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18年,岁在癸卯。庄周五十二岁。宋康王二十年。
周慎靓王三年。秦惠王更元七年。楚怀王十一年。魏襄王元年。韩宣王十五年。赵武灵王八年。齐宣王二年。燕王哙三年。鲁平公五年。卫孝襄侯十七年。越王无疆二十五年。中山先王十年。
白圭上朝,向魏襄王进言:“先王遗命大王,仍以张仪为相,继续联秦伐齐,以报齐国败魏杀兄之仇。但是张仪虽是魏人,其实一心为秦。大王不该继续重用张仪,不该继续联秦伐齐。因为魏国大敌并非齐、楚,而是暴秦。”
魏襄王确实不愿继续伐齐,若非长兄魏申死于马陵,自己不能继位,闻言正中下怀:“父王被张仪蛊惑,第三次败于齐国,饮恨而死。寡人正在考虑罢免张仪,驱逐归秦。但在先生、惠施、公孙衍三人之中,寡人不知命谁为相。”
白圭说:“我历仕三朝,已经老了,无意再任相国。大王驱逐张仪归秦,秦惠王必将伐魏。只有联合齐、楚,才能抵御秦伐。大王可命惠施、公孙衍分别出使齐、楚,各带马车百乘,以示对两国同等重视。然后根据两国接待二人的规格高低,判断二人的声望,决定命谁为相。”
魏襄王采纳其策,派遣惠施使楚,公孙衍使齐。
惠施六十三岁,奉魏襄王之命使楚。
先派门客至楚,通报楚相昭阳:“魏襄王命我使楚,又命公孙衍使齐,各带马车百乘。根据两国接待魏使的规格高低,决定亲楚还是亲齐。”
昭阳向楚怀王进言:“惠施回报大王三年前的礼遇,事先通风报信。大王只要隆重接待惠施,魏襄王就会亲楚。”
楚怀王听从其言,亲往郢都郊外三十里,隆重迎接惠施。
公孙衍五十八岁,奉魏襄王之命使齐。
齐宣王怒于去年秦、魏伐齐,导致齐威王猝死,拒见公孙衍。
公孙衍使齐失败,返魏途中,得知惠施使楚成功,于是绕道韩国,晋见韩宣王:“张仪去年伐齐大败,导致魏惠王含恨而死,担心魏襄王治罪,为了将功补过,献策魏襄王:‘魏军进攻韩国南阳,秦军进攻韩国三川,韩国必败!’魏襄王贪图南阳富庶,所以不肯罢免张仪。大王不如主动割让南阳给魏,魏襄王就会废除秦、魏之盟,驱逐张仪归秦,亲善韩国而命我相魏。我一旦相魏,立刻策动中原诸侯合纵伐秦。大王只要加入合纵伐秦,我就劝说魏襄王归还南阳。”
韩宣王听从敌秦的公叔之言,主动把南阳献给魏国。
惠施、公孙衍归魏复命。
魏襄王罢免张仪,改命公孙衍为相,重用其弟公孙喜、公孙弘。礼聘惠施为客卿,负责外交折冲。
公孙衍相魏,立刻策动中原诸侯合纵伐秦。
公孙衍亲自出使楚国,恭请天下霸主楚怀王担任纵长。
楚怀王大悦,同意加入合纵伐秦。
公孙衍派遣二弟公孙喜出使韩、赵、燕。
韩宣王、赵武灵王、燕王哙痛恨秦军斩首计功,同意加入合纵伐秦。
公孙衍派遣三弟公孙弘出使中山。
中山先王近年亲齐,鉴于齐宣王仍然怒魏,拒绝加入魏国发起的合纵伐秦。
公孙衍成功策动五国合纵伐秦,于是劝谏魏襄王:“韩宣王加入合纵伐秦,大王应该归还南阳。”
魏襄王贪图南阳富庶,又是战略要地,拒绝归还。
陈轸与门客田莘之商议:“张仪相魏四年,大王倚重樗里疾、甘茂和我。如今张仪伐齐失败,被免魏相,一旦回到咸阳,不敢诋毁樗里疾,必定诋毁甘茂和我。你可去见大王,如此如此。”
田莘之奉命,向秦惠王进言:“商鞅变法至今,秦军征伐中原,四十余年未曾一败。张仪奉大王之命相魏,三年不伐齐,去年终于伐齐,秦军遭遇首败,不仅大损秦威,更有叛秦之嫌。如今张仪归秦,引来五国合纵伐秦,叛秦之迹更明。大王欲败五国合纵伐秦,一要凭借擅长用兵的甘茂,二要凭借擅长用计的陈轸。张仪回来,如果诋毁甘茂、陈轸,即为叛秦铁证,大王不可听信!”
张仪回到咸阳,晋见秦惠王:“我在魏国筹备三年,然后伐齐,竟然失败,恳请大王治罪。我一定戴罪立功,挫败公孙衍策动的五国合纵伐秦。另外,伐齐失败的主要责任固然在我,陈轸在后方决策失误,甘茂在前方指挥不当,大王也应治罪!”
秦惠王大怒,不让张仪复相。
公孙衍立刻发起战国史上第一次中原诸侯合纵伐秦。
魏、韩、赵、燕、楚五国联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得到秦占之地的河东魏民配合,迅速击败驻守河东魏地的秦军。
五国联军攻至河西,直逼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
樗里疾、甘茂领兵攻出函谷关,先败作为联军主力的魏军,后败助魏伐秦的韩、赵、燕、楚之军。
正在此时,义渠王也应公孙衍之约,北面偷袭秦国。
秦国腹背受敌,被迫兵分二路。
甘茂率领秦军步卒,在李帛迎战义渠骑兵,惨败。
樗里疾率领秦军车兵,追击败退东撤的五国联军,重新攻至河东。
匡章向齐宣王进言:“大王虽然恼怒去年魏惠王助秦伐齐,不愿加入魏襄王、公孙衍策动的合纵伐秦。但是魏惠王已死,魏襄王又派公孙衍示好,大王如果听任秦军大败诸侯,联军损失过大,不利于阻止秦祸东来。”
齐宣王听从其言,命其率领齐军,接应五国联军东撤。(www.xing528.com)
五国联军且战且退,缓慢东撤,齐军断后。
秦军去年大败于匡章,心有余悸,不敢猛追联军。
惠施向魏襄王进言:“五国合纵伐秦,先胜后败。魏军损失最大,死伤一半。大王不如请纵长楚怀王出面,与秦议和。”
魏襄王听从其言,命其使楚。
惠施至楚,晋见楚怀王:“魏襄王希望大王以纵长身份出面,与秦议和。”
楚怀王说:“不如就请先生入秦,代表寡人与秦议和。”
东周国昭文君结好张仪,亲附秦国,派遣国相杜赫使楚,献策楚相昭阳:“五国合纵伐秦,实为魏相公孙衍策动,大王却贪图虚名而担任纵长。如今伐秦失败,大王如果再派魏使惠施由楚入秦议和,秦惠王必将认定:伐秦主谋是楚国,议和主谋是魏国。这样就会魏国得利,楚国受怨。不如让惠施返魏,另派楚使入秦议和。这样才能楚国得利,魏国受怨。”
昭阳采纳其策,回复惠施:“先生由魏至楚,经楚入秦,代表楚国与秦议和,秦惠王必将认定:伐秦主谋是魏国,议和主谋是楚国。这样就会魏国受怨,楚国得利,有失楚国的大国风范。不如先生先回魏国,然后楚国遣使至魏,经魏入秦,代表魏国与秦议和,这样就会魏国得利,楚国受怨,才是楚国的应有担当。”
惠施返魏复命。
魏襄王不悦。
杜赫又向昭阳进言:“去年魏惠王伐齐失败,今年魏襄王又伐秦失败,魏国损失惨重。如果楚国阻止魏国与秦议和,魏襄王必将不再亲楚,转而亲齐、亲秦,不利楚国。如今楚国东有越国牵累,假如再与魏国失欢,又与齐、秦交恶,必将陷入孤立。相国必须尽快遣使,经魏入秦,代表魏襄王与秦议和。”
昭阳即命杜赫经魏入秦,代表魏襄王与秦议和。
赵武灵王召见群臣:“五国合纵伐秦,又有义渠骑兵配合,仍然大败而归,寡人深感耻辱。寡人没有称王之实,不敢再居称王之名。今后不许再称寡人为王,改称寡人为君。”
赵国群臣奉命,更加爱戴赵武灵王。
八年前,曹商献玉宋康王,受赏百金,重新开张曹氏旅店,重振家业。
曹商不满足于受赏,希望得到重用,苦思良策,等待良机。
五国伐秦失败,曹商抓住机会,向宋康王进言:“宋国夹在魏、齐、楚三强之间,无一盟国,十分孤立。去年魏惠王、齐威王新死,今年楚怀王策动五国伐秦大败,正是大王复兴殷商的天赐良机!”
宋康王不解:“天赐良机何在?”
曹商说:“中原诸侯,不是周室同姓,就是周室功臣,无不鄙视殷商遗邦宋国,所以五国相王也好,五国伐秦也罢,都把大王晾在一边。如今五国伐秦失败,秦国已为天下最强。大王只要与秦结盟,中原诸侯必将再也不敢无视宋国。”
宋康王说:“魏、齐、楚三强,尚且不愿与寡人结盟,如今秦国比魏、齐、楚更强,秦惠王怎么愿意与寡人结盟?”
曹商说:“中原诸侯鄙视秦国,又远远超过鄙视宋国。秦、宋均无盟国,正是同仇敌忾的天然盟友。秦惠王为了避免中原诸侯再次合纵伐秦,必然希望分化、牵制中原诸侯,必定愿与大王结盟。”
宋康王大喜,赐以马车十乘,派遣曹商使秦。
曹商四十六岁,为宋使秦,到了咸阳,先去拜见张仪。
张仪正在苦思戴罪立功之策,喜出望外,立刻晋见秦惠王:“中原诸侯首次合纵伐秦,虽然大败,但是残部得到齐军接应,顺利东撤。如果中原诸侯重振旗鼓,齐宣王也加入伐秦,胜败殊难预料。难得宋康王派遣曹商使秦,愿与大王结盟。宋国虽然弱小,但是大王与宋结盟,可以分化中原诸侯,牵制中原诸侯再次合纵伐秦。”
秦惠王大喜,立刻召见曹商:“寡人久闻宋康王是文武全才的贤君,苦于秦、宋远隔,无缘一见。先生转告宋康王,寡人愿意与宋结盟。如今秦军正在追击东撤的联军残部,希望宋康王配合寡人,出兵狙击联军残部。”
曹商一口答应。
秦惠王大喜,赏赐马车百乘。
曹商使秦成功,返宋复命。
宋康王大喜,任命曹商为大夫。
命令田不礼加紧练兵,准备配合秦军狙击联军残部。
庄子五十二岁,曹商马车百乘,衣锦还乡,回到蒙邑,直奔东门,来见庄子。
曹商洋洋得意:“当年你愿做散木,我愿做文木,如今怎样?住在穷街陋巷,困窘地编织草鞋,脖子枯槁如树枝,耳朵蜡黄像死人,我不擅长。一晤万乘之王,立刻马车百乘,我很擅长。”
庄子放下编织的草鞋,淡淡一笑:“听说秦惠王得了痔疮,召集医生治病。谁能挤破痔疮,赏赐马车一乘。谁愿舔吮痔疮,赏赐马车五乘。治疗方式越下贱,赏赐马车越多。你能受赏马车百乘,莫非正是舔吮痔疮之人?去你的吧!”
曹商大怒而去。
蔺且问:“曹商投机钻营半生,一直失败,为何这次竟能成功?”
庄子说:“拜公孙衍、张仪失策所赐!公孙衍举行五国相王,发动五国伐秦,不拉宋国入伙。张仪无所不用其极,却没想到秦、宋同被诸侯蔑视,均无盟国。天下痞士都没想到利用其失策,唯有聪明的曹商,在五国伐秦之后的第一时间,立刻想到利用其失策,于是投机成功。公孙衍、张仪的大失策,实为宋民的大幸运。曹商的小聪明,却是宋民的大不幸。痞士的聪明,不仅自己会付出代价,还会让别人乃至天下人付出代价。聪明的代价,常常大于愚蠢的代价。所以《老子》有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蔺且又问:“宋康王派遣曹商使秦,仅仅赐车十乘。秦惠王为何如此赏识曹商,竟然赐车百乘?”
庄子说:“宋康王派遣别人使秦求盟,秦惠王同样也会赐车百乘。曹商不知自己仅是张仪外交布局的棋子,才会如此自鸣得意。按照周礼:万乘之王,使者百乘;千乘之侯,使者十乘。宋是千乘之国,宋君偃尽管逞强称王,然而无人承认,主动向秦求盟,又是攀附,不敢僭用使者百乘的王礼,于是降用使者十乘的侯礼。秦是万乘之国,秦惠王对宋国使者赐车百乘,乃是变相承认宋君偃称王,表示强秦与弱宋平等结盟。戴偃受此抬举,必将感恩图报,为秦所用,不惜与中原诸侯为敌。宋国必将卷入天下乱战,宋民再无宁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