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处方基本格式和内容
目前,运动处方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有两种格式,一种为叙述式,另一种为表格式。无论哪一种格式,它都应全面、准确、简明、易懂,并包括以下内容:
(1)一般资料。
(2)临床检查结果。
(3)临床检查与功能检查结果。
(4)运动试验与体力测验结果。
(5)运动目的和要求。
(6)运动内容。
(7)运动强度。
(8)运动时间。
(9)运动频度。
(10)注意事项。
(11)医师签字。
(12)运动处方制定的时间。
(二)叙述式运动处方示例(以有氧运动处方为例)
1.有氧运动的概念
美国最大的健身俱乐部——倍力健身公司将有氧运动定义为:运用大肌肉,有重复性,时间可以长达20分钟以上的健身运动。也就是说,超过20分钟以上的健身运动就是有氧运动。笼统来讲,走路、跑步、骑车、做健美操、游泳、滑冰、跳绳等,都是有氧运动。
2.进行有氧运动的意义
有氧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使心跳加快,也就是提高心率,让心脏得到锻炼,这就是在美国也有人把有氧运动叫作心血管运动的原因。另外,有氧运动也是消耗能量和体内多余脂肪的重要手段。
有氧运动这个词是美国运动生理学家肯尼士·库伯(Kenneth Cooper)博士首先提出的。运动健身时需要更多的氧气,肺部吸入更多的氧气,再由心脏、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正在运动中的肌肉中去。[9]经常进行有氧健身可以使身体利用氧的能力增强,身体健康状况越好,有氧运动的能力越强,就可以进行时间更长、强度更大的运动。换句话说,经常进行有氧健身的人心脏更健康,身心素质更好。
3.有氧运动中的热身和放松
在每次有氧训练的前后,都应该有热身和放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可以让健身活动更安全、更有效。(www.xing528.com)
热身:一般是指用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来使自己的身体渐入佳境,体温、心率慢慢升高,呼吸匀速变快,血液循环更迅速。这样氧和养料也会被输送到心脏和肌肉,为运动做好准备。热身活动达到目的的重要标志就是身体慢慢开始出汗。热身的时间为5~10分钟。有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而不做热身活动,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这样做会因为心血管系统和肺部还没有进入状态,体温比较低,肌肉的柔韧性不好而造成损伤。另外,热身之后再运动,感觉会好一些,运动时间也可以更长。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做热身运动,人更容易疲劳。
放松:在运动中,血液循环较快,血液运输的量也增加了,特别是四肢部分,如果马上停止运动,血液会囤积在下肢给心脏造成多余的负担,严重时会影响大脑供血,甚至出现头昏、眩晕和休克症状。运动目的达到后应该用5~10分钟时间来放松,逐步减少运动强度,慢慢地恢复到安静状态。
4.有氧健身计划的四要素
(1)一周需要健身几次
关于健身的频率,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正常人应该每周健身2~5次,如果以前没有健身习惯的,可以从少量开始,每周锻炼2次,以后慢慢增加到3~4次。初参加锻炼者常犯的错误是开始健身时热情高涨,想要尽快收到效果,于是每天锻炼,每次锻炼的强度也很大,这样做往往会造成训练过度;短时间内出现疲劳、失眠、浑身过度酸痛等症状,会让初练者停止锻炼。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健身应该是一个长期的习惯,想拥有健康的体魄,一生都要坚持健身。最佳体形和健康状况要坚持健身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见效。循序渐进才是最佳方案。
(2)每次锻炼的时间需要多长
有氧训练的时间最好是20~60分钟。时间太短,心率升高不超过20分钟,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不明显,健身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时间太长,疲劳会加重,受伤和过度训练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个体的健康水平有所提高以后,有氧训练每次要在30分钟以上才能保证有满意的效果。
(3)有氧训练的种类
只要超过20分钟以上都可叫作有氧健身,这其中包括了跑步、打球、游泳、滑冰、滑雪、骑马、打太极拳、跳舞、做健身操等和在健身房用器械做有氧健身运动。
(4)交叉训练
交叉训练最早起源于“铁人三项”。“铁人三项”运动员要擅长跑步、游泳和骑自行车才能取得好成绩。在此并非让大家去参加“铁人三项”运动,而是在做有氧健身时,要经常变换运动种类,这样做有几大好处:首先,使健身更有趣,由于不断地参加新的运动,兴趣也就越来越高。其次,不同的运动对身体有不同的刺激,这样可以使身体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要想让身体得到最佳的锻炼就要不断给予新的挑战。最后,交叉训练可以有效地防止关节和肌肉损伤,如跑步,每跑一步脚关节就受到一次冲击,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劳损和伤病。如果你不仅经常跑步,还游泳、骑自行车,导致劳损的机会就少多了。
[1]谢小平,刘少华,闵京平,高向松,何庆华.对高校病残学生保健课程实行运动处方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21):175-176.
[2]安学英.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N].科学导报,2014-06-03(B03).
[3]孟现录.儿童体适能发展需注重“点线面”结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101.
[4]张明月.浅谈体适能与健康管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5):17-18.
[5]张蒙蒙.浅谈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应用[J].教书育人,2008(S6):47-49.
[6]宋卫东.康复运动处方在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06):76-78.
[7]宋卫东.康复运动处方在高校健康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06):76-78.
[8]雷立复,杨昕莹.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J].辽宁体育科技,1998(05):25-26+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