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与战国时代:四七五国结盟

庄子与战国时代:四七五国结盟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年初,魏、韩、赵、燕、中山五国诸侯应公孙衍之约,齐聚魏都大梁,举行叛周称王的盛大会盟。五国诸侯均戴王冠,分庭抗礼,歃血为盟,相互承认王号,史称五国相王。庄子四十七岁,去年游魏,逗留大梁至今,住在惠施相府,亲历五国相王。田婴献策齐威王:“魏惠王举行五国相王,组建五国联盟,不利于齐国西进中原。大王若想瓦解五国联盟,不妨承认赵、燕称王,不承认中山称王,以免魏氏一宗两王,风头重新盖过齐国。”

庄子与战国时代:四七五国结盟

前323年,岁在戊戌。庄周四十七岁。宋康王十五年。

周显王四十六年。秦惠王更元二年。楚怀王六年。魏惠王后元十二年。韩宣王十年。赵武灵王三年(称王)。齐威王三十五年。燕易王十年(称王)。鲁景公二十三年(卒)。卫孝襄侯十二年。越王无疆二十年。中山先王五年(称王)。

年初,魏、韩、赵、燕、中山五国诸侯应公孙衍之约,齐聚魏都大梁,举行叛周称王的盛大会盟。

魏惠王此前已在齐地徐州叛周称王,韩宣王此前已在魏地巫沙叛周称王。

赵武灵侯、燕易公、中山君魏,此时在魏都大梁叛周称王,史称赵武灵王、燕易王、中山先王。

五国诸侯均戴王冠,分庭抗礼,歃血为盟,相互承认王号,史称五国相王。

魏惠王七十八岁,成为五王盟主,更加倚重公孙衍,又重用其二弟公孙喜(字犀武)、三弟公孙弘

惠施五十八岁,虽未罢相,已无实权。

公孙衍五十三岁,成功组建了以魏为首的中原五国联盟,广积天下人脉,赚足政治资本。天下仰视,不称其名,敬称其字:犀首。

五国相王一毕,魏惠王立刻召见公孙衍:“寡人身为五国盟主,不可不报齐威王破魏杀子之仇。寡人打算派遣勇士,刺杀齐威王!”

公孙衍说:“大王身为万乘之君,怎能以匹夫的方式报仇?我愿率领二十万甲兵,邀约韩、赵、燕、中山共同伐齐。掳获齐民,劫掠牛马,让齐威王内热发疮。攻破临淄,抓住田忌,打断其脊梁。”

魏惠王大悦。

季真进谏:“修筑十仞的城墙,已经筑到七仞,却又拆毁,筑城工人必定怨苦。大王与诸侯偃兵七年,已经打下王业根基,足以号令天下,不该重启战端。公孙衍是作乱之人,大王不可听信!”

子华子进谏:“公孙衍劝说大王伐齐报仇,确是作乱之人。季真劝说大王号令天下,也是作乱之人。惠施反对公孙衍,支持季真,仍是作乱之人。”

魏惠王问:“那么寡人应该如何?”

子华子说:“大王应该遵循天道!”

魏惠王瞠目结舌。

庄子四十七岁,去年游魏,逗留大梁至今,住在惠施相府,亲历五国相王。

惠施请求庄子:“魏惠王为了称霸中原,争霸天下,两次伐赵,被齐威王连败于桂陵、马陵,国力大损,被迫接受我的偃兵主张。如今偃兵数年,国力小复,重建五国联盟,再起野心,又被好战的公孙衍唆使,打算伐齐报仇。先生曾经谏阻楚威王伐越,能否谏阻魏惠王伐齐?”

庄子慨然允诺。

庄子身穿打着补丁的粗布衣,用麻绳系着草鞋,晋见魏惠王。

魏惠王说:“先生乃是天下大贤,为何如此困顿?”

庄子说:“士人不能顺道循德而行,才是困顿。衣破鞋烂,仅是贫穷,并非困顿。我如此贫穷,乃是因为不遇有道之世。大王难道没见过腾跃的猿猴吗?猿猴如果栖于高大乔木,身处楠树、梓树、榆树樟树之间,可以自由腾跃,攀揽树端,成为森林之王,即便后羿、逢蒙也不敢轻视。猿猴一旦栖于多刺灌木,身处柘树、棘树、枳树、枸树之间,只能慎行侧目,惊惶失措,成为虎狼的猎物。猿猴并非筋骨僵硬,不再柔软,而是外境险恶,难以发挥才能。如今我身处昏君乱相之间,怎么可能不贫穷呢?正是由于时势险恶,比干才被商纣剖心!”

魏惠王不悦:“先生是否认为,寡人也是昏君,惠施也是乱相?”

庄子一笑:“大王是否昏君,惠施是否乱相,无须我来评判,后世自有公论。《曹风·候人》有言:‘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世间常态,正是天之小人沐猴而冠,冒充人之君子;天之君子被褐怀玉,降为人之小人。”

魏惠王默然。

庄子话锋一转:“大王知道蜗牛吗?”

魏惠王面色稍和:“知道。”

庄子说:“蜗牛左角的邦国,名叫触氏。蜗牛右角的邦国,名叫蛮氏。蛮、触之君,时常争地攻战,伏尸数万。追逐败北之敌,十五天才能返回。”

魏惠王失笑:“先生之言,岂非虚妄?”

庄子说:“并不虚妄,可为大王指实。大王认为,四方上下有无穷尽?”

魏惠王说:“无穷尽。”

庄子说:“大王既然能够游心无穷,那么返观天下,岂非渺小得若存若亡?”

魏惠王说:“是的。”

庄子说:“天下之中有魏国,魏国之中有大梁,大梁之中有大王。大王与蛮、触之君,有无分别?”

魏惠王说:“无分别。”

庄子辞出,与蔺且离开大梁,返回蒙邑。

魏惠王对惠施感叹:“庄子真是至人,尧舜不足以相提并论。寡人决定放弃伐齐!”

惠施说:“人吹箫管,其声呜呜;人吹剑环,其声嘘嘘。世人无不称誉尧舜,但在庄子面前称道尧舜,犹如一声嘘嘘。”

赵武灵王、燕易王、中山先王遣使通报天下:“敝国之君,业已称王。今后两国交往,请以王礼相待。”

田婴献策齐威王:“魏惠王举行五国相王,组建五国联盟,不利于齐国西进中原。大王若想瓦解五国联盟,不妨承认赵、燕称王,不承认中山称王,以免魏氏一宗两王,风头重新盖过齐国。”

齐威王于是拒见中山使者,命人申斥:“齐国是万乘之国,中山是千乘之国。中山君怎么敢与寡人同享王号,与寡人分庭抗礼?”

随后接见赵、燕使者:“寡人羞与中山君同享王号,愿与赵、燕共伐中山,命其取消王号。伐得中山之地,尽归赵、燕。”

中山先王大为恐惧,问策司马熹:“齐威王以中山之地预许赵、燕,赵武灵王、燕易王必将贪地,背叛五国联盟,助齐伐我。寡人称王,反而召来亡国之祸。”(www.xing528.com)

司马熹说:“大王不必忧虑!我派张登使齐,必能阻止此事。”

张登奉命秘密使齐,献上重金,拜见田婴:“齐威王邀约赵、燕共伐中山,以中山之地预许赵、燕,乃是为赵、燕驱羊。赵、燕瓜分中山之地以后,将比现在强大,不利齐国。”

田婴说:“赵、燕、中山同时称王,大王独对中山大怒,乃因赵、燕亲齐,中山亲魏。”

张登说:“中山弱小,害怕三国共伐。中山君愿意取消王号,朝拜齐威王,不再亲魏,改为亲齐。”

田婴笑纳重金,献策齐威王:“大王邀约赵、燕共伐中山,不仅破费,而且危险。赵、燕瓜分中山之地,不利齐国。何况中山与魏同宗,魏惠王必定不肯坐视。大王不如遣使申斥中山君:‘寡人不悦,乃是因为中山亲魏不亲齐。只要中山君来见寡人,寡人愿意承认中山称王。’魏、韩、赵、燕得知中山君朝齐,必将视为背叛五国联盟,而与中山绝交。那时大王再与中山绝交,中山君必将陷入孤立,只能取消王号。”

齐威王听从其言。

张登返回中山复命。

中山先王大悦,立刻前往临淄,朝拜齐威王。

齐威王大喜,允许中山保留王号。

昭阳献策楚怀王:“三年前秦惠君称王,韩威侯称王,大王姑息不伐,结果今年赵、燕、中山又一起称王。魏惠王举行五国相王,组建五国联盟,不利于楚国北进中原。大王不能再予姑息,应该立刻伐魏!”

楚怀王听从其言,命其伐魏。

昭阳领兵伐魏,在襄陵(今河南睢县)大败魏军,攻取了八座城邑。

张仪献策秦惠王:“魏惠王举行五国相王,组建五国联盟,不利于秦国东进中原。大王应与齐、楚共商对策。”

秦惠王听从其言,派遣张仪的亲信陈轸出使齐、楚。

陈轸到达临淄,晋见齐威王:“秦惠王提议,秦、齐、楚三国之相共赴楚地,会商对付五国联盟之策。”

齐威王欣然同意。

昭阳伐魏,已取八城。得知齐威王承认赵、燕、中山称王,于是移师伐齐。

齐威王问陈轸:“秦惠王派遣先生联络齐、楚会盟,如今昭阳竟然伐齐,寡人怎能参加三国会盟?”

陈轸说:“我正要使楚,愿为大王劝说昭阳退兵。”

陈轸前往楚营,拜见昭阳:“按照楚国之法,武将破敌有何奖赏?”

昭阳说:“官位可至上柱国,爵位可至三公。”

陈轸问:“有无更高官位?”

昭阳说:“只有令尹。令尹是最高文官,上柱国是最高武官。”

陈轸说:“我有一个故事,相公是否愿闻?”

昭阳说:“愿闻。”

陈轸说:“有人赐给全体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这么多人喝一壶酒,不能尽兴。不如大家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完,酒就归谁。’一个门客最先画完,左手拿起酒壶,右手又为蛇添上四足。尚未添完,另一个门客画完,夺过酒壶。相公官位已是令尹兼上柱国,爵位已至三公,仅在楚王一人之下。奉了王命伐魏大胜,已经不能升官晋爵。未奉王命擅自伐齐,实为画蛇添足,取胜不能升官晋爵,战败必将身死夺爵。”

昭阳说:“先生言之有理,我立刻退兵!”

陈轸又说:“秦惠王命我出使齐、楚,联络三国之相共赴楚地,商议应对五国联盟之策。齐威王已经同意派遣田婴赴会,只等楚怀王同意。”

昭阳于是班师,带着陈轸晋见楚怀王。

楚怀王同意举行三国会盟。

陈轸返秦复命。

秦相张仪、齐相田婴随即共赴楚地啮桑(今江苏沛县),与楚相昭阳会商应对五国联盟之策。

巴国之君,蜀国之君,得知五国相王,也趁乱称王。

鲁景公姬匽,眼见天下诸侯纷纷叛周称王,痛心于周礼彻底崩坏,含恨而死,在位二十三年(前345—前323)。

太子姬叔继位,即鲁平公。

宋康王召见群臣:“以前魏国强盛,魏惠王举行四国朝魏、逢泽之会,强迫诸侯朝拜,每次都有宋国。如今魏国衰弱,魏惠王举行五国相王,与诸侯平等结盟,却邀请韩、赵、燕、中山,不邀请寡人。寡人难以容忍!”

唐鞅说:“魏惠王举行四国朝魏、逢泽之会之时,魏相均为魏人白圭。如今魏惠王举行五国相王,魏相已是宋人惠施。惠施不邀请大王,乃是背叛母邦,蔑视大王。”

田不礼说:“诸侯称王,都有其他诸侯承认。唯有大王称王,没有其他诸侯承认,十分孤立。大王只有扩充武备,强迫诸侯承认!”

宋康王听从唐鞅、田不礼,横征暴敛,扩军备战,欲与天下诸侯一决雌雄。

庄子、蔺且从大梁回到蒙邑,宋康王正在征兵。

宋国境内的陶匠,负责烧制宋国步卒随身携带的陶釜,免服兵役。

庄遍学陶,得以免服兵役。

蔺且、庄咸年幼,免服兵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