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有沿海、平原、高原等,各地地形、地貌、气候都有很大差距。由于古代交通不便,行政区域管理相对独立,经过长期的积累,各地域文化形态、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都有了地域特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地有一地的特点,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风格,如中原文化、楚荆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松辽文化、晋文化、徽文化、关陇(三秦)文化等。活动在其中的社会群体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的心理性格也受到影响,随着时代、历史、自然的变迁,地域与文化联系在一起。所谓地方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而地方文化生态,简单来说,是种种地方文化构成的一个文化生态环境。民间武术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无疑也是地方文化生态中的一员,所以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
1.民间武术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动态文化
民间武术指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时期与环境中存在的具有地方文化特性以及民间色彩的武术现象。民间武术是一种动态的文化形态,它用一种动态的形体运动表达和阐释了中国古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抒发了中国古代的人文情怀,弘扬了一种文化精神。武术从远古的刀耕火种时代到现在的现代化建设时代,在中华大地上经历了数千年漫长岁月的洗礼,成为灿烂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民间武术的形成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及国土构成体系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的制约。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人,他们的生活经验、社会实践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尽相同,比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地区的民族其生活环境恶劣或是荒原大漠,或是森林水域,他们狩猎、游牧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这些地方形成的武术风格与聚居在平坦肥沃平原上的、较早进入文明程度较高的农业社会的古代华夏民族武术风格具有很大差异。
民间武术具有人文基础的历史性,保证了民间武术同武术在文化内涵上的同质性。民间武术是社会群体在特定环境中长期生存积累的产物,是中华武术繁荣的重要因素。民间武术受地方文化形态、政治经济、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拳种、流派以及理论文化体系,可以说既有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也有地方文化的特色。“气候山川之特征,影响于住民之性质。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民间武术正是不同环境承载的文化形态。
2.民间武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www.xing528.com)
几千年的武术发展赋予武术丰富的内容,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受不同地域环境及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比如“南拳北腿”之说。唐荆川在《武编》中记述:“赵太祖长拳,山东专习,江南亦多习之。”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记有:“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亦有“东枪西棍”之说。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记载:“少林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式枪法与巴子拳棍。”
武术种类繁多且富有地域性色彩。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很大,人的思维、体质和气质都有所不同,各地文化传统也颇不相同。“拳兴于齐”正是北方“好气任侠”“民风雕捍”的体现。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势平坦,幅员辽阔,自然环境恶劣,其拳术也体现出架势大、有拳打四方之说,拳法以刚为主。如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动作整齐简练,节奏快捷,发力沉着,朴实明快。长江以南气候适宜温和,但山川较多、地势多样,武术多以占地较小的手法、站桩并结合呼吸吐纳调息发劲,以“拳打卧牛之地”著称。如四川的火龙拳,手法以关、盘、抰、提为主,动作小巧、灵活多变、以柔化刚。凌扬藻的《蠡勺》记载:“技击之有南北二派,实由于天时地利之关系,出诸天演之自然,非人力之所能为也。”东西武术也有其地域特色,西部地区以气势恢宏的棍法著称,流传有单头母子棍、阴把棍、双头条子棍、疯魔棍、天齐棍等,“杨氏梨花枪”“李家短枪”则流传于山东一带。少林拳、陈式太极拳和苌家拳三大拳种都产生于中州大地。巴蜀地域的拳种尚技巧、重内修,具有鲜明的汉代“巴渝舞”风格。吴越曾是孙子兵学的故乡,齐鲁则是文圣人孔子儒学的发祥地,他们的武术都具有本地的文化特色,是不可替代的。
民间武术的特征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社会制度和政治背景也会影响武术的形成。荀子在《议兵》中论及士兵的差异时提出,除地理因素的差异外不同社会制度是造成齐人之技击、魏惠之武卒、秦昭之锐士三种士兵差异的主要因素。具有鲜明武术特征的军事技击群体可以看出古代军事武技的地域性差异性,巴蜀之师因勇锐助周武王伐纣、汉高祖定三秦灭楚,汉末曹操的“青州兵”、南宋岳飞的“岳家军”、明代戚继光的“戚家军”,不同的地域确实在冷兵器时代铸造了具有地域性差异的武技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