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的泄露,在最初阶段主要是由于黑客主动攻击造成的。人们在各种服务网站注册的账号、密码、电话、邮箱、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各种信息集中存储在各个公司的数据库中,并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网站留下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重叠性,这就导致一些防护能力较弱的小网站很容易被黑客攻击而造成数据流失,进而导致很多用户在一些安全防护能力较强的网站的信息也就失去了安全保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信息存储在云端,越来越多的带有信息收集功能的手机APP被安装和使用,而当前的信息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途径对隐私数据跟踪、收集和发布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个人信息通过社交平台、移动应用、电子商务网络等途径被收集和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隐私。对于一个不注意个人隐私保护的人来说,网络不仅知道你的年龄、性别、职业、电话号码、爱好,甚至知道你居住的具体位置、你现在在哪里、你将要去哪里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罗彻斯特大学的亚当·萨迪克(AdamSadilek)和来自微软实验室的工程师约翰·克拉姆UohnKrumm)收集了32000天里703个志愿者和396辆车的GPS数据并建造了--个“大规模数据集”。他们通过编写一个算法,可以大致预测一个人未来可能到达的位置,最多可以预测到80周后,其准确度高达80%。
为保护个人隐私权,很多企业都会对其收集到的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抹掉能识别出具体个体的关键信息。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的关联性强,即使是经过精心加工处理的数据,也仍然可能泄露敏感的隐私信息。早在2000年,Latanya Sweeney博士就表明只需要3个信息就可以确定87%的美国人:ZIP码、出生日期和性别,而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公共记录中找到。另外根据用户的搜索记录也可以很轻易地锁定某个人。(www.xing528.com)
当前人们在使用社交网站发布说说、微博的同时使用定位功能显示自身准确位置,各种好友评论中无意的直呼真名或者职务,各种网站和论坛注册的邮箱、电话号码、QQ等信息,电商平台的实名认证和银行卡关联,网上投递个人简历等都会把个人隐私信息全部或部分展示出来。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云存储和各种手机APP(为了与商家合作推送广告,很多APP都具有获取用户位置、通讯录的功能),个人信息也就相应地在互联网和云存储中不断增多。谷歌眼镜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之-,带给人们随时随地拍摄、随时随地上传的新鲜体验,但是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被录像并上传到了互联网。因此谷歌眼镜直接被冠以了“隐私杀手”的称号。这些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泄露的更大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