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道线的画法
画分道线一般以跑道内突沿外沿作基准线(无内突沿则以标志线外沿为准),分道宽为1.22米,分道线宽5厘米,画成白线,分道线宽包括在左侧分道宽内。
图5-3
图5-4
画直段分道线时,在直曲段分界线上,以内突沿(或标志线)外沿为基准线,由里向外每隔1.22米做一标记,然后用拉直的铁丝或丈量绳子连接对应的两个标记点,在绳子靠近内突沿的一侧画出5厘米的白线。
画弯道分道线时,一般用自制的钉耙(两钉子之间距离1.22米)先引画出痕迹,然后再沿着痕迹在内侧画出5厘米宽的白线,也可以用画线器直接画出。在使用画线器(或钉耙)时,一定要掌握好画线器(或钉耙),其横梁一定要与弯道半径保持一条直线,在直段上与直段内突沿保持垂直。特别注意上、下弯道的分道线与直段分道线连接要圆顺。
(二)直道起跑线与终点区的画法
以半径36.5米场地为例。100米、100米栏、110米栏的起点线分别在第四直曲段分界线后15.61米与25.61米(或以终点线后沿为基准向后丈量100米、110米)处。起跑线宽5厘米,包括在100米或110米跑程距离内,与终点线平行,并与内外突沿垂直。
终点线与终点区的画法。为了有利于竞赛和裁判工作,径赛跑道上的终点一般应固定不变,终点线在第一直曲段分界线上,其后沿与第一分界线重合。终点线不包括在各项跑程距离之内。
为便于裁判工作和摄影图像分析,在终点线后每隔1米画一条与终点线平行的线段,共五条与内外突沿相交。线段两端外0.30米处分别插上五个距离牌,并从终点向起点方向按顺序在牌上标明1、2、3、4、5字样,此数字表示运动员到达终点所剩距离。终点线后1米和12~30米范围内,各分道从里向外标明道次,前者为直线,后者为斜线(仅限于普通场地使用,不包括塑胶场地),字头分别朝向终点和计时裁判员,为终点和计时裁判提供方便。
(三)起跑线在弯道部分,接力区前后沿及预跑线的画法
400米半圆式田径场上,径赛在弯道上分道跑的项目,起跑位置分别在第一、三分界线前面各自的分道上(第一道起跑线与第一、三分界线重合起跑线后沿必须在弯道半径的延长线上)。各分道起跑线的位置是各项目的前伸数或前伸数加上切入差,一般可采用正弦量法或放射式量法;现多采用放射式量法,其他规格与要求和直道起跑线相同。
接力区的画法:规则规定,接力区的长度为20米,在中心线前后各10米,接力区的开始和结束均从接力区分界线的后沿算起。跑道上应画5厘米宽的白色横线,以示各棒距离及其起始线。各棒起点线前后10米处各画5厘米宽的黄线,以标明接力区,各接力区各分道运动员向跑进方向跑进时,先接触到的线称该接力区后沿,后接触到的线称该接力区的前沿,后沿后的虚线称预跑线。4×100米和4×200米接力,第二、三、四棒在每个接力区后沿后10米处画一条5厘米宽的预跑线(此线为虚线),线宽包括在10米距离内。在弯道上各线段的后沿必须在弯道半径的延长线上,在直道上要与内外突沿垂直,接力区各线段均可采用放射式量法找到相应的位置。
(四)抢道标志线的画法
800米、4×200米、4×400米接力跑属于部分分道跑竞赛项目,在它们跑完规定距离后要进行抢道。抢道标志线的画法是以第三分界线内突沿外沿外0.30米处为圆心,以直段长85.96米、84.39米或80米为半径,在第二分界线前画弧相交于内外突沿,此弧线即为抢道标志线,线宽5厘米包括在半径之内。
(五)不分道起跑线的画法
不分道的径赛项目,起跑线应为弧线,从而使所有运动员到达终点所跑的距离相同。
规则规定,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的比赛如运动员超过12人时,可将他们分为两组同时起跑。大约65%的运动员为第一组,在常规起跑线上起跑,其余运动员为第二组,位于另一条画在外侧一半跑道上的弧形起跑线上起跑。第二组运动员在外侧一半跑道上应跑完一个弯道,经抢道标志线后进入里道同使用常规起跑线(一组)的运动员一起跑进。
1.常规不分道起跑线的画法
不分道项目,起跑在弯道时,利用内突沿外沿上的基准点,采取放射式丈量和画线则比较方便准确。它的方法是找到基准点,按距各分道的不同斜线长度,放射到各分道线外沿,并与其相交,再将各分道线外沿上的交点弧行连接,这样连接的弧线就是常规(一组)不分道跑项目的起跑线。
2.二组运动员起跑弧线的丈量和画法
(1)确定二组运动员起跑后一个弯道的主跑道。如八条跑道时,第五道为主跑道,运动员起跑后沿第五道左侧分道线跑进。
(2)起跑线。八条跑道时,应为第五道800米起跑线与该道左侧分道线外沿的交点。
(3)二组运动员起跑线的放射式丈量数据和画法见表5-1、表5-2、表5-3。
3.画线注意事项
(1)起跑线宽5厘米,包括在跑程之内。起跑线后沿后3米处画一条与起跑线平行的弧形(虚线),此线称集合线。
(2)二组运动员的主跑道(第五道)至抢道线处在4~5道的分道线上放置5厘米×5厘米规格的标记,如锥形标志物或小旗等。
4.抢道标志线的画法
2000米和10000米跑,二组运动员抢道标志线同800米抢道标志线;1000米、3000米、5000米跑二组运动员的抢道标志线在第四分界线前,画法同800米抢道标志线。
5.弧形起跑线在直道上的画法
例如在标准田径场上举行1500米跑和3000米障碍跑时画的起跑线,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起跑线的画法,以1500米跑为例:在第三直、曲段分界线上,在内突沿外沿向外量0.30米,以此点为圆心,向第二直、曲段分界线方向丈量100米为半径,画弧线。此弧线为跑道内突沿的延长线和外突沿相交,此弧线就是1500米跑起跑线的后沿。用灰浆描出0.05米宽的线,再在此弧后3米处用虚线画一平行线,此线即1500米起跑线的集合线(数据见表5-1、表5-2、表5-3)。
(六)各种栏位线的确定
跨栏各项目栏架的位置虽可不画线,但事先在各分道线外侧应有精确标记。直道栏架位置的标志可在内、外突沿上(这些标记可用100米钢尺丈量)。400米栏架位置可采用放射式量法确定位置。布置栏架时,要求栏架在本分道内与地面垂直,直道栏架上栏板的后沿要与内、外突沿垂直,弯道上栏板后沿要与弯道半径延长线重合。
(七)少年组300米、300米栏起点线的确定(www.xing528.com)
从400米栏第三栏位向后丈量15米处,便是300米跑和300米栏的起跑线,即4×100米接力第一接力区的中线处(300米栏栏高男子84厘米、女子76.2厘米、栏距与成人相同)。
(八)障碍赛跑起点及障碍栏位的确定
1.3000米障碍
田径竞赛规则规定:3000米障碍赛跑必须越过28次栏架和7次水池。为此,其起点位置和栏位如下:
(1)半径36米,周长390米,水池在内场,栏间距离为78米。
起点位于第三直曲段分界线后70米处。第一栏位于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10米,第二栏位于第二直曲段分界线后26.04米,第三栏位于第三直曲段分界线后34米,第四栏及水池位于第二弯道中线后8.02米,第五栏位于第四直曲段分界线前17.96米。
(2)半径36.5米,周长396.084米,水池在内场,栏间距离为79米。
起点位于第三直曲段分界线后27.412米处。第一栏位于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22.647米,第二栏位于第二直曲段分界线后13.963米,第三栏位于第三直曲段分界线后19.353米,第四栏及水池位于第二弯道中线前3.80米,第五栏位于第四直曲段分界线前26.953米。
(3)半径37.898米,周长421米,水池在外场,栏间距离为84.20米。
起点位于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后53米处。第一栏位于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前20.20米,第二栏位于第二直曲段分界线后15.60米,第三栏位于第三直曲段分界线后11.40米,第四栏及水池位于第二弯道中线前2.30米,第五栏位于第四直曲段分界线前16米。
2.2000米障碍
田径竞赛规则规定:2000米障碍赛跑必须越过18次栏架和5次水池。为此,其起点位置和第一栏位置(其他栏位栏距同3000米障碍)如下:
(1)半径36米,周长390米,水池设在内场,栏距78米。
起点位于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后50米处,起跑后跑至216米处(3000米障碍第三栏),跨越第一个障碍栏架。
(2)半径36.5米,周长396.084米,水池设在内场,栏距79米。
起点位于第一直曲段分界线后19.58米处,起跑后跑至200.227米处(3000米障碍第三栏),跨越第一个障碍栏架。
(3)半径37.898米,周长421米,水池设在外场,栏距84.20米。
起点位于第二直曲段分界线后15米处,起跑后跑至83.60米处(3000米障碍第三栏),跨越第一个障碍栏架。
(九)田赛场地丈量与画法
本部分仅介绍掷铅球、链球、铁饼场地34.92°角的扇形落地区的测画方法,其他田赛项目略。
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34.92°扇形落地区。
1.正切量法(见图5-5)
图5-5
(1)先确定投掷方向OF,然后在直径2.135米或2.50米的投掷圈内先画一条垂直于OF的直线,两端交于A、B两点,并通过圆心O点;
(2)在投掷方向OF上截取19.078米之长OE,然后从E点向两侧作垂线,取CD之长,使CE=ED=6米,CD=12米;
(3)连接OC、OD(OC、OD的边长均等于20米)并向前延长,则∠COD即为34.92°角的扇形落地区。
2.弦量法(见图5-6、图5-7)
图5-6
即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计算圆心角所对弧段的弦长。其计算方法见跑道正、余弦的计算方法。测画时,从A点向前量0.64米或0.75米的弦长至B点,连接OA、OB,根据所需场地的距离,延长落地区标志线,则∠AOB即为34.92°角的扇形落地区。
图5-7
3.等比例量法
两条落地区标志线在离投掷圈圆心20米处,两条落地区标志线相距12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两条落地区标志线的横距增加60厘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