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药通常被定义为一种能够发生化学爆炸的物质,是一类含有爆炸性基团或含有氧化剂和可燃剂、能独立进行化学反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一些物质平时并不作为炸药使用,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发生化学爆炸。例如发射药在一般情况下主要的化学变化形式是速燃,但是用强起爆的方式对其进行引爆时,它便能发生爆轰。苦味酸最初被用作染料的成分,后来人们才认识到它的爆炸性,直到1830年苦味酸才被当作炸药使用。同样的还有被当作肥料使用的硝酸铵(NH4NO3)。
从爆炸的角度来看,炸药有以下几个特征:
(1)高体积能量密度。
以单位质量计,炸药爆炸所放出的能量比普通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低得多。例如,1 kg汽油或无烟煤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的放热量,分别为1 kg TNT爆炸时放热量的10倍或8倍。即使以1 kg的汽油或煤与O的化学当量比混合物计,它们燃烧时的放热量也可以达到TNT爆热的2.4倍或2.2倍。但如以单位体积物质放出的能量计,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例如,1 L NG或1 L TNT的爆热分别相当于1 L汽油-氧混合物燃烧时放热量的570倍或370倍。大多数炸药的体积能量密度为汽油-氧混合物的130~600倍。
(2)自供氧。(www.xing528.com)
炸药的分子或组分中含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元素或基团,所以它在燃烧或者爆炸时,分子或组分内部会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炸药可以在隔绝大气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完成放热、产气和做功行为。当炸药着火时,不能采用隔离O2的方法灭火,否则强行构造出的密闭条件可能会使炸药由燃烧转爆轰。
(3)自行活化。
炸药在外部激发发生爆炸后,不需要外界条件的补充也能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下去。例如,1 mol的TNT的爆热可以活化4.6 mol的TNT,依此类推,内部的热点可以呈爆炸式增长。在这种条件下,爆炸反应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炸药的爆炸速度可达到数千米每秒。
(4)亚稳态性。
炸药在热力学上是相对稳定(亚稳态)的物质,它们不是一触即爆的化学品,而只有在适当的外部能量激发下,才能爆炸而释放其内部潜能。炸药在使用前,一定要解决其敏感性或安定性问题。炸药包含可燃成分和还原成分,在一定的刺激下就可能发生分解、燃烧甚至爆炸等反应。此外,其自身也在不停地进行着热分解。不恰当的运输方式和存储条件可能加速其分解,也可能引发水解,导致爆炸。炸药也不是无休止地追求低敏感性,有些工业炸药太过钝感,普通雷管无法起爆,为了使其具有雷管感度往往要将其敏化,如乳化炸药生产的最后一步就是对乳胶基质进行敏化,引入气泡或者混入亚硝酸钠(NaNO2)等物质。某些炸药虽然具有很好的爆炸性,但是本身非常敏感,如NI3,基本上不会考虑使用它。因此,过于敏感或者过于钝感的物质都不适合用作炸药。现代战争要求炸药具有低易损性和高安全性,一些很不稳定的爆炸物是不能作为炸药使用的,它们只能称为爆炸物质,而不能归于炸药的行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