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韦勒(Kurzweil R)提出人工智能是一种创建机器的技艺,这种机器能够执行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完成的功能。这与图灵测试的观点很吻合,是一种类人行为定义的方法。1950年,图灵(Turing A)提出图灵测试,并将“计算”定义为:应用形式规则,对未加解释的符号进行操作。如图4-1所示,给出了图灵测试的示意图,将一个人与一台机器置于一间房间中,而与另外一个人分隔开来,并把后一个人称为询问者。询问者不能直接见到屋中任一方,也不能与他们说话,因此他不知道到底哪一个实体是机器,只可以通过一个类似终端的文本设备与他们联系。然后,让询问者仅根据通过这个仪器提问收到的答案辨别出哪个是计算机,哪个是人。如果询问者不能区别出机器和人,那么根据图灵的理论,就可以认为这个机器是智能的。
图4-1 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具有直观上的吸引力,成为许多现代人工智能系统评价的基础。如果一个系统已经有可能在某个专业领域实现了智能,那么可以通过把它对一系列给定问题的反应与人类专家的反应相比较来对其进行评估。(www.xing528.com)
图灵测试也引发了很多争议,其中最著名的是塞尔(Searle J)的“中文屋论证”。塞尔设想自己被锁在一间屋子里,给了他大批的中文文本,塞尔本人对中文一窍不通,既不会写也不会说,甚至也不能将中文文本与日文中的汉字和平假名/片假名一样的图形相区别。这时他又得到了与这个中文文本相联系的英文规则书,由于塞尔的母语是英文,所以他认为自己可以轻易地理解并把握这本规则书。接下来,塞尔将接收到屋外传来的英文指令和中文问题,指令教他怎样将规则书与中文文本联系起来,得到答案。当塞尔对规则书和脚本足够熟悉的时候,就可以熟练地输出处理编写后的中文答案。一般人也难以区分塞尔与母语讲中文的人,但是事实上,塞尔认为整个过程中他根本不懂、不理解中文,只是执行规则书上的“程序”。这种行为在中国人看来与计算机用中文作答没有什么区别,但却成功地通过了图灵测试,并不具有理解中文的智能。基于这一点,塞尔认为,即使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也不一定说明机器就真的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