在古代,“文化”最初是用作动词,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是治理社会的一种主张,一种政策。先秦儒家主张文治,所谓“先礼后兵”,先文德教化,如不奏效,再施加武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由动词逐渐演变为名词,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今天说的“文化”,与古文里的“文化”含义有一定的差距。今天所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由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西方“文化”一词的概念有一个演变过程。拉丁文Cultura是英法德俄等国文字“文化”一词的词源。原是行为动词,含有耕种、居住、联系、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多种意义。英文的Culture,德文的等都保留了拉丁文的某些含义,并逐渐从耕种引申为对树木禾苗的培育,又进一步引申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培育。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而拉丁语系的Cultura则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