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形成期-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融合性研究

人工智能形成期-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融合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智能的形成期大约从1956年开始到1969年。这一工作受到了人们高度的评价,被认为是计算机模拟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开端。它在1959年打败了塞缪尔本人,又在1962年打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冠军。这是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的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突破。目前,LISP 语言仍然是人工智能系统重要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成就,如1956年乔姆斯基提出的文法体系等。

人工智能的形成期大约从1956年开始到1969年。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包括1956年在美国的达特茅斯(Dartmouth)大学召开的为期两个月的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还有包括在定理机器证明、问题求解、LISP语言、模式识别等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内容。

(1)1956年纽厄尔和西蒙的“逻辑理论家”程序,该程序模拟了人们用数理逻辑证明定理时的思维规律。该程序证明了怀特海德(White head)和卢素(Russell)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第二章中的38条定理,后来经过改进,又于1963年证明了该章中的全部52条定理。

这一工作受到了人们高度的评价,被认为是计算机模拟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一个重大成果,是人工智能的真正开端。

(2)1956年塞缪尔(Samuel)研制了跳棋程序,该程序具有学习功能,能够从棋谱中学习,也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棋艺。它在1959年打败了塞缪尔本人,又在1962年打败了美国一个州的跳棋冠军。这是模拟人类学习过程的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大突破。

(3)1958年麦卡锡提出表处理语言LISP,它不仅可以处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地处理符号,成为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的重要里程碑。目前,LISP 语言仍然是人工智能系统重要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工具。

(4)1960年,纽厄尔、肖(Shaw)和西蒙等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程序CPS,它是对人们求解问题时的思维活动的总结。他们发现人们求解问题时的思维活动包括三个步骤:①制订出大致的计划;②根据记忆中的公理、定理和解题计划,按计划实施解题过程;③在实施解题过程中,不断进行方法和目的的分析,修正计划。其中他们首次提出了启发式搜索的概念。(www.xing528.com)

(5)1965年,鲁宾逊(Robinson J A)提出归结法,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也为定理证明的研究带来了又一次高潮。

(6)1968年,斯坦福大学费根鲍姆(Feigenbaum E A)等研制成功了化学分析专家系统DENDRAL,被认为是专家系统的萌芽,是人工智能研究从一般思维探讨到专门知识应用的一次成功尝试。

(7)知识表示采用了奎廉(Quillian J R)提出的特殊的结构:语义网络。明斯基在1968年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语义网络的使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成就,如1956年乔姆斯基(Chomsky N)提出的文法体系等。正是这些成就,使得人们对这一领域寄予了过高的希望。1958年,卡耐梅隆大学(CMU)的西蒙预言,不出10年计算机将会成为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但是一直到了1998年这一预言才成为现实。20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位教授提到:“在今年夏天,我们将开发出电子眼。”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通用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可以很好地理解动态变化的场景。70年代,很多人相信大量的机器人很快就会从工厂进入家庭。直到今天,服务机器人才开始进入家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